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_第1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_第2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_第3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_第4页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求是职业中专2010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出卷人:班级:_ 姓名:_ 得分:_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304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年是用来计量天体的( )A、距离单位 B、时间单位 C、速度单位 D、亮度单位 2、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 3、太阳前一次活动极大年到再次出现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为( )A、7年 B、9年 C、11年 D、13 4、下列天体中,与地球无从属关系的是( )A、地月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5塑料大棚农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农业资源中的( )A光 B热 C、水 D空气6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是( )A海上船舶 B围海造陆 C人工岛 D沿海港口7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8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A、西南太平洋 B西北太平洋 C、东南太平洋 D东北太平洋9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环太平洋地带 C环大西洋地带 D喜马拉雅山地带10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11伊拉克所在的中东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是(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风能资源12下列省区,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A青海省 B海南省 C台湾省 D广东省13下列有关太空垃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垃圾坠落地表后,不会造成危害B太空垃圾由于不受人类的控制,其速度基本保持不变C太空垃圾大约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但其体积始终保持不变D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很大,极易损坏航天器14、下列地质时期中末出现过大冰期的是( )A震旦纪 B石灰二叠纪 C白垩纪 D第四纪 15、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期时,大陆冰川曾覆盖了南美洲大部分地区B石灰纪,北半球中纬地区曾有茂密的森林C恐龙时代,地球正处于大冰期 D第四纪以来,气温一直很低16、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 )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有巨大影响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而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17下列终年受一种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18形成我国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 BCO3 C、O3 D氟氯烃19太阳大气层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 B光球、色球、日冕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20有关低层大气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沽空气、二氧化碳、水汽 B氮、氧、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汽和固体杂质 D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21有关大气保温效应的正确说法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形式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B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量,又截留了大气散射到宇宙中去的热量C太阳辐射使大气直接增温,大气又通过温室效应使热量不至散逸D大气在吸收地面和太阳辐射热量的同时,将热量储存在整个大气层中2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势的高低起伏 B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C海陆分布差异 D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23.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氨和臭氧 B氮气和二氧化碳 C氮和氧 D氢和氦24关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为高气压 B 中心为上升气流C中心为低气压 D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25、深秋或冬季,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C 无大气保温效应 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26. 各地居民楼的间距标准不同,主要考虑的气候资源是( )A热量 B光照 C暴雨强度 D风速27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保证建筑物底层居室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南北两幢楼间距与楼高关系至少应是( )A、楼高的2倍 B、楼高的3倍 C、与楼高相等 D、楼高的4倍28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分布的规律性29下列关于陆地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30关于利用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发展旅游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松花江沿岸的热带风光旅游B海南岛天涯海角的冬季雾淞旅游 C哈尔滨的冰雕旅游D黄山上冬季的云海日出游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回答89题:31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域辽阔 B地形复杂 C夏季风强弱变化大 D台风的影响32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末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3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3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35关于地貌或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C岩石断裂形成的向斜构造有利于存储地下水 D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36人类目前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和地下水 B大气降水和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地下水和内陆湖泊水37关于地质作用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地质作用都在瞬间发生,使地貌剧变 B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地壳的变化起主导作用C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D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839题。3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3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D热量40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1、工业社会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石油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城市:-、-、-;三、综合题(共40分)42.读下列两幅锋面图(图9、图10),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图9表示的是 ,图10表示的是 。(2)从上下位置看冷气团一般在锋面 ,原因是 (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个暖气团的上升过程,从这点看,降水一般位于 (冷、 暖)气团一侧,就暖锋来看,降水易发生在 (锋前、锋后)。(4)图11为图9所示锋面经过杭州的过程,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丙。当锋面位于甲处时乙处的气温较甲处 ,当锋面位于乙处时,市区往往出现 天气,在锋断从乙处移到丙处的过程中,市区气温的变化是 ,气压的变化是 。43、(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程度对比表温室气体浓度(mg/m3)年增长率(%)生存期(年)温室效应强度(CO21)对全球气温变暖的现有贡献率(%)1750年1990年CO22803530.550200155含氯氟烃00.000 852.2501023 40015 00024CH40.81.720.912171115N2O0.000290.000 310.251202706材料2:1990年CO2排放量的地区分布及其所占百分比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其他地区CO2排放量(亿吨)28.9369.4346.2914.47130.18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百分比102416545(1)CO2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于其他温室气体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2)从1750年至1990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约 。 A31.4%B26.1%C20.7%D17.9%(3)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机理是 。 A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B温室气体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C太阳活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使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4)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 ;b ;c ;d ;e ;f地下水水质变咸。(5)我国在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应采取什么对策?(回答2点即可)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CCBDCB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DCBCAA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ABBCBC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D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