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1页
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2页
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3页
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4页
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简介平庄镇向阳一矿,始建于九十年代末期,设计能力3万吨/年,1999投入生产。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矿工业键康发展的意见(内政字2005209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字2005280号)内蒙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整顿关闭进度作好社会稳定工作的通知(内证办2005374号)精神,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扩大煤炭生产规模,改进采煤方法,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原则,同意由平庄镇向阳一矿整合平庄镇一矿,整合后为一体化煤矿,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本区煤系地层为一单位构造,走向近于EW,倾向N,倾角一般12-15,局部为20,因构造和岩浆岩侵入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大,其变化规律是由东向西逐渐变薄。6-1煤组以上各煤组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变薄,6-2煤组由于受辉绿岩侵入影响,则呈现浅部薄,中部变厚,到深部又有变薄趋势。通过地质勘查和井下生产实见,井田内共发现3条较大断层,主要以东西走向正断层为主。根据内蒙古矿山安全与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2010年12月6日提供的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向阳一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8m3/min,矿井的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34m3/t,为低瓦斯矿井。根据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2008年2月18日对该矿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为:本矿井煤尘不具有爆炸性 。根据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2008年2月18日对该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煤的吸氧量为0.32cm3/g(干煤),煤层属于三类不易自燃煤层。根据近年来生产实际,矿井涌水量较小,平均涌水量小于5 m3/h,巷道工作面一般不形成积水,多年来未发生突发性透水事故和大量涌水事故,属于简单型。 第二节 主要生产系统一、开拓开采系统本采区采用立井石门开拓方式,采共四个井筒,1、3号井为提升井,2、4号井为回风井。根据两个采区煤层赋存情况,并结合本井田运输下山(石门)和回风下山(大巷)布置形式,设计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开采。一号井落平标高为+266米,运输石门在+281米和+271米。二号井落平标高为+296水平。3、4号井为技改井,现正在开拓阶段。二、提升运输系统主井提升系统采用单滚筒绞车提升,提升容器是箕斗。付井采用单滚筒绞车提升,提升容器是罐笼。井底车场采用矿车运输,主要运输巷采用皮带运输,工作面采用22型刮板运输机运输。三、通风系统采区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1、3号井为入风井,2、4号井为回风井,采区所需风量为15 m3/s,通风负压232Pa,选择四台FBCZ-6-13A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18.5KW,两台运行,两台备用;掘进面采用局部扇风机压入式通风,采掘工作面和各硐室的风量进行合理分配,目前通风系统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四、排水系统采区正常涌水量为3 m3/h,最大涌水量为5 m3/h,排水高度300米。井下配备两个水泵房,每个水泵房配备三台D46507型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每台水泵排水能力为45 m3/h,排水管路为两趟直径89mm无缝钢管。水泵房电源为两趟独立低压双回路电源。五、供电系统一采区采用双回路供电,主电源引自太平地变电所10kv架空线路,备用电源引自平庄青年变电所10kv架空线路。地面采用变压器变为400v向井下供电;主通风机房、主付井绞车房、井下水泵房均为双回路低压供电。二采区采用双回路10KV高压入井供电,主通风机房、主副井绞车、井下水泵均为双回路。 第三节 采掘地区分布一、采掘布置情况 我矿一采区现有一采一掘两个工作面,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使用ZH16001624Z(PF)型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进行开采。工作面安装一台SGB42022型溜子运输,全部夸落法管理顶板。二采区两个开拓工作面,均在295水平。二、劳动组织 我采区采用“三八”工作制度,采用综合工程,定人员,定地点,定量分段作业。劳动组织图表序 号工 种出 勤 人 数1234计1班 长22262安检员11133溜子工22264皮带工22265采煤工666186运输工22267文明生产22268队 长11139放炮员111310瓦检员1113合计20202060掘进和开拓工作面劳动组织表工种班长安检员瓦检员出岩工放炮工打眼工支架工井下信号工井上信号工井上推车工运料工绞车工人数3331233633311小班44人第四节“六大系统”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2、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4、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5、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6、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9、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10、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1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第二章“六大系统”联合试运转存在问题第一节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现状我矿现安装了KJF2000N监控系统,目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配备了专门的监测监控管理队伍,负责安全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系统操作人员、安装维护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拿到了岗位合格证。安全监控设备每月进行1次调试校正;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每7天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10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和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测试1次;每天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对照1次;监控系统的分站、传感器等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升井检修1次。2、存在问题(1)调度中心站主控机为普通计算机,不是专用主控机。(2)监控主机没有实现双机备份。第二节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1、人员定位系统现状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及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文件要求,我矿建立了入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选择KJ378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安装了19台KJKJ378-F型基站,每人佩带一个KJ378K型电子识别卡。电子识别卡的信号通过通讯电缆传输至分站,分站传至中心站主机。2、存在问题(1)识别卡数量不够,没有全员佩带。(2)个别定位分站安装位置不正确。第三节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1.压风自救系统现状我矿井下压风系统由地面2台压风机, 向井下供风。 压风机型号为MOGF107C型单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压风管路由主井井筒铺设至井下各主要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压风管路长约1750米。主管路为100mm钢管,支管为50mm钢管,压风管路在巷道主要地点、距采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等地点均设置供气阀门。2.存在问题二采区现压风自救装置不完善。第四节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1、供水施救系统现状我采区供水系统由地面2个容积为200m3的水池,向井下供水(1、2采区各配一个水池)。供水管路通过主井、主井石门、运输上山至采掘工作面;由运输上山下部、回风上山至付井石门。管路均为50mm钢管,管路全长约900米,并在采掘工作面及人员较集中的地点均设有供水阀门。保证各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2、存在问题(1)矿井供水管路系统三通闸阀数量不够。(2)工作面部分供水管路为塑料管路。第五节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1、通信联络系统现状我矿使用通信系统是型号为HJD80C型程控数字交换机两套,每采区各一套。容量均为50门,备用电源能保证2小时以上。地面至井底铺设用MHYA3220.8型号的主通讯电缆,容量50门。目前井上下共安装KTH33型电话40门,实现了井下各个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机电运输等地点的通讯。2、存在问题个别电话没配置通讯录。 第六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1、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现状 全矿井下设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单个硐室容纳额定避灾人数44人,可避难总人数44人,覆盖井下各个作业点。紧急避险系统是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的中心,其主要功能有:为井下人员提供安全避险场所,并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