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情监测技术.doc_第1页
小麦苗情监测技术.doc_第2页
小麦苗情监测技术.doc_第3页
小麦苗情监测技术.doc_第4页
小麦苗情监测技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苗情监测技术一、 监测内容将小麦监测点基本情况进行认真填写,以便于掌握小麦生产情况(见表1)。1、叶蘖动态 主要监测小麦主茎叶龄和亩茎蘖数。监测内容(见表2)。2、个体生长情况及群体状况 主要监测主茎叶龄、单株茎蘖和次生根(条)数、总茎蘖数(万/亩)、缺苗(%)以及长势长相六项内容,监测内容(见表3)。根据小麦个体生长情况及群体状况监测结果,参照安阳市小麦苗情分类标准,结合当地小麦长势情况,对本地区小麦各生育时期苗情进行综合评价。调查情况及苗情分析填写(见表4)。3、冻害和倒伏 主要监测冻害和倒伏发生时间、品种、类型、程度及面积等,监测内容(见表5)。4、灌浆速率测定 灌浆速率是指每天每千粒小麦干物质的增长量,用克表示,主要测定小麦籽粒干物质的日增长量。监测内容(见表6)。5、预产和测产 主要监测亩穗数、穗粒数,用监测品种常年千粒重进行预产,用预计千粒重进行测产,为判断小麦生产形势提供参考。监测内容(见表7、表8)。6、特殊气象灾害监测 对小麦全生育期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影响程度、危害特点进行监测和记录,以文字形式及时上报。7、小麦实际千粒重 通过监测实际千粒重,为进一步验证小麦产量提供依据。监测内容(见表9)。二、监测方法(一)时间和次数1、叶蘖动态 从分蘖期开始对小麦叶蘖动态进行监测,分别于11月25日、12月5日、12月15日监测,共监测3次。2、个体和群体消长状况 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对小麦个体生长情况和群体状况各监测1次,共监测3次,并进行苗情综合评价。3、冻害和倒伏 冻害调查:于冻害发生后5天进行观察记载;倒伏情况调查:倒伏发生后及时进行观察记载,并记录倒伏的恢复情况。4、灌浆速率测定 从5月10日开始监测,每隔5天监测1次,收获前监测最后一次,共监测56次。5、预产和测产 5月20日调查产量结构,进行预产,5月30日前后(乳熟末期)进行测产。6、实际千粒重 于收获时或收获晒干后调查实际千粒重。(二)确立监测区和取样区采取对角线取样法,每个品种(播期)选3个有代表性的样段(点),每样段1m双行定点,作为亩基本苗、主茎叶龄、亩茎蘖数和亩有效穗数的固定监测区。监测区周围(至少隔2行)设立取样区,用作次生根、穗粒数等项目的取样。(三)取样方法1、小麦叶蘖动态 亩基本苗:于三叶期前调查,查1m双行样点的麦苗数,共三处,折算亩基本苗。亩茎蘖数监测方法同基本苗。主茎叶龄:每样点连续查10株,共查30株,数叶龄,求平均值。播种深度:用调查地中茎长度的办法监测播种深度(用cm)表示,每样点连续挖苗10株,测量地中茎长度,求平均值。2、个体生长情况和群体状况 主茎叶龄和亩茎蘖数监测方法同小麦叶蘖动态。单株茎蘖数:包括主茎和各级分蘖(分蘖以肉眼看见为准),监测方法同主茎叶龄。次生根:在取样区挖株取样,每点连续取10株,共30株,数次生根数量,求单株次生根。3、冻害和倒伏 在寒流过后5天左右调查记载,冻害程度根据冻害级别标准记载,冻害面积采用目测法估计。倒伏程度根据倒伏级别标准记载,倒伏面积采用目测法估计。4、灌浆速率测定 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特点,每次在样点中随机抓取20穗左右,用烘箱(70)烘78个小时,籽粒含水量达到12.8%测定干重。5、预产和测产 亩有效穗数:查1m双行,共查三点(固定监测区),计算亩有效穗数(万/亩)。穗粒数:在取样区从根部随机抓取20个左右的麦穗(剔除5粒以下的麦穗)数粒数,计算穗粒数。千粒重:按监测品种常年千粒重进行预产,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及后期气候特点预计千粒重,进行测产。三、记载标准1、主茎叶龄 指主茎上已出生的叶片数,未出全的心叶用它露出部分的长度占下一片叶长度的百分比来表示。2、亩基本苗数 三叶期前采取对角线法选取出苗均匀的代表性样点3处(即监测区),每点查1m双行,数其苗数,折算亩基本苗(万/亩)。3、单株茎蘖数 包括主茎及各级分蘖,分蘖以肉眼看见为准。4、亩茎蘖数 由三处1m双行样段的茎蘖数换算而成。5、缺苗断垄 10cm无苗为缺苗,20cm无苗为断垄。缺苗断垄面积用目测法估计。6、次生根 在取样区查三点,每点连续挖10株麦苗,共30株,数次生根数量,计算单株次生根。7、亩有效穗数 每穗小麦籽粒在5粒以上的麦穗为有效穗。5月20日小麦预产期监测亩有效穗数(万/亩),5月30日确认亩有效穗数(万/亩)。监测方法同亩茎蘖数。8、冻害 冻害分为4级,其中一级冻害:叶尖受冻发黄;二级冻害:叶片冻死一半;三级冻害:叶片全枯;四级冻害:主茎或部分大蘖冻死。9、倒伏 倒伏分为4级:其中一级倒伏:植株倾斜角度小于30度;二级倒伏:倾斜角度在3045度之间;三级倒伏:倾斜角度在4560度;四级倒伏:倾斜角度在60度以上。10、灌浆速率(克/千粒天)=(Gn+5Gn)/5Gn+5:第(n+5)天的千粒干重(克),Gn:第n天的千粒干重(克)。11、实际千粒重 收获时取回监测区三个1米双行样点全部麦穗,分别脱粒晒干,每样点数小麦籽粒500粒(剔除不完全粒),求平均值,计算千粒重。收获时调查千粒重的,用水分速测仪测定籽粒含水量,按入库含水量13%折算千粒重。12、生育期记载(1)出苗期 小麦的第一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田间有50%以上麦苗达到出苗标准时的日期,为出苗期。(2)三叶期 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三片绿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3)分蘖期 田间有50%以上的麦苗,第一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时,为分蘖期。(4)越冬期 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以下,麦苗基本停止生长,到次年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3以上,麦苗恢复生长,这段停止生长的时间成为越冬期。我市越冬期一般从12月15日左右开始,至次年的2月20日左右结束。(5)返青期 有越冬期的冬麦区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时,麦苗叶片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时,为返青期。我市小麦返青期大约在2月20日左右。(6)拔节期 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cm时,为拔节期。我市小麦拔节期一般在3月下旬。(7)孕穗期 全田50%的小麦旗叶叶片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为孕穗期。(8)抽穗期 全田50%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