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议联结”法构思议论文高三理科 王先林 材料作文所列举之“材”只是现实社会“沧海之一粟”。命题专家无非是想让大家通过对此材料的分析、思考、议论、探究后,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问题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借以弘扬正义,抨击邪恶,消除心灵的迷雾,协调好人际关系,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鉴于此,高质量的材料作文,总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矛盾为切入口,议评时政,抓住关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深刻透彻,令人信服,无可辩驳,大多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典理论在指导人们的实践。这一篇篇带有理论性指导性而又高屋建瓴的文章,犹如山重水复时的仙人指路,使人眼前一亮,阴霾一扫,独上高楼,眼界开阔。反观平时同学们的材料作文习作,发现同学们写材料作文存在很大问题。表现在许多同学写作时都不明材料作文的写作格式,该引述材料的部分没有引述材料,而关乎材料作文生命的“联系现实”部分一般都不提或只言片语一带而过。从阅卷来看,思辩性强的议论文普遍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分相对较高。遗憾的是,许多考生在写作时存在观点不明、结构不清、衔接不自然、材料不丰富等问题。为了明确方向,使同学们写作时操作更方便,下面谈谈材料作文的一般写作模式。一般地说,材料作文大多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外,在结构模式上,还有其自己特点,通常采用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引”“议”(或“评”)“联”“结”四个字。(1)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引,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引出论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又如从中学生早恋现象引出论点“早恋,成功的绊脚石”。 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 当然,近年的高考,几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写了一种现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认真读懂材料,深刻领悟材料。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从材料中引出的中心论点,语句要通顺、凝练,绝不能是病句。中心论点要正确、鲜明、新颖。正确,就是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社会普遍追求的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鲜明,就是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褒什么贬什么,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错误。新颖,有时代感,有独特的见解。中心论点书写时也可独立成段。 (2)议针对材料,作出必要的分析。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实际张本。这是由“引论”到“本论”的过渡性文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议,一般可以采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每个分论点,语言要凝练、简洁,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把几个分论点写成一段。力求醒目,结构清晰,思路清楚。分论点要倾情打造,要生动,有意蕴。结构基本一致,内容彼此相关,要能扣住中心论点,扣住题目。扣住话题。否则,就有偏题之嫌。结构上,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式的,也可以是对照式的,也可以是递进式的,可从时间、空间、大小的角度思考,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古及今,由中到外,由个人到国家,由自然到人类社会等。“议”是文章“猪肚”部分,要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要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议论,恰当地使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事例作论据。论据要准确、典型、丰富。准确,就是所举事实要真实,不杜撰,不张冠李戴,能用来充分证明其分论点或中心论点。典型,就是有历史代表性。丰富,就是论据要多,要有说服力,使人看后不得不服。事实论据可以是正面的,也可是反面的。要概括、压缩,不要堆砌事例,也不要大段大段地叙述某个事例。 一定要结合论点对事例作针对性分析,且注意事例间的过渡和衔接。除了摆事实外,还应有讲道理。可采用事理论据,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等。要依据材料或论点进行辩证分析,符合哲学观点,短短几十字,还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如话题“偏见与关系”,如果论点是“要搞好关系,就不要有偏见”,那么是不是有了偏见就一定搞不好关系呢?再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要有自信”,那么可能有人说自负也是一种自信,所以在议论时必须指出,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 (3)联即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必须使论证充实而严密;必须选择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论据;必须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联,或个人,或集体,或社会;或中国,或外国;或自然,或人类社会。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还可指出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比如证明论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可以联想到“嫦娥一号”:“正是许许多多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从无到有,开拓创新,踏踏实实,才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扬了军威,长了民族志气。” (4)结即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全文。要注意如下几点: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把论证推向高潮。结,或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和号召,或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和拓展。比如论点是“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可以这样结尾:“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首尾呼应,发出号召,铿锵有力,引人深思。结尾部分切不可故意拔高作惊人之语,要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罗索冗长。 以上结构,也可用图表来简化材料作文的基本模式:引论 入题(略)概述材料概括而不罗索 亮出观点鲜明而不含糊本论 展开(详)展开分析有理而不杂乱 联系实际实在而不空泛结论 归纳(略)小结全篇干脆而不离题 照应材料简洁而不重复另外要说的是,以上四字结构,有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变通使用,比如,为了使自己的论点更严密,不过于绝对,不过于偏颇,我们可以在“联”的后面加上一个“辩”的部分,“辩”就是辩证看待观点,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重点,文字不宜过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类词语来引起。字数一般不超过50字。有了这一部分,思维就显得严密,观点也显得恰到好处,不失分寸。考场作文情急之下,只要牢记“引议联结”,作文的布局谋篇关就可以顺利通过。有了这五字框式,考试时就不需要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犯愁了,从而确保能够把精力集中到内容、语言、文采这三方面来,保证考场作文不失误或少失误。 【200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例文:有用者,即是“材”同样的一根怪状树根,木匠认为它一无是处,弃之一旁;雕塑家却视为至宝并加以雕刻,成为艺术品。大相径庭的结果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材”?衡量“材”与“非材”的标准又是什么?我认为:有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标准。对于人,同样如此。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有才之人,但每个人都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能够发挥他的作用。何谓人才?有用的人就是人才。喜剧演员潘长江有一句话讲得好:“个子小怎么了?浓缩的都是精华,小有小用,大有大用呗!”不错,实际正是如此,在舞台上需要潘长江这类搞笑丑角而不需要姚明那样的九尺男儿。可以这样讲,舞台上的潘长江要比姚明有用,而球场上的姚明却要比潘长江有用,这也正是“笑星”与“球星”的区别。商业巨子宗庆后说得好:“有用的人为我所用,有用的人各施其用,那企业就活了。”也正是这句话成为“娃哈哈集团”的用人标准。宗庆后的“娃哈哈集团”是第一个在全国推行“只看本事,不看学历”的用人标准的公司。的确,作为一个明智的决策者,作为一个精干的领导者应该做到“唯才是用”。古往今来,善于用人的例子不胜枚举。曹操曾不顾关羽为敌邦之将而施以厚恩。对于谋士们的反对,曹操坦言:“虎勇之将,仁义之将,关云长有大用矣。”华容遭解围证明了这一点。信陵君曾不顾侯公身份低微而屈身与其交游并以礼相待,他的理由很简单,“侯公,有用。”果然,不久之后的“面北自刎向我主”印证了这一切。有用,即是“材”;有用者,即是“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清晰化,判断“材与非材”的标准应该走向专业化。与其“样样通”不如“一样精”。一个人在自己特定的发展空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出了社会价值,那么他一定是有用的,那么他一定是位专业人才。朋友,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请相信自己就是晴空中美丽彩虹上的一条色柱,纵然你只会现出一种色彩,但你是有用的,彩虹因你而美丽。有用者,即是“材”。愿我们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点评:中规中矩是这篇议论文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所谓“规矩”就是要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与结构,这种看似简单的要求操作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首先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命题的立意,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篇有用者,即是“材”开篇即提出了:“用者,即是:材。有用是衡量材的标准”这个中心点。其次全文在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过程中严谨,层次清晰,从今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合作运营协议书
- 生物降解材料工程师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装修公司设备采购与建筑垃圾处理合同
- 《空压机节能技术及应用》课件
- 腊八节童谣文化启蒙
- 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课程设计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调谐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 飞呀飞音乐课件
- 《肾癌微波消融术》课件
- 《企业价值最大化》课件
- 护理医疗垃圾分类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
- 教学反思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简短
- 人人学点营销学(请分别进入班级观看视频不要在默认班级观看观看无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课件)
- 2024年离婚不离家互不干涉的婚姻协议书范文
- 保证不分手不离婚的协议书范文
- 水质监测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内容质量评价体系
- 2025年中考作文试题预测及范文
- 2024年贵州六盘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