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胡兴莲(200914121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贵州 都匀 558000)摘摘 要: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简要介绍自 1978 年以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的基础之上,初步测算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贵州省历年各部门产值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是推动贵州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畜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较大,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林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很小,渔业对其影响则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就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贵州省Guizhou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fluence of Empirical AnalysisHu XingLian(2009141213) (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Guizhou)AbstractAbstract: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rural economic growth has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since 1978,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eliminary estimates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rural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output valu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crop production is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 guizhou province of the main force, animal husbandry for rural economic growth influence is bigger also, and has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 and forestry to rural economic growth effect is small, fishing on its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On this basis, guizhou province is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Keywords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Rural economic growth; Guizhou province 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产值构成及其内在关系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事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众所周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并不是投资量的增加,而是技术的进步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及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总产量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对农产品均衡结构比例的忽视,也造成了农业的低收益和农民普遍增产不增收的状况。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较为落后的省份,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城乡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伴随着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省的农林牧渔总产值迅速增长3。贵州省农业产值结构分析先有系统研究报道,本文旨在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了解该地区农业总产值与相应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及内在关系,以期为今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提出建议。1 1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1.11.1 贵州省农业概况贵州省农业概况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 1100 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贵州省国土总面积 17615247 公顷,其中,农用地 152519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6.58;耕地面积 4487455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 1.7 亩。2008 年贵州省粮食总产量达到 1158 万吨,畜牧养殖业持续发展,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 161.46 万吨、10.82 万吨和 4.3 万吨,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33%以上,产品产量 7.95 万吨;“双低”油菜、薯类、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作物面积扩大、产量增加、产值提高,茶园面积达到 187.6 万亩。完成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 196 万亩,冬反季节蔬菜 109 万亩,特色辣椒 255 万亩。全省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分别突破 1000 万亩,普及率分别达到 93.7%和 88.7%;超级稻达到 213万亩;水稻旱育稀植、玉米育苗移栽普及率分别达到 64.58%和 73.42%;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分别达到 2397 万亩和 3173 万亩。完成牛输配改良 52 万头,三元杂交猪比重达到 66%;完成草地建设 82.55 万亩,冬闲田土种草 120 万亩。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 30 多种,优良牧草资源 2500 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 1000 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 15 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 69 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 15 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有 3900 余种,占大陆中草药品种的 80%,“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是大陆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纵、艾纳香(天然冰片)等 6 种。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 600 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 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 200 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 40 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 600 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 1100 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加上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生长季长,降水丰沛,小雨日多。而且光,热,水配合好。雨、热光同季,是典型的农业山区省份。省内大部分地区可以作到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以作到一年三熟。同时由于地处高原山区,气候局部差异明显,立体气候的突出特点有利于各种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和发展,也就造就了若干特色农林牧种群生长的特殊条件,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贵州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已经初步形成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以上数据来源于贵州省农业厅)1.2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工业拉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了发展势头。根据表一的数据资料,结合图 1-1-1 可以得出,自 1978 年以来,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总体不断优化,其中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 1978 年的 79.1%下降到 1990 年的 65.4%,再到 2010 年的58.9%;林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则呈现较大波动,由 1978 年的 3.9%飞涨到 1985 年的7.65%,而后呈现不规则波动,到 2010 年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4.1%;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 1978 年的 16.91%上升到 2010 年的 30.5%;渔业从无到有,虽然渔业产值的绝对数比全国和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的距离很大,但发展速度很快。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 1978 年的 0.1%上升到 2010 年的 1.4%。图图1 1- -1 1- -1 1 贵贵州州省省农农业业产产值值结结构构变变化化趋趋势势图图010020030040050060070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年份产值(亿元)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通过图 1-1-2 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 2010 年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种植业和牧业产值几乎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90%,可以说,农业和牧业是目前贵州省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4。图图1 1- -1 1- -2 2 2 20 01 10 0年年贵贵州州省省各各农农业业产产值值结结构构图图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1.2.11.2.1 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植业则是基础的基础。没有种植业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就是从种植业产业结构开始的。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改变粮食作物生产长期挤压经济作物生产的状况,使各种经济作物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条件下,得到更快的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适当缩小粮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经过结构重组,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值比重呈递减趋势,而经济作物和其他高附加值作物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种植业产业结构在播面积构成和生产水平方面都进行了调整,产值也有了显著的提高5。 1.2.21.2.2 林业发展状况林业发展状况 我省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的地位日渐突出。由表 1-2-1 看出:林业产值由 2001 年的 15.08 亿元迅速的发展到 2007 年 27.77亿元。在林业结构调整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竹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全省 2007 年的森林面积为 703.3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9.93%。通过退耕还林,实施退耕还林,再造秀美河山,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态旅游和经济林己经成为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6 7。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上下正遵循现代林业的思想,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深化林业改革,加强天然林保护,大力封山植树扩大森林植被,揭制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投资优势,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8。表 1-2-1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62007林业产值(亿元)15.0818.1725.8723.2523.9125.8527.77森林面积(万公顷)543543613613613703.39703.39森林覆盖率(%)30.8330.8334.934.934.939.9339.931.2.31.2.3 牧业发展状况牧业发展状况 贵州省天然草地面积达 42867 万公顷,有发展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畜牧业是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贵州省牧业发展迅速与贵州省重视牧业发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息息相关。2006 年 8 月贵州省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总结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对贵州省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和发展目标做了细致而详细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因地制宜地发展牧业,为提高农民收入做出巨大努力。在贵州省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贵州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 1978 年 4.46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6.91%上升到 2007 年的 231.6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33.23%9。 1.2.41.2.4 渔业发展状况渔业发展状况 贵州省的渔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虽然渔业产值的绝对数比全国和周边地区平均水平的距离很大,但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设施渔业,是指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等现代工业技术用于渔业生产,实现高密度、高产值、高效益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它节水、省地、不受环境和气候影响,能常年连续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和不污染环境。体现了水产养殖发展以技术替代资源的新型生产方式10。随着贵州省渔业发展的加速,设施渔业正受到越来越多渔业养殖单位的关注,它集成了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通过建立先进的养殖设施和管理体系,实现渔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定义设施渔业和剖析发展设施渔业的基础,结合可行性与设施渔业发展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设施渔业的措施与途径。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科技进步取得新的进展,生态渔业、特色渔业、网箱养殖、大水面移植增殖等持续健康发展;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0.1%上升到 2007 年的 1.3% 11 。2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了解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根据贵州省一些年份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见表 2-1-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农业各部门产值也逐年增长。证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是有效的,其对农业总产值由 1978年的 27.46 亿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697.01 亿元。表明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出于不断的调整及优化中。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调整表 2-1-1:贵州省 1978 以来年农业产值(亿元)年份农林牧渔总产值种植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197827.4621.721.074.640.03197931.7424.541.275.900.03198036.4428.051.466.890.04198570.2447.425.3717.050.401990145.5395.237.9541.380.971995344.85224.1615.29102.542.862000412.97279.6218.04110.674.652005571.84335.5323.91194.29.412006610.62354.5825.85207.6412.452007697.01392.2027.77231.609.04(数据来源贵州省 2008 年统计年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是十分微弱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为了深入探究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3 3 结论和分析结论和分析3.13.1 农业各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农业各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影响贵州省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种植业,其次为牧业,再次分别为林业和渔业,说明种植业与牧业对贵州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最大,是贵州省农业的主导产业。农业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处于发展变化中。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受人的主观选择,同时也受诸多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3.23.2 种植业对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种植业对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大的拉动作用用种植业在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加之近年来种植业的大力发展,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贵州省的种植业还存在着内部结构不合理,商品率低,产出效益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此外,虽然经济作物富有特色,不少种类面积和产量全国有所地位,但品质还不够优,品牌也不够响,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产品外销少,甚至是自给自足多。尽管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将不断减小,这也是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但是就贵州省而言,其变动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增长。因此要继续加大对贵州种植业的关注和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转变农民传统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科技为武装,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从而拉动整个贵州农村经济增长。3.33.3 畜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性产业畜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性产业 近年来,贵州省畜牧业克服周边疫情严峻、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供求加剧等不利影响,抓住政策有力、市场有利的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优化生产方式,加强科技推广,推动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贵州省畜牧业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方式不断优化,畜食良种面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有力,质量安全优势凸现;产业承接富有成效,市场开拓形势创新。贵州省的畜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其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增长必将贡献出更为巨大的力量。3.43.4 重视发展林业重视发展林业全省林业用地 12800.85 万亩,占国土面积的 48.44%;森林面积 8944.5 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69.87%;森林覆盖率 34.95%,活立木总蓄积量 27911.53 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 24007.96 万立方米,占蓄积量得 86.01%。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卡斯特地貌,以乔木林为主,其中乔木林 6038.1 万亩,占森林面积的 67.51%。竹林 240.3 万亩,占森林面积的 2.69%;经济林面积 783.15 万亩,占森林面积的 8.76%;灌木林 1882.95 万亩,占森林面积 21.05%。就现阶段而言贵州农业经济的增长林业推动作用最小,但是全省森林以天然林为主,林业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特色林产品将会对农业其他部门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从整体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数据来源贵州省林业厅)4 4 对策建议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贵州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种植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逐渐加大。林业的生态功能也将会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因此,今后的贵州省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4.14.1 总体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总体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不断变化,各产业之间的比例是变动不定的,但从理论上来讲,在特定的空间和技术条件下,会产生一种最为合理结构12。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例如:在农林牧渔业的比例关系上,种植业比重将会下,畜牧业比重稳步提高;要提供更多的低脂肪高蛋白等高级食品;对饲料粮的需求扩张等。这里所强调的从总体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就是要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经济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新要求。这种吻合度越高,农业产业结构也就越优化,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助推作用也就越强。4.24.2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把饲料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独立的产业,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大力发展牧草作物,实行规模化养殖,为畜牧业做好服务。根据贵州省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增产增收为核心目标,突出贵州省的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规范特种栽培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保证品种的产量和质量特色,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使每个区域特色农业板块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品牌。4.34.3 加快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加快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基于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贵州省要加快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一要加快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现在,全省已建成商品牛、羊和瘦肉型猪基地县近百个,羊牛猪品改点不断涌现。在 40 多个县开展波尔山羊冻配改良工作,新增改良点 300 多个,通过品改可增加效益 30%以上。已建成省地级牛冻精站 5 个年输配母牛 1 万头。年产杂交牛 62300 头,平均产犊率达 37.3%。我省生猪改良点已发展到近7000 个,其中人工受精点达到 1942 个,仅去年就生产杂交猪 1818.23 万头。猪的出栏数每年以 150 万头的数量递增,农民增加纯收入上亿元(数据来源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产险知识精要
- 离婚房产分割协议中关于未成年子女权益保障细则范本
- 离婚房屋产权转移协议书范本三则
- 通信设备知识产权补充协议含多款通信专利
- 班组管理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达州公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第04章 常用体外诊断仪器的功能模块
- 催收质检培训员工
- 《范爱农》课件大纲
- 文旅企业IP创新开发策略与2025年市场拓展分析报告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钢轨钻孔作业
- 《酶切连接与转化》课件
- 中药处方点评培训
- 危险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西点制作工艺-第二版教材全套课件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
- 酸枣仁介绍课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与指导课件(第二课时)
- 软硬结合板的设计制作与品质要求
- 乡镇报灾系统培训课件
- 如何辅导初中数学差生
- 《病史采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