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测绘工程技术.doc_第1页
矿床测绘工程技术.doc_第2页
矿床测绘工程技术.doc_第3页
矿床测绘工程技术.doc_第4页
矿床测绘工程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床测绘工程技术伽马能谱勘测流体成矿、流体构造控矿理论和隐伏、立体、精确的快速探采结合技术,是在多年找矿实践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拯救了许多危机矿山,并在国内外的多个矿区开展了相关的实际验证工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理论与技术已完成了科学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三项重要环节,。该技术除了可以应用到矿产资源外、还可以应用到中深层地下水的勘探、地震勘测预报等多项领域,对解决矿产资源危机、开发地热环保能源、预防地震灾害等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流体成矿、流体构造控矿理论核心是:在临界微粒、临界低温、临界高压、临界密度情况下的壳内核事件、壳内热事件形成了矿浆,矿浆运移固化成为矿体,我们通过重力场、磁场、电场、电磁场的测试及正演与反演、正常场与异常场、热核效应等分析方法,确定矿体的存在。地质流体在地球内部是存在两种形态的,第一形态是熔融态也是流体既是岩浆。地质流体指封闭在地质体内部的流体,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固体地壳产生破裂扩容导致流体的垂直向上运移,液态矿浆与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就是流体构造。一是岩浆形成的流体构造,二是形成了第二流体构造,在地球内部,存在两个动力源,一是来自地球巨大质量的地球重力;另一个就是有地球构成物质本身存在的放射性的核能。矿体的形成:1根本原因:矿液富集浓缩到一定量级。2储矿空间:矿液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力超过围岩的抗压强度导致围岩破裂产生新的空间。3固化成矿:空间扩大, 压力下降,矿液在相应条件下固化成为矿体。精确、快速、隐伏、立体找矿理论及实践 第一步:利用地质图查找岩浆岩带探寻金属矿产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在前人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寻找到可能产生金属矿产的熔融岩石即通常所说的岩浆岩带第二步:结合高精度卫星照片确定靶区通过卫星,人类对地球的外貌有了更加精确、宏观了解。结合地质填图资料提供的岩浆岩带的资料,并通过已有的地球卫星照片的解异分析结果,在实验室中即可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岩浆岩的分异程度的研究结论,从而大致确定那些岩浆岩可能是矿液的分泌主体,待确定矿液的分泌主体后,完成以上两步即完成了靶区确定 第三步:利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仪器精确定位矿体矿体周围必然会出现各种地球场异常反应的理论结果,其中,重要的场数据是平行与地表方向的地球放射性测定值、地电场、地球化学场、及垂直与地表方向的地磁场。当理论探寻矿产资源第一二步工作完成后,地球放射性、地电场、地球化学场、及垂直与地表方向的地磁场的测定工作进入实质阶段,而也正是这一阶段的工作得出的数据,将直接得理论找矿的最后结果确认矿体位置。 第四步:钻探验证钻探验证的方式则与传统的钻探技术无异,当通过钻探取得预定区域的岩心,经过化验分析,即可确定该矿体的平均工业品位,由于已经通过数据分析基本了解该矿体的形态及大小,此时我们即可基本确认该矿体的矿产储量大小。 伽马能谱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仪器从开机到正式测量需要预热15分钟以上,连接时请注意插头内缺口方向,连接计算机时一定要先将电缆与操作台或探测器连接好。再插计算机的USB口;操作台连接探测器时必须在操作台关机状态下进行,且要先连接好探测器一端之后再连接操作台。 参数设置ARD型能谱仪连接好后,即可按操作台上的开/关键打开仪器。开机后仪器初始界面,如果仪器是在室外开阔处,只要几分钟就会有日期、经纬度、高程、卫星个数、航向、航速等数据显示。电压值是仪器内部充电电池的实际电压,电压降到6.5V左右时,为防止过放电,电池会自动关断。最下边的一行为操作提示行,根据提示可以方便地操作仪器。如图2。图1:开机初始界面测点测线设置a、“测线号”设置:选中“测线号”项后,用键改变当前数位的值,可选的值有“ ”、“0” 、“1” 、“2” 、“3” 、“4” 、“5” 、“6” 、“7” 、“8” 、“9” 、“.” 、“-”等13个;再用键选择其他的数位,直至完成所有数位的输入,按确认键保存结果,或按取消键放弃输入。仪器操作中所有数值的输入都采用此方法。图2:测点测线设置界面b、“测线段号”设置:选中“测线段号”项后,即可输入测线段号。测线段号为零表示此测线没有段号。c、“当前测点”设置:选中“当前测点”项后,即可输入当前测点号,当前测点号是即将测量的测点号。d、“重复次数”设置:选中“重复次数”项后,即可输入每个测点的重复测量次数。重复测量次数大于1次时,仪器采用单点多次测量方式测量。重复测量次数最多为10次(包括追加的测量次数)。e、“测点增量”设置:每次选中“测点增量”,其值即在“+1”和“-1”之间转换一次。此值控制仪器自动生成测点号的方向。f、“地质编码”设置:选中“地质编码”后,每次测量开始前需要输入地质编码,否则存储数据中地质编码项为0。地质编码的有效值是小于100的数字,编码对应的地质信息由仪器使用单位自行制定。测量参数设置a、“谱长”设置:选中“谱长”项后,用键改变谱长的道数,可选的值有“256”道、“512”道和“1024”道。b、“高压”设置:选中“高压”项后,即可输入高压值。这里输入高压值的单位是“伏”,数据范围应该在400V900V内,超出范围无效。此值在仪器校准后,正常工作中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一般不改动。图3:测量参数设置界面c、“测量时间”设置:选中“测量时间”项后,即可输入测量时间,以秒为单位;有效的测量时间值为1秒999999秒。d、“数据验证”设置:选中“数据验证”项后,即可看到右边的方框内有“”表示此功能有效,再次选中“”消失表示此功能无效。数据验证功能是本仪器特有的功能,它能在比如谱线发生明显漂移时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比如测量条件不满足半空间条件,或存在比被测环境放射场更强的其它放射点源)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者仪器工作可能不正常或是有其他特殊情况。此功能能防止不正常时继续作无效的测量。e、“异常阈值”设置:选中“异常阈值”项后,即可输入异常阈值,以Ur值为单位;值域为0.1999.9。在测量时,仪器能实时计算出当前各窗对应的含量值,包括总量的Ur值。另外还利用最后一秒的总道计数计算总量的瞬时Ur值,当得出的总量瞬时Ur值超过异常阈值时,仪器将发出报警声。f、“工作时区”设置:选中“工作时区”项后,即可输入工作时区值(北京时区为8)。仪器内部没有设计专用的实时时钟,而是利用GPS的系统时钟,所以需要用时区参数把格林威治时间转换成当地时间。稳谱状态设置a、“稳谱”设置:选中“稳谱”项后,即可看到右边的方框内有“”表示此功能有效,再次选中“”消失表示此功能无效。b、稳谱方式选择:直接选中需要的稳谱方式既可,其他的稳谱方式自动被放弃。本仪器稳谱方式有三种可选,分别是无源稳谱、Ba源稳谱和Cs源稳谱。其中无源稳谱是利用被测环境中钾、铀、钍等天然核素产生的特征峰来稳谱;另外两种方式则利用Ba源或Cs源的特征峰来稳谱。c、设置稳谱的峰位参数:选中希望修改的峰位项后,输入峰位值即可。峰位值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图4:稳谱状态设置界面开始测量在开机初始状态按测量键,仪器则按照设置好的工作方式开始测量。如果没有连接探测器,仪器提示“没有连接探测器”后回到开机初始状态。注意:仪器从开机到正式测量开始需要预热15分钟以上。如果事先设定好的每个测点重复测量次数大于1,仪器自动进入单点多次测量方式,否则仪器采用单点单次测量方式测量。测量状态键盘操作a、光标操作:测量开始后如果不操作光标,则光标指向当前稳谱用到的特征峰的设置峰位,单击键或键可以左右移动光标,长时间按下键或键可以快速移动光标。同时按下键和键可以改变显示光标位置的方式(能量或道址)。b、谱图纵比例尺操作:在测量过程中,按键或键可以改变谱图的纵比例尺;连续按键可以进入对数显示方式,再按键退出对数方式。测量开始后如果没有操作纵比例尺,且纵比例尺在非对数坐标时,纵比例尺会随测量数据的大小自动调整。c、谱图展宽操作:在测量过程中,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以光标为中心展宽谱图;反过来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横向压缩谱图。d、能窗显示操作:在测量过程中,按确认键可以反白显示能窗范围,再按一次确认键可以去掉能窗显示。e、停止测量操作:在测量过程中,按取消键可以强行停止测量。强行停止测量与正常测量结束一样,也可保存测量结果。f、再次测量操作:测量结束或强行停止测量后,或是保存数据后,按测量键即可再次启动测量。g、如果发生数据质量异常报警,按任意键可以退出报警。保存测量数据只有单点单次测量方式才可以选择保存测量结果,其它测量方式都是自动保存。测量结束或强行停止测量后。如果需要保存测量结果,根据提示行提示按确认键保存数据,仪器还要提示请您选择是否需要保存全谱数据,这时再次按确认键保存全谱数据,按取消键则不保存全谱数据。仪器内部设有2MB的FLASH存储器,可以保存496个带有1024道全谱数据的测点数据,如果不保存全谱数据可以保存8千多个测点数据。每个测点保存的数据有:仪器编号、测线号、测点号、经纬度、测量日期、测量时间、四个窗计数(面积)、四个含量值、实时间、活时间、照射量率,能量刻度系数以及全谱数据(如果保存全谱)等。单点多次测量为适应野外测量工作需要,本仪器设计有单点多次测量功能。如果设定的每个测点重复测量次数大于1,测量时仪器自动进入单点多次测量方式,首先提示选择是否需要保存每个测点的全谱数据,选定后测量开始,每次测量完成时仪器自动保存测量结果,开始同一测点的下一次测量。完成设置的重复测量次数后,仪器同时显示多次测量结果的含量值及其平均值,根据提示操作者可以选择:完成该测点测量、再追加测量一次,以及剔除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重复测量次数最图5:单点多次测量时显示内容多为10次。图是多次测量完成时的显示信息,所显示的5数值为各核素的含量值。此时,可以用键和键选择数据项;用键或键选择按钮。a、完成测点 选中“完成测点”后,仪器把选择剔除的测量数据做好标记,退出测量状态;b、剔除数据 用键和键选择需要剔除的数据项后,再用键或键选中“剔除数据”即可实现数据剔除,再次剔除已经被剔除的数据可以恢复该项数据的有效。数据剔除后相应的平均值也随之变化。次序号后的标志字符为N表示此项数据已被剔除,为A表示数据被采用。注意:只能在完成预定次数测量时即选择剔除数据操作,一旦进行了“完成测点”的操作之后则不能再剔除数据。连续测量为适应野外测量工作需要,本仪器设计有连续测量功能。在开机初始状态或测量结束状态,同时按下键和测量键启动连续测量,首先提示选择是否需要保存每个测点的全谱数据,选定后测量开始,每次测量完成时仪器自动保存测量结果,开始下一次测量。按取消键停止测量并退出连续测量状态。连续测量时仪器自动将测点重复次数设置为一次,而且退出连续测量状态时不恢复原来的测点重复次数。如果需要单点多次测量,必须重新设置重复次数。数据操作在开机初始状态下根据提示,按确认键,仪器进入菜单操作模式,此时用键选择“数据操作”。“数据操作”菜单中有“数据查询”、“数据输出”、“数据删除”。此菜单下部显示的是数据存储空间使用量/总量。根据提示行的提示选中需要的相关项,进入下一级操作。数据查询操作如图6所示,数据查询时显示的数据信息,与测量状态显示内图6:数据查询时显示内容容基本一样,差别仅是测量时的“序号”换成“序号/总点数”。a、光标操作:单击键或键可以左右移动光标,长时间按下键或键可以快速移动光标。同时按下键和键可以改变显示光标位置的方式(能量或道址)。b、谱图纵比例尺操作:按键或键可以改变谱图的纵比例尺;连续按键可以进入对数显示方式,再按键退出对数方式。c、谱图展宽操作: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以光标为中心展宽谱图;反过来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横向压缩谱图。d、能窗显示操作:同时按下取消键和确认键可以反白显示能窗范围,再一次同时按下取消键和确认键可以去掉能窗显示。e、分辨率计算:分辨率计算可以计算给定范围内特征峰的峰位及分辨率,同时还计算出此范围的总计数(面积)。同时按下测量键和确认键则打开分辨率计算菜单,在菜单中分别输入计算范围的左边界和右边界,然后选中“计算”项即可,计算结果显示在本菜单内。此功能可以求出伽玛谱内任意范围的计数(面积),实际应用更多的是有关峰位计算功能,比如能量刻度时输入的峰位和稳谱设置时的特征峰位置等都是由此功能计算得出。图7:计算分辨率窗口f、改变测点操作:按确认键可以在测点号显示处直接输入目的测点号;按测量键可以显示下一测点号的数据;同时按下取消键和测量键可以显示上一测点号数据。剖面图操作在数据查询状态下,同时按下键和确认键可以显示利用存储数据绘出的剖面图,同时按下键和确认键退回数据查询状态。a、光标操作:单击键或键可以左右移动光标,长时间按下键或键可以快速移动光标。此时光标位置显示的是测点号。按确认键可以在测点号显示处直接输入目的测点号。b、剖面图纵比例尺操作:按键或键可以改变剖面图的纵比例尺。图8:显示存储数据的剖面图c、剖面图展宽操作: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以光标为中心展宽剖面图;反过来先按下键不放,再按下键可以横向压缩剖面图。d、改变剖面图的变量:按测量键可以显示下一变量(钾含量、铀含量、钍含量、总量)的剖面图。数据输出操作选中“数据输出”项,屏幕提示选择是否输出全谱数据,根据需要选定后,仪器开始输出数据。a、 计算机用操作系统的超级终端接收数据。b、 接口参数:波特率921600bps;数据位8bit;停止位1bit;无奇偶效验。c、 数据格式:ASIIC 纯文本格式。图9:数据输出时显示内容d、 数据内容依次为:仪器编号、测线号、地质编码、测点号、标志、纬度、经度、时间、日期、钾窗计数、铀窗计数、钍窗计数、总窗计数、钾含量、铀含量、钍含量、总量含量、照射量率、测量活时间、测量实时间、全谱数据(如果选定保存全谱)。标志字符为A表示该行数据有效;N表示该行数据已被剔除不参加计算;X表示该行数据为该测点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其中含量是平均值,测量时间和计数是累计值,日期、时间、经纬度是该点最后一次测量时的值。经纬度的数据格式为:DDMMSS.SS或DDDMMSS.SS,DD或DDD是度;MM是分;SS.SS是秒。数据删除操作图10:数据删除时显示内容选中“数据删除”项,屏幕提示选择是否删除全部数据,确定后仪器开始删除全部数据,大概需要不到30秒的时间,屏幕有进度显示。完成后,仪器内全部测量数据被永久删除,不能恢复。GPS特性a、接收机:L1(1575.42MHz),C/A码,12通道,连续追踪,32位CPU b、精度:水平:5米(50%),8米(90%)垂直精度:10米(50%),16米(90%)速度:0.06米/秒时间:1PPS:+ 50纳秒c、捕获时间:再次捕获:2秒(90%) 热启动:10秒(50%),13秒(90%)温启动:38秒(50%),42秒(90%)冷启动:50秒(50%),84秒(90%)冷启动不需要初始化。温启动包含了由后备电池储存的最终位置、时间和历书。热启动也含有被保存的历书。 d、动态范围:加速度:4g(39.2米/秒2) M加速度:20米/秒3e、操作限制:高度18000米或者速度515米/秒(COCOM限制)可超过任一个限制,但不可同时超过注意事项1 电池本仪器的充电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电池本身具有过放电保护功能。过放电保护状态电池将关断电源,仪器整机停电,仪器内部的GPS保存的星历数据会丢失,仪器工作的当前测线号及测点号也会丢失。所以充电后再次开机时需要重新设置“测点测线”项的内容;且因为丢失了星历数据GPS初始化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应尽可能的不要把电池的电量用尽。2 显示器仪器配备320*240点阵的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室外工作时应尽量避免强阳光对显示器直接照射。3 数据回放仪器测量的数据保存在操作台的存储器中,操作台通过专用电缆连接于计算机的USB接口。计算机需要安装专用的USB驱动程序,把USB接口模拟成串口方式工作。软硬件连接安装完成后可以在“我的电脑”+“右键”|“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查看模拟串口的端口号,以备超级终端参数设定时选用。4 高压的合理变化本仪器具有数字稳谱功能,稳谱过程中发现谱漂移后,仪器是通过调整光电倍增管的工作高压来修正漂移现象的,所以在仪器测量时会看到仪器显示的高压值是在一个小范围内变化的。不同的工作环境,尤其是环境温度不同时的高压值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只要伽玛谱中各峰位的位置正确则仪器的测量结果就是可靠的。5 使用GPS注意事项在较少遮盖的地方使用,较容易接收卫星讯号。第一次使用时或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