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阅读速度的四种方法一、遮盖文字速读法。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阅读时,并不是眼球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移动,而是经常“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都属于眼停。每次眼停,视觉广度的范围为4至8个字。阅读主要是靠眼停作“正移动”来完成。但有时因字句费解,眼停还会作“负移动”,重新感知和理解。这样,势必减慢了阅读的速度。为了减少回视次数,阅读前准备一张和书页差不多大小的白纸,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文字就把白纸往下拉一行,使眼睛不能回读遮盖住的文字。这样就可以减少“负移动”,增加眼停的视觉广度。 二、限时限量速读法。人们往往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借到一本脍炙人口的书,而且还期迫近时,为了不失手中宝物,以撷书中之玉,会以超常的阅读速度,甚至一鼓作气把书看完。这种感知字句的潜能发掘,是由于通过感受器接收到“时间紧迫”的信号后,刺激大脑的视觉神经,逼使你集中精力,使被感知的字句传至大脑皮层枕叶的视觉过程加快,反应出来便是眼停的移动速度增快。根据这种心理现象,在阅读前确定一定数量的材料,限定多少时间读完,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这种凑书方法会使你的速读技能纯熟起来,达到自然、迅速和准确。三、提纲挈领速读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出来,善于抓住精髓。强烈的目的意识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前提。我们在开卷阅读之始,应根据书的种类和性质,列出相应的“索难卡片”,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摘读,就可提高阅读速度。特别在阅读一般性的书籍时,这种速读方法更可以使阅读者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四、知识交流速读法。就是在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整体分解成部分,由几个人在一起同步阅读部分,各自猎取知识的分支。而后通过知识交流这条途径,使每个阅读者都能完整地获取知识的全体。这种速读方法要求有两人以上组成的学习小组。阅读前,将需要阅读的书籍根据备人的阅读能力,量力分读,做出卡片。阅读完后,互相交流,就能使每个阅读者尽快掌握需读书籍的全貌,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初中阶段常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是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理解词义及文言句式,需掌握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依据各类句式的特点,正确把握文句的意思,着眼点放在对课文核心句、文眼句及其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的理解及翻译上。在今后的中考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仍是考查的重点。【样题点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注】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2.标示句子的诵读节奏,选择词的恰当义项。(1)用“/”标示下句的诵读节奏。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皆爱惜”中的“惜”,应选择第_义项。(只填序号)惜x爱惜。韩非子难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耗:减损。惠:给人好处)吝惜,舍不得。蔡琰悲愤诗:“岂敢性命。”痛惜,哀伤。贾谊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3.“郁郁适兹土”的“适”解释为“往,到”。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往,到”的一项是:()A.由是先生遂诣亮 B.去过怀乡,忧谗畏讥C.辍耕之垄上 D.造饮辄尽,期在必醉4.翻译下面的句子。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5.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分析】第1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这里的“易”与“移”连用,是“改变”的意思;“仕”,在这里是“做官”的意思。第2题的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功夫,不要曲解句意。第(2)小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正确选择词语的意思,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仔细辨别。第3题考查的是同一含义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文言词语来表达。由于给出了例句,又给出了词语的含义,只要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同一含义,看句子的意思是否通顺、正确就可以了。第4题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第5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参考答案】1.(1)易:改变。(2)仕:做官。2.(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2)3.B4.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5.借乐毅的经历宽慰董邵南,说明政治上失意的人古已有之,对于“不得志”不要太在意。借乐毅在赵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意思对即可)【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选自柳河东集)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自西山道口径北(径北:一直往北)B.其旁,出堡坞(出:从出来)C.不得一售其伎(伎:通技,技巧,这里指奇景)D.神者倘不宜如是(是:这样)3.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土断而川分 B.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C.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D.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4.找出下列句中含意动用法的一句A.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B.益奇而坚C.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D.是故劳而无用5.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写小石城山的_、_和_,第二段从小石城不处中州而“列是夷狄”来探讨“造物者”的有无,以此抒发作者_的感情。6.翻译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此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译:_。【参考答案】1柳宗元 2.B 3.A 4.C5位置形状奇丽景色被埋没于南荒的愤懑不平。6这个地方的灵秀之气,不创造伟大人物,而只创造这些景物,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少而石头多。如何背东西背的快 背诵是阅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记忆能力。明确了这些好处,背诵时要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相信我一定能很快背下来,保持这种心态是背诵的前提。 当然,背书时还要讲究一些方法。 第一,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凡是要背的段篇都具有层次清楚、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这一些规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背诵效果。例如火烧云描写天空中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时,出现了马、狗、狮,这三段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按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怎样变化的顺序讲的。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边读边想,如果背不下来时,沿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就会记忆起来了。 第二,背诵时要专心,做到眼、口、心、脑一致。眼要看清,口要读准,用心想这句话的意思,用脑去记忆。例如草原第一段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按由天空到天底下的顺序描写了草原的广阔而美丽。第二层是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背这部分时,抓住这种境界,既又,既又和这种境界里,连也这两个相关连的句子,很快就背下去了。 第三,背诵时要从整体入手,再分散难点。从整体入手,就是把要背的内容先整体读几遍,这样头脑中有了总的印象,了解了句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再逐段背。例如桂林山水第一段写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段写漓江水;第三段写桂林山;第四段写荡舟漓江的感受。有了这个总印象,先背第一段,背熟后,再背第二段,然后一、二段合起来背,接着背第三段,再把二、三段合起来背这样分散难点,上下串联,效果很好,不要总是从头到尾地背。 最后一点就是背书要选择好时间。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即:背几遍书后,可以做几道数学题,过三、四天再背一遍,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 快速记忆是每个同学梦寐以求的,因为这样既可省时间,也可学习好,在语文的学习中,背课文选段是也不可少的,怎样才能快速并长时间记忆呢? 首先,要把课文诵读三、四遍,读熟后了解文章内容大意,然后再朗读要背诵的段落,这样你就清楚要背诵的段落在全文的位置及作用了,心里明白了,就容易记住了。 同时,在语文学习中,解词也需要背,但不要死记,一字不落,要灵活,要会随机应变,根据一句话的前后来解释。例如:娓娓而谈应当怎样解释?如果单独出一道这样的题,也许难解释。但是,要是说:“小红娓娓而谈地讲着自己的故事。”你很快就会解释说道:“有声有色地讲。”这不是很简单吗?所以联系上下文解词,是很重要的。现代文阅读有关知识汇编一、三大文体:1、记叙文 2、说明文 3、议论文二、说明文中说明的三种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三、小说的三要素:1、生动的人物形象 2、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其它两个要素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四、四大文学体裁:1、散文 2、小说 3、诗歌 4、戏剧五、记叙文中叙事的四种顺序:1、顺叙 2、倒叙 3、插叙 4、补叙六、五种表达方式:1、记叙(叙述、叙事) 2、描写 3、抒情 4、说明 5、议论七、描写事物的五个角度:1、视觉 2、味觉 3、听觉 4、触觉 5、嗅觉八、记叙文的六要素: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九、人物描写的七个角度:1、外貌(肖像)描写 2、语言(对话)描写 3、动作(行动)描写 4、衣着(穿着)描写 5、心理(内心)描写 6、神情(神态)描写 7、体态(体貌)描写十、句子在文中常见的几种作用:1、为下文写作铺垫(打基础、作伏笔)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4、衬托(正衬、反衬)5、(首尾呼应),总结全文6、(照应开头),深化或提示主题7、(设置悬念),总领下文或领起下文8、起强调作用,进一步突出9、(画龙点睛),点明中心10、开门见山,点题11、总领上文 十一、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方式:1、以小见大2、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3、象征4、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5、烘托或衬托(正衬或反衬)6、对比7、夹叙夹议或叙议结合8、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或化实为虚(以虚写实)9、寓理于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借物抒情10、托物言志11、讽刺(反语)12、撇开十二、说明文中常用的九种说明方法:1、举例子 2、分类别 3、下定义 4、作比较 5、打比方 6、列数据 7、列图表 8、作诠释 9、摹状貌十三、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 借代 夸张 排比 反复 对比 对偶 引用 设问 反问 双关 反语 互文 顶真 通感(移觉)十四、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十六、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七、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十八、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十九、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等招聘真题
-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山东联盟)225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外歌剧鉴赏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外音乐鉴赏知到智慧树答案
- 医学心理伦理学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老年护理模拟习题(附答案)
- 2025东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独家旅游度假广告代理合同范本助力市场拓展
- 突发事件报道规范-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房建泥工班组劳务分包及建筑节能材料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湖南湘西自治州州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安全责任书及后勤管理制度
- 消防车辆事故课件
- 《2型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剑阁县普安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商务楼宇管理办法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学校校舍安全排查台账
- DB32T 4252-2021 民用建筑燃气安全规范
-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 《区域大地构造学》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