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2课贞观之治 一 玄武门之变1 唐朝建立 年 李渊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2 玄武门之变 发动 玄武门之变 做了皇帝 他就是唐太宗 我国古代杰出的 627年 他改年号为 618 李世民 政治家 贞观 二 贞观之治1 措施 租税 节俭 房玄龄 魏征 三省六部制 进士科 诗赋和政论 2 表现 在位期间 政治较为清明 经济得到发展 国力逐渐强盛 史称 唐太宗 贞观之治 1 太原起兵 长安称帝 建立唐朝的隋朝官员是 a 杨坚b 杨广c 李渊d 李世民 c 2 在中国历史上 有一位皇帝以善于选贤任能 虚心纳谏著称 他就是 a 商纣王b 秦始皇c 隋炀帝d 唐太宗 d 3 李世民在争夺帝位过程中经历的重大事件是 a 徙木为信b 玄武门之变c 鸿门宴d 杯酒释兵权 b 4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 话说唐太宗政绩 的知识擂台赛 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 任用魏征等贤臣b 重视人才的培养c 轻徭薄赋 减轻农民负担d 创立科举制度 d 5 唐太宗革除唐初 民多吏少 弊政的主要措施是 a 增加宰相人数b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 下令合并州县d 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c 6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 常设的科目是 进士科 明经科 武举 诗赋a b c d a 7 由于推行开明务实政策 唐初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a 开皇之治b 开元盛世c 贞观之治d 康乾盛世 c 8 下列属于唐太宗主要活动的有 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颁布推恩令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a b c d d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材料二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 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 以民为本 多次减免租税 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2 材料二说明唐朝是通过什么制度来治理国家的 各部门之间的具体分工怎样 这一制度起了怎样的作用 3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 尚书省负责行政实施 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 又能集思广益 减少政策失误 唐太宗在位期间 政治较为清明 经济得到发展 国力逐渐强盛 史称 贞观之治 1 唐太宗用人的标准主要是 a 资历地位b 亲疏恩怨c 治国才能d 出身门第 c 2 唐太宗从哪些方面吸取隋亡的教训 能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 大臣要廉洁奉公 政府要轻徭薄赋 要发展生产a b c d d 3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 其根本目的是 a 减少决策失误b 维护封建统治c 改善君臣关系d 吸取隋亡教训 b 4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朝诗人这两句诗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a 三省六部制b 科举制c 中央集权制d 丞相制 b 5 当前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贞观长歌 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 贞观之治 的繁华景象 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有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 唐太宗采纳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唐太宗沿袭和完善了国家政治体制 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a b c d d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 舟也 民 水也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材料二夫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材料三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殂逝 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论任贤 1 材料一中 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他为什么能认识到这一道理 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 王朝更替中的决定作用 因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在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迅速崩溃的现象 亲眼看到了隋炀帝由于昏庸腐败而被人民推翻的事实 因此他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 材料二中 唐太宗对治国安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一认识是什么 为此他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 从材料三中 可以看出唐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为什么他说 魏征殂逝 遂亡一镜 进一步认识到君主要以民为本 要让百姓休养生息 不扰民 不加重人民负担 政策 多次减免租税 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 提倡节俭 力戒奢侈浪费 说明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听取别人的意见 因为魏征先后向他进谏两百多次 时刻提醒他要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要居安思危 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 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 本人要出身高门权贵家庭 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 选拔官员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材料二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材料三唐朝时期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唐太宗时期大兴教育 培养后备官员和专业人才 1 科举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2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会给权贵子弟和读书人带来什么变化 朝廷得到什么 3 假如你是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 你将如何准备 4 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诗赋 这将对唐朝文学界 教育界带来什么影响 权贵子弟没有真才实学的不能做官 出身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