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5 页 共 25 页目 录一、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 发展 2页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特点 12页三、本液压系统的总体分析 13页四、液压泵的选用 14页五、液压阀的选用 15页六、其它液压元件及辅助器件的选用 22页七、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3页八、液压系统的操作使用与维护保养 25页九、主要参考书目 25页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一)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为了适应这些目标和满足用户的需要,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日本小松、日立、川崎、德国Rexroth,Linde,美国Eiton-Vickers,Parker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可节省功率20-30%。 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2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3.机电一体化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 (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于3mS)等。 (3)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将得到发展。 (4)计算机仿真标准化,特别对高精度、“高级”系统更有此要求。 (5)由电子直接控制元件将得到广泛采用,如电子直接控制液压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机构也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液压产品机电一体化现状及发展。 液压元件将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成套方向发展;向低能耗、低噪声、振动、无泄漏以及污染控制、应用水基介质等适应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开发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轻小型微型液压元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电子、传感等高新技术。 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传动装置发展,开发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车应用领域发展,开发液力减速器,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液力变矩器要开发大功率的产品,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提高可靠性,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开发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变速箱配套使用技术;液粘调速离合器应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转速方向发展。气动行业: 产品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组合集成化方向发展,执行元件向种类多、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方向发展;气动元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频、高响应、高寿命、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普遍采用无油润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1)采用的液压元件高压化,连续工作压力达到40Mpa,瞬间最高压力达到48Mpa;(2)调节和控制方式多样化;(3)进一步改善调节性能,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效率;(4)发展与机械、液力、电力传动组合的复合式调节传动装置;(5)发展具有节能、储能功能的高效系统;(6)进一步降低噪声;(7)应用液压螺纹插装阀技术,紧凑结构、减少漏油。 2)负荷传感调节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 (1)发展系统优化匹配技术;(2)进一步提高系统动态特性,使其既节能,又有较快速的响应特性;(3)进一步的机电一体化,发展电液负荷调节传感系统;(4)发展螺纹式插装阀技术,减少系统漏油,满足行走机械的特殊要求。 我国在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叉车等主机产品上,先后进行过静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研制工作,但由于相应的液压元件不配套,质量不过关,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都未能商品化;目前,行走机械中的静压传动装置主要靠进口,在负荷传感技术的应用上,由于国内开发了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多路阀、优先阀和负荷传感变量泵等关键元件,所以已有国产的泵控和阀控的负荷传感调节系统产品,在装载机、叉车、塑料注射机和压铸机上得到应用,并有近千台的生产能力。但仍因为对该项技术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系统缺乏优化匹配,合理性欠佳等原因,往往达不到预期节能效果,而且开发周期又太长,都影响了在主机中的应用。这些均有待尽快提高,早日使更多的国产静液压传动及负荷传感调节装置,满足我国行走机械等主机产品发展的需求。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开发静液压传动用通轴式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技术;(2)研究开发高压通轴带负荷传感控制用轴向柱塞泵的技术;(3)研究开发负荷传感用高压整体和片式多路换向阀的技术;(4)研究静压传动系统和负荷传感调节系统参数匹配、动态特性和测试技术。 液压(含液力、下同)、气动、密封件,是各类现代化机械装备的动力,传动与控制的关键基础件。它们直接决定着主机的性能、水平、质量及可靠性。建国以来,与机械工业各类主机相比,本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主机的现代化水平。此问题引起国家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近年来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在规划、引资、引进技术及科研开发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目前液压、气动、密封工业被列为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四大重点之一。 目标:力争“十五”末,使研制开发的主要关键元件、系统和装置,基本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水平,工具备一定批量生产能力,为配套国产静液压传动和负荷传感调节传动装置的主机产品商品化,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二)电液伺服比例技术1、技术概要电液伺服比例技术是一种将微小的电信号按比例转换为大的液压功率输出的电液转换技术。国外电液伺服技术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投入了广泛的工业应用,至今已形成完整的产品品种、规格系列,并对已成熟的产品,为进一步扩大应用,在保持原基本性能与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向着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向发展,电液比例技术是在电液伺服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用户需要,降低控制特性,对液压伺服阀进行简化而发展起来的。尔后,比例电磁铁技术的发展,又在三类阀基础上发展液压比例阀。由电液伺服比例元件为主而组成的电液伺服比例控制系统,具有响应快、功率比(功率与重量比)大、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显著特点,因此在大惯量,要求快响应,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床、冶金、矿山、石化、电化、船舶、军工、建筑、起重、运输等主机产品中有广阔应用前景,是这些主机重要的一种控制手段。2、选择依据在工业发达国家,由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以及配用的专用电子控制器和相应的液压元件,组合集成电流伺服比例控制系统的相互支撑发展,已综合形成液压工程技术,它的应用与发展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现代工业发展立玉的重要标志,是液压工工业又一个新的技术热点和增长点。在我国同样有一大批主机产品的发展,需要应用该项技术,因此,将其列为促进我国液压工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3、国内外发展趋势 国外近年来,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发展,较集中地反映在其相关的主要基础元件的改进和发展上,主要包括:(1)电液伺服阀向着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抗污染能力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研究开发了大功率永磁直线力马达,形成了新型的直接驱动式伺服阀产品系列;(2)电液比例阀向通用化、模块化、组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以实现规模经济生产,降低制造成本;(3)电子控制器向着专用集成电路方向发展,实现小型化、组合化,并达到高可靠性目的。(4)电流伺服比例技术的这些主要基础元件的相互衔接愈来愈密切,另部件通用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电液伺服技术始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有了实际应用产品,目前约有年产能力2000台;电液比例技术到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现有几十种品种、规格的产品,约形成有年产能力5000台。总的看,我国电液伺服比例技术与国际水平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导系列产品,现有产品型号规格杂乱,品种规格不全,并缺乏足够的工业性试验研究,性能水平较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较差,以及存在二次配套件的问题等,都有碍于该项技术进一步地扩大应用,急待尽快提高。4、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开发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阀技术;(2)研究开发螺纹插装式电液比例阀技术;(3)研究开发三类阀式电液比例阀技术;(4)研究电液伺服比例技术基础元件之间零件、部件的通用化、组合化、集成化、模块化技术。目标:力争“十五”末,研究开发的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主要基础元件产品,品种规格基本齐全,为国内主机产品配套的满足率达到90%,产品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水平,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三)气动智能及模块化集成应用技术 1、 技术概要气动智能化及模块化集成应用技术,是指在发展省配线、低功率微型电磁阀系列基础上,将气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起来,形成智能化的气动系统,并进一步集成化、模块化,通过组合便可形成省空间、省配线、压力损失小、效率高、响应快、可靠性好、便于维修的气电一体化的智能生产品。国外,已较广泛地用于工业自动控制,满足各主机产品的自动化发展的配套需求,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2、 选择依据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机床、汽车、冶金、石化等工业装备自动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食品、包装、微电子、生物工程、医药、轻纺等行业的大力发展。所需的各种高效、多功能、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都迫切需要配套这样的气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气动智能及模块化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是国际气动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我国气动工业必须加快跟踪发展的一大方向,应列为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加大对其研究开发的力度。3、 国外发展趋势国外,气动智能及模块化集成技术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一大批门类齐全、品种相当繁多的气动元件,实现了小型化、组合化、集成化和模块化,它们具有结构紧凑(如微型电磁阀最小阀宽只有10mm)、低功耗(大部分控制功率1-2W,最小的0.35-0.5W)、快响应(响应时间10-25ms)、无油化、长寿命(5000万-1亿次)等特性,能很方便的组成阀岛,并将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应用于气动系统,即形成智能化的气动系统和产品。我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已开发研制出低功率(控制功率1.4-1.8W)、不供油的小型电控换向阀新产品,并采用多芯插件、接线盒等,根据需要要从2-10联任意安装,组成阀岛,主要性能基本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4、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研究内容:(1)串并联转换技术研究;(2)CPU软件开发研究;(3)13通径气动元件系列设计及开发研究;(4)微型低功率集成模块设计技术研究;(5)微型低功率气动电磁阀制造技术研究。目标:力争“十五”末,能够掌握气动智能及模块化集成技术应用,发展一批微小型、低功率、组合化、集成化的气电一体化元件和系统,使国内为主机和进口设备维修用气电一体化元件的产品,品种配套满足率达80%。(四)液压系统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1、 技术概要液压系统污染控制主要指对油液净化,防止污染物侵入液压系统以及制造过程提高零件清洁度的一种技术。密封技术主要是指防止液压系统泄漏和防止污染物侵入的一种技术。液压气动系统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影响到产品的性能,进一步对所配套的主机设备的精度、性能、质量和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液压系统故障的70%是由于污染和密封不可靠引起的。因此,对液压气动产品只改进设计,提高加工精度,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必须辅之以严格而有效的污染控制和可靠的密封才能奏效,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和加工所带来的先进性。2、 选择依据液压气动产品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研究,一方面,可解决我国液压气动产品的脏、漏及动作不可靠等问题,为替代进口提高国产元件的配套率,满足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该项技术研究又有很大技术难度,它涉及到设计、制造、使用、试验、净化装置等各个环节,必须针对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采取科学的净化手段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都要切实做好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将该项技术列为当前必须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3、 国内外发展趋势在工业先进国家,对液压气动产品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都特别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性能、质量和水平,是产品有否市场的大问题。当前归纳的基本情况是:(1)产品污染控制贯彻在产品零部件制造的各道工序、产品装配、产品试验和包装中,有严格的定量指标来表证产品清洁度状况,有严格的防锈和其他措施来保证产品储存,运输中的清洁度;(2)制订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供有关人员遵照执行,并且纪律严明;(3)对液压气动产品的用户,在使用中有明确的清洁度要求,并有保证清洁度的相关辅件供用户选用;(4)把产品的污染控制纳入日常的工作范畴,出现问题随时解决;(5)特别注重针对产品结构的密封技术研究,以保证产品有可靠的密封性;(6)为适应主机产品高压、高速、高温或低温发展对配套密封件的需求,国外正向扩大橡塑组合、橡塑复合密封应用领域;研究非接触式可控膜式密封;探索应用新的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等。我国,对液压气动产品的污染控制及密封技术也同样十分重视,但至今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实施以及取得的效果,与工业先进国家比,仍有不少差距,需要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以点带面,有的放矢,做出更好成绩。4、 研究主要内容和目标研究主要内容:(1)研究开发高性能零件清洗设备技术;(2)研究开发高压精度纳污量大的过滤系列产品技术;(3)研究开发新型气源净化装置技术;(4)研究液压气动元件和系统生产过程污染控制技术;(5)研究大型、高速、组合及高分子材料的橡塑密封产品,开发、测试及寿命评价技术;(6)研究电站用的机械密封结构、特种加工,以及材料及匹配技术;(7)研究各类参数、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型柔性石墨密封件的开发与测试技术。目标:力争“十五”末,针对液压气动产品制造过程污染控制、应用过程污染控制和出厂试验过程污染控制,解决产品的清洁度问题(治脏),使由于产品清洁度不高所导致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产品清洁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针对液压气动产品和系统,从密封、接头和产品螺纹式插装结构等方面,基本解决漏油问题(治漏);对密封件,力争60%产品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期水平。(五)研究液压气动常用标准图库和专用参数化图库的建立目标:在我国液压气动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必将迅速地推动我国液压气动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力争“十五”末,使我国液压气动元件和系列产品的品种规格,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 液压、气动、密封行业现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有相当竞争实力、初具生产规模的工业体系。据统计,主要企业约400余个,其中35家重点企业产值和产量占全行业的65%以上。1998年全国液压行业总产值28亿元(含液力2.35亿元), 产量450万件(含液力6.2万件/套); 气动行业总产值6亿元,产量300多万件。机械系统密封件总产值8.92亿元。按1996年国际同行业统计,我国液压行业总产值占世界第六位。气动行业总产值占世界第十位。改革开放以来,液压气动密封行业迅速发展,先后引进了60余项国外先进技术,其中液压40余项,气动5项,经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现均已批量生产,并成为行业的主导产品。近年来,行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19911998年,国家、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总投入共约20多亿元,其中液压16亿多元。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一批主要企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工艺装备得到很大改善,为形成高起点、专业化、批量生产打下良好基础。近几年,在国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迅猛崛起,呈现着勃勃生机。随着国家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三资企业迅速发展,为行业提高水平,并扩大出口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著名厂商建立了柱塞泵/马达、行星减速机、转向器、液压控制阀、液压系统、静液压传动装置、液压件铸造、气动控制阀、气缸、气源处理三联件、机械密封、橡胶塑密封等类产品生产的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50多家,引进外资5亿多美元。二、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特点(一)液压传动技术的特点1、 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2、 液压传动传递动力大,运动平稳;实现直线运动比机械传动简单。3、 不宜作远距离传动和控制。4、 功率质量比大,在同等功率条件下,液压装置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5、 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6、 易实现过载保护,元件可自行润滑。7、 易于实现自动化。8、 元件已经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便系统设计,设备维护。9、 液压系统中存在泄漏,造成能量损失,污染环境。而且对温度变化敏感,当温度变化时,其黏度变化大,影响工作稳定。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昂贵。不易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二)气压传动技术的特点1、 气动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为压缩空气。2、 工作压力低,所以传递动力不大,传动效率低。3、 运动也不如液压传动平稳。4、 速度快,反映灵敏。5、 能用于远距离的传动和控制。(三)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工业领域应用液压传动技术,根据各自的特点不尽相同。目前液压技术在各机械工业部门的应用主要有:1、 加工机床 内外圆磨床、平面磨床、仿行车、龙门刨等。2、 工程机械 挖掘机、储运机、装载机、推土机等。3、 轻工机械 打包机、注塑机、压塑机、织补机、印染机等。4、 农业机械 拖拉机的悬挂装置、联合收割机等。5、 汽车工业 自卸卡车、平板车、高空作业车等。6、 船舶机械 起货机、锚机、舵机、消摆装置等。7、 智能机械 水下机械手、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等。8、 航空航天 起落架、尾翼、机翼等。三、本液压系统的总体分析(一)本液压系统的结构组成本液压系统由以下液压元件组成:1、能源装置 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即液压系统的液压泵,驱动液压泵的电动机。2、执行元件 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有活塞式液压缸。3、控制调节元件 主要有电磁换向阀、溢流阀、先导式溢流阀、节流阀、调速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等。4、辅助装置 起辅助作用的其他元件,如液位计、吸油滤油器、冷却器、压力表、压力表开关、油箱、空气滤清器等。(二)本液压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本液压系统是为了用户开发设计、制造的专门液压传动系统。该系统精选了国内外优质的液压元件、辅件,采用了集成油路块结构,总体结构先进、合理、可靠、易于维修保养。符合GB/T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的各项技术指标。液压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为14MPa;额定流量为62L/min;各种电气元件的电源参数为电磁阀和用电元件控制电压DC24V;电机供电AC380、50Hz;液压系统使用的传输介质为N46抗磨液压油;油液正常工作清洁度要求NAS11级(NAS1638标准);系统油液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30t55。四、液压泵的选用液压泵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能量,用来增压输送液体的机械。泵是国民经济中应有最广泛、最普遍的通用机械,除了水利、电力、农业和矿山等大量采用外,尤以石油化工生产用量最多。(一)产品分类泵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离心清水泵、单级单吸离心清水泵、单级双吸离心清水泵、多级离心清水泵;2、锅炉给水泵、热水泵、冷热水循环泵、冷凝泵、疏水泵;3、化工泵、耐腐蚀泵;4、石油化工流程泵、流程泵、离心式油泵;5、井泵、潜水电泵、深井泵、潜水电泵、潜水排污泵、耐腐蚀潜水电泵;6、混流泵(斜流泵)、轴流泵、旋涡泵、混流泵(斜流泵)、轴流泵、旋涡泵;7、管道泵、自吸泵、液下泵、管道泵、自吸泵、液下泵;8、消防泵、空调泵、船用泵、食品泵;9、磁力泵、屏蔽泵;10、杂质泵、污水泵、污物泵、无堵塞泵、渣浆泵、泥浆泵、砂泵、杂质泵、纸浆泵;11、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往复式真空泵、罗茨真空泵;12、往复泵、电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13、回转泵、齿轮泵、螺杆泵、罗茨泵、滑片泵、转子泵、稠油泵;14、计量泵、试压泵。(二)泵的用途泵是一种重要的通用机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领域。工业领域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核电、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城市供水、环保等。农业领域主要应用于各类水利工程、农田灌溉等。泵的具体应用领域有:1、工业领域、电力、火力发电、核电;2、石油开采、输送液体、石油化工、输送液体、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3、矿业和冶金工业、排水、供水;4、船舶制造工业、排水、供水;5、国防建设、飞机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6、农业领域、水利工程、排灌、供水、排水;7、农田灌溉、排灌;8、市政领域、城市供水、供水、排水、环保、输送液体。(三)泵的选用CBN系列外啮合齿轮泵序号产品型号排量(mL/r)额定压力(MPa)最高压力(MPa)额定转速(r/min)最高转速(r/min)容积效率(%)总效率(%)1CBN-F304420252500300091852CBN-F3066.320252500300091853CBN-F308820252500300091854CBN-F3101016202500300091855CBN-31212.516202500300091856CBN-F3141416202000300091857CBN-F3161616202000300091858CBN-E304416202000300091829CBN-E3066.3162020003000938310CBN-E3088162020003000938311CBN-E31010162020003000958512CBN-E31212.5162020003000958513CBN-E31414162020003000958514CBN-E31616162020003000958515CBN-E318181012.515002000958516CBN-E320201012.515002000958517CBN-E41616162020002500918118CBN-E42020162020002500938419CBN-E42525162020002500938420CBN-E43231.5162020002500938421CBN-E44040162020002500938422CBN-E45050162020002500918123CBN-E4636312.516150020009181通过计算并查表,选取2台CBN系列外啮合齿轮泵。产品型号CBN-E440; 排量(mL/r)40; 额定压力(MPa)16; 最高压力(MPa)20; 额定转速(r/min)2000; 最高转速(r/min)2500; 容积效率(%)93; 总效率(%)84。五、液压阀的选用(一)阀的种类特性及其选用1前言 阀用于管路系统中,处理液体之控制装置,选择阀的第一步骤是必须了解各种阀之功能及我们所希冀的阀,在装妥之后能完成我们所托付的任务与功效。 2阀的分类 (1)阀依其功能,分类如下: A开关阀类:闸阀、塞阀、球阀。 B节流阀类:球型阀、针阀、角阀、碟型阀、隔膜阀。 C止回阀类:摆动、升降及双片式逆止阀,底阀。 D压力控制阀类:减压阀、释压阀、安全阀。 E特殊阀类: a.取样阀 b.流量控制阀 c.排放阀 d.其它各式样阀 (2)依材质分类 A非金属阀类:PVC、塑胶(钢)、特氟龙等。 B金属阀类 a.铁金属:铁、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b.非金属:铝、铜等。 (3)程方式分类 A铸造阀类:砂模、壳模、脱腊模、压铸等造模法,生产之阀类件。 B锻造阀类:由模锻或自由锻或丸(方)材值接加工,生产之阀类件。 C焊接制造阀类:体、盖分别由若干部分组合焊接制造而成,此类阀必须注意焊接程序规范及其鉴定(WPS与PQR)。 D射出成型阀类:一般用之于PVC、塑胶待非金属阀类之制造。 3各类阀的特性 (1)闸阀(GATEVALVES) 闸阀是为了于一管线上某一部位系统需要“全开、全关”控制且流体流过仅能以微少之压力降产生时而设计使用的。当一系统中某一部份需予隔离,而不须考虑流体节流(THROTTING)的控制时闸阀是非常理想而适合的。因当节流使用时,则流体会产生高速流经门座,而造成流体之冲蚀门、座及壳体(产生拉丝现象),或引起震动而损伤。 (2)球型阀(GLOBEVALVES)、角阀(ANGLEVALVES)、针阀(NEEDLEVALVE)球型阀因球体有球柱状的外形而称之,主要是为须紧闭,经常开关及当流体须控制流量之节流作用而设计,其最主要特点是有效的节流,使拉丝现象减到最少因而减少阀门及阀座之浸(冲)蚀,但因阀座是平行于流线,流体流经该类阀座时流向之改变,将在阀中产生扰流,以及降力的下降,仅适合不荷求因压力降所造成扬程失时,方可使用。 角阀的结构,特性是由球型阀修正而来,仅是出口与进中成90度直角之区别。 针阀亦是由塞式球型阀修正而来,阀塞为细长型有锥度的针状,特别适用于低流量范围的流量控制。 (3)逆止阀(CHECKVALVES)-摆动式(SWINGTYPE)、升降式(LIFTTYPE)、斜盘(门)式(TILTINGDISC)、双片式(DUALPLATE)、底阀(FOOTVALVES)。 此类阀其作用为容许流体朝一方向自由流动,而限制其反流动,当流体通过系统时的压力,把阀门开启,任何流体的反向,会把阀门关闭,关闭的完成,是赖止回机构的重量或赖反压,或赖弹簧或赖以上几种的组合。 (4)球型停止逆止阀(GLOBESTOP-CHECKVALVES)止阀类似3.3项之升降式逆止阀,但加装阀杆及手输(或别的辅助操作装置)做为流体之关断及止回用,止阀不能以任何机械传动方式打开,只靠上游流体压力将阀门升举,离开阀座面。 (5)塞阀(PLUGVALVES) 此阀由插入阀体中之阀塞(门),为一具有锥度中间开槽的塞件而得名、结构简单属古老型式之阀,由全开至关只须转90度即可、阀塞(门)之流口可为任何尺寸与形状,也可作成多孔型式来配合三或四条管线连接,而能有不同的流向组合。一般用于全开或全关,不作节流使用(除非开口特殊钻石形状并经处理过)。 (6)球阀(BALLVALVE) 球阀是由塞阀修改而来,以球塞代替柱塞,来控制液体、阀塞(门)内通道截面积,则与配合管线的管径相同,流体作直线通过阀体,且吸有微小之压力降。现一般均使用PTEE、EPDM等材料,为阀座,因此,气泡密封性佳。且改良为防火及防静电之安全设计,被广泛使用,但因阀座为PTFE材质,其使用温度一般受限于250度以下。 (7)蝶形阀(BUTTERFLYVALVES) 此阀的构造,是根据管子挡扳的原理,其流动控制元件是一有倾角的盘(门)(其材质可为金属或金属外缘包上塑胶、特氟隆等),圆盘固定在心轴上,并以能旋转的心轴来控制开闭(开、闭只须90度之旋转),阀座可为金属、橡胶、特氟隆等材料,而固定于阀体壁上,此阀构造简单,其阀体为薄饼(WAFER)型、重量轻,不占空间适合于节流及开闭之用。尤其用于大流量之控制(不适用于小流量)。 (8)隔膜阀(DIAPHRAGMVALVES) 此阀实际上不过是“钳夹”的阀,一个弹性的,可扰的膜片,用螺椿连接在压缩件上,压缩件是由阀杆所操作而上下移动,当压缩件上升,膜片就高举,而造成通路,当压缩件下降,膜片就压在阀体堰上(假使为堰式阀)或压在轮廓的底部(假使为直通式),此阀适用于开关及节流之用。 隔膜阀是特别适用于运送有腐蚀性,有粘性的流体,例如泥浆、食品、药品、织维性粘合液等,因管线中,此阀的操作机构,是不暴露在运送流体中,故不具污染性,也不需要填料,阀杆填料部也不可能会泄漏。 (9)安全阀(SAFETYBALVES)、泄压阀(RELIDFVALVES)、安全、泄压阀工厂中,使用高温、高压气体的机会相当大,尤其在电厂、化学工厂,由于压力异常而造成塔槽、锅炉、管线等压力容器、设备被破坏而生泄漏,火灾或爆炸的机率相当高,为了防止此类意外事故之发生,使制程稳定操作,依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之规定,必须在所有高压设备均装设此等安全排放装置之阀类。 此类阀之构造类似角阀,依其作动方式之不同可分为弹箕负载式(SPRINGLOADEDTYPE)及辅助阀作动式(PILOTOPERATEDTYPE)。基本上是依力平衡方式作动装置。一旦阀盘(门)所受之压力大于弹箕或辅助阀之设定压力时,阀盘就会被此压力推开,其压力容器内之气(液)体会被排出,以降低该压力容器内之压力。 安全阀须设计成有全开急泄的作用,其容量超压以及冲放必须受ASME法规的规定。 泄压阀,设计成在初压力增加时,阀慢慢开启,且没有法规作依据,亦不必需立刻开启到全开位置,但压力增加时,它要继续不断的开启。 (10)冷冻阀类(CRYOGENICVALVES) 用于在冷冻场所之运送液化气体(氧、氮、氢、氦)通常是用青铜或300系列不锈钢材质制成,阀的形式,可以是闸阀、球型阀、球阀、针阀、碟形阀等,该阀类异于上述各普通阀类之处理,其一是有延伸式阀盖,如此设计,是要有一足够之气室,防止阀杆填料冻结,而影响操作与密封性,及减少了通通阀杆的热泄漏,也在管线与手输之间,提供了绝热的空间,其二是在双阀座之密闭式空穴内在关闭时,必须考虑排泄掉入之液化气体,避免汽化时产生过高之压力。 (11)其它特殊阀类,列举如下,不作一一介绍。 A取样阀 B底槽冲冼阀 C减压阀 D反压调整阀 E电磁阀 F控制阀 4阀的选用要点 选用适宜阀类需依下列程序,逐一检核,如此被选取用之阀才能符合其功能,执行所交付之任务。 (1)阀的特性与主要执行功能 了解各类阀之特性及其执行功能,为选用合适性阀类之第一步骤,其各类阀之特性,分类及主要执行功能前面已述及,现归纳整理为表一、表二、供其选用参考。 (2)口径或流(容)量“表三所示” A阀之公称直径,与流道之直径不一定一致,其选择之大小,由输送流体之条件算出需求Cv值,然后由Cv值(参考制造厂商目录)选定适合阀之口径。 BCv值之定义为在华氏60度下之水流经阀后,其压力降在1时,其每分钟测得之美国仑,即为该阀之Cv值。 CCv值可以计算出流经该阀之流量(Q)。 Q=CvP=7.9Cv P=液体的密度,LB/FT3 P=通过阀之后的压力降,PSI (3)温度VS压力 阀的“温度VS压力”是指阀在某一定的温度下所规定的允许且安全的压力(但此压力为在没有冲击下的最大允许压力)。 5 阀之结构材料阀类结构上材料的选择在阀之功能寿命上可说极其重要,然一般阀之结构材料主要区分为二大类:A压力主体材料:阀体、阀盖、底盖、螺栓等。 压力主体材料选择所考虑之主要因素: a.流体之温度、压力: A)高温使用:金属材料一般在高温环境中,其抗拉强度与寿命随温度之升高而有所降低,其潜变之强度亦有所影响。 B)低温使用:金属材料在低温之使用场合中,其破坏之韧性急剧降低产生低温脆性的现象。 b.材料之腐蚀抗性: 阀结构金属发生腐蚀之原因: (A)流体之种类(B)浓度(C)温度 腐蚀损害之形式:(A)均匀腐蚀(B)孔蚀(C)脱锌和剥离(D)晶粒间腐蚀(E)破裂c.材料之冲蚀抗性:通常耐冲蚀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之特点:A)强大的氧化被膜材料B)降伏点、耐力之材料C)疲劳界限高之材料D)硬度值较高之材料B.主要配件材料(TRIIM):阀门座面、阀座座面、阀杆、导套及内部小零件等主配件材料选择所考虑之因素:a)流体之温度b)材料腐蚀抗性c)材料冲蚀抗性d)材料之抗磨损与抗黏滞性(6)阀盖形式一般阀盖与阀体结合方式,有下列数种,依阀之尺寸,使用状况,温度压力及泄漏造成的危险性等条件,供其评估选择。 A锁牙结合式(SCREWEDBONNET) B螺栓结合式(BOLTEDBONNET) C围焊结合式(SEALWELDEDBONNET)D压力密封式(PRESSURESEALBONNET)E由令结合式(UNIONTYPE)(7)阀结构特殊需求依使用温度,场所不同,而有所特殊的要求列举如下:A.防火与防静电设计在球阀设计时与使用须特别注意。 B.延伸式阀盖设计应用于冷冻阀、输送液化气体。 C.噪音与空蚀之限制尤其应用于控制阀设计与使用之特别考虑。 D.防填料泄漏之伸缩囊之引用设计须绝对封闭不外场所考虑。 一般限于安装环境、操作、运转条件或次数,而有电动、气动驱动装置之考虑,且因电脑之应用普及,现及发展至整个系统制程之连线与监控,无须人为驱动。但因于轮或加装齿轮减速装置之经济性与耐用性,仍大部份被人所乐意采用。通径10mm系列叠加溢流阀序号产品型号通径(mm)流量(L/min)工作压力(MPa)调压范围(MPa)生产企业1ZDB10VA2-301010031.510天津液压件厂,天津市液压件二厂,上海立新液压件厂,上海三信液压有限公司,长江液压件厂2ZDB10VA2-30-31.51010031.531.53ZDB10VB2-30-101010031.5104ZDB10VB2-30-31.51010031.531.55ZDB10VP2-30-101010031.5106ZDB10VP2-30-31.51010031.531.57ZDB10VC2-30-101010031.5108ZDB10VC2-30-31.51010031.531.59ZDB10VD2-30-101010031.51010ZDB10VD2-30-31.51010031.531.5通过计算并查表,选取通径10mm系列叠加溢流阀,产品型号ZDB10VA2-30-31.5;通径(mm)10;流量(L/min)100;工作压力(MPa)31.5;调压范围(MPa)31.5;生产企业:天津液压件厂。六、其它液压元件及辅助器件的选用综合液压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技术指标,通过合理的计算并适当选取,液压系统的其他辅助器件的具体型号选取如下:1、 叠加单向节流阀 Z2FS10-20/S22、 单向阀 S20P13、 压力表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蜜饯制作与食品加工设备优化选择考核试卷
-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
- 缫丝行业的环保与绿色生产考核试卷
- 环境保护服务项目策划考核试卷
- 豪华住宅建筑设计与装修考核试卷
- 计算机租赁业务中的服务品质提升与客户满意度持续改进措施考核试卷
- 网红炸鸡品牌品牌授权终止及后续处理合同
- 同声传译租赁合同费用结算补充协议
- 海外房产买卖合同翻译及公证附件服务合同
- 拼多多平台店铺客户服务外包执行协议
- T-CTTS 0019-2023 数字化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
- 保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3年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考试真题
- 戊酸二氟可龙乳膏-临床用药解读
- 2024年临期食品创新创业计划书
- 2023钢膜结构停车棚施工合同协议书
- 电力行业安全检查表(文档-)(正式版)
- 小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三维模型构建
- 乔木栽植施工方案
- 《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价值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