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颛顼事迹考(2010-10-10 00:57:12) 转载标签: 颛顼若水史记皇王大紀卷二晋书卷一考证分类: 历史智慧 颛顼是我国古史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本文考证如下: 一、颛顼家世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颛顼的血缘世系如下:少典(子)黄帝(子)昌意(子)颛顼(高阳)(子)穷蝉(子)鯀(子)禹而颛顼前后的帝位传承顺序如下:黄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帝挚帝尧帝舜帝禹 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这件事在史书中存在争议。山海经海内经云:“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娶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按照这种说法颛顼就成了黄帝的曾孙。对于昌意其人,绎史卷七髙陽紀云:“大戴禮記黄帝產昌意,昌意産髙陽,是為帝顓頊。帝王世紀帝顓頊髙陽氏,黄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昌意雖黄帝之嫡,以徳劣降居若水,為諸侯。” 关于颛顼之子的问题,历代史书众说纷纭。许顺湛先生说:“颛顼是一个族团,颛顼是族团首领的世袭名称,是族团名称,也是一个时代的名称。当帝喾族团代替颛顼族团领袖地位之后,颛顼族团仍然存在,不过是从属地位而已。当处于从属地位时,他的族团可能分裂为若干个小族团,小族团有了自己的名称,颛顼的名称就慢慢淡化为历史的名称。”我在这里提出颛顼之子的问题,也是在研究颛顼失去领袖地位之后,其后世族团的发展繁衍问题。 1.颛顼之子穷蝉。 史记、皇王大纪等都肯定了穷蝉师颛顼之子,关于他的后世,大致为:敬康句望虫乔牛瞽叟象、舜、敖。 2.颛顼的不才子檮杌。 檮杌,据说是颛顼帝的一个不成才的逆子。御批历代通鉴集览卷一云:“帝鴻氏(黄帝)有不才子,曰渾沌;少昊氏有不才子,曰窮竒;顓頊氏有不才子,曰檮杌;縉雲氏(黄帝之臣)有不才子,曰饕餐。天下謂之四凶,舜投諸四裔,于是四門穆穆而無凶人。”左传纪事本末卷四云:“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隠賊,好行凶德,醜類惡物,頑嚚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皥氏有不才子,毁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竒;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濟其凶,増其惡名,以至于堯,堯不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于飲食,冒于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舜臣堯,賔于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竒、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 3.李氏的祖先大业。 新唐书中提到了颛顼还有一个叫作大业的儿子,他是唐代李氏王族的祖先。新唐书卷七十上:“李氏出自嬴姓,帝顓頊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臯陶。”金石文字記卷五建雄節度使相里金碑也载:“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庭堅,庭堅仕堯為大理官。”这样的文字同样见之于路史中,此不赘叙。 4.鲧是否为颛顼之子。 史记说穷蝉和鲧皆系颛顼之子。皇王大紀卷二也提到了颛顼的两个儿子:“適子曰窮蟬,别子曰鯀,封為崇伯。”关于鲧是否为颛顼之子的问题,很多书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前汉书卷二十一下云:“顓頊生窮蟬,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帝舜。”漢書律歴志則云:“顓頊五代而生鯀。”根据前一记载我们知道,舜是颛顼的七世孙,而鲧如果是和舜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话,那么舜和鲧的代际就有了问题。所以按照鲧仕舜的说法,鲧与舜代系悬殊,所以鲧非颛顼子而实为其后世孙的说法似乎不无道理,但是左传中还有关于舜放逐颛顼的另一个儿子穷奇的记载,穷奇如果和舜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话,那么史记关于鲧是颛顼之子的说法也就可以成立。鉴于我们对古人的认识还只建立在史书和传说中,没有考古发现的证据,所以真相还有待考证。 5.骆明的真假。 上面已经提到史记等史籍认为鲧系颛顼之子,但很多史学家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提出反驳的证据,有些史籍中我们还可以找到关于由颛顼到鲧的世系传承。山海经和论语类考都说:“禹之先出於顓頊,顓頊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生是為伯鯀。”这样颛顼就又多了一个儿子骆明,其存在与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6.关于重黎的争议。 晋书说,重黎也是颛顼之子。“宣帝紀,其先出自帝髙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晋书卷一)高阳即颛顼帝,那么他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叫作重黎。但是根据史官考证,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晋书卷一考证云:“按左傳重為句芒,黎為祝融,一出於少昊,一出扵顓頊,是重黎為二人。而史記楚世家及太史公自序竟以重黎為一人,此書及宋書衛瓘云大晉之徳,始自重黎,皆昔人相沿之謬也。”周易筮述卷七也说:“顓頊氏有子曰犂,為祝融(犂為火正)”。“犂”字和“黎”字在古书中是相通的,那么颛顼的这个儿子应该叫做黎才对。 7.驩头之说。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苖民,苖民釐姓食肉。”。童书业在他的丹朱与驩兜一文中认为:“驩頭一作驩兜,亦即丹朱。” 8.颛顼四子说。通志卷二还曾说颛顼有四子“曰窮蟬、伯鯀、臯陶、老童”。大戴禮記也说:“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囘。”关于“老童”是颛顼之子的问题,新唐书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二子重、黎,重為火正,司地,其後世為掌天地之官。”(新唐书卷七十五下)。臯陶是不是颛顼之子,也有争议,论语类考说臯陶应为颛顼的孙子。“少昊之裔子取顓頊氏之女曰修,生大業,大業取少典氏之女曰華,生陶是曰臯陶。”(论语类考卷七臯陶) 9.颛顼三子化疫鬼的传说。 五礼通考卷五十七和古今事文類聚前集卷四十七顓頊三子等书记载了一个颛顼三子死后化鬼的传说:“昔顓頊有三子亡而為疫鬼,一居江水為瘧鬼;一居若水為魍魎鬼;一居人宫室區隅善驚人小兒。”绎史卷七髙陽紀提到:“帝王世紀,帝顓頊髙陽氏,黄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女。樞生顓頊於若水,昌意雖黄帝之嫡,以徳劣降居若水,為諸侯。”通志卷一也云:“(黄帝子)一曰元囂,是爲青陽,降居江水,爲帝少昊;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爲諸侯。”所以我们推测古今事文类聚中提到的三子之一是降居江水的元嚣,即帝喾的祖父,另一个是降居若水的昌意,即颛顼的父亲,他们都是黄帝的儿子。 10.其他说法。 颛顼巩固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并且扩大了中原地区与周围各地区的交往。他到过许多地方,这些地方也流传有它的后裔。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国曰颛顼,生伯服。”山海经大荒南经云:“有季禺之國,顓頊之子。”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叔歜國,顓頊之子。”“有國曰中轮,顓頊之子。” 二、颛顼生平 颛顼是昌意和女枢的儿子,竹书纪年卷上载:“帝顓頊髙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徳。”“若水”在今云南境内,滇考卷上说:“滇在三代不見於經傳,按其地之可考者,帝顓頊生於若水,(水經註云:若水南經雲南郡之遂久縣,即今之金沙江也。)”皇王大紀卷二也说:“顓頊髙陽氏,昌意正妃蜀山氏曰女樞,感瑶光貫月如虹之祥而生。”对于颛顼母亲的记载,绎史卷七髙陽紀说的更为详细:“大戴禮記黄帝產昌意,昌意産髙陽,是為帝顓頊。昌意娶於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産顓頊。帝王世紀帝顓頊髙陽氏,黄帝之孫,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僕,蜀山氏女,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女。”关于颛顼的形象很多史学家有过探讨。山海经说颛顼是韩流之子,寒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而上古伏羲“人头蛇身”、“神龙牛首”,这里似乎暗示了颛顼的长相有异己色彩。但是大戴礼五帝德云颛顼“乘龙而至四海”,有君临天下的气派。许慎说文中说:“颛,头颛顼谨貌,从页,峏声;顼,头顼顼谨貌,从页,玉声。”肯定颛、顼二字都是“头”的形貌,“从页”,页者首也。首者,居人上而形圆也。另外“峏”韵同“团”、“圆”,“玉”韵同“旭”,“旭”者明也。有人据此说颛顼的形象应该是月亮。(参见叶林生帝颛顼考) 顓頊名髙陽,据史记索引考证,高阳是颛顼兴起的地名。(见史记卷一)关于颛顼名字所蕴含的意义,绎史卷二解释说:“顓頊何顓者専也,頊者正也,能專正天人之道,故謂之顓頊也。”颛顼二十即帝位,竹书纪年说:(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绎史卷七髙陽紀云:“昔者帝顓頊年十五而佐黄帝,二十而治天下”史记说他:“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见史记卷一)。通志卷二还补充说:“帝顓頊髙陽氏,黄帝之孫,昌意之子。生十嵗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嵗。” 颛顼受学于綠圖。白虎通义云:“黄帝師力牧,帝顓頊師綠圖,帝嚳師赤松子。”晋书卷一考证也云:“仲尼有云:子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仰觀黄軒五代之主,莫不有所稟,則顓頊受學於緑啚,髙辛問道於柏招,逮至周成旦望作輔,故能離經辯志,安道樂業。”皇王大紀卷二还补充说:“顓頊學於緑圖,師於伯夷”。如果记录属实,那么颛顼就应该有綠圖和伯夷两位先生了。三、颛顼事迹 颛顼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有道明君,享有盛誉。前汉书卷九十九称赞颛顼云:“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世享祀。予惟黄帝、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夏禹、臯陶、伊尹,咸有聖德,假于皇天。”关于颛顼的才能和事迹,史记有一个大致的描述:(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剬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址,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文也,动静之物,小大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其具体事迹,本文整理如下: 1.讨伐平共工和平九黎颛顼在登帝位之前辅佐少昊治理天下。共工是主水之官,随着少昊权利的削弱,共工兴风作浪,祸国殃民,颛顼对之进行讨伐。史记卷二十五云:“昔黄帝有涿鹿之戰以定火災;顓頊有共工之陳,以平水害。”(集解曰:神農子孫暴虐,黄帝伐之,故以定火災。共工主水官也,少昊氏衰,秉政作虐,故顓頊伐之。本主水官,因為水行也。)此外,对于九黎之乱,史记云:“少皥氏之衰也,九黎亂徳,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荐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史记卷二十六) 2.宗教改革决地天通 国语楚语下言:“古者民神不雜於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謂之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徳,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禍灾不至,求用不匱。及少皥之衰也,九黎亂徳,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于祀,而不知其福。禍灾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絶地天通。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徳,堯復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此段话叙述了原始巫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民神不杂、民神异业民神杂糅、家为巫史决地天通、无相侵渎。而颛顼则是期间宗教改革的大宗师,“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大戴礼记五帝德也言其“洁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淮南子天文训还记述了“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等描述,我们可以想见征战与巫术往来其场面之激烈。关于“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史记卷一百三十)史记索隐張晏解释说:“南方陽也,火水配也,水為隂,故命南方正重司天,火正黎兼地職。臣瓚以為重黎氏是司天地之官,然司地者宜曰火正,古文作北字,非也。案國語黎為火正,以淳曜敦大光照四海,又幽通賦云:黎淳曜於。髙辛則火正為是也。”对于“自顓頊以來爲民師而命以民事也。”(前汉书卷十九上)这个问题,應劭解释说:“顓頊氏代少昊者也,不能紀遠,始以職事命官也。春官爲木正,夏官爲火正,秋官爲金正,冬官爲水正,中官爲土正。” 3.祭祀泰山封禅 史记卷二十八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 4.发明颛顼历和浑仪 根据史记记载,汉以前所用为颛顼历。史记卷九十六云:“太史公曰:張蒼文學律厯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厯,何哉?(集解張晏曰:不考經典,專用顓頊厯何哉?)”前汉书认为颛顼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歴數之起,上矣傳述顓頊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後三苗亂徳,二官咸廢,而閠餘乖次,孟陬殄滅,攝提失方,堯復育重黎之後使纂其業。”(前汉书卷二十一上)后汉书卷十三論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之分尚矣,乃有皇犧,皇犧之有天下也。未有書計,厯載彌乆,暨於黄帝班示文章,重黎記註象應著名始終相驗凖度追元,乃立厯數,天難諶斯,是以五三,迄于來今,各有改作不通用。故黄帝造厯元起辛卯,而顓頊用乙卯,虞用戊午,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漢興承秦初用乙卯,至武帝元封不與天合,乃会術士作太初厯,元以丁丑。”晋书对伏羲历介绍说:“昔伏羲始造八卦,作三畫以象二十四氣,黄帝因之。初作調歴,歴代十一,更年五千凡有七歴,顓頊以今之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月朔旦立春,五星会于天歴營室也。冰凍始冸,蟄蟲始發,雞始三號。天曰作時,地曰作昌,人曰作樂,鳥獸萬物莫不應和。故顓頊聖人為歴宗也。湯作殷歴弗復,以正月朔旦,立春為節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為元首,下至周魯及漢,皆從其節,據正四時夏為得天,以承堯舜,從顓頊故也。禮記大戴曰:虞夏之歴建正於孟春,此之謂也。”(晋书卷十七)绎史卷七髙陽紀云:“古史考,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立春,五星会于天歴營室。天曰作時,地曰作昌,人曰作樂,鳥獸萬物莫不應和,故顓帝聖人為歴宗也。”汉朝以前所用之历是否为颛顼所创,这一点还有待证实,但是史书的记载至少说明了颛顼时已经有原始历法出现了。 隋书卷十九云:“顓頊造渾儀,黄帝為蓋天,然此二器皆古之所制,但傅說義者失其用耳。”“浑仪”这种器物的用途究竟如何,现在我们还无所考。皇王大紀卷二云:“覩蛞之形而作科斗,書地純陰凝聚於中天,浮陽轉旋於外周旋無端其體渾渾,顓頊始為儀制,以驗其盈升,虚降治乙卯厯以明四時。”由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浑仪应该和颛顼历有着紧密联系。太平御览专有一节论述“浑仪”的叙述,根据这种论述,我们很容易想到张衡的“浑天仪”。太平御览卷二天部曰:“説文曰:渾者,制噐儀也。書曰: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范應注曰:璿為衡璣者,轉也。衡者,平也。若今渾天矣,王者所以正天文之噐。)劉氏厯正問曰:説云顓頊造渾儀,黄帝為蓋天,皆以天象蓋也。渾天儀曰:天如鷄子,地為中黄,居於天内,天大地小,表裏有水,天地各乗氣而立,載水而浮,日月星辰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半隠天轉如車轂之運。”由这些叙述我们可以推测,浑仪应该是一种天文仪器,和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可能有着密切关系,可能是后者的老祖宗。 5.治乐六莖之乐 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前汉书卷二十二云:“王者未作樂之時,因先王之樂,以教化百姓說樂,其俗然後改作以章功徳,易曰先王以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昔黄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帝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湯作濩,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颜師古曰:嚳音酷;招讀曰韶;濩音護;勺讀曰酌,酌取也)。”我国古代的音乐是为了表彰公德和宣扬美好的品德,以备祭祀上帝和祖先之用的。至于颛顼所制乐律是为是否为“六莖”,史书还有不同的争议。皇王大紀卷二云:“(颛顼)作五基之樂,五莖之歌。”前汉书卷二十二考证云:“白虎通同又有稱五莖、六英者。周禮疏引樂緯曰:顓頊之樂,曰五莖;帝嚳之樂,曰六英。又元結補古樂歌亦作五莖六英。” 6.著作 皇王大紀卷一云:“論曰:世傳羲、農、黄帝之書謂之三墳;少昊、顓頊、髙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我们平常所说的“三坟五典”,相传为“三皇五帝”所作,其中就包括颛顼的著作。 四、后世传承 1.颛顼是夏代的先祖。 史记卷二:“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 御批历代通鉴集览卷二云:(禹)“姒姓,顓頊之孫,鯀之子生於石紐(在今四川)。” 2.颛顼是卫、韩、彭、郑、邾、楚和曹姓的先祖。 绎史卷七髙陽紀云:“大戴禮記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囘,吳囘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産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啓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云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芈姓。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如果根据这种说法,那么颛顼就是卫、韩、彭、郑、邾、楚和曹姓的先祖,但确切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西周的陈国是颛顼的后裔。 史记卷三十六云:“陳(西周诸侯国之一,公元前1027478,为楚国灭)顓頊之族。” 4.周代的楚国也是颛顼后裔。史记卷四十云:“楚(周代诸侯国之一,西周223,为秦国灭)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髙陽。”古史卷十七也云:“楚之先出自帝顓頊髙陽。” 5.颛顼是允姓的先祖。 颛顼生檮杌,史记卷三十九考证:“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按左傳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預注云:大戎唐叔子孫,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正義曰:晉語云,狐氏出自唐叔,狐伯行之子,實生重耳,狐偃其舅也。昭九年傳曰:先王居檮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居於爪州,知戎為允姓也。此以夷吾母即重耳母之女弟,蓋以大戎子、小戎子之稱而淆訛也。” 6.秦也奉颛顼为祖先。 史记卷五云:“秦之先帝顓頊之苖裔。” 7.汉代刘姓也出自颛顼。前汉书卷九十九中考证云:“惟王氏虞帝之後也,出自帝嚳;劉氏堯之後也,出自顓頊。” 8.度姓祖先出自颛顼。 隶釋卷二十四荆州刺史度尚碑:右度尚碑其首題曰:漢故荆州刺史度侯之碑,碑云:其先出自顓頊,與楚同姓熊之後 9.谷姓祖先出自颛顼。 集古錄卷四呉九眞太守谷府君碑:右谷朗者,事呉為九眞太守,碑無書撰人名氏。其序云:府君諱朗,字義,先桂陽耒陽人。豫章府君之曽孫,公府君之孫,郎中君之子也。其先出自顓頊,益為舜虞賜姓嬴氏,至於扉子,封於秦谷,因而氏焉。 10.西晋司马氏也自称是颛顼之后。 晋书卷一考证云:“宣帝紀,其先出自帝髙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11.唐代李氏其先出自颛顼。 里、理、李氏族人都说自己是颛顼后裔。金石文字記卷五建雄節度使相里金碑:“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庭堅,庭堅仕堯為大理官。至殷末有理徵,為殷伯,其孫仲明逃紂之禍,故去玉而稱里氏。至周時,晉有大夫里克,其妻同成氏,攜小子季連,避地居於相城,時人遂呼為相里氏。”“里”和“理”同姓。新唐书卷七十上:“李氏出自嬴姓,帝顓頊高陽氏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臯陶,字庭堅,為堯大理,生益,益生恩成,歴虞夏商,世為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至紂之時理徵,字德靈,為翼隷中,吳伯以直道不容於紂,得罪而死,其妻陳國契和氏,與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為李氏。利貞亦娶契和氏女,生昌祖,為陳大夫,家于苦縣,生彤德,彤德曾孫碩宗,周康王賜采邑於苦縣,五世孫乾,字元果,為周上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生耳,字伯陽,一字聃。”唐代是李氏王朝,论语类考卷七臯陶在叙述李姓的来历时也说:“元按路史云,少昊之裔子取顓頊氏之女曰修,生大業,大業取少典氏之女曰華,生陶,陶生而馬喙,漁於雷澤臯陶之裔,世為理官,其後逃難伊墟為李氏,是為聃之祖” 12.韦姓出自颛顼。 前汉书卷七十三云:“按唐書宰相世系表曰:韋氏出自風姓,顓頊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内蒙建行面试真题及答案
- 南岸监狱面试真题及答案
- 昌平区2023年第二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技术标
- 2025年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专家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职业咨询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公司法与资源配置-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卫健委工作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雇主品牌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质量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与激励
-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 202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度解读与教学实践
-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解读
- 乌孜别克族课件
- 2025年树枝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smt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 救护车合作协议书合同
- 【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电力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创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 《妇产科宫颈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