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 瞿静静教学模式分析: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文言文课堂内容量大,较为枯燥,因此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我们选择高效“6+1”的教学模式。高效“6+1”课堂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高效“6+1”课堂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用”,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为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散文,既能代表古代记叙散文的特色,又比较简短易懂,易于学生接受,能激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学好本文,更有利于学生后面文言文的学习。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可抓住叙事的特点即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来讲述本文。采用这样的思维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梳理文章大意;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引导学生鉴赏故事情节;3、点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4、领会本文的写作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关于左传的知识;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3、深入学习课文,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及烛之武退秦师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钱学森的案例,联系本课,带着悬念探索烛之五退秦师的情节。二、思考、讨论、展示:1、谈谈关于左传的知识。2、梳理第一、二自然段重要文言知识。3、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秦晋是怎么围郑的?(用原文回答)4、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是否马上同意帮助郑国?5、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设计意图】思考5分钟,试做导学提纲上的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讨论5分钟,先两两对议,后小组讨论,将仍然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初步解决。展示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各组之间可互相质疑、互相补充。3、 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谈谈关于左传的知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2、梳理第一、二自然段重要文言知识。(1) 通读字音:佚(y)之狐 无能为(wi)也已 夜缒(zhu)而出 共(gng)其乏困 夫(f)晋 若不阙(qu)秦 秦伯说(yu) 使杞(q)子、逢(png)孙戍(sh)之 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 不知(zh)(2) 文言字词:第一段: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么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以其无礼于晋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数词动用。“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第二段: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3、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秦晋是怎么围郑的?(用原文回答)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秦晋是怎么围攻郑国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4、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是否马上同意帮助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郑伯采纳意见。烛之武拒绝见秦君,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和不满。5、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设计意图】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课堂检查: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1)郑国的君臣是一心抗敌的。(2)烛之武推辞,大有学问也。(3)郑伯也很机警,向烛老夫子赔罪,更以强烈的国家意识感化之。(4)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设计意图】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接受教师的检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说话不当,或多或少地会引起一些小摩擦或者小误会,可见说话是一门重要的技巧,更是一门艺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烛之武的说话艺术,看看他是如何劝说秦王的吧。【设计意图】在了解了烛之武出使的背景后,本课需着重分析烛之武劝说秦王的语言,因此本课由此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二、思考、讨论、展示:1、梳理第三自然段的重要文言知识。2、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3、烛之武游说秦师的结果如何?【设计意图】思考5分钟,试做导学提纲上的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讨论5分钟,先两两对议,后小组讨论,将仍然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初步解决。展示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各组之间可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梳理第三自然段的重要文言知识。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译文:当晚,就用绳子把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什么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2、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君之所知也。)夫晋唯君图之。(唯君图之。)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3、烛之武游说秦师的结果如何?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设计意图】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课堂检查:行李之往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敢以烦执事共其乏困以: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设计意图】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方法和规律进行回顾,接受教师的检测。第三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威猛无比的武夫形象,喝退百万雄师。而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烛之武却是一位在温文细语的文人形象,今天我们来看看烛之武退秦师最后的结局如何吧。【设计意图】回顾前两课所学内容,温故而知新。二、思考、讨论、展示:1、梳理第四自然段的重要文言知识。2、晋文公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3、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4、试分析其他你喜欢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思考5分钟,试做导学提纲上的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讨论5分钟,先两两对议,后小组讨论,将仍然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初步解决。展示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发言,各组之间可互相质疑、互相补充。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梳理第四自然段的重要文言知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译文: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2、晋文公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3、从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口如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4、试分析其他你喜欢的人物形象。郑伯:善于纳谏、善于自责、善于言辩佚之狐:伯乐、爱国、洞察时局晋文公:头脑清醒、隐忍不发的胸怀、随机应变的谋略【设计意图】激情展示结束后,教师开始精讲,对本节知识进行整体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四、课堂探究:探究本文叙事的特点1、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它枝节更是只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2、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3、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设计意图】左传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学习完全文之后,我们也要欣赏这些,在生活学习中学以致用。五、课堂总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通过佚之狐的举荐,烛之武临危受命,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账户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象棋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版天花吊顶工程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水电工程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排承包合同样本
- 2025版啤酒行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合同
- 2025版全新智能电网建设项目施工合同编号下载
- 2025版石材长途运输合同及风险防控协议
- 2025版汽车用品试用销售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东昌府区交通运输局交通设施租赁合同
- 2025版洗煤厂租赁合同及设备更新改造责任书
- 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 大学宿管部部长竞选稿
- 2023-2024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 烟草行业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培训
- 2024事业单位食堂考试题及答案
- 酒店定位分析报告
- 光学设计 第3讲 色度学
- 《艺术概论》课件-第二章 艺术的功能
- 吴《园林植物配置技术》课件
- 技术文档编制管理规定
- 集成电路芯片测试技术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