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1页
第二节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2页
第二节 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坝中学高二生物必修三(选修)导学案14 时间:20111010 班级: 姓名: 评价: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细胞种群数量的变化编制:杜娟 审核:高二生物备课组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掌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细胞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重点难点 对血球计数板的认识和使用学习过程一、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细胞种群数量的变化(一) 探究原理(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CO2和H2O,无氧时产生CO2和C2H5OH。(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3)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二)探究步骤(1)将500mL5的葡萄糖培养液置于锥形瓶中。(2)将0.1g活性干酵母接种到含葡萄糖培养液的锥形瓶中。(3)将锥形瓶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4)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5)计数结果记录表:时间/天123456数量/个(三)结论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1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右图所示曲线。根据曲线分析:(1)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 再 。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 ,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的死亡率 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2)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 。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1、血球计数板介绍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的载玻片,玻片上有四个槽构成三个平台,中央平台又由一短槽隔成两半,其上各刻有一小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格,中央的一大格作为计数用,称为计数室。计数室刻度有2种(如右图):一种是25中格16小格,而另一种为16中格25小格,它们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个大方格面积为11=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室的体积为0.111=0.1mm3(每个大格有400个小格。)注意:计数方法1mL =13 0.1mm3=110-4 mL ,样品中菌数/ml=每小格平均菌数40010000稀释倍数。2、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注意事项:如果发现观察的小方格内酵母菌的数量过多,可将培养液先稀释再计数;测定时酵母菌液要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保证计数准确;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且每次计数也要重复三次,求得平均值;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本实验中存在前后对照。附:计数结果记录表时间次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123123123123123123123五个方格菌数12345平均值总均值例1.探究培养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