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周丽珍老师).docx_第1页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周丽珍老师).docx_第2页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周丽珍老师).docx_第3页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周丽珍老师).docx_第4页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周丽珍老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本文获全国教育教学“创新杯”比赛三等奖周丽珍内容摘要:初中英语教材中许多英语课文充满人文情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阐述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又达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理想教育等方面的德育教育目标。关键词: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一)新世纪对德育的新要求。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在德育的要求自然更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学生道德品质方面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有整体意识,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精神面貌方面要自信自强,能承受挫折,战胜危机,有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第三,知识能力方面要有把握时机,勇于挑战的勇气和决策能力,有宽厚的综合知识基础和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二)初中德育工作的难点。1、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增加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困惑。2、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喜欢以新的、不同往常的甚至极端的观点和父母、同学争论,常有些激进的观点,不易接受某些正确的但尚未经他们自己证明或认同的观点,而对某些经过自己思考,却不够正确的思想又容易固执己见而不易改变。3、初中生在构想未来自我时,容易脱离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或家庭因素、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二、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整体考虑,分步实施首先,要明确德育在语言教学中进行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找到并确定教材中训练的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这是防止德育空洞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外研社版教材的逐课分析,发现课文的德育思想主要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与世界观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如:Healthy food、A trip to the zoo、Life in the future等等。另一条是与人生观有关的著名人物生平轶事。如National heroes, My past life,等等。其次,要把学期或学年的内容制成表格,供备课和上课参考。表格应简明扼要,留有空间供随时增添材料。对一册或多册教材进行上述操作,就能从宏观角度来审视,具体到微观的每一节课也就不难做到胸有成竹了。如表一:单元课文课题教育内容 初一年级上册Module 1 Nice to meet youUnit 1 The first English lesson养成尊重对方的习惯Module3 Unit1There are 46 students in my class热爱学校,热爱家园Module 4Unit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培养对家庭的爱,关心家人和他人Module 5Unit 2A lesson in good health培养对中国饮食的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Module 7Unit 2 Lessons start at nine oclock谈论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愿望和兴趣Module 8Unit 2His birthday present is a cinema ticket.乐于交友、合作Module 9Unit 2 Is it an African elephant?热爱动物,关爱动物 初一年级下册Module 1Unit2 Theyre going to the opera了解世界各地风俗习惯Module2Unit2What traditions do you have at the Spring Festival?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Modul3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有计划做事Module4Unit 2Everyone will have a small car.设想未来世界,关注现在世界问题Module 5Unit 1Shanghai is bigger than Hong Kong热爱祖国和家乡,关心他们的未来Module 6Unit 2English for the Olympic Games关注2008奥运,学好英语走向世界Module 8Unit 1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了解伟大人物的过去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Module 9Unit2Goldilocks rushed out of the house了解传统道德和现行道德的碰撞,取其精华而学之Module 10Unit 2He decided to be an actor了解莎士比亚的曲折经历,学习他努力为理想奋斗的精神Module11Unit 1 Unit 2What did Zhan Tianyou do?He trained for five years.学习民族英雄詹天佑和杨利伟的奋斗精神,努力为国增光Module 12Unit 2We didnt see the queen了解国外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然而,整体考虑旨在避免德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分步实施意在增强其计划性和针对性。如表二:课文结合点内容目的方式A lesson in good health健康食品针对平时的饮食习惯了解我们的食物是否健康明白食物和饮料的健康与否,培养对中国饮食的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中西食物对比联系Goldilocks rushed out of the house爱护环境,对人礼貌,不能乱闯民宅针对乱摘花、乱闯民宅、对人不礼貌了解传统道德和现行道德的碰撞,取其精华而学之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从金凤花姑娘的故事谈起He trained for five years.时刻准备为祖国努力奋斗针对神州6号升空,了解宇航员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学习民族英雄杨利伟的奋斗精神,努力为国增光从神州5号发射升空谈起(二)抓住契机,潜移默化教育要把握时机,进行长期的工作,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 在上到Module3 My new school Unit 1 There are 46 students in my class. 让同学们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How many desks are there in our family? 2)How many girls are there in our family?3)How many boys are there in our family?4) How many teachers are there in our family?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和回答,使学生们认识到我们集体的成员,认识到我们班级的组成,增强在班里努力表现自己良好一面的机会和平台。(三) 形式多样,有机结合德育工作要避免单一性、空洞化才有实效性和生命力。所以,在德育工作中不妨应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效率。1、总结主题法。有些课文在文章一开头就点题,教师就可以进行德育的渗透。如:初一上册Module 5 Healthy food Unit 2 A lesson in good health 一开始教师就可以问:“Is ice cream healthy food? If not, give some reasons and offer some advice to stop it.”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和文明的生活习惯。有些是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才归纳,而有些则可以边学边总结。2、榜样激励法。如:初一下册Module 6 The Olympic adventure Unit 2 English for the Olympic Games一文,要求学生背诵:Zhu Guoming says, “I get here early and sit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 so I can see and hear the teacherthe teacher speaks slowly and loudly to the older students so I can always hear clearly”目的是让他们学习北京东寺居委会的老年人们为2008奥运会学好英语做好东道主的奋斗精神。又如:“She checks her vocabulary carefully at home and listens quietly to her lessons.”教育学生学习英语要认真、仔细。3、名言警句法。如: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用学过的奥运精神:“ Swifter, higher, stronger. ”鞭策、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4、创设情景法。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既加强了思想教育,又锻炼了口语。三、初中德育工作的误区及其纠正对策误区一:教师常把德育看作长篇大论的说教,总喜欢把深奥的理论加上不胜枚举的事例灌输给学生,不问效果和接受与否。这与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独特的见解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违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误区二:初中生自以为对世界观、人生观有所了解,就对师长的教育有些不屑一顾,而对有些实际问题存在偏激的想法,致使教师对他们放任自流。误区三:现在有些学生以为热爱祖国、人生价值问题已经过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割裂,对成功和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人世故地认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主要靠父母、靠走后门拉关系而获得的,与自身的努力关系不大,甚至宿命地认为:“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莫强求。”对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无形之中也影响到德育的开展。对策一:变教师说教为学生讨论。在课堂上,撇开教学单纯进行德育教育显然既不现实,也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把德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讨论中了解他们的心理、观点,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出判断,给予适当的补充,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自然乐于接受。对策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以长者的经历,阐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