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江西省林业厅二一一年四月第1章 江西竹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必要性1.1 竹类资源概况我省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竹林的主要分布区,竹林已成为全省四大植被类型之一。全省竹类植物分布达15属128种,分别占全国竹属、种的31%和25.6%。其中,自然分布的竹类14属93种,引种有1属35种。我省自然分布的散生竹种有毛竹、淡竹、桂竹、水竹等;丛生竹种有黄竹、青皮竹、绿竹、麻竹、孝顺竹等;混生竹种有苦竹等;引进竹种有雷竹、哺鸡竹、撑绿竹等。据统计,全省竹林面积达到98.6万公顷,立竹总株数达到23.21亿株,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是江西森林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 江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江西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竹类生长。据在赣西毛竹主产区调查,立竹株数达到20002500株/公顷,年新竹产量400株/公顷,林分质量较为理想。但就全省而言,由于投入有限,缺乏科学经营、集约经营,林分质量不高。全省低产竹林面积占90%左右,竹林生长较差,立竹度小、平均胸径小,现有林地生产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依托林地自然生产潜力,加大投入,提高经营水平,预测毛竹林生长量年新竹产量可达600株/公顷以上。江西竹林地域分布广泛,全省11个辖区市均有竹林分布。据2010年县级分类经营调查,全省现有竹林分布县(市、区)108个,其中毛竹中心主产区的赣东、赣东北、赣西、赣西北共有34个县(市、区),其立地条件最适宜于毛竹生长,为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本区毛竹林面积占全省毛竹林面积的78.62%;第二毛竹产区为赣南山地和赣中丘陵,共辐射46个县(市、区),为我省毛竹生长“较适宜区”。本区毛竹林面积占全省毛竹林面积的20.65%;第三毛竹产区为境内中部的鄱阳湖周边地区,共辐射28个县(市、区),为我国毛竹生长“一般适宜区”。本区毛竹林面积占全省毛竹林面积的0.73%。据调查,2010年全省共有竹加工企业780余家,产品有竹地板、竹胶合板模板、竹家具、竹橱房用具、竹家居装饰材料、竹雕、竹编工艺品、竹造纸、竹药品食品等共计21种,涵盖了建筑、装饰、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其中,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竹加工企业有3家,年产值在5000万至1亿元的竹加工企业有25家,主要分布在上饶、宜春、赣州、吉安、抚州等7个设区市。据统计,2010年,全省竹产业工业总产值达73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7%,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3元,2010年全省竹地板产量960万平方米、竹筷产量104.5万箱、竹胶合板产量17.5万立方米、分别列全国第二、第三和第二位。1.3 江西竹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省竹产业发展持续升温,资源培育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竹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加快了新造林和荒芜残次林的封育、抚育改造,促使竹林面积有很大的发展。据2010年调查统计,全省竹林面积达到98.6万公顷(其中毛竹95.45万公顷、其它竹林面积3.15万公顷)为江西国土面积的5.93%,占全省森林面积的9.76%。5年间竹林面积较前期(2005年,下同)净增14.55万公顷,增加17.98%,年均净增2.91万公顷。二是加快了低产竹林改造步伐,提高了竹林生长量和产量。据统计,全省现有竹林立竹总株数达到23.21亿株,其中毛竹立竹19.09亿株,其它立竹4.12亿株。较前期毛竹林立竹总株数净增4.09亿株,增长27.27%。三是提高了集约经营水平,促进竹林复壮。定向培育,区划相应并建立了材用竹、纸浆竹、笋用竹和生态公益竹等四种类型的竹林培育基地。据统计,材用竹林面积51.89万公顷、纸浆竹林面积0.3万公顷,笋材两用林面积29.45万公顷,笋用竹林面积3.68万公顷,生态公益竹林面积12.24万公顷,风景竹林面积1.03万公顷。全省竹林立竹度亦有较大的提高,其中毛竹林分立竹度每公顷达到1900株、其它竹(杂竹、丛生竹)为13088株,分别较前期立竹度毛竹增加374株、其它竹增加4125株。四是产业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贸工林一体化”竹产业经营模式。现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4家,崇义华森木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全国竹胶板名牌企业,江西康达竹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的“通贵”、 江西腾达竹木业有限公司的“定江”等2家江西竹地板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在“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飞宇集团等5家企业的6种产品荣获“2009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4家企业产品获博览会优质产品奖。江西康替龙竹业有限公司和江西铜鼓江桥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被列为“全国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江西铜鼓江桥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以竹篼和竹尾为原材料,自主研发出了计算机竹键盘产品,并先后获得国家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奖”,“全竹计算机键盘外围设备扩建工程项目”列为我省重点支持发展调度项目。产品目前已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前景看好。1.4 江西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近10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重视,把竹业生产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而制定了一些竹产业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培育竹林的积极性,经营水平相应得到提高,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这些均为竹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竹林发展的大环境已逐步形成。但是,当前竹林培育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粗放经营、低产林面积大。据调查,属类经营区的竹林(即较集约经营,实施砍杂、垦复、施肥、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立竹2400株/公顷以上)仅占1.3%,属类经营的竹林(即常规培育)占8.7%,而类低产林经营区的竹林(按其低产成因,可分为:粗放经营过伐衰败林、多年无经营荒芜的低产林和立地贫瘠低产林三种类型)占90%。由于重取轻予,致使竹林林分总体水平不高,立竹株数只有1900株/公顷,年新竹产量只有150300株/公顷,较标准林分低50%以上,大径竹比例逐年下降。二是资源管理紊乱,资源破坏大。现有竹林经营管理紊乱,管理机制不健全,林业部门负责造林护林,供销、外贸、轻工和乡镇企业等部门收购受益,中间经营既无投入又无人管理。行业管理分散,行业资金运作无回路。造林不受益,受益不造林,产、供、销脱节。重取轻予,其结果导致近山光,远山荒,林分质量逐年下降,残次林不断增多,资源衰退严重,由于破坏严重,竹林复壮和发展缓慢。三是竹林资源培育与利用脱节。由于部门管理分散,缺乏协调性,资源发展计划与加工利用竹类资源不相吻合,培育与利用脱节。同时还由于加工企业自由竞争,一哄而上,产品同一,项目重建,对原材料互相竞争,布局不合理,具有盲目性。四是生态环境失衡,病虫危害严重。由于近山过伐衰败,远山高山荒芜,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系统失调。特别是近几年来片面追求纯林培育,致使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毛竹枯梢病、竹蝗、刚竹毒蛾等病虫危害时有发生。五是企业装备技术差,自主创新能力弱。全省大部分竹加工企业都是传统型的粗放型经营,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理念。全省上规模、上档次的竹加工企业不多,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有些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弱,生产长期处于“跟进”和模仿状态,初级产品多,低质及半成品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其中竹地板就有1/3左右以坯板出省,且原竹利用率只有70%左右,综合利用程度不高。1.5 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竹类资源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重要非木质森林资源,具有生长快、成材早、用途广、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高、一次培植永续利用等特点。积极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加快竹产业发展,对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第2章 竹产品市场需求预测2.1 竹材市场需求竹用材市场需求量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竹材人造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此,必将促进我省竹人造板生产的大发展。据各主产区加工企业布局规划,至2015年拟生产各类竹胶板75万立方米,竹地板1500万平方米,竹凉席25万床。据预测,到2015年,全省竹材共需求量约10亿根。其中竹材加工企业用材7亿根,商品原竹2.5亿根,自用竹0.5亿根。2.2 竹笋市场需求竹笋市场需求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山野绿色食品为城乡人民所青睐,鲜笋及各类笋制品颇受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据测算,至2015年竹笋市场需求量约120万吨。2.3 竹浆市场需求竹浆市场需求量:用竹浆造纸是世界共同趋势,在我国大力推广竹浆造纸是发展方向。竹材不仅质好,纤维多,还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成本低的优势,一次性栽竹三至四年即可见利,且多年利用,是最快最好的造纸原料来源。为此,各毛竹主产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拟大力发展竹浆造纸,满足我省造纸需要。据估计,至2015年,全省竹浆造纸生产规模将达到20万吨,2020年全省竹浆造纸规模将达到60万吨。第3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3.1 规划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3.6);(2)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国家林业局,2006);(3)林业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20062020)(2006);(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2008.5)。(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7)江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52010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9.20通过,1998.4.29修改);(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10)江西省森林条例(2007.3.29通过,2007.5.1实施);(11)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004.2);(12)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13)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2006.5)。3.2 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决策和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积极弘扬竹文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整合升级,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竹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竹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竹产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3.3 规划基本原则1、坚持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2、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3、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4、坚持多元化投入的原则;5、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3.4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丰产竹林基地84.78万公顷,其中新造竹林16.67万公顷,改造毛竹低产林68.11万公顷,使毛竹产竹株数由现在的平均1900株/公顷增加到2400株/公顷,平均胸径达到10公分以上,平均年产毛竹600根/公顷,鲜笋1200kg/公顷;大力推进竹产业整合,重点培育省内12家竹产龙头企业上市,实现竹产业年综合产值400亿元,把竹产业培育成为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富民支柱产业。3.5 规划期限发展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分两个建设期,前期2011年2015年,后期2016年2020年。第4章 建设范围与总体布局4.1 总体布局根据林业“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战略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工利用、提高效益、振兴竹业”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定向培育多竹种、多用途的竹林,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结合我省竹林生长适宜区域性以及发展实际情况,将江西竹林基地建设在区域上区划为三个区域,最适宜区、较适宜区、一般适宜区,根据各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区位、竹林发展现状,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根据布局原则和竹类生长适宜性,确定江西省竹产业发展区主要布局在80个毛竹重点县(市、区)。笋用中、小径竹以上饶、鹰潭和九江为重点,其次是赣州和萍乡;丛生型中、小径竹以赣州为重点,其次是吉安和宜春。(1)毛竹最适宜区:位于江西省东、西、北部山区,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可细分为赣东北、赣东、赣西北、赣西四个小区。(2)毛竹较适宜区: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可细分为赣中和赣南两个区域。(3)毛竹一般适宜区:位于江西中北部,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可细分为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赣中丘陵和赣北平原。4.2 区域布局4.2.1 最适宜区基地建设范围本区位于我省东、西、北部山区,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赣东北、赣东、赣西北、赣西四个小区,建设范围辐射到34个县(市、区),分别为:婺源县、德兴市、上饶县、铅山县、弋阳县、贵溪市、资溪县、南城县、宜黄县、黎川县、乐安县、崇仁县、南丰县、靖安县、奉新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武宁县、袁州区、分宜县、明月山、安福县、井冈山市、遂川县、万安县、永丰县、泰和县、崇义县、上犹县、大余县、瑞金市、芦溪县、湘东区。区内地貌以低山、高丘为主,自然条件优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是我省主要用材林产区,也是竹林生长最适宜区,承担着全省的主要木、竹材生产任务。最适宜区具有最适宜的气候,良好的立地条件,悠久的经营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较高的经营水平。该区是我省竹林的中心产区。据统计,本区规划竹林基地面积632925公顷。本区竹业建设主攻方向是在不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的前提下,通过人工造竹和低产竹林改造,定向培育多竹种、多用途的高标准竹林,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4.2.2 较适宜区基地建设范围本区位于江西中、南部山区,根据适宜区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细分为赣中丘陵和赣南山地两个小区。建设范围包括宁都县、临川区、吉水县、全南县等46个县(市、区)。据统计,本区规划竹林基地面积199301公顷,该区域内地形变化较大,从山地到丘陵,气候、立地条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竹林生产质量也有所不同。在满足森林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的基础上,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坡度平缓的宜竹荒山荒地,多竹种、高质量人工营造毛竹林和黄竹林,同时在竹林资源丰富的山区选择立地条件优越,有培育前途的竹林实施砍杂、垦复、施肥等低改措施,提高林地产出。对立地条件极差,险坡、环境恶劣区域的竹林,实施生态公益竹林保护经营,使这些竹林发挥生态防护效益。4.2.3 一般适宜区基地建设范围本区地处我省北部。以鄱阳湖为中心,建设范围包括进贤县和星子县等28个县(市、区),该区域竹林基地面积6480公顷。本区地势较低平,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米以下,土壤绝大部分为第四纪红粘土,对竹林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竹林建设纸浆竹林和观赏竹林为主,积极培育竹阔混交林,恢复和扩大本地区的森林植被,提高林地产出率和观赏价值。第5章 重点建设任务5.1 资源培育工程建设5.1.1 竹林基地建设1.产业布局。按照我省自然和经济状况,根据竹产业自身发展需要,着力优化区域布局,在赣东、赣西、赣南、赣北等地区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竹产业群。竹林面积达10万亩以上的重点县区,要逐步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笋竹和竹材加工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竹林生态旅游业。2.建设步骤。第一步:2015年前,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在奉新、宜丰、崇义3个“中国竹子之乡”开展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使竹林亩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以上。第二步:将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成果向其他竹子重点产区推广,每县(市、区)建成一个以上竹子现代示范区。第三步:在全省所有竹子分布的地区全面开展竹林增产增效提升活动,逐步在全省建成竹子现代示范点(片)50万亩以上,亩均年产值超600元。5.1.2 笋用竹林基地建设根据笋加工企业发展规划,拟建四个笋竹原料林基地,建设规模82068公顷,其中毛竹笋基地35484公顷,桂竹、雷竹、高节竹、哺鸡竹等笋用竹林基地46584公顷。年可供鲜笋110万吨,采伐毛竹材1064.5万根。其中:赣西北笋用竹林基地:拟在宜丰县、奉新县、万载县、袁州区、铜鼓县、靖安县、分宜县等7个县,建设笋用竹林基地7829公顷。赣东北笋用竹林基地:拟在上饶县、广丰县、铅山县、弋阳县、德兴市、婺源县、贵溪市、浮梁县等8个县建设笋用竹林基地21958公顷。赣西笋用竹林基地,拟在安福县、井冈山市、遂川县、泰和县、万安县、永丰县建设笋用毛竹林基地29968公顷。赣东笋用竹林基地:拟在黎川县、崇仁县、乐安县、临川区、南城县、南丰县、广昌县建设笋用竹林基地22313公顷。5.1.3 笋材两用竹林基地结合材用竹林基地建设分别赣西北10个县,赣东8个县,赣东北6个县,赣西7个县,赣南3个县,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234893公顷,年产鲜笋80.41万吨,毛竹材8128.5万根(折重203.21万吨)。(1)赣西北笋材两用竹林基地:拟在宜丰县、奉新县、万载县、铜鼓县、靖安县、永修县、德安县、分宜县、芦溪县、湘东区等10个县,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92657公顷。(2)赣东笋材两用竹林基地:拟在宜黄县、黎川县、资溪县、崇仁县、乐安县、南城县、临川区和广昌县等8个县(市、区)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50007公顷。(3)赣东北笋材两用竹林基地:拟在上饶县、广丰县、弋阳县、德兴市、贵溪市、浮梁县等6个县(市、区)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34514公顷。(4)赣西笋材两用竹林基地,拟在安福县、井冈山市、遂川县、泰和县、万安县、永新县、永丰县等7个县(市、区)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32683公顷。(5)赣南笋材两用竹林基地:拟在崇义县、宁都县、瑞金市等3个县(市、区)建设笋材两用竹林基地25031公顷。5.1.4 纸浆竹林基地建设根据江西竹浆生产发展规模,拟在赣南建2444公顷竹浆工业原料林基地,年可供竹材147万根,总产量9.5万吨。5.1.5 材用竹林基地建设根据江西竹人造板加工企业发展规模,拟建五个材用竹林基地,建设规模410957公顷,年可供竹材24658.5万根,总产量616.5万吨。其中:赣西北材用竹林基地:拟在铜鼓县、靖安县、宜丰县、万载县、奉新县、袁州区、明月山、武宁县、瑞昌市、芦溪县、上栗县、湘东区、湾里区等13个县(市、区),建设人造板工业原料竹林100377公顷,预测产量竹材6023万根,总重150.6万吨。相关联主要加工企业8家,其中竹胶合板厂6家,生产规模5.04万立方米,竹地板厂2家,生产规模35万平方米。赣东材用竹林基地:拟在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资溪县、金溪县、广昌县和临川区等10个县区,建设人造板材工业原料竹林102075公顷,预测竹材产量6124.5万根,总重153.1万吨。相关联主要加工企业有7家,其中竹地板厂4家,生产规模27万平方米;竹胶合板厂1家,生产规模4000立方米,竹拉丝厂1家,生产规模1.47万吨;竹席厂1家,生产规模4万床。赣东北材用竹林基地:拟在上饶县、广丰县、铅山县、弋阳县、德兴市、婺源县、贵溪市、浮梁县、彭泽县等9个县市区,建设人造板工业原料竹林79728公顷,预测竹林产量4784万根,总重119.6万吨。相关联主要加工企业6家,其中竹压板厂1家,生产规模2.4万立方米;竹地板厂3家,生产规模122万平方米;竹胶板厂1家,生产规模2.0万立方米;竹筷厂1家,生产规模6000万双。赣西材用竹林基地:拟在安福县、井冈山市、遂川县、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新干、峡江、吉安县、吉水县、青原区、莲花县等12个县市,建设人造板工业原料竹林53763公顷,预测竹材产量3226万根,总重80.6万吨。相关联主要加工企业5家,其中竹胶合板厂3家,生产规模3.4万立方米,竹地板厂2家,生产规模10万平方米。赣南材用竹林基地:拟在崇义县、上犹县、大余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会昌县、石城县、于都县、赣县、寻乌县、信丰县等12个县,建设人造板工业原料竹林75014公顷,预测竹材产量4501万根,总重112.5万吨。5.1.6 生态公益竹林(生态修复)建设林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20世纪以来,森林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的双重属性认识不断深化。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也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公益竹林的建设,将充分发挥竹林的生态效益,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丰富自然景观。5.1.7 竹苗繁育基地建设江西历年营造毛竹所需种竹,基本上是就近山挖取移植造林,没有固定的种竹苗圃和种竹基地。5.1.7.1 种苗总需求根据基地规划新造竹林总规模、种植密度及损耗计算,本项目规划新造竹林总面积16.67万公顷,其中,毛竹林4.32万公顷,笋用杂竹林12.35万公顷,共需种竹苗17409万株,其中毛竹母竹2591万株;桂竹、雷竹等笋用竹种14818万株。 5.1.7.2 种苗发展方向与重点为满足造纸企业的需求,在规划期内大力培育黄竹等丛生竹种,发展纸浆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培育以刚竹、高节竹等散生竹和慈竹、黄竹、青皮竹、麻竹、绿竹等丛生竹为主的竹浆工业原料林造林竹种是种苗发展的主要方向。本着定向供应种竹苗,新建改造竹林苗圃共224个。依托科技支撑,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培育,生产出优质、高品位的良种竹种,确保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种苗需求。5.1.8 竹林道路建设竹林培育工程涉及竹林面积大、分布广。据调查,仍然有500多万亩竹林尚未通公路。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可及度低,经营管理不便,致使许多竹山长期处于半荒芜状态,失管严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为提高竹林可及度,便于竹林培育区竹林管理,便于竹材、竹笋、种苗、肥料的运输,规划在竹林培育建设区新建林道9127公里,改造竹林道8484公里。5.2 竹产品加工产业建设 “十一五”期间,利用江西省内丰富的天然竹类资源,形成一些竹加工的产业,带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但是竹材加工业发展还不很理想,主要存在加工企业规模小、布点多、信息不灵、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而且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竹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导致竹产业带动农户致富的动力不足,改善林区经济状况的条件欠佳,为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不足。十二五期间,以现有竹加工业为基础,突出区域性竹加工特色,按照构建“原材料初加工深加工产品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一个产业、一个园区、一个龙头、一批品牌”的发展思路,以及“开发培育加工利用信息交流”的技术思线,加快合理配置各种有效资源,逐步形成集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竹产业集群,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促进竹加工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着力于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淘汰一批规模小、加工档次低、浪费严重的小企业;引进一批环保、低耗、高效的竹材精深加工企业,通过兼并、整合以及产品技术升级形成一批竹材精深加工企业,逐步扩张组建综合化、区域化、规模大的新的组合或集团,最终形成以竹生活用品系列、竹工艺品系列、竹板材加工系列、竹绿色食品系列,以及竹质生物基材料系列的竹产品加工格局。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升级竹产业企业的加工技术;深化竹产业企业的资源利用程度,培育竹产业加工龙头企业;拓宽竹产业企业的加工渠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提升全省竹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省竹资源丰富和加工基础较好的县市扶持发展一批年产值1亿元的竹制品加工企业,竹资源较丰富、加工基础一般的县市扶持发展一批年产值5000万元的竹制品加工企业,齐力打造江西省竹材加工业的企业品牌和竹制产品品牌。做好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江西省竹产业的全面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形成不同的竹加工产业群。(1)竹地板产业群竹地板产业主要是竹材人造板从车厢底板、水泥模板两大系列产品发展到车厢底板、水泥模板和竹材集成材、竹材地板三大竹板系列产品。重点发展混凝土模板用竹木复合胶合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地板以及汽车、火车用竹胶合板等各类竹制品。竹胶板重点向规模化、多品种、多规格、功能型的方向发展,提高竹地板产业的品牌与竞争力。(2)竹质家具产业群以具有相关前期基础的加工企业为突破点,发挥企业的优势,开展生产薄竹刨切片、家具板材、竹集成材、竹丝集成材、工字梁板材以及其他复合板材,激活竹质家具企业的生命力,增强生产能力。同时,注重引进欧美等国家的先进新技术,制成的新式竹木家具,保持竹子的独特质感,克服竹质家具易干裂变形的“先天缺陷”。(3)竹炭产业群大力开发竹炭系列产品、延长产品产业链,发展活性炭保健品等,发挥活性炭的多功能作用,努力向各领域延伸,力争在工业用炭的基础上,向生活用炭、保健用炭方向发展。(4)竹纤维产业群大力开发竹纤维系列产品,重点发展竹浆造纸、竹纤维板、竹纤维复合新型材料,以及可做纯纺及混纺的功能性纤维系列品种-竹纤维、竹节纱系列品种。(5)竹质生物基材料产业群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实现竹加工高效循环利用。实施竹质材料化学或生物化学的利用,开展竹质生物基材料及生物质能源的加工,致力竹产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实施全竹综合利用,提高竹废料利用率。.5.2.1竹产品营销中心 利用省会南昌影响大、优惠政策多、资金雄厚、人才聚集、信息快捷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选择在南昌市安义工业园建设全省竹产品营销中心。中心规划建设五区:生产区,销售区、研发区、物流区、金融服务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2013年将完成首期2-3平方公里建设,2016年将完成二期4-7平方公里的建设,2020年将完成三期8-10平方公里的建设。5.3 竹林生态旅游建设竹子既坚韧挺拔,又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浩瀚的竹海、千姿百态的竹景,与乔木林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其观赏价值极高,而且还是市民探幽猎奇、回归自然的好场所。竹雕、竹编、竹乐器等竹制工艺品已成为民间一大艺术特色,制作精湛、造型美观、古朴高雅,已远销海内外,发展前景广阔。竹文化已成为当今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竹文化艺术节”。每届竹文化艺术节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国外游客观光,极大地拉动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5.3.1竹类公园与植物专题园建设中国园林中的竹园、竹景、竹盆景在今天的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竹子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以竹配置的庭园具有典型的东方园林韵味。据此,在赣西北、赣东北、赣南建立具有特色的竹类公园、植物园。赣西北以宜丰县为主,在“中国竹子之乡”基础上,打造竹海景点,以传统的旅游活动如观光、游览、科考、家庭周末度假活动等方式进行,并以此拓展到其他竹子重点产区。赣东北以乐安县为主,结合当地民俗,建立有民族特色的竹子植物园,配置以当地竹种结合外来竹种为主,辅以当地畲族民族文化为主的竹文化,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竹子种质资源和竹子物种多样性。井冈山地区,在原有红色竹海的基础上,提升竹文化内涵,开发竹文化产业链,建立红色竹博物馆。赣南则以崇义县的中国竹子之乡为切入点,建立以丛生竹为主的竹子主题公园或国家森林公园,突出丛生竹种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建立生态养生竹类公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集环境教育、解释和管理为一体的可实现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建成竹乡旅游的精品项目。5.3.2开展竹文化活动,挖掘竹文化内涵(1)开展竹文化活动在宜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提升竹子之乡的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在全省范围内遴选2-3个产竹大县,竞选中国竹子之乡,进一步拓展江西省竹旅游的文化内涵。(2)展示竹文化博览为了全面展示和介绍竹类资源和栽培利用的历史成就,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业经济,在国内许多著名竹乡都建造了竹子博物馆、竹类陈列馆、展览馆、陈列室、科技馆和竹文化博物馆。从竹子种质资源、竹业技术、竹子建筑、竹食品、竹工艺美术、竹诗画、竹子乐器等方面分别设计展览项目。可以说,竹文化发展史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面镜子。各地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发挥挥优势,创出特色。(3)开发竹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特色的竹旅游商品,是发展竹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竹乡土特产品和竹工艺品具有实用和纪念双重功用,是竹乡旅游应重点开发的商品,开发这类商品应注重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技巧、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如各种琳琅满目的竹编日用工艺品、竹刻工艺品、竹类盆景、竹贴画和竹丝画等,特别是井冈山等红色竹制品的开发。竹旅游食品是一种特殊的竹人文景观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购物商品,在建造竹旅游景点或竹主题公园的同时,开发出的竹食品和保健品,如竹笋及竹笋制品的竹笋干、竹笋罐头、竹食用菌竹荪、竹木糖醇、竹汁饮料和竹汁酒等,甚至在竹乡还能品尝竹笋全席宴、竹筒饭、喝竹汁酒。以健全竹林生态旅游的产业链,提升其旅游价值。依托竹子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开展生态旅游。竹子既坚韧挺拔,又婀娜多姿,妩媚秀丽。浩瀚的竹海、千姿百态的竹景,与乔木林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其观赏价值极高,而且还是市民探幽猎奇、回归自然的好场所。竹雕、竹编、竹乐器等竹制工艺品已成为民间一大艺术特色,制作精湛、造型美观、古朴高雅,已远销海内外,发展前景广阔。竹文化已成为当今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竹文化艺术节”。每届竹文化艺术节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国外游客观光,极大地拉动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第6章 投资测算与效益分析6.1 投资测算依据规划的投资估算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原林业部颁发的林业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国家林业局自然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标准(2002)、国家林业局编制的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江西省林业厅编制的江西省林业基本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并参考了国家已实施的其它生态建设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费用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进行概算,其它费用参照有关收费标准进行概算。江西省竹产业规划(20112020年)投资重点的估算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竹林资源培育工程投资:概算项目包括新新造竹林投资、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投资,良种繁育中心、良种基地、种质资源保存库,竹业基地建设费;以及相应项目需劳务费、种苗、肥料、农药等材料费。(2)竹林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工程:概算项目包括景区内的旅游设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等投资。(3)竹产品加工业基地(园区)建设项目工程:概算项目包括基地(园区)内基础设施投入,包括土地平整,通水、通电等“五通一平”项目的投资。(4)其它费用:包括咨询费、监测费、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科研费及不可预见费等。6.2 投资测算指标与说明主要指标如下:(1)低产林改造:7000元公顷; (2)营造新竹林:8000元/ 公顷;(3)竹产品研发中心:2000万元/个;竹产品营销中心:30000万元/个。(4)竹类植物专题园建设:1000万元/处;盆景竹林建设:500万元/处;(5)林区公路建设:65585元/公里;(6)通讯线路修建:120元/米;(7)防火林带建设:24000元/公里。6.3 投资测算根据规划目标:力争新造竹林16.67万公顷,改造低产竹林68.11万公顷,到2020年丰产竹林总面积达到84.78万公顷,建设1个竹产品研发中心、1个竹产品营销中心、 29个竹产品加工基地,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竹业产业体系。通过全面提高竹加工水平和规模,实现竹业年产值250亿元,成为竹业经济强省。基于以上投资标准和目标,经测算,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重点工程共需投资180.5亿元,投资具体项目见表5-1。按项目分:新造竹林10.8亿元,占总投资的8.39%;毛竹低产林改造54.5亿元,占总投资的42.35%;竹产品加工业(厂区)建设32.7亿元,占总投资的25.41 %;林区公路建设11.5亿元,占总投资的8.94 %;生态旅游项目,规划在崇义、安福、宜丰、奉新、宜春等10个县(市)建设以竹为主题的生态公园、景区、竹林博物馆、竹博会等旅游项目,估算投资5亿元,占总投资的3.89%;防火林带与通讯设施、竹产业科研与推广等投入8.5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61%。按阶段分: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2015年,规划总投资达到69.55亿元,2011年为11.97亿元,2012年为15.07亿元,2013年为15.77亿元,2014年达到13.67亿元,2015为13.07亿元;第二阶段的投资为59.15亿元。表5-1: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投资测算表 单位:亿元项目名称总额比例%年度分解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20新造竹林10.88.39 0.540.540.540.540.54 8.1 毛竹低产林改造54.542.35 6.236.236.236.236.2323.35 竹产品加工业32.725.41 1.53.5 54 4 14.7 林区公路建设11.58.94 1.2 1.2 1.2 1.2 1.2 5.5 生态旅游项目53.89 0.8 2.0 1.0 0.0 0.0 1.2 防火林带与通讯设施53.89 0.5 0.8 1.0 0.5 0.3 1.9 竹产业科研与技术推广3.52.72 0.7 0.3 0.3 0.7 0.3 1.2 预备费4.73.65 0.40.40.40.40.42.7其他不可预知投入10.78 0.10.10.10.10.10.5总计128.711.9715.0715.7713.6713.0759.156.4 资金筹集由于竹产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既是需要政府投入,更需要企业投入,因此,资金来源需要多元化。(1)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毛竹健康工程、生态公益竹林建设、竹产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竹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低产林改造、扶持林业产业体系发展、种苗基地建设等方面,为此要统筹使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专项、农业产业化贷款财政贴息、科技创新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规划期内,财政资金投入占总额的60%左右。(2)企业或社会资金:企业是毛竹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资金主要来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和优惠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竹林基地建设,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引导资金流向营林,低产改造,加工和生态旅游等项目,让企业资金占到总投入的20%左右,同时要吸引城市和农村、单位和林农自筹和投工投劳等方式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占20%左右; (3)银行贷款:通过合作机制,各商业银行提供专项贷款主要用于、毛竹等的加工,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政策性项目贴息贷款主要用于竹林基地的培育、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竹企业发展等。6.5 效益分析6.5.1 经济效益毛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通过全面提高竹加工水平和规模,成为竹业经济强省。1.第一产业产值:根据测算,商品竹是储量的10%左右,因而在十年规划期内,可向市场提供商品竹近20亿根,按目前市场价15元一根计算,毛竹出售原毛竹的产值达到300亿元。通过技术升级,规划期内竹笋产量可达到1200kg/公顷,到2015年,竹笋产量达到41万吨,按目前市场价格计(鲜竹笋3000元/吨),产值为3.378亿元,到2020年达到126万吨,产值为11.8亿元。2.第二产业产值:到2015年,竹产业第二产业年产值达到130亿元,其中,年产竹浆为20万吨,产值12亿元;年加工竹笋36万吨,总产值36亿元;年产竹材人造板75万立方米,总产值3.16亿元; 年产竹地板1500万平方米,总产值15亿元;年产竹质家具111.5万件,总产值11.2亿元;年产竹制日用品(竹工艺品)407万件,总产值2.04亿元。3.第三产业产值: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900万人,实现年综合产值25亿元,直接带动旅游就业劳动力10万人。6.5.2 生态效益竹子四季常绿、枝繁叶茂、鞭根发达、盘根错节,具有很好的截留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是一类理想的防护林。每公顷竹林可蓄水1000吨,竹林的降水截留率达11%,渗水率为草地的1 倍,夏天可增加空气相对湿度5%10%,并使竹林内温度比周围空旷地低35。竹林同其它森林类型一样,是环境的滞尘、吸尘用除尘器。其吸附灰尘的能力平均为48gm-2。竹林、竹丛通过对声波的漫反射、吸收、阻碍等作用,可以大大减弱噪声1015分贝。竹林(毛竹林)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并释放O2,其净光合率约为410mg CO2dm-2h-1,对环境气体的平衡能力较强,同时,具有庞大的鞭根系统,固土护坡、保持水土能力很强。同时,避免了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有益于人体健康。规划实施以后,将会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到2015年江西省竹子面积达到110万公顷,预计可蓄水1100万吨;到2020年规划竹子面积达到120万公顷蓄水可达到1200万吨,竹林总碳储量增加1.92亿吨。6.5.3 社会效益规划实施后,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第一,项目区的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组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了林业生产能力,改善了林业生产条件,也将带动其它基础设置,如道路、电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完善。第二,林业生产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提高了林业社会化、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第三,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林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仅此就解决农村剩余劳力60万余个,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途径。第四,为二、三产业提供了资源基础,将有力推动和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能解决二产原材料不足,降低了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第五,通过完善科技服务及培训体系,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农民科学营林水平,推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提高竹农的素质。第六,项目的实施,将提高竹林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第七,改善了项目区的景观和面貌,为人们的提供了合适的居住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竹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给当地乡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对综合利用农村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和周边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民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激发作用。到2015年,竹产业直接提供就业机会60万个,竹区竹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第7章 政策需求与保障措施7.1 加大政策层面支持力度7.1.1 确立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推进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基础的竹林基地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国家和各级政府在竹林基地建设中投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履行投资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等筹集资金,建立符合省情、林情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投入机制。7.1.2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竹林基地建设政策性贷款是林业产业建设的资金保证。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竹林基地建设的贴息幅度,以贷款贴息和造林补助为手段,把城乡居民的存款合理吸收到基地建设上来,把闲置的宜竹林地和富余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和优惠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竹林基地建设,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外及其它行业先进经验及作法,积极开展竹林资源有偿流转和竹林资源保险业务,分散竹业经营者的风险。7.1.3 对竹林业实行轻税赋政策,增强竹林业投资信心坚决落实国家有关对竹业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和竹农的税费负担,提高竹业投资回报率,发挥市场对竹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下半年四川绵阳安州区考核招聘教师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工作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陕西咸阳市事业单位招聘20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痔疮病情详解及护理方法分享
- 中学组织教育活动实施纲要
- 财税咨询方案写作范文
- 建筑方案设计中标公司名单
- 优 秀实体店营销方案案例
- 化肥厂硫酸钾存储办法
- 四川省巴中市普通高中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零诊”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聚烯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6.2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