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1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2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淄博第十中学历史组教学一体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主备人:马永霞 编制时间:2013年2月 审核者: 审核时间: 编号: 课 题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授课时间课时1课型新授课程标准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备注【课前自主学习】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 依据汉代 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 、 、 、 四大经济区。2、类型经济区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原因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3、特点: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 和 的特点。二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和条件(1)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提供 、较为先进的 和 。三次高潮: ,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八王之乱) 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 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2) (3) (4)政治重心的南移。(5)政府采取的措施。(6)气候的变迁。2、过程 (1)初步开发:时间: (2)加速发展; 以后(3)完全超过北方: 后,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 。【小结】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课堂重难点突破】1、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思考:中原人口的南迁是因为哪种原因呢?产生怎样的影响?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汪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摘自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人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祀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叉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材料四:朝代南 方北 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回答:(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点拨补偿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观点1: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是件好事,促进了江南的开发。观点2: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提示: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种观点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之处,但都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反映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结合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才能得出客观而正确的结论。【巩固练习】1、促进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 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中心地位 北方战乱频仍 南方统治者励精图治,鼓励农耕 南方相对安定A、 B、C、 D、2、下列哪些城市的兴起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 A、东晋、南朝建康人口上百万B、长安、洛阳是唐前期最发达的城市C、南宋“苏湖熟,天下足”D、北宋定汴京为国都3、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天下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4、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5、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南方北方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贵州江西湖广广东云南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02212501713511211448该表所能反映的是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得好,因而通过考试进入朝廷当官的人就多C、说明明代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D、说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当官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原因:躲避战乱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2)、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3)、促进了民族融合。2、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解题思路第一问得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准确地概括、表述材料的内容,如材料四要把数字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准确地表达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的对比情况。第二三问比较容易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答案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脱仰仗南方。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巩固练习】1、B 北方失去经济重心地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2、B 长安、洛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它们的地位只能说明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而北宋把汴京定为都城,就是因为要依靠汴水运输南方的粮食。3、C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把握“客观原因” 这一关键词,客观原因一般与客观条件相近。题干中A项、D项都是客观条件,但D项更能体现生产力发展,故选D项。5.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表中的把数字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准确地表达明朝南北方人口内阁大学士数量的对比情况。由此判断文化重心在南方。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原因:躲避战乱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2)、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3)、促进了民族融合。2、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解题思路第一问得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准确地概括、表述材料的内容,如材料四要把数字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准确地表达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的对比情况。第二三问比较容易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答案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脱仰仗南方。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巩固练习】1、B 北方失去经济重心地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2、B 长安、洛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它们的地位只能说明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而北宋把汴京定为都城,就是因为要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