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润州区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八 年 级 语 文 2009年4月命题人: 审题人: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2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 号一二三总 分(一)(二)(一)(二)(三)(四)得 分 一、积累运用(共22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共13分)1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假如生命是树,就要qi 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 o 然挺立的参天大树,也要在g 壁沙漠中倔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精疲力竭迷路的b 涉者以希望。 2默写。(7分) ,怅望青田云水遥。巢成雏长大, 。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斯是陋室, 。 ,欲上青天揽明月。 ,小桥流水人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孙玉成绩一直不好,同学甚至老师都瞧不起他,到了五年级,他进步很快,成绩在班级已名列前茅,令同学和老师不得不另眼相看。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C、慕名往餐馆进餐的人日多,小餐馆很热闹了一阵子。可是好景不长,餐馆逐渐由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了。D、老李虽已年近六十,但仍老当益壮,干起活来决不亚于年轻人。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9分)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段,每句都有语病,请选择其中两处进行修改。(2分)读罢小说,我感触颇深,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地流淌着爱心灌注的暖流,处处播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的希望。第 句应该修改为: 第 句应该修改为: 5根据下面短文的内容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这种“爱和恨”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科学家经过试验证明:洋葱和胡萝卜它们发出的气味可相互驱赶对方的害虫;在月季花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玫瑰和百合花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而一些植物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否则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 6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 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二、阅读理解(共48分)得分评卷人(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完成 78题。(共5分)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描写了 ,显示了 。 下阕抒发了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3分)8.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2分) 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完成912题。(共11分)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揣摩她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竞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她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9 作者在文中叙说了两件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0作者说:“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叙述少女故事的文字,概括下列内容。(3分)“平庸的背景”指_ _;“灵魂生活的迹象”指_ _;“很动人的光彩”指_ _。11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一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2人的高贵不是显赫的权势、富足的金钱和华丽的外表,根据上文说说是什么使一个人的灵魂高贵?在你平时的生活里常常也有这样高贵的灵魂出现,请举一例。(3分) 得分评卷人(三)阅读拔掉那颗蛀牙一文,完成1216题。(共18分)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12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13请根据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疏远亲情,畸形抗争 回报亲情,收获快乐。14联系上下文,你是如何理解“茁壮”一词?(3分)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15“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16第10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17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4分) 得分评卷人(四)阅读马说节选,完成1821题。(共14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 人有卖骏马者,此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比:连续,接连。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朝:早晨,也指一天。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才美不外见( ) 愿子还而视之 ( ) 其真无马邪( ) 去而顾之 (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20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物联网技术服务协议样本
-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5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农村项目承包建设协议书
- 农业资源评估及开发利用协议书
- 医疗器械进口质量保证协议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押题模拟(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
- 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模板全面洞察市场趋势
- 专题十八 椭圆解答题-2022届天津市各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 红酒市场调研报告
- (正式版)JBT 7248-2024 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规范
- 2023年4月自考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WLAN基础知识》课件
-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概述
- 《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以太坊与智能合约技术解析
- 煤矿法律法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