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30单元译文.doc_第1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30单元译文.doc_第2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30单元译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单元】陆游筑“书巢” 【原文】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妻子、儿女)不觌d: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 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 观之。客始不能入,既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确实、真的)乎其似巢也!”(节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或栖于椟(d):有的藏在木箱里;椟,木箱。 陈:置。 枕藉于床:平躺在床上。 疾痛呻吟:指因书中的事而引发痛苦呻吟。 觌(d):看。 间:偶尔。 或:有时。 就:走向前。 既:之后。 【译文】我房间内,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放在眼前,有的像枕头一样置于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看看,到处都是书。我吃喝行走,痛苦呻吟,悲愤忧愁感慨,无不跟书有关。(我的书房)宾客不到,妻子儿女不进来看,而刮风下雨打雷下冰雹的天气变化,(我)全然不知道。有时想起身走走,而杂乱的书包围了我,仿佛堆积了枯树枝,有时甚至不能行走,(到这时)就往往自己笑着说:“这不是我所说的巢吗?”(有客人来)便带着客人走进去观看。客人开始无法入内,后来又出不了,于是也大笑说:“它像巢,确实啊!” 郑板桥读书【原文】板桥幼随父学,无他(别的)师也。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轻易)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自卑(低)及高,由迩(近)及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是)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b,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愤激:发愤。 屈曲委蛇(wiy):曲曲折折地深入研究。 奥区:深奥的地方。 【译文】郑板桥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没有别的老师。然而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发愤,自己确立(自己的观点),不轻易迎合普通人(的见解)。从浅到深,由低到高,自近到远,(这样)来前往古人深奥的地方,来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情、才能。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不知道不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诵读。郑板桥每读一本书,必定是千百遍。船中、马背上、被子里,有时对着饭菜忘记拿汤匙与筷子,有的时候面对着客人听不到他们的讲话,并且忘记了自己说的话,(这其间)都在记忆和默默的背诵(书的内容):书有不背诵记忆的吗? 古今学者 【原文】 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怠慢)同列(行),人疾(怨恨)之如仇敌,恶(w,憎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同“悦”)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做官)也。 【注释】 凌忽:欺侮忽视。 鸱枭(ch xio ):猫头鹰。古人认为是恶鸟。 道:道义。 修身:此指装饰。 【译文】学习,是用来求得长进的。(可是)见到有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不欺侮忽视长者,轻视淡漠同辈人。(这样的人),人们像对仇敌一样怨恨他,像对恶鸟那样讨厌他。这样因为学习损害自己,不如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如今求学问的人,只是(为了)能取悦于人。古代求学的人为了别人实行道义;现在求学的人为了装饰自己,来求得做官。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原文】眉山苏洵,少(年轻时)不喜学,壮年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 ,又举茂才,皆不中(录用),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 、百家之说。嘉祐初,与(带领)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震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专,独步)天下,目(视)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注释】眉山:古地名,今四川眉山县。 举进士: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 举茂才:指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 六经:指被儒家推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著作。 嘉祐:宋仁宗年号。 【译文】四川眉山的苏洵,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到了青壮年时还不知道要读书,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读书,参加科举的进士考试,和地方上有才德的人的选拔,都没有被录用,(苏洵)说:“这些不值得成为我学习的内容。”(于是)就烧了自己的文章,关门读书,五六年时间,就对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十分有研究。嘉佑初年,带领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到了朝廷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进士考试,(成绩)也都在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震动了京城,苏氏的文章超群出众,独一无二,(人们)看他们文章说“三苏”,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 4.晋平公七十欲学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哪里)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年轻时)而好(ho)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对,好)哉!” 【注释】 晋平公:晋国国君。 师旷:盲音乐师,名旷。 炳烛:点燃蜡烛。 【译文】 晋国国君平公问盲音乐师师旷说:“我年纪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跟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呢?”师旷说:“眼盲的我怎么敢与君王开玩笑呢?我听(有)这样的说法:年少时爱好学习,像太阳初升的光芒;壮年时爱好学习,像太阳当空时的光亮;年老时爱好学习,像点燃的蜡烛的明亮,在点燃着的蜡烛的明亮(下行走),跟在黑暗中行走,哪个好呢?”晋平公道:“(说的)好啊!” 5.欧阳询尝行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写)。驻(停下)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同“返”),下马伫(停)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才)去。 【注释】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