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除与其类似制度一、解除与解除条件(aufloesende Bedingung)在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中,有所谓解除条件。解除条件的成就,使合同为了上下文的统一,以下各摘录中出现的“契约”一词都改称为“合同”。归于消灭(合同法第45条第1款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就这点来看,两者有共性。 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以下简称“韩著”)第449页但两者有着如下不同:1.适用范围的不同。解除条件原则上可以附加于一切民事法律行为(无论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或意思表示;而解除合同则是在合同场合才能适用。 韩著第449页;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五版,(以下简称“崔著”)第244页2.发生原因不同。解除条件是行为人为了限制自己行为的效力,以意思表示对法律行为所加的附款:但合同解除通常不是合同的附款,而且解除权也不仅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发生的,很多情形是基于法律规定发生的。 韩著第449页;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以下简称“孙著”)第616页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史著”),第528页 ;我妻荣:债权各论(上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我妻著”)第136页;崔著第245页 3.效力不同。 (1)合同关系是否自动消灭。解除条件的成就,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然且自动地消灭,不需要当事人再有什么意思表示;但合同的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仅仅具备解除的条件还不能使合同当然且自动地消灭,必须有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解除权的行使)才行,有时甚至还需要催告。 韩著第449页 崔著第245页(2)是否有溯及力。解除条件成就时,如无特别约定,法律行为一般是向将来失去效力,不涉及恢复原状的问题;合同解除,除继续性合同外,通常会涉及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问题。 韩著第449页解除条件之成就原则上无溯及力,合同解除发生溯及力,使合同自始归于无效。 史著第528页; 孙著第616页 崔建远则认为解除往往无溯及力,只有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有特别规定及违约解除非继续性合同时,才有溯及力。因此,他认为,合同解除既有向将来发生效力的,也有溯及合同成立当初的。 崔著第245页4.偿还义务的法律依据不同。解除条件成就时,当事人之偿还义务,则依不当得利之规定。合同解除时,当事人偿还义务之范围,如无另有订定,依民法中关于解除权行使的效果的规定。 史著第528页;孙著第616页 【台湾地区“民法典”(以下简称“台民”) 第259条 合同解除时,当事人双方回复原状之义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订定外,依左列之规定:一 由他方所受领之给付物,应返还之。二 受领之给付为金钱者,应附加自受领时起之利息偿还之。三 受领之给付为劳务或为物之使用者,应照受领时之价额,以金钱偿还之。四 受领之给付物生有孳息者,应返还之。五 就返还之物,已支出必要或有益之费用,得于他方受返还时所得利益之限度内,请求其返还。六 应返还之物有毁损、灭失或因其它事由,致不能返还者,应偿还其价额。】【合同法第97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其区别意义如下:(1)不当得利发生之原因,为基于不当得利之法律要件,原状回复义务,为基于解除之效力,两者亦有不同。(2)不当得利之制度,以使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为目的,常以受益人之利益或财产状态(现存利益)为准据,以定返还义务之范围,而在解除之回复义务则以回复给付之原状为目的,常以权利人损失或财产状态为准据,以定其范围,相对人因给付受有利益与否,在所不问。(3)合同之解除,不妨同时发生不当得利请求权。从而债权人可以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或恢复原状请求权。 史著:第556页以上是史尚宽在认为恢复原状义务之性质为法律所规定的特殊义务的前提下所做的论述。但是郑玉波认为,回复原状义务的性质,属于不当得利之义务,仅其返还范围与一般不当得利有所不同。 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二版,(以下简称“郑著”),第335页但两者在恢复原状义务的范围上并无矛盾之处。二、解除与失权约款以下关于失权约款的笔记摘录自金可可老师的“约定解除权“的笔记模板。此处不赘。(Verwirkungsklausel)失权条款(德民旧360、现354:Verwirkungsklausel) Hans Brox,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26. Aufl., Mnchen 1999, S. 125.(金:系经法定意思表示解释规则而来的默示约定之解除权) 又称:Verfallklausel、kassatorische Klausel Philipp Heck, Grundri des Schuldrechts, 3. Neudruck der Ausgabe Tbingen 1929, Aalen 1994, S. 156.【德国民法典(以下简称“德民”旧360:合同的订立,附有债务人不履行就应丧失其基于合同而发生的权利之保留的,发生这一情形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现354:若约定债务人于未清偿其债务时,即丧失合同项下之权利的,则发生该事由时,债权人即有权解除合同。】三、解除与撤销(Anfechtung)解除与撤销均为合同消灭的制度。 韩著第449页;崔著第244页其两者之间的区别如下:1适用范围不同。撤销不仅适用于合同领域,其适用于各种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及民事行为场合,甚至无效的民事行为尚有撤销之可能 参见王泽鉴:“无效法律行为之撤销”,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修订版,第22页;解除合同仅限于合同。 韩著第449页,崔著第244页,郑著第325页,孙著第616页,邱著第352页因此撤销规定于民法总则,而解除规定于债之通则。 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新订一版,(以下简称“邱著”)第353页;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梅迪库斯著”)第392页2发生的原因不同。(1)撤销权的发生通常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第54条)而解除权的发生既可以是基于法律的规定(合同法94条),又可以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约定解除权,合同法第93条第2款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除单方解除权外,解除还有合意解除的方式(合同法第93条第1款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韩著第450页,崔著第244页,史著第528页,郑著第325页,孙著第616页,邱著第352页(2)解除之原因,多为债务不履行,亦即为合同成立后新生之事实;而撤销之原因,则为错误、误传、欺诈、胁迫等项,均为法律行为成立时所生之事实。 郑著第325页,孙著第616页,邱著第353页【台民 第88 条 意思表示之内容有错误,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将其意思表示撤销之。但以其错误或不知事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过失者为限。当事人之资格或物之性质,若交易上认为重要者,其错误,视为意思表示内容之错误。第 89 条 意思表示,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传达不实者,得比照前条之规定撤销之。第 92 条 因被诈欺或被胁迫而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销其意思表示。但诈欺系由第三人所为者,以相对人明知其事实或可得而知者为限,始得撤销之。被诈欺而为之意思表示,其撤销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人。】3效力不同。(1)对于二者的溯及力,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撤销与解除都有溯及力,此为二者相同点。 史著第528页,孙著第616页,梅迪库斯著第392页二是认为撤销都有溯及力,而解除则往往无溯及力,只有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法律有特别规定及违约解除非继续性合同时,才有溯及力。 崔著第244页(2)关于原状回复义务的产生:韩世远认为:就撤销而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之间纵有给付,但在法律上权利未曾变动,返还财产亦是以此为前提,故有成立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余地。解除并非使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之间如有给付并引发权利变动,其权利变动并非当然无效,故有回归的权利变动问题。 韩著第450页邱聪智认为:解除权仅生债权效力,当事人负恢复原状义务;撤销权还生物权效力,当事人负不当得利或物权返还义务。 邱著第353页梅迪库斯认为:撤销并非只是转变债务关系的指向,而是剥夺债务关系的意定效力基础,并以此种方式使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因此,这里对所为给付的返还交换只能通过新的法定的债务关系来实现,依不当得利结算。而解除发生的返还交换效力的请求权和对待请求权本身也构成一种债务关系。解除并不是消灭原债务关系,而只是将其转变为返还性债务关系(Rckgewhrschuldverhltnis) 梅迪库斯著第392页(3)关于原状回复义务的法律依据及范围:撤销以后只法律效果依不当得利之规定,当事人如知其得撤销或可得而知者,应负恢复原状或损害赔偿之责任。【台民 第114条第2项 当事人知其得撤销或可得而知者,其法律行为撤销时,准用前条之规定。第 113 条 无效法律行为之当事人,于行为当时知其无效,或可得而知者,应负回复原状或损害赔偿之责任。】解除后之恢复原状则依解除权之规定(参见前引台民第259条,合同法第97条)。 史著第528页,郑著第326页,孙著第616页(4)损害赔偿的范围行使解除权后得请求不履行(履行利益)之损害赔偿。行使撤销权后仅得请求信赖利益之损害赔偿。 邱著第353页4程序不同。撤销权人应当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法第54条第1款);合同解除基本上在当事人之间就可以完成,除情事变更场合外,一般不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的介入。 韩著第450页四、解除与撤回(Widerruf)(一)在德国民法典中被称之为“撤回关于撤回制度的分类,按照梅迪库斯著稍作整理,为与该书一致,此处所引德民条文及其序号皆参照2002年德国新债法生效前的旧德民。”的法律制度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出现的,归纳如下 梅迪库斯著第412-413页:1对未生效的意思表示的撤回德民 第130条第1款 在向另一方作出意思表示时,如果另一方不在场,意思表示以其到达另一方时发生效力。如果撤销旧德民中文版本此处翻译为为“撤销”,应为“撤回”,下同。的通知先于或者同时到达另一方,则意思表示不发生效力。130(1) Eine Willenserklrung, die einem anderen gegenber abzugeben ist, wird, wenn sie indessen Abwesenheit abgegeben wird, in dem Zeitpunkt wirksam, in welchem sie ihm zugeht. Sie wird nicht wirksam, wenn dem anderen vorher oder gleichzeitig ein Widerruf zugeht. 第109条 【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撤回权】(1)合同未经追认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撤回。也可以向未成年人声明撤回。(2)如果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知道其为未成年人时,只有当未成年人违背真实情况,伪称已经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时,始得撤回;如果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其未取得同意,合同另一方当事人仍不能撤回。【台民 第 95 条 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时到达者,不在此限 。第162条 撤回要约之通知,其到达在要约到达之后,而按其传达方法,通常在相当时期内应先时或同时到达,其情形为相对人可得而知者,相对人应向要约人即发迟到之通知。相对人怠于为前项通知者,其要约撤回之通知,视为未迟到。第163条 前条之规定,于承诺之撤回准用之。】撤回在此已经阻却意思表示发生效力,因此不产生返还清算的问题2.总则编中涉及的对已到达生效的意思表示的撤回。 德民 第168条【全权的消灭】全权的消灭,根据授予全权的法律关系决定。全权也可以在授予全权的法律关系存续期间撤销,但对此项法律关系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撤销的表示准用第167条第1款的规定。以上几种情形中的撤回涉及已生效的意思表示,但允许单方法律行为单独还不能使债务关系成立。在这种法律行为实施之前,也不存在其返还清算可能会产生问题的法律关系。第183条 【允许的可撤销性】事先同意(允许),可以在未采取法律行为之前撤销,但该允许所依据的法律关系另有其他意思的除外。撤销可以向当事人的一方或者另一方表示。【台民 第 107 条 代理权之限制及撤回,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人。但第三人因过失而不知其事实者,不在此限。第171 条 无代理权人所为之法律行为,其相对人于本人未承认前,得撤回之。但为法律行为时,明知其无代理权者,不在此限。】3、特别债法中提及的撤回德民 第530条 【撤销赠与】 ()受赠人对赠与人或者其近亲属有重大侵害行为或者重大忘恩负义行为时,赠与人可以撤销其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仅在受赠人因故意和违法行为致赠与人死亡或者阻碍撤销赠与时,始有权撤销赠与。第610条 【贷款约定】如果合同另一方的财产状况明显受损害而危及返还请求权的,在发生疑问时,约定贷款的人可以撤回其约定。第658条 【(悬赏广告)撤回】()悬赏广告可以在完成行为前撤回。撤回仅在以与悬赏广告同样的方式进行通告或者以特殊通知通告时,始为有效。()可以在悬赏广告中放弃撤回;在发生疑问时,对完成行为规定期限的,视为已放弃撤回权。第671条 【撤回;预告解约通知】()委托人可以随时撤回委托,受托人可以随时对委托发出预告解约通知。()受托人仅在委托人能以其他方法处理事务时,始得发出预告解约通知,但有重大原因不能按时发出预告解约通知的除外。受托人无此种理由而未按时发出预告解约通知的,应赔偿委托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第790条 【撤回指示证券】如果被指示人未向指示证券受领人承兑指示或者履行给付,指示人可以向被指示人撤回指示证券。指示人因撤回而违反其对指示证券受领人所负义务的,仍适用上述规定。【台民值得注意的是,台民上许多与德民中的撤回相应的制度都表述为“撤销”。 第165条悬赏广告之规定在台民上列于债总而非债各 预定报酬之广告,如于行为完成前撤回时,除广告人证明行为人不能完成其行为外,对于行为人因该广告善意所受之损害,应负赔偿之责。但以不超过预定报酬额为限。广告定有完成行为之期间者,推定广告人拋弃其撤回权。第408条 赠与物之权利未移转前,赠与人得撤销其赠与。其一部已移转者,得就其未移转之部分撤销之。前项规定,于经公证之赠与,或为履行道德上义务而为赠与者,不适用之。第475-1条第一款 消费借贷之预约,其约定之消费借贷有利息或其它报偿,当事人之一方于预约成立后,成为无支付能力者,预约贷与人得撤销其预约。第586条 委托行纪人出卖之物,不能卖出或委托人撤回其出卖之委托者,如委托人不于相当期间取回或处分其物时,行纪人得依前条之规定,行使其权利。第715条 指示人于被指示人未向领取人承担所指示之给付或为给付前,得撤回其指示证券。其撤响应向被指示人以意思表示为之。指示人于被指示人未承担或给付前受破产宣告者,其指示证券,视为撤回。第1219条 遗嘱人得随时依遗嘱之方式,撤回遗嘱之全部或一部。】这些情形相当不同,清算问题更多出现在撤回(已执行的)赠与的情形。在此方面,德民第531条第2款引用了不当得利制度。德民 第531条 【撤销的意思表示】()撤销赠与,应以意思表示向受赠人为之。()撤销赠与后,可以根据关于返还不当得利的规定,要求返还赠与物。4新近的德国立法又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同样被称作“撤回”的制度。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一方成立未经考虑的、增加自己负担的债务关系。 详见梅迪库斯著第414-417页(二)解除与撤回的区别如下: 史著第529页1撤回权惟依法律之规定而发生。解除权则得依法律之规定或当事人之意思而发生。2解除一般对于已成立且已发生效力之合同有适用 史尚宽认为,解除权惟对于已成立且已发生效力之合同有适用,但附有停止条件合同之解除则为例外。参见史著第529页。,撤回权则原则上惟就已成立而尚未发生效力之法律行为或者意思表示为之。(无权代理行为之撤回,要约之撤回,遗赠之撤回)效力发生后之撤回则为例外(经相对人承诺之选择意思表示之撤回)。3撤回不须有原因,而解除则以原因为必要。4解除有溯及效力,撤回原则上无溯及效力,惟向将来阻止法律行为效力之发生。五、解除与无效(Nichtigkeit)解除与无效的区别如下: 韩著第450页1无效制度的规范对象不独合同,而是所有欠缺有效要件的民事行为。解除制度仅以合同为其适用对象。2无效属于当然无效,不问当事人意思如何当然不生效力,既不需要当事人主张其无效,也不需要经过任何程序。解除则须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论其为单方行为抑或双方行为。3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之间纵有给付,但在法律上权利未曾变动,返还财产亦是以此为前提,故有成立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余地;解除并非使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之间如有给付并引发权利变动,其权利变动并非当然无效,故有回归的权利变动问题。【合同法第56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4无效场合可能发生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合同法第59条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解除则否。六、解除与买回(Wiederkauf)解除与买回的区别如下: 史著第530页1买回权虽有以买卖合同之特殊解除权,然二者之性质不同,解除权为合同之废弃权,而买回权则为物权之再取得权。2买回权对于原买卖合同及其给付行为之效力不生影响,而解除则溯及地使合同失其效力。3买回权人对于买受人虽得请求物之返还或登记名义之变更,然此为基于物上请求权或基于买回特约之债权,关于买回制度之性质,依立法例及学说而有不同。详见史尚宽:债法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而非原状回复请求权,此点与解除不同。4与买卖合同同时登记买回特约时,买回对于第三人亦有效力,解除则原则上不得害第三人之权利。5买回之期间不得超过5年,超过5年者缩短为5年(台民第380条 买回之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如约定之期限较长者,缩短为五年),解除无此限制,惟未定有期间之解除权,得依相对人之催告而消灭。【台民第257条 解除权之行使,未定有期间者,他方当事人得定相当期限,催告解除权人于期限内确答是否解除;如逾期未受解除之通知,解除权即消灭。】6买回不以一方意思表示为已足,并须提出买卖代价及合同订立费用。反之,除有解除定金者外,得仅以意思表示为之。7买回之相对人应为何人,不无争议,虽有主张应为买受人或其地位之承受人,然若以买回权为物权之再取得权,则买回之标的物之所有人,应为相对人,而解除之相对人应为合同之相对人或其地位之承受人。8解除权非与合同当事人之地位同时不得让与第三人,买回权为物权之再取得权,得与出卖人之地位分离而为转让。七、解除与终止(一)德国德国法采用解除与通知终止并列的体系。与解除不同,终止下文将德国法上的“通知终止”通称为“终止”。在普通债法中没有规定,这一方面是因为终止具多样性的适用情形;另一方面是因为终止仅对于将来发生效力,因此通常不发生返还清算的效力。终止最主要的适用情形是使继续性债务关系向将来消灭。根据效力是立即发生还是一定时间后才发生,可以分为立即终止(又称特别终止)和附期限的终止(又称普通终止)。通常的终止是附期限的终止,因为如果单方就能使终止的相对人摆脱“自己的”债务关系,则至少应获得一定的时间,以便适应新的情况(如寻找新的住房,或反言之,寻找新的承租人)。 梅迪库斯著第391页就终止适用的条件,依债务关系之不同可做如下区分:(1)继续性债务关系可以是不定期缔结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债务关系归于消灭,进行终止是必要的。其作为普通终止通常不需要具有任何原因,就是说,其可以由终止人随意进行。这也给了终止权人极大的自由,可以自主的脱离合同的拘束。即在终止表示的到达与其生效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存在。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使终止的相对人有机会适应新的法律情况。两种最为主要的用于保障生存的继续性债务关系住房适用租赁和劳务关系。因此,在此种继续性债务关系的情形,终止不应当由使用出租人和雇主随意决定。因此,在这里,即使是普通终止,也例外地需要原因。(2)继续性债务关系也可以是定期缔结的(如三周期间旅馆房间的使用租赁)。在此种情形,继续性债务关系毫无困难地随这一期间的届满而归于消灭。【德民以下所引用的德国民法条文及其序号参照2002年德国新债法生效前的就德国民法典。第564条第一款 租赁关系在约定期限届满时终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由必要在“约定”订立债务关系之前而使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特别终止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由于特别终止与当事人的约定发生抵触,故其需要具备特别的理由。这种原因可以是终止相对人的过失,亦一般性的积极侵害债权的情形。【德民第554条对于住房租赁合同,如果一方当事人以违反其义务,尤其是持续扰乱家宅安宁,致另一方当事人不能期望继续租赁关系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不遵守预告解约通知期限,通知终止租赁关系。与此相反的约定无效。】但终止原因也可以与过失无关。【德民第542条第一款 承租人未能适时获得或被重新剥夺对全部或者部分租赁物的使用时,可以不遵守预告解约通知期限而通知解除租赁关系。只有在出租人对承租人规定的适当期限届满后未采取补救措施时,承租人始得发出上述通知。如果预告解约通知是由于正当事由,而履行合同又对承租人无利益时,则无需规定期限。】在例外情形,其甚至可以因终止权人的人身阻碍而产生,【德民第570条 军人、官员、神职人员以及公立教育机构的教师,在工作调动至另一地方时,对为其本人或者其家属在原驻地或者原居住地租赁的房屋的租赁关系,在遵守法定期限的情况下,可以发出预告解约通知。只能在允许发出预告解约通知的最早期限发出该通知】由此可知,对特别终止的原因并无相对人过意或过失的限制,而且是无期间限制的,因为这种特别终止的目的不仅是单纯地使债务关系消灭,而且也应当使之快速消灭。 梅迪库斯著第409页(二)台湾台湾也采用解除与终止并列的体系。(在台湾民法语境下的“终止”相当于德国民法的“通知终止”)合同之终止,亦称“告知”或“解约告知”,乃当事人本于终止权,使继续性的合同关系向将来消灭之一方的意思表示也。 郑著第341页终止和解除有如下相同之处:1.均为使合同消灭之法律上救济手段。2.均为形成权,其行使均以意思表示为之。3.不履行事由补正,权利为之消灭。 邱著第367页台湾法上终止和解除有如下不同之处:1发生事由不同。终止事由不一定于债务不履行有关,而解除事由以债务不履行为主。因此终止之发生原因债之通则尚无一般规定,其事由应依法律特别明文定之,具体事由下有详列。解除之发生原因债之通则有一般规定。 邱著第367页2溯及效力不同。终止不溯及既往,使合同向将来消灭。解除溯及既往,有使合同自始消灭的效力。 郑著第342页 ;邱著第367页3结果不同。终止不发生恢复原状的问题,解除发生恢复原状的问题。 郑著第342页 ;邱著第367页4有无失权可能。终止时,终止权人不能返还或变更给付物,无失权问题,因为终止并无返还清算的问题。【台民第263条 第二百五十八条及第二百六十条之规定,于当事人依法律之规定终止合同者准用之。】解除发生时,解除权人不能返还或变更给付物,有失权可能 邱著第367页【台民第262条 有解除权人,因可归责于自己之事由,致其所受领之给付物有毁损、灭失或其它情形不能返还者,解除权消灭;因加工或改造,将所受领之给付物变其种类者亦同。】5对象不同。终止主要适用于继续性合同。而解除主要适用于一时性合同。 郑著第342页; 邱著第367页6权利能否移转不同。终止权行使之效力仅向将来发生,所以因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移转于受让人或承担人。解除权行使之效力,使由契约所生之全部效力,溯及的消灭,只有原契约当事人或其地位(包括债权债务)承受人有此权,所以解除不因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移转。 史著第528页以台民为例,主要终止事由如下: 郑著第342页; 邱著第365页(1)租赁合同:台民第424条 租赁物为房屋或其它供居住之处所者,如有瑕疵,危及承租人或其同居人之安全或健康时,承租人虽于订约时已知其瑕疵,或已拋弃其终止合同之权利,仍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35条 租赁关系存续中,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之事由,致租赁物之一部灭失者,承租人得按灭失之部分,请求减少租金。前项情形,承租人就其存余部分不能达租赁之目的者,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36条 前条规定,于承租人因第三人就租赁物主张权利,致不能为约定之使用、收益者准用之。台民第438条 承租人应依约定方法,为租赁物之使用、收益;无约定方法者,应以依租赁物之性质而定之方法为之。承租人违反前项之规定为租赁物之使用、收益,经出租人阻止而仍继续为之者,出租人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40条 承租人租金支付有迟延者,出租人得定相当期限,催告承租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于其期限内不为支付,出租人得终止合同。租赁物为房屋者,迟付租金之总额,非达二个月之租额,不得依前项之规定,终止合同。其租金约定于每期开始时支付者,并应于迟延给付逾二个月时,始得终止合同。租用建筑房屋之基地,迟付租金之总额,达二年之租额时,适用前项之规定。台民第443条 承租人非经出租人承诺,不得将租赁物转租于他人。但租赁物为房屋者,除有反对之约定外,承租人得将其一部分转租于他人。承租人违反前项规定,将租赁物转租于他人者,出租人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47条 出租人有提出异议权者,得不声请法院,径行阻止承租人取去其留置物;如承租人离去租赁之不动产者,并得占有其物。承租人乘出租人之不知或不顾出租人提出异议而取去其物者,出租人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50条 租赁定有期限者,其租赁关系,于期限届满时消灭。未定期限者,各当事人得随时终止合同。但有利于承租人之习惯者,从其习惯。前项终止合同,应依习惯先期通知。但不动产之租金,以星期、半个月或一个月定其支付之期限者,出租人应以历定星期、半个月或一个月之末日为合同终止期,并应至少于一星期、半个月或一个月前通知之。台民第452条 承租人死亡者,租赁合同虽定有期限,其继承人仍得终止合同。但应依第四百五十条第三项之规定,先期通知。台民第458条 耕作地租赁于租期届满前,有左列情形之一时,出租人得终止合同:一 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无耕作能力者。二 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不为耕作继续一年以上者。三 承租人将耕作地全部或一部转租于他人者。四 租金积欠达两年之总额者。五 耕作地依法编定或变更为非耕作地使用者。台民第459条 未定期限之耕作地租赁,出租人除收回自耕外,仅于有前条各款之情形或承租人违反第四百三十二条或第四百六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时,得终止合同。台民第463条 耕作地之承租人依清单所受领之附属物,应于租赁关系终止时,返还于出租人;如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专任教师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肥西县中医院项目工作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京六合科技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南长沙浏阳市审计局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福建福州长乐机场海关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广本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配气机构:进排气门合作协议书
- 山西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交通运输大类】模拟练习
- 工程合同转让三方协议范文6篇
-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48号地块(上峰片区)回迁房项目可行性商业策划书
- 混凝土试件养护协议书
- 安全文化课件
- 股份清算协议书范本
- 企业运营管理学习课件
- 蓝藻治理打捞管理制度
- 2025年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立卷程序与标准
- 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管理
- 国庆、中秋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