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 培育研究 学 院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生姓名 学号 导 师 姓名 职称 2010 年 4 月 30 日 日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 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 授权云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摘 要 I 摘摘 要要 人文素养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加强人文 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大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 拓宽国际视野 了解世界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命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但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受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学中仍然存在重 工具性 轻 人文性 的情况 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而淡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 熏陶培养 导致学生学习急功近利 学习视野狭窄 文化意识薄弱 不利于学 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是必要的 东西方深厚的人文教育思想和人文实践表明 人的素养需要外在优秀文化 的熏陶培育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承载了人类文化领域 各个学科的人文知识 其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体现为丰富知识结构 弘扬传统 美德 增强文化敏感性 提升审美力和启迪思维等方面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个案的大学英语教学问卷调查表明 大学英语教学还没 有发挥出语言学科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 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习兴趣还没有充 分调动 因此 挖掘和利用教学中的人文培育资源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 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显得至关重要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人文培育资源 这些资源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是 以隐性的方式体现在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等等之中 对学生具有熏陶 感染 唤醒和渗透的力量 因此 开发这些人文素养培育资源的隐性价值 可丰富学 生人文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润泽学生心灵 塑造人文精神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中利用这些人文培 育资源 通过文化对比 情感调动 问题设置 美育渗透 主题探究 精品阅 读等教学实践策略 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文化意识 文化价值判 断力 批判反思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获得发展 使学习英语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 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做人的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 培育 培育资源 培育策略 Abstract II Abstract Humanistic quality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being a human The trend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to strengthe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College English is a basic compulsory course for all non English majors in China s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takes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broaden thei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 so it has both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value However having long been overshadowed by utilitarianism and exam oriented educational system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ill exists the tendency of paying utmost attention to language s instrumental functioning and neglecting its humanistic functioning and stresses on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skills training and then dilute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As a result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re rather pragmatic and their visions have been narrowed down and their cultural awareness becomes weak Then i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ir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their humanistic qu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The profound concepts of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the humanistic practice show that people s inner qualities are nurtured by the outstanding culture accomplishment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ulture English as a language carries the rich humanistic knowledge achieved by different fields of subjects So English teaching can have a great value in enriching knowledge promoting traditional virtue strengthening cultural sensitivity improving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ivating mind etc The result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KMUST shows that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not fully exerted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humanistic qualities and has not fully activated students potential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xcavate and Abstract III use the humanistic cultivation resourc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form their learning autonomy and activity There are abundant humanistic cultivation resources in English teaching These resources humanistic values are implied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resources includ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ers resources They have a kind of power to edify infect and arouse students mental spirit So excavating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these resources can enrich students humanistic knowledge s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nurture their mind and shape their humanistic spirit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building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the humanistic cultivation resources can be used by means of comparing English culture with Chinese culture arousing students emotion designing some questions making them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language exploring the theme and reading some classic books to build a humanistic atmosphere of learning so as to develop their culture awareness their value judgment ability their reflec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ir creativity As a result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becomes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how to learn how to think how to judge and how to behave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umanistic qualities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resources cultivation strategies 目 录 IV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V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 人文教育复归是当代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1 二 当前大学生在追求科学技术 职业技能中逐渐缺失人文素养 2 三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弊 2 四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4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5 一 人文素养 6 二 人文素养培育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9 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方法 10 一 研究基础 10 二 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12 第一节 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渊源 12 一 西方人文教育思想及其传承 12 二 我国人文教育的传统及特质 14 第二节 现代大学教育改革中的人文教育实践 15 一 国外大学加强人文教育的改革举措 15 二 我国大学 文理融合 中的科学教育纠偏 17 第三节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18 一 打破文化屏障 丰富知识结构 提高文化沟通交流意识 19 二 吐故纳新 弘扬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0 三 去伪存真 增强文化敏感性 提高批判反思能力 22 目 录 V 四 求真求美 学习名篇佳作 提高审美品位和鉴赏力 23 五 实践创新 丰富个性 开发潜能 23 第三章 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25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个案 25 第一节 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观念和收获的调查分析 25 一 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 25 二 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 26 三 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收获 26 第二节 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作用的认识的调查分析 28 一 学生对大学英语提升自身修养的看法 28 二 学生对英语教学融入文化内容有助于文化修养的看法 29 三 学生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看法 29 四 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29 第三节 大学英语课堂内外教与学的情况的调查分析 30 一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 30 二 学生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馈 31 三 学生对教师教学资源的运用和拓展反馈 31 四 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 32 五 学生课外知识补充和拓展情况 33 六 学生主动参与大学英语学习实践情况 33 七 学生认为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34 第四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资源开发 37 第一节 教材资源 37 一 教材资源的人文价值 37 二 教材资源的开发点 39 第二节 教师资源 42 一 教师资源的人文价值 42 二 教师资源的开发点 43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策略 48 第一节 设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48 第二节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实践策略 50 目 录 VI 一 展开对比 感悟文化魅力 培养文化意识 50 二 调动情感 感悟人生哲理 涵育德性 52 三 设置问题 启迪思维 培养批判和反思精神 55 四 渗透美育 体味语言魅力 培养鉴赏和审美能力 57 五 探究主题 学以致用 培养实践和创新精神 59 六 开展精品阅读活动 增强文化底蕴 涵养人生 60 结 语 63 参考文献 64 附 录 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0 致 谢 7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一 人文教育复归是当代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20 世纪中期以来 科技发展在国家经济 政治 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愈益 增强 这加大了各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的投注力度 加大了以 科学 为核 心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倾向 培养所谓 单向度 的专业技术人才 导致的问题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薄弱 人才的素质开始下降 于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开始了人文教育复归 加强人文学科对 人的教养作用 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之人 人文教育是 人类反省现代科技文明对人类精神家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价值迷失 道德沦丧 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等等所诉求的一种教育手段 以使教育走出专业化 非人 格化和物化的弊端 1995 年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 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 着重指出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四大支柱 是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 报告阐述了教育的核心思 想应当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 智力 敏感性 审美意识 个人责 任感 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说明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 们认识到 认知 与 做事 是科技教育的目标 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是教人 求真 而 相处 与 做人 是人文教育的目标 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价值 是教人求善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才能使人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 才 我国高教界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也发出了 有知识还要有文化 有学问更 要有修养 的呼吁 教育部在 1995 年制定和 1998 年下发的 关于加强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 点指人文素质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 历史 哲学 艺术等人文 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 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审美情趣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因此 全面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21 世纪的战略目标之 第一章 绪论 2 一 二 当前大学生在追求科学技术 职业技能中逐渐缺失人文素养 长久以来 我国大学教育偏重于专业教育 存在 重科技轻人文 重人才 职业选择规格 轻人才人格教养 的弊端 结果造成大学生人文知识面狭窄 人文素养薄弱 自 1999 年以来连续多年扩招 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参差不齐 同时伴随社会经济转型期出现的实用主义 消费主义 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等 社会现象波及校园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 消解着人们对社会 良知 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的追求 大学生人文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道德 理性 审美价值 社会责任感 爱国意识的缺乏或淡漠 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 失去人格操守的行为事件 很多学者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做了调查 调查 表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仍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为 1 大学生人文知 识结构失衡 呈现出 两多两少 的鲜明特征 对文学 历史知识储备较多 对哲学 艺术知识准备不足 对中国的人文知识储备较多 对国外人文知识储 备较少 2 大学生学业上越来越具有功利性 在为人处世方面越来越缺乏人文 主义世界观和终极关怀的精神 部分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浪费在上网 恋爱 玩耍等方面 不思上进 很少关爱周围的人和事 甚至连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 与前途的大事也漠不关心等等 1 3 在心理素质方面 有研究表明 80 年 代中期 23 25 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90 年代上升到 25 近年来 有心理 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 30 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 10 2 4 在大学生审美 趣味方面 郑惠生 2004 年对四所大学 338 位在校生的调查表明 虽然大学生 的文学审美趣味从经典名著的比重来看还较令人欣慰 但远未达到理想的高 度 若不予以精心培育 就不但难以保持原有的水平 甚至还有可能变得越 来越低 3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 人文精神的失落 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 瓶颈 提高人文素养需要各个学科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 在提高专业技 能过程中 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理念 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 人文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弊 1 陈云龙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卷调查分析 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 3 43 44 2 张爱丽 大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J 中国轻工教育 2009 1 92 3 郑惠生 应该重视大学生文学审美趣味的培育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 J 美与时代 2005 4 5 第一章 绪论 3 近 20 年来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由 于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着重 工具性 而轻 人文性 的情况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被淡化 其弊端表现为 一是教学中存在应试倾向 学生学习急功近利 从考试的目的来看 考试 是为了衡量教学效果 促进学习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但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 中期以来 我们在英语标准化考试的怪圈中游荡 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过关 英语被当作一门技术型学科 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和突击 就能顺利过考 试关 于是各种考试技巧 应试辅导 教材辅导充斥市场 冲击课堂教学 很 多学生直接从各种应试技巧的书籍入手学习 考试作弊与泄题事件不断发生 CET 通过率成了大学英语课程传递 信息 唯一的解释和存在形式 教师课堂 教学必须在严守 标准 的原则下进行 1 外语教学实践表明 语言运用能力 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听与大量的阅读 以及不断的说与写的练习才能逐步具备 交流的能力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想靠走捷径学好外语 是舍本求末的方 法 是学不好英语的 二是教学拘泥于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学生学习视野狭窄 文化意识薄弱 从国家发展来看 外语教育旨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 提升外语素质 为国家参 与国际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等竞争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但现实是 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 通过四 六级考试几乎成了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的 目标 产生了一旦达到目的则弃之不用的学习态度 缺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 追求 尤其是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被很多学生忽视 加上很多院校把大学英语四 六级过级率作为衡量大学英语水平的标尺 教师课堂教学拘泥于语言技能训练 和语言知识结构掌握 结果是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学生虽然考试过关 却视野不 开阔 离人才外语素质的培养目标较远 有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有的名牌大学 本科毕业生出国后无法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他们对这些英 语国家的历史 文化 宗教信仰 民俗风情等知之甚少 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 的领悟和沟通 暴露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语言知识掌握 轻语言文化 修养的引导 不利于语言能力提高 三是教学重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阻 从英语教 育目标来看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同时 启迪智慧 训 1 高旭阳 思维在 断裂 处穿行 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价值的找寻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1 9 72 第一章 绪论 4 练思维 开发潜能 提升个人修养 这意味着学生是语言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 教要为学生学会学习服务 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仍占据 主流 教师以词汇 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灌输讲解为主要内容 将不少充满智 性的课文肢解成纯粹的语料 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重模仿记忆 课后学习主要 以做语言练习题为主 这种忽视了学生思辨和认知能力开发的教学模式 阻碍 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索然 不利于思 维能力训练和学习潜能开发 可见 偏重外语的工具性价值 一味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容易忽视 对学生内在素养的教育 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只会加剧学 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 造成学生学习恒心不足 学习兴趣随机 舍本逐末 思 维和视野狭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 一个国家的教育机关与教师 如果只记得外语教学的应用目的而忘了外语教学的教育教养作用 将是一个严 重的瘸腿教育 是对外语资源的浪费 1 四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属性 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来交流 思想 参与交际活动和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载体 但人文性关注个体在情感 价值 思维 品行 文化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和完善的作用 是个体获得自身全 面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工具性是语言教学的载体 人文性是语言教学的灵魂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协调发展才能焕发英语教学的强大生命力 才能使学 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发挥人文教育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 理想人格 追求 人生意义启迪和文化素养提升的作用 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升的必 然要求 首先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加剧了 世界各国在经济 科技 军事 教育 文化等领域的竞争 交流与合作 很多 国家越来越重视提升本国国民的语言素质 尤其是英语语言能力 因为 英语 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是国际交流往来的重要媒介 在以英语为媒介的交流过 程中 如果对涉及人们深层情感的文化渊源不了解 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冲 突必定会产生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的矛盾和误解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培 1 钱冠连 钱冠连语言学自选集 理论与方法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43 第一章 绪论 5 养人才的英语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成为各国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与沟 通的一种软实力 这意味着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 树立大国文明形象 更需培 育具有和谐人格和高雅文化品位的人 其次 21 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更多的 高素质人才 英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样应该以学生的全面 和谐发展为目标 为此 2004 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要求 试行 中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1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重申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 也 是拓宽知识 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应当充 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2当前 教育部已经对 四 六级考试做了重大改革 不再颁发证书 采用国际标准记分 只告知考生 分数 同时新型四六级考试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文化视野面的 考查 这意味着我国的大学英语的教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灌输 技能训练 考试过级率和职业准备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培育的理念 充 分认识英语教育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价值 利用英语教学丰富的人文资 源来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感悟东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的魅 力 丰富其人文知识结构 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为人处事的修养 使学习语言 的过程变成塑造人文精神 提高修养 完善人格的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核心概念界定 大学英语在 1949 年至 1985 年间 一直被称为公共英语 之后在 1985 年 2 月 教育部批准印发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 正式 使用 大学英语 替代以前的 公共英语 1985 年 11 月 国家教育委员会 设立了大学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 替代了原有的理工科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 会 1986 年 11 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大学英语 这个名称开始逐步替代 公共英语 大学英语是我国外语教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 年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4 第一章 绪论 6 要求 作为各高等学校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求 2007 提出了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 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覆盖所有的系科和专业的大学 生 涉及的学习群体规模庞大 基础英语教学时间长 影响大 成为我国高等 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什么 目前学术界 教育 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为了研究的可操作性 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 人文素养 首先是人文 人文是个动态的概念 不同历史时期赋予人文不同的内涵 在中国 人文 一词最早见于 周易 责卦 象传 刚柔交错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1 这里的 人文 是与天文相对的概念 指 礼乐教等文化 即用人类社会的各种伦 理道德规范与礼仪制度 来规范和教化人的行为 化 就是教化 教育的 意思 以使人文明 有修养 在西方 人文 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 Humanitas 是古罗马哲学家 政治家西塞罗将希腊文 paideia 翻译为拉丁文 humanitas 指通过优雅艺术的教 育和训练使人的人性和人的潜力获得充分的发展 使人具有人性 教养等 以 后 拉丁文 humanitas 又被译成英语 humanism 即汉语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 人道主义或人文精神 可见 中西方都重视人性与人的知识素养的修炼与提高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 是相对于 宗教神学 而言的 重视人的价 值 尊严和权利 关怀人的世俗生活 提倡人的自由平等精神 随着科技的发 展和科学主义的兴起 人文 相对于 科学主义 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 命 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 相对 工具理性 或 技术理性 强调的是价 值理性和目的理性 相对于实用主义 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 或浪漫主义 2 辞海 对人文的解释是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3 综合之 人文的概念包含的是 人 与 文 两个方面 首先把人作为一 1 徐奇堂译注 易经 M 广州 广州出版社 2001 90 2 崔新建 人文素质及其培养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1 117 3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302 第一章 绪论 7 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强调人之为人的尊严 价值与意义 强调人性 人道 以人为本 其次 就是弘扬人性对于真善美永恒追求的精神文化 注重人类优秀 文化知识对自身修养的提高 人文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 只有 那些人类优秀的 先进的 健康的和科学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的内涵 因此 人们一般把研究人的存在 本质 价值 发展等等学科统称为人文科学如文学 历史 哲学 语言学 美学 伦理学和艺术等 这些学科汇集了人类优秀精神 文化成果 是人类发展的精神财富 其次是 素养 素养 语出 汉书 李寻传 马不伏枥 不可以 趋道 士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 可见 素养对人的事业成功和国家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在 辞海 中 素养 的注释是 经常修习涵养 平素所蒙养 1 强调的是经过外部训练和自身实践形成的能力 现在 素养 多用于指人们通 过经常的学习 实践以及自我修养所取得的某种收获 成果或所达到的水平和 境界 因此 素养就是依靠后天的教育 受到环境的熏陶 以及自主参加社会实 践活动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并将其内化而养成自身内在的 稳定的 基本的 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 素养就是自身素质的养成 素养包含三个特征 一是 非先天具有而是后天形成的 二是可以培养 具有可塑性 其获得方式是通过 教育和熏陶以及个体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来逐步完善 三是素养内隐性 一旦形 成具有稳定性 综上分析 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修养 主要指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 基础上 通过教育 环境熏陶和自身学习与实践等途径把这些人类优秀文化精 髓内化于心 所形成的内在气质 人格和修养 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 精神两个层面 个人的人文素养往往通过其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 审美情趣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得以外显 反映了一个人对自己 他人 社 会及自然的认识和态度 二 人文素养培育 卢梭曾经说 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 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 培养技能外 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 情操的陶治 品德的磨 砺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爱因斯坦也曾指出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 1 辞海缩印本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1378 第一章 绪论 8 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 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 社会伦理准则 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 连同 他的专业知识 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1 因此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需要进行人文素养培育 也就是实施人文教育 关于人文教育或人文素质教育 有多种表述 刘永琴认为人文教育就是 把求真 求善 求美结合起来 统一起来 在 传授教人求真的高深专业知识之中 又教人如何做人 辨物明志 标新立异 陶冶情操 求善求美 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 人文关怀 人文追求的人文精神 和专业气质 2 高焕祥认为 人文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提高人文修养 并学会如何做人 如何处事 任何审美 如何处理各种关系 如何确认价值 如何构筑自己的精 神家园的过程 3 杜时忠认为人文教育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 即教会学生 如何做人 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决人自身的理性 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帮助每个人智力 德行 感情 体格各个组成部分 达到和谐状态 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4简单讲 人文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人 文精神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统观这些观点 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 即强调人文精神的塑造 熏陶做人 之道 提高思想境界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因此 人文素养陪育就是传授人文知识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人文素养的 教育 人文素养陪育的目的是使个体正确把握自身价值 对个人与社会 个人 与他人 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刻理解和洞察 追求个性充分而完善的发展 人文素养的培育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掌握人文科学知识 即人文知识 二是在 掌握人文知识的过程中 健全人格 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培育 的基础层面 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最高层面 什么是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 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文 化 涉及人类关于人文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 包括哲学知识 语言知识 文学 1 许良英 赵中立 张宣三编译 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310 2 刘永琴 人文素质教育观是一种深刻的人才观 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1 3 高焕祥 人文教育 理念与实践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 20 4 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156 第一章 绪论 9 知识 历史知识 艺术知识 宗教知识等 这些知识是 以语言 符号 的方 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 体验 解释和表达 1 体现了人类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 果 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食粮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人文知识 既有民族性也有世 界性 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可以启迪思维 解放思想 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就英语而言 英语是门语言 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因此 英语 不仅是交际和思维工具 也是英语民族人文文化的载体 记载了其文明的历程 包含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信息 学习英语意味着通过英语语言文字 的学习和接触 了解西方人文世界 获得人文知识 但知识的累积不等于人文 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个体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 对人类文化内 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体验 感悟和升华而逐渐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的精 神品质 如对于古典文化能够 守经答变 返本开新 对于人的生存 发展 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 否弃将人简单化 机械化 尊重个人的价值 重视德性修养 具有叩问心灵 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具 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 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 诸如公平与正义等等 2 可见 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和最高层面 培育人文精神的 目的是要唤醒人性向善的一面 唤醒人的理性自觉 帮助个人在文化修养 道 德情操 心理素质 价值判断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等方面获得提升 从而使 其智力 德行 情感 个性 人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 实现人的综合 素质提高的目的 就英语学科而言 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主要是在了解西方人文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民族文化和生活实际 对人生意义与价值做出判断和思考 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 力 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理解和包容能力 总之 注重外部环境的熏陶是 人文素养培养方式 而优秀文化成果是教育内容 个体的了解 感悟和实践是 素养得以内化的方式 1 石中英 人文世界 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6 13 2 肖川 课程发展名词 术语诠释 一 J 教育导刊 2002 1 15 18 第一章 绪论 10 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思路和框架 本研究首先剖析了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 培育被淡化的弊端 提出加强人文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对人文素养 的相关概念和大学英语教学体现的人文素养内涵进行界定 然后基于东西方在 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阐明大学 英语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价值 然后 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 教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 找到当下教与学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为研究提供现 实依据 明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育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最后 结合调查数据分析结果 探讨了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资源和策略 全文由六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提出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现实背景 从人文教育 的视角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与学存在的人文缺失弊端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加 强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 并进行相关概念界定 提出研究的框架和思路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通过文献研究 考察东 西方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人文思想和现状发展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现 实依据 然后阐明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 第三章 大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调查 主要以昆明理工大学的大学英 语教学为个案 调查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情况 同时对数据进行分析 找到当下 教学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实施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提出如何进行人文素 养培育的措施 第四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资源开发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 课程资源中挖掘人文素养培育的资源 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中 教材 资源与教师资源对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价值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策略 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 在实践中内化学生人文素养 塑造人文精神 第六章 结语 主要对研究进行总结 并提出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第四节第四节 研究基础与方法研究基础与方法 一 研究基础 本人具有十多年从事英语专业教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对 第一章 绪论 11 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解 现在承担了大学英语的教学 工作 进行调查和相关个案研究比较方便 此外 通过对在云南师大高教硕士 班的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 掌握了一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 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 对相关研究文献和成果的 收集 阅读 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是文献法 问卷调查 访谈形式 一 文献分析法 通过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各种数据库中所提供的 大量的资料 查阅国内外大量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研究 国内外外语教学现 状以及相关人文素质教育的文献资料 大概了解了所要研究领域的历史以及现 实状况 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重要基础 同时 根据文献找到自身研究的方向 意义和目的 二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 以设计好的问题向研究 对象收集资料和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结合工作实际 以昆明理工大学的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为调查切入点 力求把握现状 收集第一手资料 对研究的 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提供依据 三 访谈法 根据问卷中几个封闭问题 找了所教班级的 8 个学生及其 他班级 5 个学生来进行访谈 以明确问题的根源 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解决方 法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12 第二章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教育是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东西方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无不彰显教育对人 的精神家园的建设作用 这些人文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实践成果 为学科教学 实践提供有力的导向 使教育关注人的完善与全面和谐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渊源现代人文教育的思想渊源 一 西方人文教育思想及其传承 西方关于培养人的素质 注重个体价值 个体的独立人格 个人的理性修 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等等人文主义思想一直得益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 传统 人文主义的传统最早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智者普罗塔哥 拉 Protagoras 提出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 存在的尺度 1 把个人作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的惟一标准 表明 以人为中 心 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 希腊三哲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则倡 导理性精神和 知即德 知行合一 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希望通过三艺教育 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对人 的教养 智慧 德性等方面培养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 专一追求有用 不能形成高尚自由之心灵 2 因此教育要着重培养人的教养 重视培养其善良 和美德 之后 罗马教育家 文学家西塞罗 Cicero 和雄辩教育思想家昆体良 Quintilian 认为教育担负的使命是利用文雅学科来陶冶人 使其养成雄辩家 成为具有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而培养雄辩家的教育内容广泛包括有关修辞 文 法 历史 文学等诸多文雅学科 以使人成为具有广博的学识 独特的修辞修 养 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等之人 14 世纪下半叶至16 世纪末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的诞生 人文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意大利的维多利诺 Vittorino da Feltre 法国 的拉伯雷 Francois Rabelais 和蒙田 Michelle Eyquem de Montaigne 等 从 人性 出发 强调 人文学科 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 复兴了古希腊和罗马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西方哲学名著选读 上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 2 张法琨 古希腊教育论著选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296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素养培育价值 13 的自由和理性精神 批判了经院主义教育思想对人性的压抑 提倡以 人 为 本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实现个性解放与自由发展 将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 使得教育走出了中世纪的人依附于神 权统治的 黑暗 随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 17 世纪 人文主义教 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性本善 教育就是回归人的自然 天性 在他的 大教学论 中提出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的泛智教育理 想 全面细致的论述了培养和谐的人的教育思想 主张对学生进行百科全书 式的教育 半个世纪以后 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出版了 教育漫话 提倡绅 士教育思想 主张人性如白纸 但人性却有求知若渴的本能 在追求知识的 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了解 与其作为一个学问家 不如 让他兴起一股对知识 的喜爱及敬重之情 告诉他探讨知识的方法 当他有心于知识时能够改善自 己 1 因此教育要以 陶冶 discipline 为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 德 智能 教养和学问 19 世纪英国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教育家纽曼在他的教育代 表作 大学的理想 中经典阐述了 博雅教育 或 自由教育 Liberal education 的目的 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重在对大学生人格层 面的品性熏陶 他认为与功利性 专业成才 相比 对学生的博雅教育使学生 学会思考 推理 比较 辨别及分析的人 审美观已得到锻炼 判断能力已 形成 洞察力已变得敏锐的人 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便成为律师 辩护人 演说 家 政治家 内科医生 店主 商人 工程 化学家 地质学家或文物工作者 但是他所处的智能状态可以使他马上就可以去从事我说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961-2014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
- 新解读《GB-T 31031-2014机场除雪车》
- 新解读《GB-T 31085-2014国际货运代理单证签发规范》
- 代理牙膏合同范本
- 房租快速出租合同范本
- 农户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消防挂资质合同范本
- 整装家居销售合同范本
- 乡村建设桥合同范本
- 殡葬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广东2025年03月珠海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合同制职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铝合金门窗安装与质量控制
- 2025劳动合同下载深圳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婚恋关系的维系与发展艺术
- 2025年福州产发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职数学预备知识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四
- 驾培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
- 《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解读
- 员工行为守则及职业道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