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江苏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二、教材分析(一)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背景: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间:1927.8.1 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叶挺 刘伯承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了发动秋收起义。影响:给处于紊乱和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秋收起义:1927.9 毛泽东(由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土地革命的准备:秋收起义土地革命实践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土地革命(基础)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理论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关键) 民主革命的斗争形式 根据地的建设(保障)民主革命的基地和依托意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三)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的发展1、武装力量:1万多10余万2、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一块 全国十几块根据地3、军事斗争: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围剿(1930、101931、冬)4、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与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四)红军长征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左倾错误)三、教学设计关于本课引言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基本按照本课引言的写法导入:教师首先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失败的教训,然后介绍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和历史纵横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直接利用现成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导入新课。关于“南昌起义”一目的教学。关于南昌起义,首先需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总结,会得出哪些教训?然后依次简单讲述中共中央的改组、负责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组成,敌我力量对比、南昌起义的经过(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和南昌起义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阻的原因。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目“土地革命”的教学。关于“土地革命”一目的教学。关于土地革命,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土地革命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方针的会议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在分析八七会议意义的时候,要重点分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土地革命。然后简单讲述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内容。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利用教材后面的史实(“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史实依据;促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分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同时说明土地革命的意义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意义。关于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三次反革命“围剿”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教师要突出强调以下问题:第一,“围剿”和反“围剿”战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第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三次反“围剿”促成了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第三,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关于“红军长征”一目的教学。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要分析失利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左”倾错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影响是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关于遵义会议,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然后提出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实践、反“围剿”、长征初期红军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历史意义方面,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