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不跪着教书”【内容摘要】 “不跪着教书”的提法始见于2004年,近年来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个提法新颖、别致、形象,内涵丰富,集中体现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探索与思考,实在值得广大教师品味、借鉴。叶圣陶指出:“教师的全部意义在于教书育人。”如何“教书育人”就应该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和思考并为之实践的问题。笔者以为,“不跪着教书”首先应该“不跪着做人”,只有教师师德师风高尚,才能影响和教育学生。其次,“不跪着教书”的要义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这种能力学生要有,教师也要有。教师必须以自身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迷信,敢质疑,放下架子,去鼓励学生多思善思,从而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自己造就成为祖国建设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关键词】 做人 独立思考 放下架子 鼓励“不跪着教书”的提法始见于吴非先生的同名教育随笔集。吴非先生是省特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作为同行,笔者颇有认同之感,故不揣鄙陋,也来发一发自己对于“不跪着教书”的一孔之见。一、要想“不跪着教书”,必先“站直了做人”“站直了做人”是说要有良好的人格与修养,行得正,立得直,堂堂正正做人。这是“不跪着教书”的前提。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白纸一般纯洁的学生。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求知”,我们教师自身何尝不是如此?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是对我们的褒扬,更是对我们的鞭策与期待。要想无愧于人,无愧于心,则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绝不允许掺杂个人的私心杂念。拿破仑的名言“不想成为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或许适用于任何行业,但唯独不适合教师,一心想着做官的教师绝不可能是好教师。都说“师道”要“尊严”,这“尊严”得来谈何容易!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然大凡追名逐利者,势必要低头,要弯腰,继之以谄媚,直至“跪着”,还有多少“德”、多少“尊严”可言?有的可能还出阴招,免不了干些损人利己的龌龊事,其偏离师德的方向就更远了。这样的人,还能有多少心思放在事业上,放在学生身上?不误人子弟已属不错了。吴非先生就曾因这方面的原因而拒绝了母校校庆时对身为“正教授”、“名人”的自己的盛情邀请,他的回答是,母校在我心中已走向死亡。何出此言?因为母校校风日颓,教过他没教过他的许多都身陷职评、提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怎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林则徐有一幅非常有名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可谓一语道破真谛,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座右铭。我想,这“无欲则刚”四个字就是“不跪着”的最好注脚,“无欲而刚”的人就是大写的人,真正的人。佛家视“嗔”、“贪”为人生大敌,我辈凡夫俗子者,自无此境界,然从中获取一些教益,则大有必要。“师道”要“尊严”,则必先有“师道”,“师”无“道”,何来“尊严”?“师道”乃教师立身从教之本。这里说的“师道”,笔者将之定义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而非韩愈所认为的“从师之道”。教师道德水平低下是可堪担忧的,等于直接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反面的典范。但现实是,师道之不存者的确是有,而且恐怕不在少数,“范跑跑”之流不就是一个明证吗?二、“不跪着教书”的要义在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勿庸置疑,身为教师,职责所系,第一要务在于“教书”,而“做人”只是一个前提。对于“不跪着教书”,许多同行都理解得很透彻,网上的相关文章也有很多,笔者认为,教书要有独立意识,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之谓“不跪着”。此乃教书之第一要义。“独立思考”的关键词是“独立”,因为思考人人会,而独立思考则许多人不见得,尤其是学生。所谓“独立”,笔者以为,就是自己个性的标新形式之一,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自觉地、主动地、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习惯与思维养成的过程。通俗地讲,是指有自己的思维、判断及创新,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经验,挑战书本和权威,于质疑和挑战中重新审视,从而能取得不同的发现和创造。这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却与这一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生活中很多人已经习惯了随波逐流,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为什么柏拉图能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门徒?就因为他能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而别人不会。据一篇文章介绍,在苏格拉底拿来的自称是刚从园里摘来的苹果面前,人人都说苹果很香,只有柏拉图一个人看出那是蜡做的,根本没有香味,因为他闻不到,从而产生了怀疑。可见,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相信自己的思考能力,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伟大的人物如柏拉图无一不喜欢独立思考,他们因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视角而有所发现,进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柏拉图,中国很少有柏拉图一样的人物?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系。白南风先生指出:“中国最贫穷的是独立思考能力。”有网友也撰文称,中国的教育从来都是以培养知识为目标,而忽略了培养有思想的人。这未免有点耸人听闻,言过其实。但一个事实是,一直以来,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要思考也只是思考前人所思考过的,没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即使有疑问发现,也是不敢挑战和质疑。逻辑上, 当我们思考他人思考的, 我们所能期待的最好成就也只是取得他人所已经取得的而已。那么,这种思考就始终跳不出前人思想的范畴,根本谈不上“创造性的思维”。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超越, 我们就需要避免同样的陈腐的思考. 我们需要与传统的智慧相独立。好在我们已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遗余力地做出了我们的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主动性”、“积极性”就是独立思考。其实,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中国的先圣孔子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给学生提出过要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语道破了“思”对于“学”的重要意义(这里的“思”当有独立思考的意思)。为人师者,“不跪着教书”在于以自身的“独立”去引导学生“独立”。试想,如果教师“跪着”教书,那学生还不得“趴着”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毫无思想、毫无主见的所谓“人才”,必定是机械的甚至畸形的,肯定为社会所不需。教师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质疑精神,不迷信书本及“教参”(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迷信权威,做一个“学者型”教师,这样才能“站着”教书。而对于一个学校而言,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则意义更为深远,作用更为强大。一篇题为用“有想法”的德育,培养“有想法”的学生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北京十一学校的德育创新举措,作者为该校的刘艳萍老师。从这篇文章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了一个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所作的切实努力,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该校的校训就很值得关注:“志远意诚,行圆思方。”前半句的意思很明显,这后半句的意思是说学生要“思想活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这就将独立思考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校为培养学生“有想法”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方法上的探索与创新更值得关注。其中有一条,叫做“从学生的想法中寻找创新点”,推出的相应活动是“校长有约,共进午餐”,鼓励学生大胆说想法,提建议,并把自己的文字付梓交售。这样一来,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比如他们研究了校长平日里的活动路线,以便在每次新书发布的现场都能“逮”着校长,让他不得不掏钱购买。该文最后称:“当孩子习惯于在成人面前闭嘴的时候,一个民族的未来的创造力就会被抹杀。”真希望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能看到这句话,也真希望如此“有想法”的学校和如此“有想法”的学生能在神州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那么,如何才能“不跪着教书”,从而培养“不跪着学习”的学生呢?三、放下架子,鼓励学生多思 长期以来,学生已对许多教师形成了反剪双手、板着面孔、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教师威严的压制之下,课堂上学生自然不会思考,不敢发言,即便偶有思维的火花(这本已属来之不易),却因表达结结巴巴而招致教师或严厉或不屑的目光(这种教师不在少数),这种“火花”也会在瞬间熄灭。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想不变成“一言堂”都难。 问题既然已经认识到,那就非得解决不可。如何解决?其实很简单,多给学生鼓励。有时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便胜却千言万语。在学生不甚清晰、结结巴巴的表述面前,最忌讳的莫过于嘲笑。笔者多年前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少儿节目,主持人问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有小朋友回答“因为花儿爱漂亮”,也有小朋友回答“如果花儿不红,太阳公公就不喜欢”叽叽喳喳,五花八门,充满着童趣与想象。其实我们大人都知道,这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根本不对的,那只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可是,惟其是小孩子,毫无知识的积淀,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维自由翱翔。我们没有权利对此有任何苛求,相反,还应大加鼓励。可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我看得目瞪口呆。我们的这位主持人叔叔对着这群天真稚气、充满期待的小朋友一阵哈哈大笑,颇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味道,笑完了,这位负责任的叔叔一本正经地说,小朋友,你们刚才都回答错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那是因为花儿中含有一种元素(恕我孤陋寡闻,具体他说的是哪种元素我至今都没听懂,也没搞懂),经太阳一照,就变成红色了。这番话直把现场的小朋友听得一愣一愣的,有一个竟当场哭了,可能是深为自己回答错了而感到羞耻。这一笑笑出的岂止是眼泪,就在这哈哈大笑中,多少未来的爱迪生、爱因斯坦恐怕就此销声匿迹!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做法,到底给了学生多少鼓励,有多少学生因为我们的鼓励而变得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我们还要问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架子端得有多大,尤其是学生表现出难得的挑战教师的权威,让你“下不了台”的时候,是继续鼓励还是恼羞成怒?可是,这在大师们面前却不成为问题。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超音速时代之父”,他就曾经因为否认了钱学森的一个正确论断而亲自登门向钱学森道歉;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沃尔夫鼓励并帮助学生发表驳斥自己观点的文章,这位大胆的学生因此不断开拓思维领域,以致后来成了比老师还有名的科学家,他就是罗蒙诺索夫。这样的老师从不会用权威来压制和扼杀学生的探索精神,他们会让学生一生受益。其实韩愈早就有过论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大可不必为所谓的面子问题而大伤脑筋。笔者虽不是什么大师,不过也曾在学生挑战我的权威时正确给过学生以鼓励。笔者是一位语文老师,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向学生介绍:“有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成语叫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先就出自于这位齐威王之口。”当即就有一位男生提出质疑,表示他印象中最先说这话的并非这位齐威王,而是另有其人。当时我感到脸上发烫,神色颇为尴尬。难道是我错了?“教参”上不是这么说的吗?我掩饰性地让学生回去查找资料,将这个问题搞搞清楚。第二天上课,我正要开讲新课,那位学生举手了。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有必要先将昨天那个问题搞清楚。(我脸上又是一红)我查过了,老师是你记错了,最先说这话的应该是楚庄王。诚然,齐威王也说过这句话,但那要在楚庄王之后的两百多年。”我只好尴尬地说:“同学们,是老师记错了,现在加以更正:这个成语最先出自楚庄王之口。”我正在考虑接下来该说些什么样的话来为自己打打圆场,不料那位男生紧接着又开口了:“别忙老师,我还查过资料,其实最先说这话的既不是楚庄王,更不是齐威王,而是最早见于山海经,不过原话有些出入,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我就是吃不准这到底算不算。”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实说,到这个时候,我是深深被这个学生折服了。且不说我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位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和挑战的勇气就很令人佩服。我诚恳地向学生说了以下一番话:“同学们,我不说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学术上的错误,我想说的是这位同学表现出来的求真意识、质疑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确值得表扬,也值得同学们当然也包括老师的学习。其实老师真正应该向同学们致歉的并非是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而是老师缺乏这位同学那样的精神。实话告诉大家,关于刚才那个问题,老师只是看了教参上的说法,就毫不怀疑地照搬过来跟同学们说了。看来权威有时候也是会犯错误的,老师以后一定不会盲从,同学们你们呢?”接下来的这堂课我再也没说过一句话,而是将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说说如果我对老师说的以及书上写的有疑问该怎么办。起先学生畏畏缩缩不敢开口,后来看到我的目光很真诚,这才放开胆子大声说。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堂本来颇令老师有些尴尬的一课居然成了学生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时隔好久,仍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还时有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提起。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其实决定着学生的思维能走多远。学生不是不愿思考,也并不都是“沉默的羔羊”, 他们有思的能力,有说的欲望,也有质疑的勇气。茅盾说过:“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股份经营期刊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股东申请退股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购买冷库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购买奔驰协议书
- 2026届安徽省三校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农业机械租赁及使用安全责任协议
- 跨平台与跨设备的科学计算插件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精神疾病神经机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道路改造 房屋协议书
- 大数据媒体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股指期货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美术介绍教学课件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左海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作文题目解析+范文
- 素描构图与透视教案
- 体育培训入股协议书
- 2025年职工技能大赛考核试题及答案
- 仓库运输管理方案计划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 传媒入股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