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XX有限公司APJ-(国)-0258-20XX20XX年4月28日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20XX年4月28日前 言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是XX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4号线的南段,它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东南部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东北部工业区域和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带的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最终成为联系城市南北及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纽带,这对扩大XX市的对外开放、改善XX市的投资环境,支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核心区域的交通压力,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使目前XX市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确保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实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工作得到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发改委发改投资20XX1346号文件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字20XX39号文等有关规定要求,该工程必须进行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受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XX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工程的安全预评价工作。评价组在主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参编单位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XX工业大学交通研究所编制的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按照国家对安全预评价的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评价工作,并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的要求出具了评价报告。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委托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XX有限公司20XX年4月目录附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国家发改委关于审批XX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的通知3国家发改委关于XX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4号线南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4XX轻轨三期工程线路走向图5轻轨三期工程南三环车场平面布置图6XX市20XX20XX年城市总体规划图7XX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8安全评价委托书9第1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国家法律及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XX年第70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20XX年第65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XX年第6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1997年第94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XX年第8号(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国家主席令1990年第32号(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40号(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国家主席令1996第67号(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11)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1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3)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14)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1.1.2 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XX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 XX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XX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3) 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5号(4)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XX1346号)(5) 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国电公司发输电输(1999)72号文附件(6) 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供199130号文)(7)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能源安保19901110号文附件)(8)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XX387号文附件)1.1.3 国家标准及规范(1)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XX)(2)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50438-20XX)(3)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10411-89)(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5)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6)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7)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 7928-20XX)(8)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GB./T579-20XX)(9) 地下铁道电动车组司机室、客室噪声限值(GB 14892-1994)(10) 地下铁道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 14894-1994)(11)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地下铁道标志(GB/T5845.5-1986)(12) 地下铁道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12758-1991)(13)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XX)(16)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XX)(1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XX)(18)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3-2000)(19) 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2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2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22)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1991)(23) 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GB 1094.2-1995)(24)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 763-1990)(25)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1992)(2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2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8196-87)(28)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XX)(2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 ( GBZ 2.2-20XX)(30) 地下铁道照明标准(GB/T 16275-1996)(31) 地铁客运服务标志(GB/T 18574-20XX)(32)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92)(3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34) 机车车辆用车轮踏面外形(TB/T 449-20XX)(3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6) 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范(GBJ16-87)(3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XX)(3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XX)(3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4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92)(4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XX)(42)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1.1.4 行业标准及规范(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XX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 (AQ8004-20XX)(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编制导则(AQ/T9002-20XX)(4)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dt IEC 60077-1:1999) (TB/T 1333.1-20XX)(5)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2部分:电工器件 通用规则(idt IEC 60077-2:1999)(TB/T 1333.2-20XX) (6) 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TB/T 1507-1993)(7) 铁路机车车辆 涂料及涂装 第3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条件(neq UIC 842.3-1979) (TB/T 2879.3-1998)(8) 铁路机车车辆 涂料及涂装 第5部分 客车和牵引动力车的防护和涂装技术条件(neq UIC 842.5-1979) (TB/T 2879.5-1998)(9) 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 (TB/T 3001-2000,eqv IEC 60349-2:1993) (TB/T 3001-2000)(10) 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98)(1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eqv IEC 60571:1998) (TB/T 3021-20XX)(12)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13)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14)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15)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16)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17)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9-1991)(18) 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SD325-1989)(19)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SD110-1983)(20)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21) 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XX)(22)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23) 轻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T5021-1995)(24) 动车组 转向架与走行部 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UIC 615-4)(25) 城市公共交通信号系统-轨道交通(CJ/T3027.1-93)(26)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27) 铁路信号故障-安全原则(TB/T2615-1994)(28)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TJ49-92)(29) NFPA 130 Standard for Fixed Guideway Transit and Passenger Rail Syestems 20XX Edition(美国国家防火协会标准)1.1.5 其他(1)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20XX年2月(2)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XX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XX.05(3)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XX省工程地震研究中心 20XX.051.2 评价目的该工程安全预评价的目的主要有: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2、为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投产后的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3、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预评价的分析、评价结论和对策措施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该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安全专篇)提供依据。1.3 评价范围预评价范围:XX市快速轨道交通三期工程运营的安全评价,具体包括供电系统,车辆系统,线路及轨道,通风、排烟系统,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通信、信号系统,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扶梯、屏蔽门/安全门、防淹门等系统,车辆段与综合维修基地,控制中心,车站及乘客通道系统,行车指挥中心及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危险化学品、自然灾害等。涉及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地震等方面的内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本评价引用到的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地震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与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关联,环境保护、地质灾害、地震应以其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为准。1.4 评价原则本次预评价秉承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预评价工作。本次预评价将依据XX市快速轨道交通三期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总体布局、轨道线路、车站设施、电气设施、信号系统和作业环境等方面等进行系统分析,对规划布置及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筛选分析,识别并评价重大和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提出消除、减轻、预防、隔离各种危险、危害的途径和方法,为该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工程投产后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1.5 评价程序本次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选择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对工程安全情况进行类比调查,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定性、定量评价前期准备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收集典型事故案例及工程资料现场调研编制安全预评价计划确定评价工作重点及工作进度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及建议安全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评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以地下车站及区间围岩稳定性为评价单元以地下车站及区间火灾安全为评价单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系统的安全预评价地下车站及区间火灾安全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析评价可研性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补充完善的安全对策措施安全预评价综合评价结论建议的对策措施报告格式应符合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级单元划分地下车站及区间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评价图1-1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第2章 工程概况2.1 建设单位简介:略2.2 项目概况:略2.2.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于一个拥有近300万常驻人口的省会城市,建立快速轨道交通、准快速和大型公共交通在市内客运中的主体地位,是合理利用有限道路交通资源,防治道路交通拥挤阻塞和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1.本线的建设是引导XX城市格局合理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城市总体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城市交通健康发展,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3.改善居民冬季出行条件。4.形成轨道网络规模,保证XX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5.有助于实现XX市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的目标。2.2.2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2.2.2.1 自然条件:略2.2.2.2 沿线地形与地貌:略2.2.2.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略2.3 线路、各系统及主要辅助设施的设计方案2.3.1 线路设计方案2.3.1.1 线路概况:略2.3.1.2 XX轨道交通轻轨三期线路方案:略1.线路整体走向和路由的选择2.3.1.3 线路平、纵、横断面设计:略2.3.1.3.1 线路平面设计:略2.3.1.3.2 线路纵断面设计:略2.3.1.3.3 线路横断面设计:略2.3.1.4 车站分布:略2.3.1.5 辅助线及其它线路设计:略2.3.2 车辆选型方案2.3.2.1 选型方案1. 车辆外型尺寸该工程选用C型车2辆编组。2. 车辆编组4号线列车初、近、远期均采用两个单元编组,每个单元由三个模块编组,其中两个模块装有动车转向架和一个模块装有拖车转向架。列车编组方式:Mc+ Tp+MMTp +McMc 为安装动车转向架和司机室的动车模块M 为安装动车转向架的动车模块Tp 为安装受电弓和拖车转向架的拖车模块+ 为风挡绞接结构 为半自动车钩 为事故车钩3. 车体材料4号线工程车辆的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2.3.2.2 牵引传动系统1主电路系统XX市快速轨道交通4号线车辆的牵引传动系统采用VVVF交流牵引传动系统。2辅助电源系统XX市快速轨道交通4号线车辆的辅助电源系统采用效率高、噪声低、重量轻的IGBT静止逆变器。2.3.2.3 制动系统该工程车辆设置停车制动装置,停车制动的作用无须电气和液压的作用,车辆可以在停电状态下保证车辆可靠停放。2.3.2.4 转向架XX市快速轨道交通4号线车辆采用钢板焊接H型构架、两系橡胶弹簧悬挂、无摇枕转向架。2.3.2.5 车钩每列车的两端均设有一个车钩,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联挂以及被拖动。2.3.3 轨道轨道包括全线正线(K0+000K16+330)及辅助线(不含出入段线)的轨道结构。2.3.3.1 轨道主要参数及技术标准采用50kg/m钢轨、1435mm标准轨距、1/40轨底坡,铺设无缝线路。采用50kg/m钢轨7号系列道岔:单开道岔、 3.6m间距单渡线,4.5m间距交叉渡线。高架线必要地段铺设护轨。铺枕根数:线路纵坡大于等于20、曲线半径小于等于400m地段为1840根/km,其余地段为1760根/km。最大超高值为120mm,允许未被平衡加速度为0.4m/s2。超高设置方法:按外轨抬高超高值设置。轨道结构高度:地面线(内轨中心线处轨顶面至路基表面的高度):渗水土路基地段为664mm、非渗水土路基地段为814mm;高架线及地下线(内轨中心线处轨顶面至结构面的高度)为664mm。2.3.3.2 轨道结构1.钢轨类型该工程正线、辅助线均采用50kg/m钢轨。2.扣件及轨枕该工程采用 “弹条型扣件”及“型预应力混凝土枕”。3.道床(1)区间地面线道床该工程的地面线采用碎石道床,非渗水土路基地段采用双层碎石道床,轨道结构高度(内轨顶面至路基表面的高度)为814mm;渗水土路基地段采用单层碎石道床,轨道结构高度为664mm。为减小地面线的占地宽度,根据用地条件局部或全部设置挡碴墙。(2)区间高架线道床该工程高架线长约13.7km,大部分位于临河街路地段,鉴于临河街路两侧居民区距线路的距离较近,区间桥上采用同一期、二期工程的碎石道床。高架线轨道结构高度为664mm,挡碴墙内侧距相邻线路中心线不小于1650mm。(3) 区间地下线道床该工程地下线长约2.4km,采用同二期工程的碎石道床。轨道结构高度(轨道中心线处轨顶面至结构底的高度)为664mm。4. 无缝线路按寒冷地区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设计,在直线及R800m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184。2.3.3.3 道岔及其道床采用50kg/m钢轨7号系列道岔:单开道岔、3.6m线间距单渡线、4.5m线间距交叉渡线。道岔转辙器采用曲线尖轨,道岔导曲线半径R=150m。采用高锰整铸辙叉,H型护轨,一般位置设置弹性分开式扣件,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25km/h,岔采用木岔枕碎石道床结构。2.3.3.4 轨道减振降噪振动和噪音是轻轨运行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轨道专业从改善轮轨关系、采取轨道减振隔振技术措施,可使列车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能有效地衰减,主要措施如下:1. 设计方面该工程正线铺设无缝线路,采用弹性扣件,铺设碎石道床。2. 施工及养护维修方面:(1)钢轨打磨;(2)钢轨涂油;(3)控制施工与养护维修的标准。2.3.3.5 杂散电流防护1. 设计方面扣件绝缘件、挡板座、橡胶垫板共同形成钢轨的绝缘保护层,扣件的绝缘件电阻达108。2. 养护维修方面小半径曲线钢轨经常涂油,减少轮轨磨耗产生的铁屑,减少杂散电流的产生。2.3.3.6 轨道辅助设备轨道辅助设备有桥上护轨和车挡。2.3.4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2.3.4.1 车场选址、组成和功能1. 选址线路在南端设南四环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一处,该基地位于线路南端绕城高速公路外净乙一路与临河街交叉口东南角。2. 组成南四环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作为综合检修基地,由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组成。3. 功能1) 车辆段(1)车辆停放、运用及日常维护保养:(2)车辆检修:(3)列车救援功能;(4)设备维修。2) 综合维修中心承担4号线全线各项机电设备、工务、建筑、供电、通信、信号、环控、自动售检票、自动扶梯等设施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并承担部分技术含量高、安全要求严格的设备的运用管理工作。3) 物资总库负责4号线运营、检修所需的各种材料、物资设备、备品配件、劳保用品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和供应任务。4) 培训中心负责新老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车辆检修工艺及生产设施基础资料(1)设计年度初期 20XX年近期 20XX年远期 2035年(2)车辆主要参数及列车编组车辆采用低地板车,车长57000m,车宽2.65m。初期、近期、远期均采用2辆编组。接触网受流,供电电压750V。(3)行车组织资料表2-4行车组织资料期限交路长度(km)高峰小时运行对数全日开行列车数(对)列车编组(辆)年运行工作量(万车公里)初期14.23151312272.2近期14.23201992413.4远期大交路29.61520921052.9小交路20.51550(4)车辆检修周期表表2-5车辆检修周期表序号检修种类定检周期(万km)停修时间(天)库修时间(天)1厂修9045382架修4530243定修1518144月检1.25222.3.4.2 主要车库及配套生产设施1停车列检库2定临修库3月检、静调库4洗车库5不落轮镟库6轨道车库7吹扫库8辅助生产设施为车辆检修的各种车间除设在各检修库两侧的辅助车间外,独立设置的配套设施还有蓄电池检修间、空气压缩机站、汽车库、信号楼、变电站、锅炉房等。9办公生活设施车场按定员拟建综合办公楼。设置食堂、浴室、公寓等为车场及其它基地服务的设施。10主要运用检修设备内燃调车机车、接触网检修车、轨道车、起重机、移动式架车机、洗车机、不落轮镟床、搬运车辆、空气压缩机、熔焊、变电及车辆专用检测等设施。2.3.4.3 站场1主要技术标准1)车场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150m;2)咽喉区的坡度一般不超过5,停车线为平坡;3)道岔采用7号曲尖轨道岔;4)道岔间最小夹直线长度不小于4.5m。2平面布置方案采用洗车库贯通布置。停车列检库和月修、定临修库顺向布置,与咽喉区顺接。试车线依占地形状布置在段内南侧。车辆段出入线采用“八字线”形式与102国道站接轨。停车列检线共16股道(其中:预留4股道),为尽端式布置,每股道按停放两列车设计,线间距为4.65m,有效长158m。月检线有2股道,有效长80m,线间距为6m。静调线一条,有效长60m。定、临修线有3股道,有效长80m,线间距为7m。清扫线一条,有效长75m。不落轮镟线一条,线路有效长158m。贯通式洗车线一条,线路有效长214m。调车机车线3条,有效长45m,间距为5m。牵出线2条,有效长90m。待修线2条,有效长80m。平板车线2条,有效长80m。试车线一条,有效长1100m。场内共有各种线路37条。2.3.4.4 建筑建筑以大跨度车间和库房为主,首先满足工艺和线路布置要求;其它附属车间及服务性设施尽量在车间、车库之间就近布置。建筑布置力求分区明确、布局紧凑、交通方便,并充分考虑日照、防火、卫生及本地冬季寒冷的特点。本基地设有两个以上的汽车出入口。重要建筑物设有环形通道,每幢建筑前后至少设有一条消防通道,以保证必要时消防车能快速到达。基地内主干道宽度不小于7m,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m。基地房屋汇总见表2-6。表2-6基地房屋汇总表序号建筑名称建筑层数建筑面积m2备注1物资总库2518425002易燃品库1266.761203综合维修中心材料库182004综合检修车间一190005综合检修车间二3280824006段综合办公楼(地下换热站)34110.1224007单身宿舍21814.408汽车库11388.409司机公寓21433.8280010职工食堂22304120011浴室257640012给水泵房119819813材料备品配件库2810014蓄电池检修间1425.7015轨道车库2108072016洗车库168017综合水处理站136018空压站1158.719信号楼3460020清扫车1595.84021定临修库1277222月检、静调库1176423不落轮镟库1194472024停车列检库19450近期25附属用房2162026牵引降压变电所1463.58总建筑面积44387.322.3.5 车站 2.3.5.1 主要技术标准1.车站各部位最大通过能力部位名称 每小时通过人数1m宽自动扶梯: 96001m宽楼梯,单向下楼: 42001m宽楼梯,单向上楼: 37001m宽楼梯,双向混行: 32001m宽通道,单向通行: 50001m宽通道,双向混行: 4000人工售票口: 1200半自动售票机: 900 自动售票机: 300人工检票口(月票): 3600人工检票口(车票): 2600自动检票机: 18002.车站各建筑部位的最小高度: (m)站厅(站台)地板面至吊顶面: 3.0站厅(站台)一般用房地板面至吊顶面: 2.6 通道或天桥地板面至吊顶面: 2.5楼梯段踏步面至吊顶面: 2.43.站台(m)站台计算长度: 65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 1.450线路中心线至结构边墙内面: 2.20结构底板面至轨顶面: 0.664轨顶面至站台面: 0.304.自动扶梯和楼梯1)自动扶梯倾角: 30净宽: 1.0m2)楼梯踏步高: 150mm踏步宽: 300mm楼梯最小宽度: 2000mm休息平台宽度: 1500mm每跑梯段最大级数: 182.3.5.2 车站的型式和规模1. 车站型式XX快速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的15个车站大部分为高架车站,线路大多位于路中,全线车站除XX站为双岛四线车站外,其余车站均设计为侧式站台车站。轻轨三期工程共设车站15座,其中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13座。站台计算长度65m。2. 车站规模1) 远期轻轨车辆编组长度按2节车厢考虑,站台计算长度为65m。2) 全线车站侧式站台宽度统一归纳为4.6m的标准。3) 车站的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包括站务室、售票室、综合控制室、信号设备室、通信设备室(包括AFC机房)、配电室以及降压变电所或者混合变电所等。4) 工程辅助线概况见表2-3。5) 各车站形式及规模详见车站概况一览表(表2-7)。表2-7各车站形式及规模详见车站概况一览表序号车站名称车站类型车站结构尺寸长宽(m)建筑面积(m2)换乘站扶梯数量残疾人电梯残疾人升降平台备注地下地面附属共计1XX火车北广场站地下二层11916.5392766045871号线2122亚泰大街站地下二层90.317.3312451836422223XX站地面三层68.4829.48509850983号线444XX桥站地面二层68.4815.8221622224385号线2125东新路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223882126XX大路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6113772号线2127公平路站高架二层68.4815.8221617223882128海关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523912129浦东路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5239121210南湖大路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1238721211北海路站高架二层68.4815.82216176239221212临河街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523913号线21213富奥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6239221214南三环站高架三层68.4815.82216175239121215102国道站地面二层68.4815.8221623024462122.3.5.3 车站站位、站型和建筑方案1. 车站站位车站站位见2.3.1.4节。2.车站类型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共有15座车站。车站分为五种类型:1)地下双层侧式站台车站(XX火车北广场站、亚泰大街站)2)高架三层侧式站台车站(东新路站、南三环站等)3)地面三层侧式站台车站(XX站双岛四线)4)高架两层侧式站台车站(北海路站、公平路站)5)地面两层侧式站台车站(XX桥站、102国道站)3.建筑方案本线路多采用高架线路,相应的车站多为高架车站。在线路南端绕城高速公路外净乙一路与临河街交叉口东南角设车辆段一处,该车场为XX市轨道交通线网的第二个综合检修基地,同时考虑设置综合维修中心和材料总库,规划控制用地约20公顷。本次各主要系统设备用房面积估算如下:中央控制室 750m2 通信设备室 650m2 信号设备室 750m2 自动售检票设备室 420m2电力监控设备室 250m2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 150m2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设备室 100m2各系统综合维修用房 200m2除各系统设备用房外,还有辅助机电设备用房:变电所、配电室、采暖通风、空调等机房、大楼管理维修用房等。2.3.6 结构工程1结构型式采用明挖车站和盖挖车站的结构型式一般采用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型式多为单层双跨、双层三跨或双层双跨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大跨度拱形结构等。2沿线各地下车站选用的结构方案1)XX火车北广场站轻轨三期XX火车北广场站设为地下双层双跨侧式车站,站厅位于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2)亚泰大街站亚泰大街站设为地下双层双跨侧式车站,站厅位于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该车站结构形式与XX火车北广场站相同,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2.3.7 限界1.工程概况XX市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为XX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4号线的一段,线路全长约16.33km,其中地下线2.4km,过渡段约0.2km,其余为高架线;共设车站15座,其中地下车站2座,高架车站13座,车站除XX站为双岛四线车站外其余均为侧式车站。车辆采用C型低地板车,动态限界见图9-1。2.制定限界的主要参数1)车辆(1)车体长度(由五个模块构成):31380mm;(2)车辆宽度:2650mm;(3)车辆高度:3600mm(不包括受电弓);(4)地板面距轨面高度(车门处):380mm;(5)转向架轴距:1850mm;(6)车门采用电动塞拉门。2)线路正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250m。3)轨道(1)本线全线采用碎石道床,轨道结构高度:U形槽、高架线及地下线(内轨中心线处轨顶面至结构面的高度)为664mm;(2)正线铺设50kg/m钢轨,道岔为50kg/m钢轨7号道岔;(3)轨距:1435mm;(4)曲线地段轨道最大超高120mm;4)接触网接触网触线底面至轨面高度: 隧道内不小于4200mm; 地面、高架区间及车站为4600mm。3.区间及车站主要断面建筑限界1)线间距:(1)R300m,线间距为3600mm;(2)250mR300m,线间距为3650mm。2)直线地段地下侧式车站建筑限界地下侧式车站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限界为1450mm,站台面至轨面高度为300mm。线间距和车站站端区间线间距一致,XX火车北站因站端有交叉渡线,线间距为4.5m,亚泰大街站为3600mm。车站顶部风道下缘至轨面高度不小于4800mm。3)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隧道长度约2.4km,线路有半径R=350m的曲线,线间距从道岔处的4.5m渐变为3.6m,两线间无中隔墙。该工程暗挖单洞双线马蹄形隧道,有线间距为4.5m和3.6m两种断面。综合考虑隧道不长,限界确定时按照直、曲线地段限界断面相同原则制定。线间距为4.5m的单洞双线马蹄形隧道,最大宽度为9300mm,轨面以上高度限界为6047mm。线间距为3.6m的单洞双线马蹄形隧道,最大宽度为9100mm,轨面以上高度限界为5616mm。4) U型槽建筑限界XX站站前段U型槽,大部分处在R=350m曲线地段,且U型槽段总长度较短,故确定直、曲线段限界一致,右线路中心线到结构边墙为2400mm,左线至结构边墙限界为2200mm,线间距为3600mm,建筑限界最小宽度为8200mm。5)区间直线地段高架桥面建筑限界高架桥面两侧接触网电杆及下锚设备内侧面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为2400mm,护栏内侧面至线路中心线距离为2550mm,线间距为3600mm,。6)直线地段高架线侧式车站建筑限界高架线侧式车站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限界为1450mm,站台面至轨面高度为300mm,线间距和车站站端区间线间距一致,不小于3600mm。高架侧式车站接触网一般采用柔性悬挂,考虑柔性悬挂设备安装高度后,其接触网横梁底面距轨面高度一般不小于5800mm。2.3.8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由外电源、中压网络、牵引供电系统(含牵引变电所、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含降压变电所、动力照明)、电力监控系统、杂散电流防护系统构成。2.3.8.1 外部电源方案XX轻轨三期工程采用分散式10kV外电源引入方案。2.3.8.2 中压供电网络接线方式的选择轻轨三期采用“双环网”作为中压供电网络形式。2.3.8.3 轻轨三期中压供电网络XX轻轨三期中压供电网络具体接线形式为:1.通过3个城市变电站分别引入6路外电源。1)XX站:西侧长通变电站,距离约1km;2)XX大路站:西北侧南关变电站,距离约1km;3)富奥站:东侧彩云变电站,距离约1km。XX轻轨三期工程供电系统分别从上述三个城市变电站各引入2路10kV外电源。2全线设三个供电分区。1)XX火车北广场站东新路站;2)XX大路站南湖大路站;3)北海路站102国道站。三个供电分区之间设应急联络开关,正常运行方式下,联络开关断开,当需要时可以将联络开关闭合以实现不同分区之间的电源支援。3.每个供电分区内均为双环网接线。4.降压变电所不设母线分段开关。5.高架车站降压变电所设负荷开关作为环网开关。2.3.8.4牵引供电系统采用直流750V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正线共设6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分别位于XX火车北广场站、XX站、公平路站、南湖大路站、富奥站、102国道站;在车辆段设1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牵引变电所主接线中压侧为分段单母线,设母线分段开关。两台牵引变压器接于同一段母线上,构成等效二十四脉波整流。根据牵引计算结果,牵引变压器容量分为两种:21200kVA和2800kVA。牵引变电所直流侧额定电压为750V,单母线接线。硅整流器的正极通过直流快速断路器接于牵引直流母线上。各馈出线通过直流快速断路器向牵引网供电。2.3.8.5 牵引网系统向轨道交通电动车辆供给电源的牵引网分为:架空接触网和接触轨。XX快速轨道交通三期工程架空接触网方式。架空接触网有两种悬挂方式,即柔性悬挂和刚性悬挂。隧道内采用柔性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的形式通过;正线上地面及高架线路采用承力索、接触线组合形式。XX快速轨道交通三期线接触网悬挂方案为:正线: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车场出入线、试车线: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车场线: 带补偿简单悬挂2.3.9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控制中心与3号线已建朝阳桥控制中心合用。XX市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共15座车站及区间、1座车场、1座控制中心,同时预留与续建工程相衔接的条件。通信系统组成XX轻轨三期工程通信系统由传输、专用无线通信、公务电话、专用电话、闭路电视监视、广播、时钟、乘客信息显示、办公自动化、电源与接地、集中监控及告警等系统组成。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1通信系统满足以下要求:1)通信系统是高可靠、易扩充的数字网络系统。2)通信系统的设备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3)通信系统应适地下及高架环境,选用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防尘、防锈、防震、防潮的设备和材料,并不得侵入限界。4)通信系统充分考虑电气铁道特性,采用抗电气干扰性强的设备和电缆。5)在地下环境中,电缆采用阻燃、低烟、无毒、防蚀的产品;在高架桥上明敷的电缆,具有防潮及抗太阳光辐射能力;并注意防鼠害和防杂散电流腐蚀。2通信系统设备对环境的要求:1)温湿度及振动冲击条件,见表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关单位软件开发数据保密协议书10篇
- Linux系统磁盘分区规定
- 市场营销总监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 传染病风险评估方案
- 地方工科院校高校贷款财务风险:洞察、评估与化解策略
- 地带性土壤中菲的土 - 水界面吸附 - 解吸行为及黑炭影响机制解析
- 地基GPS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原理、方法与应用的深度剖析
- 安全生产年度工作报告个人总结
- 平安寒假安全教育
-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职责包括哪些内容
-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植物鉴赏课件
- 安徽省华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肿瘤热疗中国专家共识
- 2025年甘肃省药品检查员资格考试(药械化流通)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自来水企业内部管理规范
- 2025新热处理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工会兼职补助管理办法
- 纸箱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