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维有序巧布局技法导航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立意高远,文辞优美,读起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许多同学重视审题立意,重视语言的文采,却往往忽视了“文气贯通,一气呵成”,即文章行文时候各部分衔接紧凑,过渡自然,首尾呼应,思路畅通。让人读起来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握好作者的思路,而不会中途滞涩或旁逸斜出,否则,轻则让读者理解不清,重则让读者误解文意。在各地的高考作文评阅标准中,作文按结构的水平层次被分为了四档:一类,结构严谨;二类,结构完整;三类,结构基本完整;四类,结构混乱。这四档中,第一类“结构严谨”被列为高考作文等级评分的最高等,比如按全国卷的规定:凡是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前后一致,首尾呼应,段落划分恰当的属于一等,赋分为2017分;凡是有头有尾,分段合理的视为结构完整,赋分为1612分;凡段落划分及文章脉络有一些欠缺的视为三等,赋分为117分;凡段落划分以及文章脉络有严重缺陷的视为结构混乱,赋分为60分。通过对上述高考作文评阅规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结构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文章得分的高与低,那种提笔就写,结构怎么写怎么算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应该如海涅说的:“像首饰匠打金锁链的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要想让文章结构严谨,必须在下笔之前就谋划好,先从大局上考虑:写这篇文章要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如何组织运用为好?文章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过渡?所用的材料有无详略之分?各个材料之间可不可以有一些特别的排列组合方式?如果要首尾呼应的话怎么呼应比较好?出现某种结果之前需要如何设置一些铺垫与伏笔?如此等等,只有把这些东西都通盘考虑好了,才能把文章打造成为一个有头有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缺少健壮而完整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更是无处寄托。从各类考场的失误文章来看,不少文章在结构上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一、平铺直叙,一线平推,在考场上,这样的文章是为数最多的,严格地说并不能说成是失误,因为这样的文章行文平铺直叙,结构平平无奇,没有什么波澜与曲折,最保守最中庸最没特点,是最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失误,因为在某篇布局(还有语言表达)上,几乎是“不作为”的,没有用心或是说不会用心。二、节外生枝,旁逸斜出。这类文章题目和开头都能扣题,但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比如本要写“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结果写着写着写到“不要和别人比较”上面去了,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不是跑题就是偏题,至少也是个扣题不紧;从结构上看,则是笔力涣散,线索不明。三、信马由缰,条理性差。这种文章往往事先没有通盘考虑,从哪儿想起就从哪儿写起,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如果中间思维突然跳跃了几下,也是照写不误,也不考虑必要的铺垫与衔接,踩着西瓜皮滑行,滑哪儿算哪儿,这种文章缺乏条理性,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则是思路根本就是混乱的。四、衔接生硬,忽视照应。这种文章如果单独把每部分摘出来,还是可以的,但结合为一个整体就出现问题了:前文表述一个内容,在没有任何征兆之下,后文就去说另一个内容了,缺乏必要的过渡部分。还有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也不见前面有铺垫或伏笔,让人读起来莫名其妙。五、详略不当,尾大不掉。这种文章突出表现为在用例时篇幅过长,其实有些例子是可以简略叙述的,却洋洋洒洒写二三百字,把一些应该详写的部分挤压得很寒酸。还有一种情况,学生写了一段很精彩的文字,但问题是这段文字与文章整体并不协调,而学生却不忍割舍,结果是赢了局部却输了全局。六、首尾失当,升华欠缺。虽然如今学生在作文中首尾呼应这个意识已经比较强了,但真正能做好的依然不多。有的学生作文开头平淡,但文章中却不乏有亮点的文句,为什么不把这些颇有亮点的文句放在开头呢,或者做题记也行。其实还是缺乏自觉的“凤头”意识。再如入题太慢,东拉西扯,叙述冗长,故作深沉,无病呻吟等问题,都是谋篇布局方面的弱点。文章结尾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画蛇添足,爱说大话,空喊口号,低水平重复开头深化升华部分缺乏特别是“低水平重复开头深化升华部分缺乏”这个问题,几乎就是为呼应而呼应,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高考作文常用的结构方法。一、并列式结构 这种结构方法在考场上常被使用,它的优点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叙述、说明事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构思的难度,并且有时可以省去一些过渡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文章的思路及论述过程。每个部分都是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从次序上讲谁先谁后都行。运用并列式结构注意要点:1.并列的各部分的“独立”是相对的,它们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比如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季,三部分分别是“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它们都是围绕着“菊”来写的;2.各部分必须是并列的,要防止有交叉或从属关系。比如有同学在作文时把文章分成了三块,分别是“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坚强”、“懂得了生活”,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后一部分其实是可以包括前而两部分的,这样就形不成并列了;3.并列的各部分应大体均衡,不宜出现各部分篇幅迥异的情况,这样从篇幅上看就很难达到并列的效果。 二、递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较之并列式结构,有着更易于深入论述的优点,它很符合人们认识问题由浅入深的规律。这种结构也是将文章主体分为若干部分,但这几部分的关系是层层深入的,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其前后顺序不能随意换。 使用递进式结构注意点:1.要搞清楚各部分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较好地安排各部分的先后顺序,比如写人的成长就应该以“童年” “少年”“青年”“老年”的顺序来写,比如2008年北京满分作文人生无极限,各部分的设置是这样的:“曾记否,那年小小的你”、“曾记否,那年你站在小小的舞台上”、“曾记否,汉川地震158个小时之后带给你的惊喜与感动”这二部分恰恰体现着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也体现了“人生无极限”范围与意义的逐步扩大与深入;2.争取每一部分都能体现其发展的显要特点。还是以人生无极限为例,在第一部分中,是学自行车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在舞台上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经历,第三部分是写与死神拉锯战的经历,其对极限的突破也是逐层深入的,每一部分的经历都不能放到其他的年龄阶段。 三、总分(分总)结构 这种结构多用于可以解析出分论点的文章之中,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1.总一分,文章开头部分即提出中心观点,然后再分别从若干力方面仔细分析原因列举事例加以阐述;2.分一总,与前一种形式恰好相反,文章前面部分分析原因列举事例加以阐述,后面部分进行总结;3.总一分一总,其实是把前两种结构结合起来,先总述中心,再分析道理,然后再总结,这种结构使用最广,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完整。 使用总分式结构注意点:1.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比如2009年广东满分作文知之行之思之,从题目上看来自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本身就非常紧密,文章再把它们用于对待常识的态度中,也就是围绕“常识”来展开;2.在篇幅上,分说部分显然应为主,但各部分篇幅比重要差不多,总说部分不宜过长,而应精到准确。还以知之行之思之为例,其用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力方式,以“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为总领句,简洁明自,引起了后文的议论;三个分论点每部分篇幅大致均衡;最后用“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作为总结部分,与前文引领部分形成照应,同时又对“知之” “行之”“思之”二个分论点形成总结。 四、双线式结构 这种结构自由度较大,可采用正反对照的方法来行文,也可采用虚实并行法来行文,并且它还有个特别的优点,即适合学生去写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作文。如2004年高考江苏优秀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就是将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这两种恰好相反的特征,借西安与南京的对话来表现的;虚实线并行法,是指明线与暗线同时并存,如鲁迅的药用的就是这种力-法。这种结构能让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不那么单一。 使用双线法结构注意要点:1.两条线虽然有的是并列行进,有的是一明一暗,但它们绝不是互不相干的,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存在,在写作时要把这种关系体现出来,比如药,华家是明线,夏家是暗线,但文章中也不时透露出夏家的信息;2.两条线在行文时要并列,但在总结时往往要合二为一,这样更能体现文章的整体性,比如药明线与暗线合二为一的情节,就在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坟地相遇时,突出了“华夏”的悲剧含意,而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最后,也将“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和谐统一了起来。 五、复合式结构 这种结构指的是在一篇文章里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比如,有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等等。这种结构使用难度相对较大,但用好了的话,可以体现文章构思的精巧,相比之单一的结构,显然更容易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这种结构往往有多部分,各部分之间关系不同,有的构成并列,有的构成递进,有的构成对比等等。相关链接考场作文常用结构模板示例一、“六步”演绎法“六步演绎法”是一种非常适合议论文体的写作范式。多年来,该范式一直为应试作文教学的典型模板之一,深得一线老师和备考学生喜爱,也倍受阅卷者的肯定。 这“六步”是:第一步,引用材料。材料可以是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现象的凝练而富有哲意地排比呈现等。第二步,精要分析材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领起下文(可用用过渡句)。第三步,围绕观点,联系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论证,以体现论点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该步骤可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等手法,事例可一正一反,也可一例中含有正反两方面。这样可增强说服力,贬褒分明。第四步,总结过渡,体现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第五步,联系相关的现实问题,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五这两步,既可反映考生热切关注和深刻思考时下社会问题的良好品性,也能体现文章的社会功用和时代色彩。第六步,收束结篇。可照应开头,主旨亮闪;或号召呼唤,鼓舞人心;或含蓄委婉,巧发疑问,等等。 【范文引路】 距离产生美 湖南一考生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 而海棠本来就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呢?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可以让人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 在美国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然而,当 高考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和吴刚了。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退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人是不可能脱离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上学的脚步时,你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是多么富有活力。 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结构图示】 引用名句(材料) 第一步提出论点 分析名句,得出观点 第二步 正反对比,典型性论证 第三步分析论证 过渡,针对现实 第四步阐明方法 第五步总结号召 第六步 【运用评析】该文开篇即用川端康成的文字导入,接着进行分析,显得自然而合理,切中现象实质。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以设问句引领总结出的中心观点,并开启下文。论证中,第六步作者以月亮的传说与“满目疮痍”的照片,对比鲜明,有力地支撑了观点。之后,作者以问句联系现实,智慧地将行文发展到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的问题的点击,并提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即“与功利保持距离”。结尾处出现的几组整齐而诗意的句子,更是让所悟之理得以鲜明强化,极富感召力。当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内容还需充实。有时,我们也可在提出论点之后,用过渡句(段)引出下文的必要性、典型性论证。在此行文状态下,脉络将更加清晰一些,可谓之“七步法”。 模板二 总分总式封套结构 【模板解说】 该模板结构是典型易于操作的行文套路。它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在高考满分佳作中“频频露脸”,就是因为其易于快速构建作文,又使文脉清晰醒目,观点夺目。具体来说,它就是文章层次之间呈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即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中间的主体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三个不重复交叉的分论点为宜),并分别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述;结尾部分总结照应等。【范文引路】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有时我们只是静静地坐着,看乡间夕阳,有时我们慢慢地走着,享自在风光。而当远处的地平线那心中永恒的渴望在召呼我们时,那便是我们奔跑的时候了。奔跑人生,共同体验人生百味。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真实的长跑需要身体的良好状态,而人生的长跑则需要心灵的坚韧不屈。毕竟,人生的跑道不会是铺满玫瑰的花径,而是充满艰难险阻的沙土之道。我们要忍受脚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难,外界的纷扰,还有心灵里,那隐隐约约的放弃之念。太多的艰辛,让无数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变成了安适的散步。而那些坚韧不屈的灵魂,则继续在生命旅途奔跑着。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畅快。当远处的地平线最终屈服于你我不懈的步伐时,当遥远的彼岸最终踩在你我的脚下时,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最透彻的满足。不要太多的言语,不要在意彼岸的伟大抑或平凡,只要静静去享受,这惟一属于自己的奔跑人生。而即使我们最终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别着急,终究会有一个人,顺着走过的路,奔向远方。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满足。经历过最初似乎无止境的艰辛,我们挺了过来,身体已经适应了奔跑的感受,心灵不再有激烈的困惑远方的目的地一点点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种属于奔跑的快感,这是体验人生点滴过程的快感。不再理会外界的纷扰,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每一刻成长,轻盈的风成了我们最好的伴侣。想想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奔跑者吧:司马迁、李白、凡高、尼来、格瓦拉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羁绊他们的脚步,他们沉浸在内心的美妙体验,在人生旅途中划出了一条美丽的轨迹。我们经历了这漫长的奔跑人生,无论艰辛、畅快、满足,都已幻化成心中最美好的记忆。而奔跑,便是人生最美丽的主题。系紧你的鞋带,不要犹豫,让我们一起奔跑,去体验这多彩的人生!【结构图示】 总: 奔跑人生,共同体验人生百味。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艰辛。奔跑人生 分: 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畅快。奔跑人生,我们体验一种满足。总结总: 号召【运用评析】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两段为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奔跑人生,共同体验人生百味”这个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有两个特征:(1)紧扣话题和题目。(2)这个总论点略有点宽泛,为下面设置分论点留有余地。第三只第五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列出了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为了醒目,作者特意将他们单独成句,至于句首,这些都是作者得匠心所在。最后两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文章的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模板解说】 这里我们侧重介绍适宜叙述类文体的“纵向组合,文意跃进”式模板。该结构就是在主旨集中鲜明的基础上,将画面按时间的推移变化而有序安排,同时,画面的内涵也由次到主、由轻到重渐次展开。如此,既使文章内容纵向发展,行 文连贯而有整体感,又使文章所揭示的情感就会越发浓烈,思想就越发深刻,让人读来倍觉“其见愈奇”,其感更深。 【范文引路】 人 与路 江苏一考生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田埂一样的质地,中间被来往的行人用脚板踩得结结实实,但仍有不听话的小草探出调皮的脑袋,挠人脚丫子。我记得那时大人们总是扛着锄头,拎着篮子,结实的脚板踩在地上,头似乎顶着天,那样骄傲地:“今年我家的菜不错,弄点你尝尝!”我和伙伴们光着小脚,呼啦啦从东到西,再呼啦啦从西到东。乐此不疲地在路上奔跑,嬉闹。春天里,路两旁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女孩子们臭美地摘下往头上一插,不等你看清便已咯咯笑着跑远。最爱的是下雨天,僵硬的泥土变得松软,踩上去如同母亲最轻柔的抚摸,皮孩子在泥里打滚,一脸明亮的笑意。大人们坐在屋檐下,聊着自家的別家的闲话,探讨着今年的收成,偶尔有个婶婶放下手中针线,向雨中早已没有形象的男孩子大吼一声:“你个臭小子,才刚给你换衣服哪!”但随即又在雨中荡漾开了。传得最远的只有孩子的欢叫和女人们的爽朗的笑声。 那时的日子,快乐而纯粹,天空明朗常有笑靥。我家门前有一条路,铺着细碎的沙子,没有杂草,偶尔在边上的边上,未被覆盖的泥土里,会钻出几棵营养不良般的脑袋。大人们仍早出晚归,然而都骑着自行车或拎着包,脚上穿着结实的胶鞋,咯吱作响。孩子们被迫穿上崭新的鞋子,不准再打赤脚,那会割伤脚板。于是只好绕远道去田野,瘦瘦小小的田埂成了唯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入团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卷题库(附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答案详解(巩固)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讲解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一)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罕见病药物研发激励政策对罕见病药物研发企业的政策扶持效果报告001
- 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案例解析报告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行政执法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CMA全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
- 数控机床(超全)课件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