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力 第 1节 力 P1 情境导入 游泳是世界体育比赛项目之一,也是极好的健身运动。游泳时,手用“力”往后拨水,脚用“力”向后蹬水,身体就会向前行进。那么,什么是力呢?向后拨水、向后蹬水为什么能使身体向前行进呢?学习了这一节的知识,相信你就知道了,那就让我们快快进入这一节的学习吧! 目标 解读 1形成 “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的认识。 2知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 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 学习过程 比一比: 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 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 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 手搬桌子 手 搬 桌子 1 2 3 4 【 体会 】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 力( force)是 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 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 _物体对 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 作用是 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 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 1. 活动三: 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 手拉弹簧 弹簧的长度变长 1 2 3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 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 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课堂检测 1.力的单位是( )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2.运动员用 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二是力的作用 是 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 _发生改变。 3.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 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 _,受力物是 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 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 _,受力物是 _。 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 (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5.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6.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 第七章 第 2 节 弹力 P6 情境导入 【飞将军射虎】 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在一次巡视边防回来,天色已晚。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放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的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的老虎。他连忙拿起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 去,手下的士兵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就跑过去捉虎。他们走近一瞧,全愣了,原来射中的不是老虎,竟然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只箭陷得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飞将军李广射虎靠得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一种力 弹力。 目标 解读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 单位是“牛顿( 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学 习过程 活动一 : .自学课本 P5页“弹力”部分的内容,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后小组交流答案。 ( 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 ( 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 ( 3)什么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4)弹 力的大小与 有关。 ( 5)一根弹簧能无 限制拉伸吗? 活动 二: .自 学课本 P5页弹簧测力计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 1)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测力计? (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观察其结构,并尝试用不同大小的 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三 .(小组总结)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1)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 _N。 弹簧 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_。测量前应先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 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 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到 1N、 2N、 3N,感受一下 1N、 2N、 3N 的力有 多大。 ( 3)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 _N。 课堂 检测:(基础部分)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 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测一个约 6N 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 10N,分度值 0.2N B.量程 5N,分度值 0.1N C.量程 30N,分度值 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 _ ,弹簧测力计就是 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课后反思: 第七章 第 3节 重力 P9 情境导入: 失重状态下的航天生活,宇航员睡觉时用睡袋,这是像蚕茧一样的睡觉用品,睡袋横着放和倒着放,人睡起来的感觉没什么两样,睡袋一般挂在舱 壁上。 宇航员用的牙膏也是特制的,刷完牙之后要把牙膏咽到肚子里去,要使用没有泡沫的肥皂,禁止使用电动剃须刀,否则胡渣会像粉末一样在舱内四处乱飞。淋浴室也钻到袋子式的“浴缸”中,水从水栓中喷出来后,用海绵块代替毛巾在身上擦洗。 这些都是因为宇航员在太空时处于失重状态,即好像所受重力为零一样。那么什么是重力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目标 解读 :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 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道什么叫重力 ? 学 习要求: 1、观察图 7-12,认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思考题: 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质量为 2千克,用力的图示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任务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并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题: 关于 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它表示 m与成正比 它表示与 g成正比 C它表示 g与 m成反比 D它表示 G与 m成正比 课堂练习: 、重为 3N 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 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于 3N,方向竖直向下 B小于 3N,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 3N,方向竖直向上 D等于 3N,方向竖直向下 、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 2.45N,则它的质量是 克 .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则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若甲物体的物重为,则乙物体的质量为( )。 、一盒小铁丸的重量为,假如一粒铁丸的质量是 0.025kg,那么一盒小铁丸有多少粒?( g=10N/kg)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八章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第一课时 )P16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4.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 . 课前预习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 _、 _发生改变 . 力 还 可 以 使 物 体 发 生 _. 所 以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可 以 总 结 为 _ 和_.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 19 页的第一段以及插图 ,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 _. 2.阅读 19页第二段 ,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 : 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 ,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 ,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实验中让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 相同的速度 ,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 ,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 ,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 . 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填“大”、“较大”或“小” ) 表面状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木板 玻璃 分析上表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_,速度减小的越 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 ,小车将 _. 推理 :如果物体不受力 ,它将 _. 上述实验证明 _的观点是正确的 .后来 ,_国物理学家 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 :_ _这就是著名的 牛顿第一定律 . 说明 :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车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 ,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 ,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 ,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 ,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 ,如果牵引力变大 ,大于阻力 ,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 ,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任何物体 ,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 ,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 ,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 体的作用 ,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 典型例题 例 .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 ,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 ,那么它会 ( ) A 突然停止 B 慢慢停下来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加速运动 方法总结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 ,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突然不受外力 ,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原来静止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 不受力 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 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 ,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 ,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 ,小车受到的 _越小 ,它运动的距离越 _,它的速度 _得越慢 ,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物体将 _. 伽利略的观点 :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 ,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 ,通过探究 ,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 )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 /m 0.27 0.42 0.79 A 摩擦力越小 ,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 ,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 ,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 ,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所 受的各力突然消失 ,则物体 (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 ,且速度越来越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 ,运动员用头顶球 ,球在向上飞 ,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 ,则球将会 ( )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若绳子突然断裂 ,小球将 (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 ,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 可能 第八章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惯性学案 (第二课时 ) P16 学习目标 1.知道惯性的定义 ,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 课前预习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 _或 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 2.原来静止的物体 ,如果不受任何力 ,则保持 _. 3.原来运动的物体 ,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 ,则保持 _.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 21页 第一段 ,找出惯性的概念 ,并填写下空 . 物体 _的特性叫做惯性 ,_也叫惯性定律 ._都有惯性 .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 ,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 :_.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 ,放在一张纸条上 ,快速把纸条抽出 ,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 3.阅读课本 21 页最后几段 ,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 ,然后合上课本 ,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 ,最后再考虑一 下下面的问题 : (1)当汽车开动时 ,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 (2)解释一下课本图 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 4.阅读课本 21页的“想想议议” 部分 ,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 ,为什么 ? 典型例题 1.惯性现象的识别 例 1.飞机投弹时 ,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 ,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 ,这是因为 ( )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 例 2.人走路时 ,被石头绊会向前倒 ,这是为什么 ? 思路 引导 :人走路时 ,脚被石头绊住 ,由于 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 _状态 ,而向前倾倒 .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 ,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 ,物体的惯性越大 ,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 .例如 :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 ,调整方向 ,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 ,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 ;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 ,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 ,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小轿车转弯灵活 ,起步很快 ,而火车起步却很慢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 _有关 ,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 _有关 ,且物体的 _越大 ,惯性越大 . 课堂达标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 (尤其是下坡 ),往往要刹后闸 ,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 ,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 ,由于 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 _状态 ,而容易向前翻车 . 2.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 ,上面放一个鸡蛋 ,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 ,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_. 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 ,并不能立即停下来 ,这是因为运动员 ( )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 4.下列现象 ,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 ,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 ,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 ,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 ) A 锤头松了 ,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 往锅炉内添煤时 ,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 ,煤就随 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汽车刹车时 ,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 ,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 ,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 ,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静止时 ,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 ,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 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 ,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 ,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 ,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 ,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 . 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 6:30,本市 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 ,司机紧急刹车 ,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 第八章 第 2节 二力平衡学案 (第 1课时 ) P20 学习目标 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 .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 .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 知识回顾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 ,总保持 _或 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 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 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 ,都受到 _力的作用 ,它的方向是 _.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 23页第一段 ,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 _或 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尽管受到力的作用 ,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 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 _. 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 .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阅读课本 23页最后几段 ,找出二 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_、 _、 _、_. 回答下列问题 :悬挂的电灯受到的 _和 _是一对平衡力 .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 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 _N;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 _和 _是一对平衡力 ,如果这本书重 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 _N;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 _和 _是一对平衡力 ,如果牵引力是 5 104N,则它受到的阻力是 _N;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已知人和伞总重为 700N,则他受到的阻力是 _N. 典型例题 例 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 ,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 :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 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 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上 ,所以它们不是 平衡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 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 _,这两个力大小 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 ;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 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所以它们 _平衡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 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 _,这两个力大小 _,方向 _,作用在 _上 ,所以它们 _平衡力 . 例 2.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 ,如果不是 ,写出原因 . A B C D E A.图中两个力 _平衡力 (填“是”或“不是” ),原因是 _. B.图中两个力 _平衡力 (填“是”或“不是” ),原因是 _. C.图中两个力 _平衡力 (填“是”或“不是” ),原因是 _. D.图中两个力 _平衡力 (填“是”或“不是” ),原因是 _. E.图中两个力 _平衡力 (填“是”或“不是” ),原因是 _. 例 3.吊车以 2m/s的速度将 1 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 ,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_N,若吊车改为 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 ,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 _N,若吊车改为 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 ,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 _N. 方法总结 :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重物处于 _状态 ,那么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 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 _,它们的大小相等 ,所以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 _N. 解这类题 ,首先要看一下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 ,如果是 ,则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力的大小 .甚至可以判断出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课堂达标 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 ,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 ,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的旗的拉力 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值日时 ,小东提着一桶水 走进教室 ,下列情况中 ,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4.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 5t的重物 ,下列情况中钢丝绳所受的拉力 T应为 ( ) A 只有静止时 ,T=4.9 104N B 匀速上升时 ,T4.9 104N C 匀速下降时 ,TP2 B P1=P2 C P1PbPc C PaPb=Pc D PaFB,PA=PB B FAPB D FA=FB,PAP2 B P1=P2 C P1G物 时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物体上浮 ,会露出液面一部分体积 ,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如图乙所示 .漂浮时 :F 浮 =G 物 当 F 浮 =G 物 时 ,这两个力相互抵消 ,物 体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会悬浮在原来的位置 ,如图丙所示 .悬浮时 :F 浮=G 物 当 F浮 G 物 时 ,即 液 gV 排 物 gV 物 ,可得出 液 物 时 ,物体上浮 ,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 当 F 浮 =G 物 时 ,即 液 gV 排 = 物 gV 物 ,可得出 液 = 物 时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 当 F 浮 F 浮 或 物 液 ,物体下沉 . 典型例题 例 1.煮饺子时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把包好的饺子放入锅中 ,饺子会沉到底部 ,但过一会饺子会全部浮到水面上来 ,请你利用浮力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例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6kg,体积是 0.01m3,若将它全 部浸没入水中 ,放手后物体的将会怎样运动 ?最后处于什么状态 ?(用两种方法解答此题 ) 第 3 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的应用学案 (第 2课时 ) P57 学习目标 1.了解轮船能够浮在液面的道理 .2.理解排水量的概念 .3.知道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 知识回顾 (1)当 G 物 _F 浮 或 物 _ 液 时 ,物体上浮 .(2)当 G 物 _F 浮 或 物 _ 液 时 ,物体悬浮 .(3)当 G 物 _F 浮 或 物_ 液 时 ,物体下沉 .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 P50 52的内容 ,并回答下列问题 : 从浮力的角度看 ,轮船 采用了 _法增大浮力 ,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这种办法的好处是 :比同体积的实心体重力 _(填“大”或“小” ),而且还可以使排开的水 _,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 _(填“大”或“小” ). 轮船的大小通常用 _来表示 .排水量就是轮船 _时排开水的 _.如果一艘轮船 ,它的排水量是 1 104t,在密度为 1 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 ,根据物体漂浮的条件 (F 浮 =G 物 ),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 _m3,如果在 密度为 1.03 103kg/m3的海水中 ,所排开的海水的体积比河水的体积 _(填“大”或“小” ),如果从河流驶入大海 ,它将 _一些 (填“上浮”或“下沉” ). 潜水艇两侧有 _,向水舱中冲水时 ,潜水艇的重力逐渐 _,当潜水艇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力(即浮力 )时 ,潜水艇可以 _在水中 ,当用压缩空气将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时 ,潜水艇的重力 _,从而使重力 _浮力 ,而上浮 .所以潜水艇是通过改变 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 气球里的气体 密度 _空气的密度 ,这样在它的重力小于它排开的同体积的空气的重力 (即浮力 ),所以能浮在漂浮在空中 .当气球里的气体体积减小时 ,它排开空气的体积减小 ,所受到的浮力减小 ,所以可以降到地面上 .飞艇内冲入的也是密度较小的气体 ,也是通过 改变自身的体积 来改变浮力 ,从而实现上升和降落 . 典型例题 ww w.xk b1. com 例 1.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上浮过程中 (未露出水面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浮力变大 ,重力小于浮力 B 浮力不变 ,重力小于浮力 C 浮力不变 ,重力等于浮力 D 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 ,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例 2.一艘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 2 107kg,船的自重是 7 107N,它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 ?当它满载时 ,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g=10N/kg) 针对练习 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所排开水的质量 .一艘轮船空载时排水为 2600t,满载时排水量为 5800t.则轮船自身的质量多大 ?该轮船最多能装货物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 拓展:漂浮和悬浮条件的应用 知识回顾 物体漂浮或 悬浮在液体中时 ,它受到的浮力 F 浮 、重力 G 物 以及排开液体的重力 G 排 之间的关系是 :F 浮 _G 排_G 物 . 典型例题 例 1.质量是 50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则它受到的重力是 _N,它受到的浮力是 _N. 例 2.如图所示 ,甲、乙、丙三球 静止在水中 ,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 F 甲 、 F 乙 、 F 丙 ,则 : (1)若三球体积相等 ,则它们的 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 (2)若三球质量相等 ,则它们的 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_. (3)三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_. 例 3.把重 5N,体积为 6 10-4m3 的物体投入水中 ,若不计水的阻力 ,当物体静止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漂浮 ,F 浮 =6N B 物体悬浮 ,F 浮 =5N C 物体漂浮 ,F 浮 =5N D 物体沉在水底 ,F 浮 =6N 例 4.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 3/5,则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例 5.有一体积为 103cm3 的木块 ,质量是 0.6k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 ,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 课后巩固 1.在盛着水的 缸中放有一质 量为 500g 的木块 ,木块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该木块所受的浮力为 _N,合力为 _.若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2/5,则它的密度为_kg/m3 2.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 1 104t,则它在河水中航行时 ,排开水的体积是 _m3,受到的浮力是 _N,当它从河中驶入海中时 ,要 _一些 (填“上浮”或“下沉” ),它在海中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 _N. 3.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是 4个形状 ,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 ,图中表示它们在水中 静止时的情况 ,如果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是 F 甲 、 F 乙 、 F 丙 和 F 丁 ,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甲 F 丁 B F 甲 F 丙 D F 乙 F 丁 4.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 ,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 4N,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重为 3.5N,求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这块金属块的体积 ;(3)这块金属块的密度 . 提升:浮力的计算方法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 .2.会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浮力 . 典型例题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 -压力差法 :F 浮 =_,其中压力 F=_;压强 P=_.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 ,此时 F 向下 =0,所以 F 浮 =_. 例 1.边长为 10cm的立方体 ,浸没在水中 ,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 ,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面的距离为 5cm,如图所示 ,求 :物体受到的浮力 . 二、称重法 :F浮 =_,其中 G是 _,F 示 是 _. 例 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示数为 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 ,测力计示数为 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 三、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 =_=_. 例 3.边长为 10cm 的立方体木块 ,漂浮在水中 ,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 ,且物体上表面到液体表面的距离为 5cm,如图所示 ,求 :物体受到的浮力 . 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 :F浮 =_或 液 gV 排 =_. 例 4.一个物体质量是 1kg,漂浮在水面上时 ,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 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 课后巩固 1.如图所 示 ,边长为 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 ,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 ?如果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 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上表面处的压强是多少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 ?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 2.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 15N的金属块 ,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 _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 _m3,金属块的体积是 _m3 3.一个球重 5N,体积是 0.6 10-3m3,浸没在水中 ,则它 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N,若它能自由运动 ,则它在水中将 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 4.如图所示 ,水面上的木块 ,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 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 25c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3)木块的密度多大 ? 5.铁的密度是 7.9 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 13.6 103kg/m3,把一边长为 10cm的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入水中 ,则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如果把此铁块放到水银中 ,浮力又是多少 ?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 1节 功 学案 P61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 ,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3.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 P56前两段 ,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 ,知道力何时能做功 .并填写下列空格 :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 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 二、观察课本 P56的图 8.1-1中三个图 ,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 :_ P56 的图 8.1-2中 ,力都没有做功 ,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 ?并写出原因 : 甲图 :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_. 乙图 :没有做功的原因是 :_. 阅读课本 P57 第一段 ,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 _;另一个是_. 阅读课本 P57第二段 ,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 ,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 .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必须同时具备 ,力才做功 . 课堂达标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 )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 ,就做了功 ( )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 )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又移动了距离 ,这个力就做了功 ( )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人做了功 ( ) (6)人用力推车 ,但车未动 ,人没有做功 ( ) 三、阅读课本 P57“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 ,然后合上课本 ,填写下列空白 .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 ,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 ,力所做的功就 _.在物理学中 ,把_叫做功 . 功 =_ _.公式表示为 :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W- 功 -_( ) F-_-_( ) S-_-_( )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 _,距离的单位是 _,功的单位是 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 _,简称 _,符号是 _,且 1J=_N m 【典型例题】质量为 100kg的物体 ,在拉力 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 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 课堂达标 1.已知物体受 10N 的拉力 ,并沿拉 力方向匀速前进了 5m,拉力对物体做功 _J. 2.用 100N的拉力将重 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 5m,拉力做功 _J,重力做功为 _J. 3.马拉着质量为 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 ,马的水平拉力是 500N,做了 2 105J的功 ,则马拉车前进了 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 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 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 课后巩固 1.下面几种情况下 ,力做了功的是 ( )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 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5kg,用 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 10m,则拉力做的功是 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 10m,则需要的拉力是 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 _J. 3.起重机将重 3 103N的楼板以 1m/s的速度举到 10m高的三层楼后 ,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 3m,在整个过程中 ,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 ) A 6 103J B 9 103J C 3 104J D 3.9 104J 4.某同学用 50N的力将重 10N的足球踢出去 15m远 ,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 ) A 750J B 150J C 没有做功 D 做了功 ,但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5.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 100N和 500N,用 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 15m,则 ( ) A 拉大车做的功多 B 拉小车做的功多 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三种情况下 ,物体在力 F的作用下都沿接触面匀速移动了 S的距离 ,则功的计算公式 W=FS( ) A 只适于甲 B 只适于乙 C 只适于甲和丙 D 甲、乙、丙都适用 7.质量为 100kg 的物体 ,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 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 0.05倍 ,求拉力 F做的功 .(g=10N/kg) 第十一章 第 2节 功率学案 P62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2.会进行功率的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购房合同模板下载
- 达州国企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塑钢门窗生产安装合同书 塑钢门窗施工合同
- 2025船舶工程合同范本
- 2025版标准劳动合同模板
- 修建排水沟合同范例
- 2025影视特效技术外包合同范本
- 网警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安检x光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职员保密劳动合同模板
- GB/T 38192-2019注射成型塑料圆柱齿轮精度制轮齿同侧齿面偏差和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外科学试题库及答案(共1000题)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 版-3-反应器设计说明书
- 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 外科学总论教案-麻醉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 事业单位干部自传和干部履历表范文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牛排西式餐厅管理餐饮培训资料 豪客来 服务组排班表P1
- 一文看懂友宝在线招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