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doc_第1页
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doc_第2页
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doc_第3页
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doc_第4页
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于铀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游离的金属铀,它总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着。已知的铀矿物有一百七十多种,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铀矿只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沥青铀矿(主要成分为八氧化三铀))、品质铀矿(二氧化铀)、铀石和铀黑等。很多的铀矿物都呈黄色、绿色或黄绿色。有些铀矿物在紫外线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正是铀矿物(铀化合物)这种发荧光的特性,才导致了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虽然铀元素的分布相当广,但铀矿床的分布却很有限。铀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南非、西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据估计,已探明的工业储量到1972年已超过一百万吨。中国铀矿资源也十分丰富。 铀及其一系列衰变子体的放射性是存在铀的最好标志。人的肉眼虽然看不见放射性,但是借助于专门的仪器却可以方便地把它探测出来。因此,铀矿资源的普查和勘探几乎都利用了铀具有放射性这一特点:若发现某个地区岩石、土壤、水、甚至植物内放射性特别强,就说明那个地区可能有铀矿存在。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和资源的紧缺(2010-07-13 15:30:50)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在建23台,占世界在建57台机组的40%,“十二五”期间,中国核电建设将进入高峰。巨大的核电规划和建设背后,是业界对我国铀资源供小于求的质疑。在此背景下,在加强国内铀资源勘探力度的情况下,海外天然铀买进合作正在升温。日前,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分别与加拿大Cameco(卡梅科)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中核集团与Cameco签订的是中加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天然铀供应的长期合同。该合同期限为10年,天然铀供应总量超过1万吨。中广核集团与Cameco的合作范围更广泛,两家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铀资源,并通过天然铀长期供应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天然铀贸易合作关系。此外,双方还将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共同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及其它地区联合开发铀资源。此前,澳大利亚并非两大集团海外天然铀贸易的主要对象。两大核电巨头的天然铀年贸易量尚未对外公布。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博士闫强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这样的燃料合作只是一个开始,随着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投资国外铀矿山取得的份额将逐渐成为铀的主要来源。我国核燃料需求井喷21世纪:您怎么看待两大央企与Cameco的这次合作?闫强:目前我国核电运营商只有中核集团与中广核集团两家,未来20年内建设的绝大部分核电也将由这两个集团经营,因此我国对核燃料的需求主要来自这两个集团。我国现在的核电规模不大,核燃料供需矛盾并不突出,但随着近几年内大量核电机组的建成投产,短期内我国对核燃料的需求会出现井喷式增长。目前国内的铀矿产能1040吨,产量只有750吨,按照国内铀矿产能增长趋势,我国在2015年的产需缺口将超过1万吨,到2030年更将高达近3万吨。铀矿山建设周期较长,加之我国铀资源有限,因此,国内铀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就会显现。在此形势下,未雨绸缪,及早与国外铀矿生产商签订铀供应协议以解决国内铀供应不足的问题是必然举措。加拿大铀矿资源丰富,而且他们的核电工业规模较小,自身对铀矿的需求量不大,所以Cameco公司的产品以出口为主。目前,国际铀价低迷,铀矿生产商处于微利水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铀矿生产商资金链紧张,此次合同的签订既可使我国购买到相对合理价格的铀矿,又有利于铀矿生产商尽快走出经营困境,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选择。国内铀矿生产落后21世纪:您刚刚提到我国对核燃料的需求会出现井喷式增长,那么从全球来看,铀矿资源的生产和分布情况怎样?总体供需形势如何?闫强: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全球铀矿资源总量约为1238万吨(以可回采矿石中铀的回收量计算),其中已查明资源量约547万吨,待查明资源量约791万吨。此外,开采难度较大、经济价值较低的非常规铀矿资源量(例如,摩洛哥磷块岩中的铀)可能高达近3000万吨。这是比较保守的数据,因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是根据各国上报数据统计出来的,而某些国家在上报数据时,出于种种考虑,经常会出现少报的现象。此外,与常见的矿产如石油、铁矿石等不同,全球铀矿的勘查程度较低,所以未来铀矿资源量增长潜力还很大。根据我们的预测,2030年前全球投入运营的核电机组在其60年的全寿期内对铀的累计需求量将达639万1139万吨,可以看出,仅依靠常规铀资源就能够满足需求。但全球铀矿生产的集中度很高。在2009年50572吨的产量中,94%来自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前8名国家,他们是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主要的铀矿生产国和供应国。铀矿生产商的集中度也很高,如今已形成10大矿业公司几乎垄断全球铀矿生产的格局。2009年,前10大公司铀产量合计达到45188吨,占全球的89%。而我国在铀矿生产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目前还没有规模较大的铀矿生产企业。鼓励直接对外投资铀矿21世纪:按照您的介绍,我国未来铀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和全球总体供需乐观将并存,在此背景下,“走出去”将成为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闫强:基于我国国内已查明铀资源有限、产能增长缓慢的现实,根据对国内铀矿资源潜力的分析,预计2030年以前,我国铀需求的50%以上要依靠国外供应。面对巨大的供需缺口,铀矿开发“走出去”战略成了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可以以购买为主,但从长远看,对外投资是铀矿业的必由之路,而且投资主体不仅应包括政府和国企,中小企业和私企也应该受到鼓励。由于我国的大量需求可能诱发国际铀矿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铀价上涨过快,因此未来铀供应不可过于依赖现货或期货市场,投资国外铀矿山取得的份额应逐渐成为铀的主要来源。2030年以后,如果能做到所获取国外铀矿总量中的50%以上来自国外生产,就可以做到对铀价具有较高的发言权,从而保证铀供应的相对安全。21世纪:您提出投资国外铀矿山应逐渐成为铀的主要来源,那么中国在对外投资时,应选择哪些国家?闫强:选择投资目标国时,资源量显然应该第一位考虑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各国铀矿投资环境、地域分布、本国核电发展对铀的需求量及对铀矿外来投资的管制程度等多种因素也要充分考虑。例如,美国是个铀资源量非常丰富的国家,但美国对铀矿资源一向管制很严,对我国开放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对类似国家我们应该基本放弃。在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情况下,我们将中国铀矿对外投资候选国按优先顺序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蒙古、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第二类国家包括南非、纳米比亚、尼日尔、乌兹别克斯坦、约旦、越南、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摩洛哥;第三类国家包括美国、印度、乌克兰、丹麦、德国、捷克、瑞典、墨西哥、埃及。第一类国家是铀矿开发“走出去”主要目标国,应优先给予考虑,第二类国家作为重要补充国,也应给予鼓励,而第三类国家多为发达国家或自身铀矿供不应求,因此基本不予考虑。尽量避免中印恶性竞争21世纪:国际能源署近日称,核能发电量至2050年可能会占全球发电量的25%。也就是说,核电或将成为其他国家的发展重点。所以,中国在对外投资铀矿资源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闫强:多年来,全球核电比重一直保持在14%左右。在碳减排压力下,世界各国纷纷寄希望于核电的发展,今后几十年内核电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比现在增加10多亿千瓦,甚至更多,随之而来的是对铀矿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就整体而言,铀矿资源足够全球人类使用,不过各国铀矿资源禀赋与本国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大不平衡:核电大国往往铀矿资源贫乏,而铀矿资源丰富国家的核电产业不发达或根本不打算发展核电。可以预见,未来全球范围内的铀矿争夺必将很激烈,我国应提早应对。对我国来说,竞争主要来自两类国家。第一类国家是铀矿供应方,即拥有大型铀生产商的国家,如法国、加拿大、英国等,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铀矿勘查、开采及核燃料加工技术,且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大量优质铀矿山的探矿权和采矿权,我国的企业跟他们竞争明显处于劣势。第二类国家是铀矿需求方,即未来的核电大国,主要包括印度和美国。美国国内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供需矛盾不突出,应该不会跟我国发生不计成本的竞争。印度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印度的能源资源非常贫乏,其核电发展计划比我国还要雄心勃勃。印度总理辛格最近表示,印度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规模提高到4.7亿千瓦,比目前大100倍。而印度铀资源量只有12.4万吨,届时每年需求量将达8万吨以上,4.7亿千瓦核电全寿期内的累计铀需求量更是高达近500万吨,约相当于目前全球常规铀矿资源量的40%。今后几十年全球范围内的对铀矿资源最激烈争夺可能发生在中印之间。我国应本着理性和共赢的态度努力探讨与印度合作开发国外铀矿资源的可能性,尽量避免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世界各国为核电站资源竞争从油转铀【中国经济导报】 2010-8-24 欧盟在一周多以前发布了一份对未来铀资源的评估报告,报告中弥漫着担忧与紧张的气氛。欧盟监管当局(esa)发布的这份年报称,世界所有核电站的原料铀将会在未来几年迅速减少,价格也会飙升。这还不是这份报告最悲观的部分,“最晚到2020年,世界所有已开发的铀矿将开采完毕,而全世界435个核电站每年7万吨铀的消费量将无法得到满足。”究竟报告的制定者是“杞人”还是“先知”,只有等到10年以后才能够得到印证,目前可以确认的一点是,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铀矿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铀开始变得愈加紧俏。自1990年以来,世界各国对铀的需求就已经超过了其产量。各国不得不通过囤积铀和缩减军备来满足需求。从1985年到2003年,由于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全球铀矿的库存已减少了将近50%。目前,全球核电厂对铀矿的需求约为每年6.5万吨,但全球铀矿年产量只有4万吨。从2003年到2007年,由于铀的紧缺,其价格已经暴涨了1300%。根据经合组织核能署的预测,今后几十年内全球核电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比现在增加10多亿千瓦,甚至更多,随之而来的是对铀矿需求的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见,为解决核电站的“口粮”问题,铀将成为核电大国下一步资源获取的焦点。本土没有铀资源,又致力于核电开发利用的日本最先意识到获取铀资源的重要意义。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核发电国家,日本政府一直认为核能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关键,日本计划核电占电力结构的比例到2020年将达到40%。目前其年耗铀量大约8400吨。对于一个贫铀国家来说,铀资源的获取至关重要。2007年,时任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甘利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资源竞争正从石油竞争转为铀竞争,日本的强项是节能技术和原子能相关技术,日本将利用这些优势增强交涉能力。沿着日本能源外交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亚国家,日本主要以获取铀资源为主。日本与中亚国家建交以来,依靠政府发展援助等方式,与中亚国家增加了了解与信任,并普遍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日本贸易企业伊藤与哈萨克国营核能公司kazatomprom签订了长达10年,总共3000吨浓缩铀的购货协议。日本还重视与俄罗斯开展核能领域的合作。2003年12月,当时的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访日时,日俄两国即探讨了核能利用的问题。2009年5月13日,在俄总理普京访日期间,两国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其中日俄原子能协定被认为是日俄能源合作的最新成果。根据协议,日本将与俄方共同开采铀矿,并从俄进口铀燃料,以确保日本铀燃料的稳定供应。除外交努力外,日本政府还积极协助国内企业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上愈演愈烈的核燃料竞争,通过提供援助资金、扩大投资保险范围等方式为国内企业提供协助。日本政府官员曾表示,为确保日本核电需要的铀燃料供应,它鼓励日本相关企业与对手印度和中国竞争核燃料。日本将印度视为铀资源获取的主要竞争对手事出有因。印度的能源资源非常贫乏,但其核电发展计划可以说是雄心勃勃。印度总理辛格在近期的一次发言中谈到,印度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装机规模提高到4.7亿千瓦,比目前大100倍。而印度铀资源量只有12.4万吨,届时每年需求量将达8万吨以上,4.7亿千瓦核电全寿命周期内的累计铀需求量更是高达近500万吨,约相当于目前全球常规铀矿资源量的40%。在铀勘探开发方面同样持积极态度的还有法国,法国是世界第二大核能发电国。法国的阿海珐公司最近一年来对核燃料前端产业,包括铀矿勘探、铀矿冶炼、铀转化、铀浓缩和铀元件进行了大量投资,力图使法国的核燃料产业保持世界先进水平。阿海珐公司目前占有世界核燃料市场30%的份额,储备的铀资源量相当充足。相比于上述国家,中国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报道鲜见于新闻媒体,但据笔者了解,目前我国铀资源的海外开发势头良好,并已取得初步成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与尼日尔、纳米比亚等国正式签署4个相关项目,与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约旦签订了多个项目合作协议。目前,中国参与国际铀矿开采的企业有中核集团公司、中钢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已经构建了稳定的天然铀的国际贸易体系,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铀贸易渠道通畅。对于国际铀原料市场的竞争,我们不用过分担心。从全球核电发展看,大多数核电大国(除俄罗斯和加拿大以外)所需的铀资源主要来自国际市场。而大部分铀资源丰富的国家自身却没有核电,所以铀资源市场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我国铀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提出的“建立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铀贸易三渠道并举的天然铀资源保障体系”这一战略思路开展工作。从国内需求来看,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预测的数据计算,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4968mw时,需要天然铀约10340.2吨,接近法国2008年的需求量。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4968mw时,需求天然铀约18148.8吨,接近美国2008年的需求量。到205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64968mw时,需要天然铀约33766.1吨,占2008年当年铀需求量的52%,累计需要天然铀约764672.2吨。从国内铀资源供给来看,根据国家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全国铀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我国具有相当数量的铀矿资源,新资源量将超过200万吨。到2020年,我国保有铀资源储量可以保障目前我国核电规划发展的需要。一般认为,地质勘探从普查到详查再到正式提交储量,约需10年左右时间。而此后的矿山建设还需要4年左右时间。我国现阶段天然铀的生产规模很小,目前国内的铀矿产量约为750吨,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铀资源开发需要积极跟进。总的来看,目前世界天然铀市场仍然是买方市场,加之我国自身有相当数量铀资源作后盾和支撑,应当力争也应该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无附加条件的铀资源。如今我国铀需求的50%以上要依靠国外供应。面对巨大的供需缺口,铀矿开发“走出去”战略成了必然选择。按我国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2011-2020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实现2020年核电占全部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的目标,意味着未来10年中,我国核电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核能:未来10年投资达1.2万亿元在新出台的“十二五”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