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别小学数学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 -从“教案改动”感悟“有效课堂” 城关镇中心小学 姚海安 余志英【内容摘要】:高质量轻负担的要求促使我们追求更有效的课堂。为此,一系列的专项教研活动紧扣“高质轻负”展开。身在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这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作为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公开课、磨课,是我们一线教师接触最多的形式。本文从教研活动中教案改动这个角度出发,结合一些教学片断就情境设置的简约化;材料利用的极致化;教材解读的准确性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感悟课堂的有效性。【关键词】:改动;剖析;感悟;有效高质量轻负担的要求促使我们追求更有效的课堂。为此,一系列的专项教研活动紧扣“高质轻负”展开。身在一个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这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作为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公开课、磨课,是我们一线教师接触最多的形式。这当中免不了一次或多次的试教。尽管如此,到现场做课时,我们又会发现许多现场作课的教师对自己前次的教学设计又进行了精心的、有效的改动。本文结合一些教学片断就“有效课堂”的开展作一些剖析:一、从“图形分类的消失”感悟“情境设置的简约化”:【试教教案】(选自北师大版第六册“轴对称图形”)1、师: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图形,你知道哪些图形呢?2、师:看来,小朋友们还在课外认识了许多的图形,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我这里也带来了一些图形。师出示一些图形,如下: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你能试着分分类吗?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分类标准:图形中是否有角、是否有两个基本图形组成、是否在生活中存在、有没有半圆、有没有直角、切下来是否两边一模一样、对折之后两边是否一样3、师:我们就按对折之后是否一样来进行分类,谁来试一试?生给出分类的结果。4、师:现在的结果只是我们的感觉、猜想,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分小组来进行验证。请你把信封中的图形倒出来【现场教学】:1、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问:关于长方形你知道什么?生:四个角都是直角。生:对边相等。生:对折之后就成了一个小长方形。2、师:看来我们通过对折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演示)像这样对折之后两边一样大的情况我们把它叫作重合。出示:3、师:请你先仔细观察,猜猜看这五个图形哪几个对折之后能重合呢?心里有结论后请把信封中的图形倒出来动手验证一下。【改动剖析】: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分类”成了一个使用率较高的、较时髦的词。不可否认,“分类”有时确实能让我们的教学设计锦上添花。但在试教时发现,图形的分类这一环节不仅费时多,而且分类的有效性并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首先,这5个图形的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对折之后两边一样大这种分类标准只是众多分类标准之一,而它的价值仅仅是为了引入到下一个验证环节。在这个条件的束缚、限制下,其它的分类标准在本节课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这时我们不免要对分类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其次,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能讲到对折之后两边一样大这个分类标准的学生寥寥无几。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这是需要有一些“跳跃性思维”才能想到的(这与之前所接触到的分类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从本节课来看“图形分类”这个教学设计明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因此,这种引入的方式是晦涩的、值得商榷的。在现场教学中,教师给出长方形,通过“长方形你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引入方式正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因而是简洁、高效的。同时,这种“简约化的情境引入”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之后的一种平面图形,学生在这之前已理解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因此,改动之后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的形成及学习。二、从“ 的增加”感悟“材料利用的极致化”:【试教教案】(选自北师大版第六册“轴对称图形”)1、师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师:请你回想一下,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验证这一类轴对称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3、如果给你一张纸,请你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信心吗?动手之前先想想有什么办法,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现场教学】:1、师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师出示: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咦,你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了?生:可以通过对折来验证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是剪房子时留下来的轮廓。师:谁能试着在这张长方形的纸上剪出一个房子?先想一想怎么做?一生上台来演示。师:谁能来说一说它刚才动手的步骤?生:先把这张纸对折,再在纸上描出想创造的图形的一半,再剪下来。师: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创造出一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吗?先想好创造什么图形,再想想该怎么做,想好之后再动手。生动手操作。【改动剖析】:新课程强调“做中学”,希望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感知”概念,“深化”概念。但这种学习方式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否则“做中学”非但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反而会成为学生正确认识概念的障碍。在本课的试教中,教师采用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马上进入创作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当中出现了一个思维断层:不知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出现在我们眼前是这么一幕:学生不通过“对折”直接进行创作。很显然这会对正确概念的形成造成严重干扰,从而使一个原本充满“数学味”的操作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演变成了手工课上一幕,成为“去数学味”的又一鲜活例子。学习材料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加以引导放大,那么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发挥到极致。通过改动教学设计,教师在概念揭示之后增加了一个学习材料: , 并设计了辨析、追问其由来、生演示图形由来这三个环节充分挖掘材料的利用价值。由此有效地“接”上了学生的思维“断层”,让学生在熟悉的、有限开放的情境中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内涵,也给下一个创造环节的展开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曾听到一位专家说过“对于一个学习材料的利用要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通过这个学习材料的设计、处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轴对称图形,展示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探索结果,同时也把材料本身的价值发挥到了更高点。三、从“擦比画好”感悟“教材解读的准确性”:【试教教案】(北师大版第四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1、师:请你在方格纸中画一个长方形。2、师:你是怎么画出这个长方形的?3、师:我们把这样面对面的两对边叫做对边。长的这组对边叫做长。宽的这组对边叫做宽。通过刚才的画长方形的的活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现场教学】:1、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如下图)师:这个长方形的大小,你能根据长方形的用手比划出来吗?生用手比划。2、师擦掉其中一条较长的边(如下图)现在你能比划出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吗? 师:现在你能比划出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吗?生:能。师:真的吗?动手试一试,一生上台比划。生用手比划后发现同样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3、师继续擦去一条短边(如下图) 师:现在只剩下两条边了,你还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吗?4、师:还能再擦去一条长的边行吗?为什么?生:不能。如果擦去一条长的,就不知道要向左右比划多长;如果擦去一条短的边,就不知道要向上下比划多长了。师:看来,这两条边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形大小。师:瞧,老师现在就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把这个长方形给“还原”出来。师:为什么老师能根据将长方形补画完整呢?生: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师:我们把长的这一组对边叫做长,短的这一组对边叫做宽。【改动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现场教学时对长方形长、宽、对边相等这三个概念的处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还是给予学生同样的三个概念,但此时的给予已不是单纯的“递给”,而是揉合了老师教学智慧的艺术化的给予,这样的给予包容了非常丰厚的教学内涵。教师精心组织的观察、比划、想象等活动,不仅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而且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的长与宽的概念,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长方形的有关名称,而是学生头脑中对于“长与宽是决定长方形大小的两条边的长度”这一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但教师并未就此罢手,随后的长方形“还原”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2025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所属学校招聘编外教师9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科升本科大学语文预测试题含解析
- 云计算网络安全市场前景研究
- 2025年爱国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课件
- 《劝学》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护理)题库【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
- 中信银行吕梁市离石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长春市朝阳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微商基础培训课件
- ISO9001:2024版质量手册资料
- 2023-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民族宗教团日活动
- 新娘化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