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养生.doc_第1页
小满节气养生.doc_第2页
小满节气养生.doc_第3页
小满节气养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气养生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太阳移至黄经60的时候,就进入小满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又会明显下降,即俗话说的“小满前后一场冻”。因此,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特别注重“防热防湿,未病先防”。所谓上工治未病,即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保健,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还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治未病应该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另一方面,热天人们贪凉饮冷,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黄帝内经之灵枢五邪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满时节补阳健脾益气则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少喝冷饮,多喝温开水。市民可进食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山药、芡实、薏苡仁、莲子、赤小豆等。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在小满节气里,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熬夜则很容易让人产生内热,这样内热、外热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因此,饮食上要以收敛为主,不要吃太辛辣、燥热的食物,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除了注意饮食以外,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 调节情绪培元固本到了小满,雨水丰沛,随着气温增高,天气变的更加炎热、潮湿,人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感到烦躁不安。小满还有“大落大满,小落小满”之谚语,“落”是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说,到了小满节气,天气潮湿,人容易感到烦躁。此时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多做些安神静心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调节情绪,宁神制怒,让心绪平静,心情平复。除了上述之外,市民也可以通过练习五禽戏中的熊戏、打太极、瑜伽等来解除心烦,调息吐纳。清热祛湿艾灸防病小满时节天气多雨潮湿,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若市民起居不当很容易引发皮肤病。艾灸可有效祛除体内的湿邪,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治病邪。小满节令常艾灸中脘、足三里、承山、阴陵泉、三阴交、膻中、水分、隐白、公孙以及脾经、胃经的穴位,能有效导出体内湿气,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可以预防疾病发生,改善肠胃功能。经常艾灸血海,曲池,水分,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艾灸劳宫穴、中冲穴可以使心情放松,心慌气短也会有所缓解。*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是我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依据体质和健康状态评估结果,为服务对象制定出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