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综合论述题.doc_第1页
电镀综合论述题.doc_第2页
电镀综合论述题.doc_第3页
电镀综合论述题.doc_第4页
电镀综合论述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论述题 Question1 论述题 试述测试镀层孔隙率的方法。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a.试样准备。将试样待检测部位用有机溶剂或氧化镁膏仔细擦拭脱脂,并用蒸馏水洗净,最后用滤纸吸干或放在清洁的空气中晾干。若电镀或化学镀后紧接着进行检测的式样,可不必脱脂。 b.根据受检试样的基体和镀层种类,将滤纸浸入选定的检测试液中,待滤纸浸透后,取出贴于受检试样的检测部位表面上,滤纸与镀层表面之间不得残留空气泡,同时可不断补加检测试液,直至规定时间后,揭下滤纸,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洁净的玻璃板上晾干,即可计算孔隙率。 c.为显示直至铜或黄铜基体上的孔隙,将带有孔隙斑点的滤纸,冲洗后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然后用质量分数为4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均匀地滴于滤纸上。经此处理后,显示试液与镍层作用的黄色斑点消失,留下的是至钢铁基体的蓝色斑点和至铜底层或基体的红色斑点。冲洗后放在洁净的玻璃上干燥,即可检查和计算镀层的孔隙率。 d为显示直至镍层的孔隙,将带有孔隙痕迹的滤纸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并在上面均匀滴加成分的二甲基乙二醛氨水溶液:二甲基乙二醛 2g 氨水(质量分数为25)500ml 蒸馏水 稀释至1L 经此处理后,滤纸上显示 Question2 论述题 请设计一化学镀镍液成份配方,配方中要包括: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稳定剂、加速剂。并分析各成份对镀液稳定性和镀速的影响。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主盐:化学镀镍溶液的主盐是提供金属镍离子的可溶性镍盐,在化学还原反应中为氧化剂。从动力学上分析,随着镀液中Ni2+浓度增加,沉积速度应该增加。但试验表明,由于络合剂的作用,主盐浓度对沉积速度影响不大(镍盐的浓度特别低时例外)。镍盐的浓度过高,以致有一部分游离的Ni2+存在于镀液中时,镀液的稳定性下降。还原剂:化学镀镍所用的还原剂有次磷酸钠、硼氢化钠及肼等几种,在结构上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含有两个或多个活性氢,还原Ni2+就是靠还原剂的催化脱氢进行的。只有在络合剂比例适当条件下,次磷酸盐浓度变化对沉积速度才有影响。随着次磷酸盐浓度的增加,镍的沉积速度上升。络合剂:化学镀镍溶液中的络合剂除了控制可供反应的游离Ni2+浓度外,还能抑制亚磷酸镍沉积,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延长镀液寿命,有些络合剂还兼有缓冲剂和促进剂的作用,提高镀液的沉积速度,影响镀层的综合性能。缓冲剂:在化学镀镍反应过程中,除了有镍和磷的析出之外,还有氢离子产生,从而导致溶液的pH值会不断降低,这不但使沉淀速度变慢,也对镀层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必须加入缓冲剂,使溶液具有缓冲能力,即在施镀过程中使溶液pH值不 Question3 论述题 论述化学镀铜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化学镀铜溶液主要是由铜盐、还原剂、络合物、稳定剂、PH值调节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1)主盐主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铜离子,在化学镀铜液中可使用硫酸铜、氯化铜、碱式碳酸铜、酒石酸铜、醋酸铜等。从降低成本考虑,多数配方选用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当溶液的pH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时,提高溶液中的铜含量,沉积速度有所增加,但溶液自然分解的倾向也随之增大。(2) 络合剂以甲醛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溶液是碱性的,为防止铜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镀液中必须加入络合剂,以使铜离子成为络离子状态。可以选用的络合剂有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钠、三乙醇胺、四羟丙基乙二胺、甘油、甘醇酸、EDTA等。在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是酒石酸钾钠和EDTA二钠。EDTA二钠稳定镀液的能力比酒石酸钾钠强,但酒石酸钾钠镀液中所得到的镀层外观优于EDTA型镀液。 (3) 还原剂化学镀铜溶液中的还原剂可选用甲醛、次磷酸钠、硼氢化钠、二甲氨基硼烷(DMAB) 、肼等。由于成本的原因,目前配制化学镀铜溶液时多采用甲醛为还原剂。甲醛的还源能力随镀液碱性的提高而增加,通常化学镀铜溶液在pH值大于11的条件才具有 Question4 论述题 典型光亮镀镍工艺规范如下所示。请分析各成份的作用。配方1:硫酸镍NiSO47H2O 280320g/L 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 0.10.2 g/L氯化钠NaCl 1520 g/L 温度 5055硼酸H3BO3 3540g/L pH值 4.24.8糖精C7H4O3NS(或柔软剂S-96)0.51 g/L Dx 2.04.0A/dm21,4-丁炔二醇C4H4(OH)2 0.20.5 g/L 阴极移动 2530次/minBE-95 24mL/L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硫酸镍NiSO47H2O:主盐,提供镍离子。 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 :润湿剂 在镀镍液中,常采用阴离子型有机表面活性剂降低电极与镀液界面张力,使形成的氢气难以在电极表面滞留,以防止产生针孔和麻点。氯化钠NaCl :导电盐。硼酸H3BO3 :缓冲剂 由于电镀镍液中阴、阳极电流效率不等,为防止生产中镀液酸度的急剧变化,常加入硼酸作缓冲剂,控制pH=56。 糖精C7H4O3NS(或柔软剂S-96):柔软剂,降低镀层应力。 1,4-丁炔二醇C4H4(OH)2 ,BE-95 :光亮剂,提高镀层亮度。 Question5 论述题 试述杂质铁离子对电镀镍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铁杂质在镀液主要以Fe2+存在,容易形成极小的氢氧化亚铁胶体,胶体吸附Fe2+离子而形成nFe(OH)2Fe2+微粒,向阴极移动,破坏镀镍层致密和连续性,并夹杂在镀镍层中,使镀镍层孔隙增加,抗腐蚀性降低。在测量孔隙时,出现蓝色的假象斑点,会混淆对镀层的质量判断,同时还会产生纵向裂纹,导致脆性,特别是当铁含量大于0.1g/L时,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此时溶液浑浊,阴极白色布变黄,镀层呈灰色,孔隙成倍增加。生产中可在pH值约为3下,用0.050.1A/dm2电流电解处理,也可用双氧水-活性炭法,即先将pH值调至33.5,用6%双氧水510mL/L将低价铁氧化成高价铁,同时将有机杂质部分分解,再加热至6570,保持2h,使多余双氧水分解,以碱式碳酸镍(必要时可用NaOH溶液)调整pH值至5.56以上,使氧化后的高价铁等最大限度地形成沉淀;加入粉状活性炭0.51g/L,搅拌2h,静置过滤;调整pH值为3左右,挂入清理过的阳极,以0.10.5A/dm2电流电解48h,直至瓦楞型阴极上镀层颜色均匀一致;分析并调整镀液成分、酸度,通过赫尔槽试验处理的效果,并补加开缸量1/21 Question6 论述题 试述电镀镍过程中,杂质铜离子的影响及消除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镀液中铜离子除化学材料、镍阳极含微量的铜而带进以外,大部分来源铜挂具在镀液中的溶解。因此,阳极的铜挂钩不能浸入镀液,并应在带电情况挂入镀件。铜的电位比镍正,电镀时以金属铜或合金的形式沉积出来,致使镍镀层疏松成海绵状,色泽灰暗,条纹、孔隙较多;严重时工件出现置换铜,造成结合力不良,赫尔槽试验低电流密度区镍镀层发暗、发黑。镍镀液中铜含量应小于0.01g/L。生产中可用铁板阴极,采用0.10.3 A/dm2小电流长时间电解处理;也可采用化学法去铜,如加入铜含量两倍左右的喹啉酸,可使铜含量降至1mg/L以下,也可以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等能与Cu2+生成沉淀的物质,或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12mL/L的商品QT或CF除铜剂,搅拌反应12h后,过滤除去。 Question7 论述题 试述氯化物电镀锌液中各成分的作用。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a.氯化锌 氯化锌是镀液主盐,同时起到导电盐作用,一般控制在6575g/L之间,挂镀取下限,滚镀取上限;夏季偏低,冬季偏高。 b.氯化钾(钠) 镀液的导电盐,即支持电解质,主要起导电和阳极活化剂作用,同时氯离子又是锌离子的弱配合体,当氯离子偏高或锌离子偏低时,则形成如K4ZnCl6等这样的高配位络合物,起到增加阴极极化和提高分散能力的作用。氯化钾浓度提高,镀液电阻减小,槽电压降低,除了节能外,还能改善低电流区镀层质量,提高镀液的深度能力和阳极的活化效果。但氯化钾浓度过高时,由于接近饱和状态,容易从镀液中分离出来,影响镀层质量,因此生产中通常将氯化钾浓度控制在180230g/L,冬季宜用180220g/L,夏季可用190220g/L. c.硼酸 硼酸在镀液中是缓冲剂,通常控制2530g/L范围内。因为阳极电流效率比阴极高,故镀液pH值有缓慢上升趋势,硼酸可维持pH值在56范围内。如果镀液中硼酸过低,阴极区容易导致氢氧化锌、氢氧化亚铁及氢氧化铁等杂质在镀层中夹杂,使镀层粗糙灰暗而失光,此时加入光亮剂往往起不到作用。 d.添加剂 添加剂在氯化钾镀液中起到提高 Question8 论述题 论述氯化钾镀锌液中的Fe2+ 、 Fe+3、Cu2+、Pb2+、NO3-及Cr6+等杂质排除方法。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钾盐镀锌液中的主要杂质为Fe2+ 、 Fe+3、Cu2+、Pb2+、NO3-及Cr6+等。由于Fe+3不能与锌离子共沉积,因此其影响较小,容许浓度在10g/L以上。Fe2+对镀液很敏感,允许极限为0.25g/L,高于此值,镀液浑浊、泛黄,甚至泛红,电流密度范围缩小,高电流密度区粗糙、烧焦,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发灰发黄,用于滚镀时,贴近滚桶壁处镀层严重烧焦,出现黑点,即所谓滚桶眼印。生产中,可先将pH值调到6.2,并加温到60,然后加入0.52ml/L双氧水,充分搅拌,使Fe2+氧化成Fe3+并生成Fe(OH)3沉淀,然后加入活性炭,过滤去除。 Cu2+杂质的存在,使低电流密度区镀层色泽变暗,钝化后不亮,甚至发灰、发黑,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粗糙易烧焦,允许极限浓度为0.01g/L。可用13 g/L锌粉处理,或采用瓦楞铁板在0.10.15A/dm2小电流下电解处理。杂质关键在于预防,一者阳极纯度必须高,二者防止铜棒、阳极铜钩和挂具掉入镀液中。 Pb2+杂质对镀液的影响比Cu2+严重,轻者使钝化膜发雾,钝化膜很快变色,重者滚镀时镀层不沉积,看上去似乎有镀层,但一经硝酸 Question9 论述题 下表为焦磷酸盐镀铜工艺,请分析镀液各成份的作用和pH对镀层的影响。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焦磷酸铜(Cu2P2O7)gL-1 70 90焦磷酸钾(K4 P2O73H2O)gL-1 300 800柠檬酸铵 (NH4) 3 C6 H5O7 /gL-1 10 50二氧化硒 (SeO2) gL-1 0.008 0.022-巯基苯并咪唑gL-1 0.002 0.004pH值 8.0 8.8温度 30 50DkAdm-2 1.5 3搅拌方式 阴极移动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1)焦磷酸铜 焦磷酸铜为溶液主盐,铜含量一般在20 25 g/L,光亮镀铜,铜含量控制在17 35 g/L。增加镀液中铜盐含量,可提高允许电流密度,但为了提高阴极极化,必须相应提高焦磷酸钾含量。这样,溶液浓度提高,成本增大,带出损失大;铜含量过高,镀层粗糙呈暗红色,阳极溶解性差,并且易析出白色焦磷酸铜沉淀,导致pH值下降;铜含量太低,允许电流密度小,镀层光亮整平性差,沉淀速度慢,镀层易烧焦。(2)焦磷酸钾是镀液主络合剂,因其溶解度大,能提高镀液中铜盐浓度,从而提高允许电流密度和电流效率,而且K+的电迁移率比Na+大,可提高镀液中铜盐浓度,改善镀液分散能力;同时镀液中,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游离焦磷酸钾,以防止焦磷酸铜沉淀,改善镀层质量,提高镀液分散能力,保证阳极正常溶解,一般控制P2O74- :Cu2+=7.58最好。(3)柠檬酸盐是焦磷酸镀铜中的辅助络合剂,主要是起到阳极去极化剂作用,使阳极能正常溶解,但实践发现,该物质对阴极也有去极化作用,有不利影响。(4)2-巯基苯咪唑为光亮剂,可增强光亮效果,降低因使用巯基化合物产生的内应力,用量一般为0.008 0.02 Question10 论述题 下表为化学镀铜工艺,请分析镀液各成份的作用。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硫酸铜(CuSO45H2O)/gL-1 29酒石酸钾钠/ gL-1 142EDTA二钠/ gL-1 12三乙醇胺/ gL-1 5氢氧化钠/ gL-1 42碳酸钠/ gL-1 25甲醛(37%)/ mlL-1 167亚铁氰化钾/gL-1 0.05联吡啶/gL-1 0.1pH值(NaOH调整) 1213温度/ 25 Student Answer: Essential: (1)硫酸铜是主盐。主要作用是提供铜离子,化学镀铜溶液中铜盐含量对沉积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当溶液的pH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时,提高溶液中的铜含量,沉积速度有所增加,但溶液自然分解的倾向也随之增大。在不含稳定剂的溶液中,宜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