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1页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2页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3页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4页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到如今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有关素质教育概念在教育理论界没有一个定论。正是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概念认识的模糊性和不统一性,使得基层学校层面在实施素质的时候以偏盖全,误区多多。再加上传统科举文化的消极影响,使得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即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然后,什么是党的教育方针呢?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只有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就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一、综合实践活动为素质教育而生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国家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深入的进行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各阶段都设置了不同课程门类,通过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实施,共同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理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新课程结构性的突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对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相当的价值,它与学科课程同样重要。从课程形态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着眼于“整体的学生”而开发的整体、连贯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间接掌握上,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亲身实践,去体验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并培养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实际接触和相互作用获得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最鲜活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动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为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创造条件。”我校是一所军训及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自2003年创办以来,一直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寻找一条能有效与新课改结合,切实扎实推动素质教育的路子。经过不断地探索,现在出有成效,2011年我校开发出了“学生军训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为我校的素质教育事业走向正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有效的载体 教育学原理认为,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受到遗传、环境与教育这三种因素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活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教师主导的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特殊社会活动。其中课程是这种活动的载体。也就是说。学生是通过课程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这就需要学校为其提供结构合理、内容适中、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成长需要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基础教育各阶段都设置了不同课程门类,通过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与有效实施,共同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实验的一大亮点它承载着新课程的理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新课程结构性的突破。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不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增加学生的人生体验,使之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自然使它与学科课程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三、在素质教育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学科课程常常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逻辑性、学科性、简约性为其显著特征。综合实践课则不以单一的学科体系为基础,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严密性,而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基于学生的经验与兴趣,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其实,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早已清晰地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早就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古人亦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读“有字之书”,即间接经验学习;后者则是“读”“无字之书”。即直接经验的实践。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实践才能出人才、出真知,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知识学习是无法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 时下不少课堂教学仍然以灌输为主,缺乏启发性,导致学生记忆了大量知识却形成不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其实际操作能力也未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许多学生学了外语却不能很好应用于交流,学了哲学却未能形成哲学思维方法,学了电学却不会使用家用电器,学了生物却不知生活中的花鸟虫鱼;尽管学了道德规范的条条框框,也转化不了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以一定的间接经验为基础,但主要有赖于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积累直接经验。 (二)接受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关系 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习。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是指人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较之前人的学习理论有了重大突破,对学习本质的内在机制有更为科学的揭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根据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的需要而作出选择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较适合于间接性经验的获得,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而实践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实现能力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情感性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而是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的。然而,由于受传统学科教学中“知识本位”教学论以及“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接受”几乎成为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被动静听、机械记忆、反复操练、再现知识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压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泯灭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整合打开了一条通道。由于课程形态的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满足于单一的学习方式,不停留于对书本知识和现成答案的间接把握上,而是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与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借以增长见识与才干,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一种“做中学”的习得模式,其基本的活动方式包括试验、调查、考察、设计、制作、公益劳动、社会宣传、表演、社区服务等等。其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亲自实践、切身体验。这种集实践性、体验性、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于一体的课程形态,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近期效果与长远效益的关系 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有些显性的素质目标可在近期达成。而一些隐性的素质目标则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实现。日本一位学者曾经用“冰山模型”来比喻人的“学力结构”:露在冰山之上的是知识、理解与技能,这些显性素质可通过短期训练形成,经反复演练一般也可得以巩固,而且应付考试也会取得较好的近期成就:而在冰山之下的是隐性素质,比如思考力、判断力、观察力、兴趣、情感、价值观等,则需要长期积累,但一旦形成就可终身受用。笔者认为,冰山之下的隐性素质更接近“素质”本真。这样一个立体的素质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需要所有课程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的。 在学校就读期间,学生一方面通过学科课程学习获得一些显性知识,另一方面还通过亲自体验和感悟获得那些不可传授的经验、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后者才能达成有长远效益的隐性目标。据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处理好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近期效果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要求学生在获得原理性知识和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去获得书本之外的直接经验,进而形成和发展自己的隐性素质。当然,不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