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活动.doc_第1页
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活动.doc_第2页
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活动.doc_第3页
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活动.doc_第4页
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活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和做1“说名道姓”教学设计(预案)教材简析:学和做(1)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用的教材,主题是“说名道姓”。“名”指人的称谓,“姓”即姓氏,指标志家族系统的字。姓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学生对此既熟悉又觉得神秘,以“说明道姓”为话题展开学习、调查、研究,颇有意思。本教材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你知道吗)一首姓氏歌;第二部分(知识竞答),十道判断题;第三部分(有关姓名的两篇习作),记实或想象。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百家姓,知道姓氏中多数是单姓,部分是复姓,能读准姓氏中特殊的字音。2、写一篇有关姓名的记实作文或想象作文。二、情感目标: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姓氏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增进人文素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并背诵“姓氏歌”,了解启蒙读物百家姓,了解名字背后的故事。 2、写一篇有关姓名的作文。考点:姓氏歌。教学准备:了解姓名的由来、趣闻、阅读百家姓。学情分析:姓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对于姓氏的来源以及更深层面的理解还有相当的局限性。既然是实践性学习,应该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课内外结合形成系列。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再去深入生活咨询家人及其他人,以此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探究的精神。实现高度参与,并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教学过程: 分四-五大板块第一板块:百家姓氏师:这节课,我们要干什么? (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师:说说名字,聊聊姓氏。说,首先你会想到哪本书? (生):百家姓师:关于百家姓,你们都了解些什么?开头怎么写的?幻灯片出示: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学生交流):围绕“流行的年代”、“四字一句、合辙压韵”的形式、“单姓复姓”、“收入数量”师:有一些姓氏很常见,但很特别,你会念吗? 出示幻灯片,学习姓氏歌。查任盛单 华乐仇燕和强盖解 於宁应干过翟区朴 佘冼曾菅夏侯 诸葛 欧阳 上官尉迟 司马 端木 呼延东方 皇甫 令狐 轩辕1、 平常看到这些文字你是怎么读的?(指名一个来读一读)2、 作为姓氏要如何读呢?请翻开书本,上面有拼音,自己试着读一读。3、 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看看会有哪些发现?4、全班交流:说说这些姓氏特别在哪里?(作为姓氏,有些字的读音变了;有些是复姓,相对比较少见)5、指名读,男生女生读,打节奏读。比比谁读得正确。教师相机帮助学生纠正一些容易读错的姓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复姓。6、自己多读几遍,比比谁先背出姓氏歌。师:这些姓虽然容易读错,但我们一定要记住正确的读法。因为一旦把人家的姓叫错了,别人心里会很不舒服的,这样也会显得我们特别的没文化!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需要多化一点工夫。朗读为主,鼓励为主,背诵姓氏歌,无论学生背到什么程度都得接受,如果背不出也绝不过分责难,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可以留到课后继续巩固消化,不能贪图一劳永逸。对启蒙读物百家姓,只需有个初步大概的了解,不作深究。第二板块:知识竞答一、生活小考验师:在你的印象中,哪些人有姓氏歌中这么特别的姓?看谁知道得多!(预设答案):任贤齐、和绅、朴谨惠、佘太君、欧阳修、诸葛亮、令狐冲、司马光师:好,一下子找到这么多!生活处处皆学问,看来大家都是有心人哪!作为奖励,老师要给你们一个动脑筋的机会。二、“说名道姓”知识竞答1、打开课本,翻到154页判断题,你会做吗?自己练一练。2、和同桌交流交流,看看你做对了几道题。3、大屏幕出示课文中的知识竞答,指名学生回答。下面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并让说说判断它对错的理由,概括讲讲其中一些人物的故事。1、秦始皇、秦桧都姓秦。( )2、孔子姓孔,三国演义中的孔明也姓孔。 ( )3、东郭先生、南郭先生中的“东郭”、“南郭”都是复姓。 ()4、孟郊姓孟, 孟姜女也姓孟。()5、百家姓把“赵”放在第一位,是表示对宋朝皇帝的尊重。()6、 苏东坡、苏轼不是同一个人。 ()7、李白就是李太白。( )8、“阎”当姓用可以简化成“闫”。 ()9、汉朝皇帝刘邦姓刘,清朝皇帝康熙姓康。()10、“傅”当姓用,不可以简化成“付”。 ()师: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可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啊!这些题目涉及文字知识,文学知识,还涉及历史,可这都难不倒你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真棒!学习,就需要有这样的品质!设计意图:本板块的活动,实际是对上一板块学习的回顾和检查,通过竞赛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竞赛内容实质就是帮助学生识记姓氏,训练听、说、读。搜集、交流与“姓氏歌”中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及周围熟悉的人的姓氏,旨在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是一种学习迁移活动,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时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第三板块:自我介绍师:回到现实中,忽然想到我们全班四十三个同学个个有名有姓,那你们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有什么意义吗?记得上次秋游的时候,沈杰同学告诉我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因为他妈妈姓杨,爸爸姓沈。妈妈姓中有“木”,爸爸姓中有“水”。他们各自拿出一半,组成个“杰”字,“木”在上,“水”在下,寓意父母合力,让儿子顺风顺水,走得更稳,漂得更远!老师觉得很有意思哎!那其他同学呢?老师真的很好奇。下面,你们可以四人小组先交流交流,然后哪个愿意自告奋勇地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你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呢,就可以上来分享, 也可以在座位上讲。老师有个要求:当一个同学在分享时,其他同学洗耳恭听,专心领悟。听懂了,觉得好,自然也要表示表示噢!老师呢,当然也不闲着,帮他(她)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大家两相对照边听边看,这样会更好理解。好不好,谁先来?(学生自我介绍,畅所欲言。发言人数老师视时间而机动掌控,见机行事)设计意图: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蕴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拥有令人骄傲的地方。然而孩子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的名字有所了解,才能真正领会到长辈的良苦用心。这个板块的完成,因为每个孩子亲自实践,动口问,动手写,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文道结合水到渠成,既突破了重难点,又活化了教材,一举多得。看看孩子们写的小作文,三分之二都写得不错,各有千秋,让老师惊喜连连,感慨良多。第四板块:(机动)如果时间允许就玩一玩,否则,也可以放到下节课。几个选择:1、是老师和学生玩个游戏:“同姓名人猜猜猜”,这十大名人和班中十几位同学“五百年前是一家”。老师描述,学生猜;(也可以由一个同学来描述,大家猜;还可以相互出题考考对方。)2、可以自豪地晒出自己家族里值得骄傲的名人。3、帮助别的同学找找和其同样姓氏的有名人物。4、也可以把刚刚在小组交流时听到的认为有意思的讲给大家听。如果是第1种选择,不妨作以下的设计:师:请根据老师的描述,猜猜他(她)是谁。(可以让学生屏息谛听,训练听的能力;也可以大屏幕依次图文,随学生的回答逐个揭谜。听到“掌声”表示回答正确,听到“爆炸声”即预示答案有误(课件自带功能)。例如:篮球名将,为国争光。生于上海,名扬四方!姚明热爱和平,投身革命。樟树一般,勇敢坚定!宋庆龄太公垂鱼,愿者上钩。文韬武略,治国安邦!姜子牙中国首善,高调慈善。江苏好人,十人九赞!陈光标武力超群,一呼百应。兵败乌江,也是英雄!项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公仆,百年恩来!周恩来行云流水,委婉含蓄。晋代名流,书法大师!王羲之神州航天第一人,千年梦圆在今朝。杨利伟“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浪漫主义呈颠峰,青莲居士美名扬。李白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师:世上名人千千万,老师为何单单挑出这几位?因为他们和我们班中很多同学是亲戚!谁姓周?哪个姓宋?姓韦的站起来!哪几个姓杨?姓陈的在哪里?俗话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他们是你们家族优秀的代表,家族的荣耀,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喝彩! 设计意图:利用“一笔写不出两个姓”,“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俗语,激发学生的探究之趣。其间家族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都是满满的,极具励志效应。看似不经意的猜谜环节,实际上都是量身定做,精心编制。一来班里有人与这些名人同姓;二来其蔡氏家族有蔡伦,黄家有黄道婆,谁不知道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他的故乡就在我们隔壁的昆山,这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名言简直是家喻户晓。另外,学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知道了“标哥”爱心捐款超二十亿的壮举,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序,诵读着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还有,期中测试刚过,“时不利兮骓不逝 虞姬虞姬奈若何?”的吟诵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因此凭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揭开谜底相信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的。再说错了也无妨,本来就是在探讨。学生一定会兴趣满满,形成一个个小高潮。第五板块:总结提升。师:看着大家兴致盎然的样子,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最近这段时间,围绕“姓名”这个话题,同学们课前作了很多调查、研究、讨论和思考,今天只不过是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研讨。相信大家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一定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是的,姓名,是一个人的标志,它带着家族的印迹,带着祖辈的期望,它是父母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为它争光添彩。努力吧!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的名字名不虚传!将来有一天,叫我们的后代也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明天的成就而大声喝彩!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学生往往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注意力分散。所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总结,除兴趣调动之外,归纳、概括必须循序渐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有一个高度、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领他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引发必要的思考。俗话说:编筐变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故导课新颖,没有高度凝练的总结,只能算是纸上谈兵。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作用。师:这堂课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幻灯片出示:课后作业:1、我国古代的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有“字”、“号”,这到底怎么回事?2、查阅资料,了解外国人的姓名有什么特征。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出课堂。”语文学科拓展作业,简单的说就是在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向外部延伸的作业形式,它能增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产生着积极影响,它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更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拼搏创新的动力,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拓展性作业是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前置性作业 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学习) 姓名 一、了解百家姓弄懂什么叫“三百千”?网上找一找百家姓这本书,读一读。了解百家姓有什么特点。记录什么时候流行的?搜集了多少个姓氏?有没有特别好玩的姓?(每人摘录一条你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消息。)二、百家姓中有很多复姓,例如“诸葛”“端木 ”“东方”“欧阳”等等 ,你知道哪些人有这么特别的姓氏,找一找,记下来,比比谁知道得多。三、你知道以下这些人物吗?上网查查,了解了解他们的故事。(挑一、两个重点记上几笔)秦桧、刘邦、秦始皇、康熙、李白、苏东坡、孟郊、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孔子、诸葛亮、孟姜女、4、 你的姓氏家族中有没有值得骄傲的人物?可以给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故事噢!五、说名道姓我来写。 你的大名叫啥?小名叫什么?是谁给你起的?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在名字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些故事?访问爸爸妈妈,把访问所得记录下来 。说说我的名字的来历 姓名教学思考:1、本次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说名道姓”,显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但作为语文学习,又必须体现鲜明的语文特色。本次活动的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语文的味道,从朗读、背诵、习作到学生的自主交流,训练的是“听说读写”。培养的是语文的应用能力。活动内容只是个载体,学生在活动交流过程中吸取到大量的信息,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文的核心素养。2、综合性学习还应该体现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些必须要求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本次活动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了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充分训练了听说读写的能力,综合特色不言而喻。而正是这种综合才使得我们的语文体现出了它的运用价值而不至于纸上谈兵,脱离实际。3、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法要灵活机动,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让语文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具活力。回顾整堂课,基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但这样一节融合了综合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的课,对老师的要求无疑十分的高,它要求老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巧妙的教育机智,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三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估计学生得走的“路”我都去“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