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襄蔡襄字君谟。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属福建省),迁甫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他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浑厚端庄,雄伟遒丽。苏东坡说:“君谟天资既高,积学至深,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字识渊博,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德兼备”。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得鲁公笔法而修于鲁公书,可为楷则。沈括说他善于“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这说明蔡襄这位稍欠改革精神的书法家还不悄喙挪换模苍谧非蠊湃葱乱狻? 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蔡襄著作的茶录是茶经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是论述宋代茶文化的名著。译成英文、法文,传播国外。另有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果艺栽培学专著。著有端明集(亦称蔡忠惠集)传世。 最后不得不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这一点值得商榷。门屏帖尺牍(下为局部) 纸本 27.8cm X1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颛诣门屏,陈谢推官吕君。九月日,襄上谒。 门屏帖为蔡襄早期作品。 海隅帖1045年作 纸本 28.8cm X15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再拜。襄海隅陇亩之人,不通当世之务,唯是信书,备官谏列,无所裨补。得请乡邦,以奉二亲,天恩之厚,私门之幸,实公大赐。自闻明公解枢宥之重,出临藩宣,不得通名。下史齐生来郡,伏蒙教勒,拜赐已还,感愧无极。扬州天下之冲,赖公镇之,然使客盈前,一语一默,皆即传著,愿从者慎之!瞻望门阑,卑情无任感激倾依之至。襄上,资政谏议明公阁下。谨空。虚堂诗帖 1048年 纸本 22.6cm X16cm 藏处不详 释文:虚堂永昼来风长,石枕竹簟生清光。文园肺渴厌烦热,更要夫君在侧傍。入春帖 1051年 纸本 30cm X41.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贫贤帖 纸本 高31.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昔之贫贤寒俊,偶有流落失职者,其为文章,多所怨诽,不得其正。又况久处乐而行患难,乃能克意文翰,而无前所累者,非胸中泰定,有以处之,非数数能也。故人之弟以示余,故书。襄。 尺牍思咏帖1051年 纸本纵29.7厘米横3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襄得足下书,极思咏之怀。在杭留两月,今方得出关,历赏剧醉,不可胜计,亦一春之盛事也。知官下与郡侯情意相通,此固可乐。唐侯言: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初夏时景清和,愿君侯自寿为佳。襄顿首。通理当世屯田足下。大饼极珍物嚓蔽? 粗,临行匆匆致意,不周悉。 陶生帖尺牍 1051年 纸本 29.8cm X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陶生帖为草书翰札。潇洒劲逸。结体欹正大小,重轻疏密,随心所至,一气呵成。 黄庭坚说:“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确的。 蔡襄虹县帖尺牍 1051年 纸本行楷书 31.3 x 4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襄启:近曾明仲及陈襄处奉手教两通,伏审动静安康,门中各佳,喜慰喜慰!至虹县,以汴流斗涸,遂寓居。馀四十日,今已作陆计,至宿州,然道途劳顿,不可胜言。尚为说者云:渠水当有涯,计亦不出一二日。或有水,即假轻舟径来;即无水,便就驿道,至都乃有期耳。闽吴大屏皆新除,想当磐留少时。久处京尘,无乃有倦游之意耶?路中诚可防虞,民饥鲜食,流移东方,然在处州县,须假卫送,老幼并平善。秋凉,伏惟爱重,不宣。襄顿首。郎中尊兄足下。谨空。八月廿三日,宿州。 蔡襄扈从帖(又称公谨帖) 纸本23.3X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 襄拜:今日扈从迳归,风寒侵人,偃卧至晡。蒙惠新萌,珍感珍感!带胯数日前见数条,殊不佳。候有好者,即驰去也。襄上公谨太尉阁下。 蒙惠帖尺牍(下为局部) 1052年 纸本 22.7cm X1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蒙惠水林檎花,多感。天气暄和,体履佳安。襄上,公谨太尉左右。 蒙惠帖为行楷作品。取法兰亭序而又参以颜鲁公敦厚沉稳的成分,继而宏大了宋代行书尺牍书法的艺术内涵,使书法艺术发展到一个新时期。 纡问帖 1052年 纸本 26.7cm X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暑热帖(致公谨尺牍)1052 纸本 23cm X29.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纵23厘米释文: 襄启: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精茶数片,不一一。襄上,公谨左右。牯犀作子一副,可直几何?欲托一观,卖者要百五十千。 楷书谢赐御书诗表 1053年 卷 纸本 29.3cm X241.5cm 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宋仁宗帝曾御书“君谟”赐蔡襄。为报答皇恩,蔡襄恭作表文并七绝一首献上,此即“谢赐御书诗表卷”。从总体上说,所书笔笔精到,端正恭敬。此卷用五张纸拼接,共三十七行字。卷后有米芾、鲜于枢、吴宽、陈继儒和董其昌等名家题跋。 本作品在当时已成名作,为内府所藏。蔡襄还将此作刻石奉呈翰林院。而与蔡襄同时代的被称为宫廷书画鉴定家的书家米芾在当时也未见及此作真迹,只看到翰林院的石刻。因此,在四十年后见到真迹时,米芾将兴奋喜悦的心情倾注于跋语中。 日本大正八年(1919)6月7日,此件为中村不折(18661943)从文求堂购得。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2006年3月来华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另有一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见下图),疑伪。 郊燔帖尺牍 1053年 纸本 27.2cm X4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郊燔帖为行草书札的代表作。笔画浑雄敦厚,婉转有致,运笔飞动自如。此帖取法 于伯远帖,又参以章草笔法,使之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蔡襄独特的 草书风格。 释文:十一月廿八日,襄顿首。别已经年,每疏驰问,但极瞻跂之怀。人至承书,窥揽辞意,岂胜感著?夏闻郡事清闲,总适神情,自有高趣,仰羡仰羡!郊燔甫,近天气变寒,唯眠食爱摄,副此远想,不具。襄再拜。知郡司门足下。 安道帖尺牍 1055年 纸本纵26.8厘米横35.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襄再拜。自安道领桂管,日以因偱,不得时通记牍,愧咏无极。中间辱书,颇知动靖。近闻侬寇西南夷,有生致之请,固佳事耳。永叔、之翰已留都下,王仲仪亦将来矣。襄已请泉麾,旦夕当遂。智短虑昏,无益时事,且奉亲还乡,馀非所及也。春暄,饮食加爱,不一一。襄再拜,安道侍郎左右。谨空。二月廿四日。尺牍离都帖 1055 纸本 29.2cm X4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蔡襄(西元10121067年),字君謨,福建仙游人。书法学虞世南、顏真卿,并取法晋人。与苏軾、黄庭坚、米芾并列“北宋四家”,誉满书苑。 此帖又名“致杜君长官尺牘”,乃蔡襄即将渡长江“南归”途中所书,追述离都(开封)行至南京(今商丘)而痛失长子。讶死葱盼课剩遄鞔耸榇鹦弧榉犭楹裰卮祁佌媲洌嬗型豸酥胁葜恪浴端嗡募夷凡帷? 释文:襄啟。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啟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於递中。驰信报之。 楷书颜真卿告身帖跋 纸本 1055年作 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释文: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行楷书持书帖页 纸本纵27.2厘米横57.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系蔡襄致友人的一通尺牍,内容谈到自己当时身体状况欠佳。因知是其至和三年(1056)初知福州所作,作者时年四十五岁。 钤有“知颐印记”、“颐”,安歧诸朱文印记。释文:襄启:数日前遣钩质闂拢恤垂饬俦拙常埔淹? 达当直,未审尊怀如何?惠然一来,殊为佳事。病躯不常得安,多缘饮食而致。山羊涩而无味,虽食不过三二两,鱼鳖每食便作腹疾,以此气力不强,日久必须习惯,今未凋适耳。蒙书并海物,多感多感! 谨奉手启上闻。不宣。襄上,宾客七兄执事。八月二十四日。谨空。 尺牍谢郎帖 1060 纸本 26.5cm X29.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然少宾客,省出入,如此情悰可知也。不一一。襄送。正月十日。 脚气帖尺牍 约1060年 纸本行书 26.9cm X2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脚气帖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凇豆使芸泛隙镜谑帷?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 尺牍远蒙帖1061 纸本 28.6cm X28.6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襄再拜。远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约,感戢之至。彦范或闻已过南都,旦夕当见。青社虽号名藩,然交游殊思君侯之还。近丽正之拜,禁林有嫌冯当世独以金华召,亦不须玉堂唯此之望。霜风薄寒,伏惟爱重,不宣。襄上,彦猷侍读阁下。谨空。 京居帖 1062年 纸本 27.2cm X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襄启:去德于今,盖已*(氵存)岁。京居鲜暇,无因致书,第增驰系。州校远来,特承手牍兼贻楮幅,感戢之极!海濒多暑,秋气未清,君侯动靖若何?眠食自重,以慰遐想。使还,专此为谢,不一一。襄顿首。知郡中舍足下。谨空。九月八日。 蔡襄澄心堂纸帖尺牍 纸本1063年作 行楷书 24.7 x 2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澄心堂纸一幅,阔狭、厚薄、坚实皆类此,乃佳。工者不愿为,又恐不能为之。试与厚直,莫得之?见其楮细,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阳日,襄书。 这幅蔡襄书写的尺牍,又名澄心堂帖。宋代士大夫讲究生活品味,对于文房用具,尤其考究。蔡襄写此一信札,便是为了委托他人代为制作、或是搜寻纸中名品“澄心堂”纸。“澄心堂”纸源自五代南唐,据说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在北宋就已经是相当珍贵、难求的名纸了。这幅书迹的纸质缜密光洁,很可能就是蔡襄用来作为“澄心堂”纸的样本。 精致的纸质,配上蔡襄秀致而庄重的墨迹,使得这幅“澄心堂”帖格外显得清丽动人。全文以行楷写成,结体端正略扁,字距行间宽紧合适,一笔一画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时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之作。 大研帖(致彦猷尺牍) 1064 纸本 25.6cm X2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襄启:大研盈尺,风韵异常,斋中之华,繇是而至。花盆亦佳品,感荷厚意。以珪易邦,若用商於六里则可。真则赵璧难舍,尚未决之,更须面议也。襄上,彦猷足下。廿一日,甲辰闰月 山堂诗帖 1066 纸本 24.8cm X26.7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丙午三月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金尊,江上烟云向晚昏。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花园。”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十五日山堂书。 蔡襄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三接纸,纵28.2cm,横221.2cm,行书,73行,884字。卷尾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共134家题跋。鉴藏印记:“贾似道印”、“悅生”、“贾似道图书子子孙孙永保之”、“武岳王图书”、“管延枝引”、“梁清标印”、“焦林”及清嘉庆内府诸印。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蔡襄罢福建转运使,召还汴京修起居注,遂从福州一路北行,历时半年多。沿途见闻有感于怀者,皆成诗章,此卷所书五言、七言诗11首即是。书写时间当在诗成之后不久,蔡襄时年约40岁。因属个人诗稿,无意求工,故笔致飘逸流畅,点画婉转精美,充分展示了蔡襄中年清健圆润的书风特色与纯熟的功力。近代朱文均赞云:“此册行楷略备,无不臻美。其婉约处极似虞永兴,而温栗不减柳谏议。盖其能博采约举以自成一家书派者。”珊瑚网、吴氏书画记、平生壮观、石渠宝笈三编、选学斋书画寓目续记、壬寅销夏录等著录。刻入秋碧堂、经训堂、玉虹鉴真诸帖。 (撰稿人:华宁)附录:从旧藏蔡襄自书诗卷谈起 作者:朱家溍 故宫博物院藏宋蔡襄自书诗卷,是他的主要传世作品之一。此贴曾由我家珍藏(当时是册),虽已过去了几十年了,收藏过程还历历在目。今追忆往事并谈谈蔡襄的书法。 蔡襄自书诗卷,素笺本,乌丝栏,纵28.2、横221.1厘米。内容包括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书藏处士屋壁题龙纪僧居室题南剑州延平阁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杭州临平精严寺西轩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唐春月并游嘉禾郡偶书无锡县吊浮屠日开即惠山泉煮茶等共11首。 卷后有宋至清时人题跋,今依序移录于下: 政和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子之子伸敬观。 端明蔡公诗稿云此一篇极有古人风格者,欧阳文忠公所题也。二公齐名一时,其文章皆足以垂世传后。端明又以翰墨擅天下,片言寸简落笔人争藏之以为宝玩,况盈轴之多而兼有二公之手泽乎?览之弥日不能释手,因书于其后。政和丙申夏四月癸未延平杨时书。 君谟妙画如此,诗词称之,宜乎每为欧公所誉,二公所谓陪奉得着也。张正民题。 君谟字画名世。每自书所作诗,不惟意在挥染,亦使后人得之便可传宝,向来过目不啻十许卷也。蒋璨。 东坡先生曾以蔡公书为本朝第一。此公自书所为诗也,才三纸余而真行草法皆备。欧阳文忠尝题其一篇云极有古人风格。可为三绝矣,真予家之宝也。 余旧得君谟所书诗十数幅,一卷于秦忠献公家。今复得此三纸。纸虽一同而界行不接,故难续于其后。因书以记。嘉定壬午岁除先五日,窠林老人向水、苦冰甫。 蔡君谟书深得魏晋之意,深稳端润,非近时怒张筋脉屈折生柴之态。且其诗极有古人风致,诚为二绝。吴郡张天雨题。 端明蔡学士,书翰文藻与欧公并驱联璧,称誉当世。欧公亲题是作谓有古人风格。龟山先生道学先贤,亦推奖之,信不诬也。去公今五百有余岁,处楮在人间者无几矣。以恒宗友当宝惜之。林泉老生陈留张枢拜观。 华亭陈彦高平生以好古自喜,年已八十,家无余赀,而所藏蔡端明手书自为诗用诗及宋诸儒先题识凡一卷犹存。它日命其子以相示,展玩再四,固念先哲身殁名传者有其实也。握笔知愧矣!愿为同志言之。后学奉化陈朴敬书。 楚纪善管公竹间示余所藏宋学士君谟诗累幅。学士自书其作凡十有一首。字画清劲,诚一代绝笔,如华星秋月,辉映大虚。当时欧阳公、龟山先生俱有品题,阅之诚希世之宝也。夫自皇祐至今流传数百载,非好古博雅之君子孰能知所宝乎。今观学士所书,殆不止此,惜其有缺简耳。竹间公宝而藏之,可谓好古博雅之君子矣。洪武九年正月庚寅匡山*翁。 昔者孔子读诗,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曰:诗之好仁如此。盖高山景行,人自不能不仰之行之耳。蔡公君谟文翰有名一代,此其自书所为诗,辞气类陶彭泽、韦苏州。书法得晋人笔意,当时欧阳文忠已称其极有古人风格,龟山杨文靖公亦赞其左方。夫以蔡公之才贤自足为二公所景仰,况二公文章道德尤为古今所崇望,观此卷者安得不起高山景行之恩。卷末题尤多名士。余同僚竹间管候得之珍重特甚,非好仁之君子恶能然。壬午冬十二月甲子会稽胡粹中拜观敬书。 乾隆五十五年岁在庚*七月朔日,观于吴中经训堂。丹徒王文治。 卷后最末有先父题跋。 此卷所钤鉴藏宝玺有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所钤收传印记则有贾似道图书子子孙孙永宝之贾似道印似道长悦生武岳王图书管延枝印梁印清标蕉林棠村审定等。 曾经著录此帖的有珊瑚网吴氏书画记平生壮观石渠宝笈三编选学斋书画寓目续记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清朝时还曾刻入秋碧堂法帖经训堂法帖玉虹鉴真法帖。 据前人题跋和收藏印记以及著录,可以明确蔡襄自书诗卷的收藏者,宋人有向水、贾似道,元人有陈彦高,明人有管竹间,清人有梁蕉林、毕秋帆,最后入内府。辛亥革命后,宫中书画器物等除溥仪以赏溥杰为名携出的部分和作为向银行借款的抵押品以及赏赐遗老、赠送民国要人的以外,由太监和内务府人员窃出的也不在少数。蔡襄此帖想当然也是被太监们窃出的。当年地安门大街桥南路西有一家品古斋,是北城惟一的古玩铺(其余还有一两家只是所谓挂货屋子)。太监们出神武门,距离最近的销赃处所那当然就是品古斋了。此外,北城的王公将相第宅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资产运营项目合同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办公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制药行业IT建设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内联网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公墓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消防安全演练计划
- 职业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与计划
- 情感表达型表情包知识产权授权合同
- 教育信息化平台升级及资源整合补充协议
- 书香校园读书主题班会 课件
- 2025年度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汇编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域名解析换编码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 整形美容医院医患沟通流程
- 2024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3与乘法公式有关的计算(三大题型总结)(原卷版+解析)
-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培训
- 2025-2030中国甘蔗收割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 波罗的海BDI指数历史行情(1985年05月16日-2025年3月31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