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八十九中 王 珲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是两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没,山水景物本是无情物,因为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景物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课两篇短文都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他们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让学生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知人论世。特别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只有在了解作者被贬黄州这一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媒体设计思路本科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是这两篇短文的特点。因为本文注重朗读与背诵,在读的过程中带动其他环节,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读”的环节。在课件中插入了适当的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山川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因此,在媒体设计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上优美的音乐,既有视觉,又有听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4背诵两篇短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3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德育目标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的含义。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探究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通过诵读整体把握文章的自学方法、借景抒情教学过程:一、 布置预习任务1最少读三遍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预习疏通文意,划下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写在作业本上。2查找两篇短文作者的资料,注意其中有助于理解文本作者经历,尤其注意苏轼在文中所写的“元丰六年”时的遭遇。二、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教师: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片。请用你的语言描述画面景色,谈谈你这样描述时的心情。学生描述景色,谈自己心情。教师:你看到了这样的月景,又是这样的一种心情。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宋代文学家苏轼,看看他是怎样描写夜景,在这样的夜景之中又是怎样的心情。(二)赏读美文,走进月夜美景1.想一想:苏轼所见夜景如何?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是什么意思?“盖”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旨在进一步强调重点词在文中的含义。)“空明”描写了月光的明亮、澄澈、洁净。(2)追问:为什么作者会把竹柏的影子看成是水中交横的藻荇?明确:月光如水,竹柏在微风中摇曳,他的影子在月光下就像藻荇在流水中漂浮招摇。(三)品味美文,理解作者情感1.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看到这种月夜美景的?(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句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明确:“欣然”。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板书: 赏月的欣喜)(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是什么意思?“乐”是指什么?“无与为乐”表达作者什么情感?“遂”是什么意思,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念:想到,考虑。乐:快乐,这里指赏月的快乐。无与为乐:没有人能共同分享,是一种遗憾,这么美的月色要找人共同分享。 遂:于是,就。它有立即、即刻的意思,体现了急于寻找一个人同乐。(3)为什么急于寻找张怀民?张怀民是什么人?补充资料: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遂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为什么?明确:“亦”字现出心有灵犀一点通,相知的喜悦。 “步”字是漫步的意思,体现作者与好友赏月时的悠闲。(板书:漫步的悠闲)(5)相知好友相携漫步赏月,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呀,让我们吧这种欣喜和悠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读课文)2.文章开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有什么作用?明确:对苏轼来讲,元丰六年有这不同的含义。(多媒体出示这一段苏轼的经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1)苏轼从元丰二年被贬黄州,到元丰六年,已经被贬四年,在这四年中,苏轼会是怎样的心境?(悲凉、抑郁)“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能看出此时苏轼的确是一个“闲人”。(2)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是反问句,表示强烈肯定,意思是有月的夜晚很多,有竹柏的地方也很多。其他的人为什么没有欣赏到这种美景呢?一则没有欣赏这种美的能力,另一则是因为他们没有我这样“闲”。我为自己能欣赏这种美而自豪月亮处处都有,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它。“闲人”并非指身体的清闲。但是苏轼并不闲。他当时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是闲职,而且没有薪俸。为了糊口,他租种了50亩荒地耕种。在黄州住的房子也要自己修盖。从身体上讲,他并不清闲。他是什么闲呢?是闲情,闲情雅致。苏轼非常有才华,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他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他正的愿意做这种“闲人”吗?当然不愿意,这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说明了苏轼自我排遣的旷达。(四)小结:空明的月色中,我们跟随苏轼的脚步欣赏了摇曳多姿竹柏之影,更赏到了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三、教学答谢中书书(一)通读课文,文言积累1.读课文,指明学生解释重点词。2.指名学生通译全文。(其他同学在译完之后可以指正。)(二)谈美景,理解作者情感。1.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本文景物的有何感受?(学生自由)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从那些语句看出来的?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追问:如果本文没有标点,请你给“实是欲界之仙都”加一个标点,你想加什么标点?为什么?明确:可加“!”“实是欲界之仙都”,作者将在山水之间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遗,抒发了对于山水的酷爱之情。(板书:情感 热爱山水)(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问:“与”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与”是参与的意思,这里指欣赏。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他的妙处了,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板书:自豪比肩)四、课堂小结两篇短文同为写景,但其中包含的作者情感却截然不同。从答谢中书书中,我们看到“山中宰相”热爱山水、酷爱自然之情,看到他为自己能真正欣赏美景而自豪的陶醉。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从那宁静的月夜之中,看到了苏轼无奈的身影,他有贬官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还有自我排遣的旷达。也许,你还能读出文字后面的很多很多,那就从今天开始翻开书,去寻找那些在山水美景之中的悲喜吧。五、作业:选择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景物描写中流露的情感。六、巩固练习1解释加点词语:(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2)晓雾将歇 歇: (3)念无与为乐者 念: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2默写:(1)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3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一词包含复杂的意味,有贬谪的 ,赏月的 ,漫步的 ,自我排遣的 。板书设计:借景抒情 景物 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月夜之美 悲凉 欣喜 苏轼 悠闲 旷达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 热爱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钦州泳池恒温工程方案(3篇)
- 桥梁工程检测方案(3篇)
- 2025混凝土、砖块及运输承包合同
- 2025年养护工程试卷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合同模板餐馆合伙经营合同书范本某餐馆合伙合同条款可做参考
- 交通工程方案编制依据(3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建材预购合同范本
- 202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2024届广东省高三三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 2.5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操作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日月地
- 校园五清三提方案
- 高龄患者PICC导管静脉血栓形成的个案分享课件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
- 国企纪检干部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2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