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案例.doc_第1页
《春酒》教学案例.doc_第2页
《春酒》教学案例.doc_第3页
《春酒》教学案例.doc_第4页
《春酒》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酒教学案例龙岗学校 聂燎闽春酒教学案例春酒人教版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它文字浅显、情感温馨,是一篇值得欣赏的美文。思乡是本文的一大主题,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民俗和故乡的人情,来抒发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然而思乡这一主题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指导学生品味细节描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领会文中的思乡之情。【案例描述】一、情境导入师:新年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我想知道同学们在家都用哪些方式来庆祝新年呢?生(七嘴八舌地说,营造一种热烈的气氛):放鞭炮、贴春联、吃东西(投影展示新春庆祝组图)师:在吃的东西中你最爱什么?生(随意说):年糕、桂花糖、肯德基(生大笑)师:你们有没有喝过酒?生:没有,未成年人不能喝酒。师:对了,我们是未成年人,还不能喝酒。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戒”,去喝一种你们都能喝的酒,那就是琦君故乡温州的春酒。(板书课题、作者)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可能有同学要问:琦君是谁啊?那我要问你们有没有看过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生:(很多人)看过。师:那就是琦君写的啊。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琦君吧。(幻灯出示琦君生平及主要作品)下面,由老师把这篇课文读一下,大家边听边感受一下琦君家乡春酒的味道如何?再想想:在这篇文章里,琦君除了向我们介绍她家乡的春酒外,还介绍了哪些过年习俗?(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师:好了,课文读完了,大家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啊?生:好。师:怎么好了?生:很有感情。生:充满深情。师:谢谢大家夸奖。等一会你们能像我一样读这篇课文吗?生:能。师:很好,希望你们都能读出感情。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有几个字的读音与往常不同,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幻灯)家醅(pi)炮制(po)挑剔(t)师:请同学们把拼音写下来,读一遍。生:(连读了三遍)师:(笑)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下子读了三遍,很好。接下来,谁能告诉我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生:喝春酒。师:(板书:喝春酒)很好,那春酒的味道如何?从哪里看出来的?生:春酒味道很好,因为第3段写道:“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师:不错,回答很完整。那作者写春酒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她家乡的春酒好喝吗?生:不是,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师:这从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生:第10自然段。师:对了,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遍。注意,既然是抒发思想之情的,一定要读得深情一些。(学生齐读第10自然段,教师板书:思乡)师:除了春酒令她回味,作者还回忆了那些事情?生:会喝酒。师:对,这件事很明显。(板书:喝会酒)还有吗?生:拜神。生:祭主。生:打年糕。师:这些事情都是什么时候做的?生:打年糕是过年前,拜神、祭主是过年的时候。师:是啊,我们就把这些事合在一起,算是过新年吧。(板书:过新年)师:这些都是作者怀念的事情,为了缓解乡愁,她用一种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方式来寄托感情呢?生:她也泡了八宝酒。师:(板书:酿春酒)是啊,可这样做,解了她的思乡之愁吗?为什么?生:没有,因为她泡酒用的是美国葡萄酒,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少了家乡味。师: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家乡味”也。(板书:家乡味)“家乡的味道”,这才是作者思乡的源头啊!三、二读课文,品味细节是啊,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美好的回忆,更是作者情感的依托啊。其实,琦君的作品大多是回忆童年的,她写故乡,写亲人,写师友,因为她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多年的游子生涯常常勾起她的故园之思,文章便免不了思乡的惆怅,但毕竟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故乡的人是美丽的,这都是时隔多年作者仍念念不忘的。今天我们读她的春酒,不难发现其中透出的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下面,请大家大声的、自由的将课文朗读一遍,去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美好的人性和生活的情趣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请问人性的美好体现在那些人身上?生:母亲、阿标叔。生:还有会首。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把写母亲的句子都找出来,然后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一下。(学生自主活动)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找到的句子吧。(课堂陷入可怕的沉默)师:别人说沉默是金,但我今天不是来找金子的,而是来挖钻石的,看看今天第一颗钻石在哪里呢?(片刻之后,一只勇敢的手臂举起来)师:第一颗钻石终于发光了。生:“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吧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是个善良、热情好客的人。生:“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吧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这句话也说明母亲是个热情好客而又乐于助人的人。生:“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这句话说明母亲是个很大方的人。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说明母亲是个很纯朴、很善良的人。生:“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说明母亲是个勤劳简朴、做事细心的人。师:大家找得准,说得也非常好。再说说阿标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说明阿标叔也是一个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人。师:为什么?生:他又不参加喝酒,但他却“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师:我们平常说“巴结”就是讨好别人的意思,请问这里也是这个意思吗?生:不是,是“勤快”的意思,注释上有。师:很好,看来大家看书很细心。师:会首和喝会酒的人好吗?生:也很善良,因为他们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师:何以见得?生:书上说:“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他们凑在一起就是为了帮助这个缺钱的人。师:她们对作者好吗?生:好。他们让作者靠在自己怀里,让她蘸自己杯里的酒喝。师:你们感觉他们在一起像不像一个大家庭?生:像。师:这种氛围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是啊,从这些人身上你除了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外,还能让人感受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你们觉得这里民风如何?生:很纯朴。师:是啊,透过这些,我们既看到了美好的人性,又看到了很纯朴的民风。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哪些细节又让你感受了作者童年的情趣呢?生:“请喝春酒时,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这句话很有趣,因为它写出了我的贪吃和可爱。师:你说说体现在哪些词语上呢?生:体现在“一马当先”、“不请自到”上。师:“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比喻。师:是的,比喻。可作者这个比喻跟我们平常的不一样。一般我们吃饱了会说:肚子胀得像个皮球,像个西瓜,可作者却说像蜜蜂,你们觉得哪种比法更新奇?生:作者的比喻更好一些。师:是啊,一想到蜜蜂那肥肥的肚子,就似乎让人看到了作者那可爱的样子,很传神。我们平常写作用语也应力求新颖、别致。好了,大家接着说吧。生:“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句话也很有趣,小花猫也显得很可爱、很贪吃。师:嗯。我想问问“也是”一词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生:是说她自己也是酒仙。师:很好。我们早知道李白是酒仙、诗仙,想不到琦君这么小就成“酒仙”了,好一个可爱的小酒仙啊。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生:“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句话也很有趣,因为可以看出来我很馋。师:不错,透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一只顽皮可爱的“小馋猫”。还有吗?(课堂突然又陷入了沉默)师:都找完了?应该不会吧?谁还有就赶紧举手啊?(有好几个人在下面小声念,但就是不肯举手)师:我知道你们找到了,但既然大家都不愿举手,那就一起读出来吧。来,预备读生:“我早已偷偷地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师:就是啊,多可爱多顽皮的孩子啊。其实你们早就胸有成竹了,但都不肯站起来说,看来大家很有团队精神啊,好事不愿独自享用,要留着大家一起分享啊。师:请问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孩童的情趣啊?生:“偷偷地”、“好几回”、“舔了多少个指甲缝”这些最有趣,师:很好。现在我们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作者吧,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活泼可爱。师:现在,我们回过头看看,作者真正思念的是家乡的什么呢?师:(教师边提示边小结边板书)真正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家乡怎样的民风?生:纯朴的民风。师:怎样的人情?也要一个带有“纯”字的词。生:纯美的人情。师:很好。还有怎样的童趣呢?生:纯真的童趣。师:(板书完)看来,真正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就是这家乡纯朴的民风、纯美的人情、纯真的童趣,这才是真正的“家乡”啊。大家对“味”的理解一定要深刻些。师:(总结)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本文选材丰富,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寄托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对家乡味道的眷念之心。另外,琦君对语言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她曾说“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这篇文章,她也是用了细腻的描写、奇特的比喻来寄托她的思乡之情、怀母之心、童年之味。四、链接资料,拓展延伸师: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另外几位游子的思乡情节吧。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席慕容的乡愁和舒兰的乡色酒,体会其中情感并与课文作简单比较。师:余光中的乡愁我们是很熟的,我们来一起读一遍。(师生一齐朗读)师:大家说说诗人的乡愁长不长?生:长。他从小时候写到长大后,从过去写道了现在。师:很好。琦君写春酒是不是也这样?生:是的。师:老师把舒兰的乡色酒朗读一遍,大家听后说说诗人选择什么事物作为自己乡愁的寄托?(教师有感情地范读)生:用柳树作寄托。师:是啊,柳树虽是一种极普通的树,可却代表了一种家乡的特色,这与椰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就像琦君选家乡特色的春酒寄托乡愁一样。师:下面我们一齐把这首小诗朗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学生齐读,但偏快)师:大家刚才读得稍快了点。乡愁诗的感情一般都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