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1页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2页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3页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4页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长 春 大 学 旅 游 学 院 学年论文纸序号(学号): 10350123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学 年 论 文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姓 名邹道勇学 院经济管理分院专 业物流管理班 级物流管理10350123班指导教师张 友 副教授年月日注:封皮不要页眉页脚大连港现状及发展摘 要 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重要交汇点,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是物流链上十分重要的节点。港口作为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全面分析了大连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大连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大连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抓住港口物流的发展机遇,提升辽东半岛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如加快辽宁省港口建设步伐,扩大吞吐能力;以大连为龙头,突出整体观念,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及加快辽宁省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等。关键词 大连港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alian portAbstract Port is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mportant intersec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logistics chain is the very important node. Sea ports as the goods transportation middletown, in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trad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lian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rend and dalian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port log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ts forward the catch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promote the liaodong peninsula port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port construc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expand the throughput capacity; In dalian as a leader, the prominent overall concept, by the government for unifi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speed up the liaoning province logistics park construction, to develop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tcKey words Dalian Port Analysis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宋体小三居中,中间空俩个字宋体小四状态空一行宋体小四状态空俩行 目 录目录一级标题为宋体小四 页码为自动生成 放于行末,字体为宋体小四前 言1一、 4目录第二级宋体小四号(一) 4目录第三级宋体小四号其后用顿号,相对二级目录右缩进2个字对 1、10 2、 13二、 18X X113结 论115参考文献118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前 言大连港作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要港口,截至2010年12月12日18时,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0083亿吨,集装箱码头的装卸能力达到 800 万标准箱,增幅高于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平均增幅两个百分点。在2006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后,仅用4年时间,大连港成功跨入3亿吨大港行列。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港口第6位,世界港口第8位。 除了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多年来,大连口岸的集装箱运量一直保持在年均约15%增速水平,这也正与大连经济增长水平相吻合。而3年内冲击1000万标箱目标的提出,将意味着大连口岸的集装箱同比增幅一举推高到年均约25%的增幅,超常规发展将成为大连口岸集装箱运量大幅上行的不二选择。一、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11万公里的内河航道,1460多个商港,承担着90%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近几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发展势头迅猛。2005年,大陆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19.8亿吨与6.5亿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18.6%和14.7%。我国的八大港口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其中上海港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港。除此之外,香港、高雄的货物吞吐量也已突破亿吨。目前,我国亿吨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的半壁江山。在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集装箱吞吐量又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另一亮点。2005年全国各港口共完成75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位,比2004年增长了31%。其中,上海突破2300万标箱,跃居全球第一,香港、深圳港分别完成了2200万标箱和1500万标箱,分别位列世界集装箱第二和第四大港6。2005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排序(见表1)。表1 2005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排序 排序 港口名称 国家或地区 单位(吨) 1 上海 中国 2312 2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2230 3 新加坡 新加坡 1880 4 深圳 中国 1536 5 釜山 韩国 945.3 6 高雄 中国台湾 849 7 鹿特丹 荷兰 651.5 8 洛杉机 美国 610 9 汉堡 德国 537.4 10 安特为普 比利时 477 (二)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我国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与远景规划,港口发展战略与规划脱离自身实际,可操作性差。自1999年世界银行与国家经贸委联合举办“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研讨会”以来,港口物流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实践中,我国港口物流的开发过程却存在着种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港口物流功能模糊,不切实际地盲目发展;(2)发展港口物流缺乏科学的长期发展战略,物流规划缺乏依据;(3)各地区都想将本地建设成为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港口物流中心,相互攀比,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营的低效率7。2、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装备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标准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协调发展及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我国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装备标准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器具的装备标准不配套。这对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二是物流器具的装备标准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国际航运业务的拓展,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三是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运输装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相衔接的物流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的提高73、港口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我国港口码头泊位少,特别是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更少,集疏运条件差,中转储存能力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港口通过能力总体上不足。2001年沿海主要港口通过能力与实际通过量之比为1:1.07。二是现有港口的中小泊位占85,而万吨级以上泊位仅占15。尤其缺乏大型专业化集装箱、矿石、原油等深水泊位。三是港口航道水深不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新港区开发建设任务繁重8。四是铁路、公路、水路等疏运系统不畅,限制了港口功能的扩展。4.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多年以来,我国港口的发展一直局限于规模较小的港区,并且煤码头、矿石码头、粮食码头和集装箱码头都集中在一起,分布不够合理,这样以来一方面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使港口与地方经济的关联度不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要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需要建设亿吨大港,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如东南沿海某些省份的沿海低产盐田和滩涂因没有港口的带动和基础设施薄弱,无法变成现实的产业承载平台,更无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5.体制问题仍是港口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现阶段,我国以工业、交通、外贸、内贸等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建设和管理港口物流设施。各行业的物流设施只为本行业内部服务,存在分散、封闭、技术水平低、功能单一的问题。6.港口物流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而且普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我国在港口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从事港口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物流教育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一方面,我国的港口物流职业教育非常贫乏,企业的短期培训仍是目前港口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港口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数量甚少,与港口物流相关的大学本科教育虽有开展,但尚未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研究生教育刚刚开始起步9。二、大连港在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现状分析(一)大连港概况大连港地理坐标为 121 39 17 E , 38 5 44 N 。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 346 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10余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 150 余公里、仓库 30 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 180 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 80 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40 多个。 大连港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是东北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是仅次于上海、秦皇岛的中国第三大海港。1980年以来,一座座新港口改建、新建而成。目前,全市拥有生产性泊位共19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8个,专业化泊位78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近800万标箱,长期以来困扰大连的港口建设落后于港口生产的被动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港口集群。这些港口以其泊位最多、功能最全、进出港船舶最多和现代化程度最高四项中国之最,构成了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从大窑湾至老虎滩近百千米的海岸线上,平均每4千米就有一座港口,是中国港口密度最高的“黄金海岸”。(二)环渤海地区港口分布格局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后我国第三个经济中心,近年其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北方发展的“发动机”。这个经济圈是指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为两翼,京津塘工业带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带,在其5800km的海岸线上,大约20几个大中型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大连港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形成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其中年吞吐量超过亿吨就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四个港口;以日照港、烟台港、京唐港、黄骅港、营口港、丹东港为代表深具发展潜力的港口更是多达10多个。当前环渤海地区港口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个港口群:以大连港为核心的东北港口群、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港口群、以及及天津港为核心的京津港口群,三者之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以三大枢纽港为焦点的港口之争仍将在环渤海地区上演。三、提高大连港竞争力的对策(一)加强港口建设,提升大连港硬环境竞争力加强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硬环境竞争力是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环节,一个港口如果硬环境跟不上去,就会迟缓船舶进出港,造成船舶不必要留港,则必然形成阻碍其他竞争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所以,提升大连港硬环境竞争力,是提高大连港综合竞争力的首要和关键。对大连港的发展需求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大连东北亚区域性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的实施,对大连港的港口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船舶的大型化和集装箱化是世界航运发展的主流,作为区域性航运中心,大连港必须拥有满足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枢纽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的逐渐深入,也必将促进大连港经济腹地的快速复兴,可以说在未来数年内,大连港潜力无限,建设大规模基础设施也势在必行。但是港口投资建设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对大连港需求进行预测,作为港口规划与建设的依据很有必要。港口的比较优势在于码头的专业化、深水化和船舶大型化、干线化,尽管近两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相继建成投产,但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为从根本上得以改观,具体表现为大型专业化码头的布局尚不完善,早期建设码头泊位水平低、技术状况差,港口功能急待拓展。 通过大连港需求预测,我们知道大连港面临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具有国际一流的港口设施和航道条件”,能“充分满足经济腹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因此,为肩负起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双重历史使命,大连港必须改善硬件环境,结合需求预测进行港口建设。为此大连港制订了建设“六大中心”、“三大基地”、“四大系统”的规划蓝图,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港口的基础设施,从硬件方面提升港口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大连港建设总体规划,本着专业化分工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大力推进港口区域战略性调整,争取在三五年时间,完成大连港空间布局的调整,把大窑湾港区及大孤山半岛建设成代表中国港口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港区;将钢材、木材、大型设备、滚装汽车向大窑湾港区相对集中:调整粮食码头的功能结构,积极推进北良港的分工与合作,努力实现粮食港口的资产经营一体化运作,避免重复建设和功能浪费。(二)加强港口建设,提升大连港硬环境竞争力大连港地处狭长的辽东半岛南端,半径100公里陆域面积只有1万平方公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