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1页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2页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3页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4页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号:2008BADB0B06-03)资助 乌恩 成甲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京都风景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摘 要: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是自然公园服务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自然公园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但我国自然公园的环境解说、环境教育工作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机构和公众对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价值、作用缺乏认识和重视,自然公园缺乏基于深入研究的环境解说规划,并且内容简单、缺乏系统性,环境解说形式单调,缺乏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影响我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环境教育发展水平、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价值观念原因,国民的自然审美观、旅游价值观缺乏更新、进步,还在以农耕时代的“天下名山”为模版来理解自然公园的“美”,以人们游览“天下名山”时的行为模式来理解自然公园旅游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对自然公园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缺乏认识;二是管理体制原因,企业化运行状态下的自然公园,工作要求、考核目录中缺乏关于环境教育、环境解说方面的规定,逐利经营、罔顾职责,缺乏设施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动力。关键词:自然公园 环境解说 环境教育 现状一、 前言1.中国大陆自然公园系统在中国大陆地区,“自然公园”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规定意义的概念,“自然公园”是笔者为了研究表述方便,借用日本的“自然公园”概念,来指称中国大陆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国家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地区。表1. 中国自然公园系统概况类型级别所属管理机构数目(2009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主要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林业厅(局)管理,极少数由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科院等直接管辖319省、市、县级主要为县级以上政府的林业厅、局管辖森林公园国家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林业厅、局省、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建设厅、局208省、市、县级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国土资源厅、局22国家地质公园138省、县(市)级159(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县级以上政府水行政管理部门56省级国家公园2008年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建设首个国家公园试点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县级以上政府设立专门行政管理机构402.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自然公园环境解说是运用各种媒体(如解说牌、标识牌、自然博物馆、游览手册)和活动(如导游讲解、专家讲座、夏令营活动等),将有关自然公园的特定信息(如保护对象及其保护价值、自然公园内的物种、自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保护区所在社区的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意识等)传递给自然公园访问者的一系列交流手段的统称。自然公园环境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目的是要使访问者了解自然公园的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得到有关环境生态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思考个体和社会如何应对环境问题。自然公园是实施英国学者卢卡斯提出的 “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境教育模式的最适宜场所。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在概念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吴必虎,2003), “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这两个概念,或者说这两个“行为”,有许多交叉重叠的部分,环境解说是自然公园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实施环境教育也是环境解说的核心目标;“环境教育”和“环境解说”也有一些不同点,“环境解说”这一概念或行为,更突出“信息传播”的意味,而“环境教育”的概念或行为,更加强调“教育活动过程”这样的内涵。3.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环境解说起源于美国与欧洲的国家公园,1871年生活和工作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附近的Jone Muir最先开始使用解说(Interpretation)一词(钟永德等,2006),今天,不仅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是在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也已经成为了自然公园服务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政府管理体制、专业教育与学术研究、自然公园实践、国民意识与关注等几个方面来看,中国大陆地区自然公园的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活动,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笔者想对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的现状做一总结,并希望能揭示形成如此现状的背后成因,这些成因涉及管理体制、社会发展阶段与水平等表层因素,也与历史文化传统、国民思维方式自然观、风景观、旅游价值观等深层因素有关。只有认清现状,究明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从宏观管理和微观措施层面对我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提出科学、可行的推进思路。二、 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教育现状1.机构和公众对环境解说与教育缺乏认识和重视从欧美、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的自然公园旅游利用经验来看,笔者认为,自然公园内部的旅游产品体系可以归结为观光、游憩和环境教育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应是自然公园旅游产品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体现自然公园独特性、特色性的重要组分。但是,目前国内对于环境解说、环境教育在生态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政府主管机构、自然公园管理部门还是国民,普遍缺乏应有的认识,就更不用说重视了。纵观我国涉及自然公园事务的法律、法规、标准,均鲜有涉及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仅在第二十二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条目下有“进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一句话,全篇条例中再无具体涉及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地方;再如,2006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全无“环境解说、环境教育”的字眼。观光游憩环境教育传统观光:符合传统风景审美观的观光,主要是由地貌、植被和水体构成的奇景,以及亭台楼阁等人工物与山水构成的“画面”,关心“视觉景观”升级的观光:怀着对自然亲近、尊重、理解、探索的价值观进行的观光,关心“环境景观”环境解说:侧重解说者的环境信息发布方面环境教育:侧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过程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志愿讲解、动物救助借助具体的空间或设施进行的,恢复个体身心机能的具体的机体活动:散步、远足、野餐、登山、打球 图1.自然公园内部旅游产品体系构成对于环境解说、环境教育在自然公园生态旅游中的地位、作用、价值,连自然公园主管机构,以及制定相关法规、条例、标准的官员、专家、学者尚且缺乏认识,自然公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公众的认识水平就更加难于提起了。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IUCN)1969年对国家公园的定义中认为,国家公园的旅游活动“须以游憩、教育及文化陶冶为目的”,反观我国自然公园的旅游业,活动项目几乎都是大众观光旅游,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主题极为稀缺。我国自然公园的主要观光形式,也即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笔者谓之“景点式旅游”,游客从一个风景点或象形山石赶往下一个风景点或象形山石,导游的解说也是以奇景介绍为中心,或以按照象形山石的形态特点演绎“故事”为要义,所以,寻找象形山石并予以命名则是规划师的一大要务,人们的体验多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层次。很多规划师、设计师还在用传统造园或城市公园建设的思路和手法规划、设计自然公园,以园林化的视觉景观塑造为第一要义,喜欢建设“充满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或是跌水假山”(俞孔坚,1998),习惯于用铺装道路连接所有“观景点”,规划各种活动区并引入各种城市公园中常见的活动与设施,结果就是设施、活动对自然风景的严重冲击,悖离了自然公园旅游开发的正常轨道。2. 缺乏基于深入研究的环境解说规划,内容简单,缺乏系统性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环境解说服务已经有100多年历史,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公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貌、自然物的阶段;第二阶段,介绍公园范围内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景观的构成的阶段;第三阶段,除介绍公园内的情况,更涉及环境问题、绿色生活方式等话题的阶段(吉中厚裕,1996)。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绝大多数自然公园现状环境解说的内容和深度,尚停留在加拿大国家公园环境解说历史中的第一阶段。笔者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我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公园 环境解说区域环境背景解说物种与环境因子解说环境生态科学知识解说自然保护知识解说区域自然环境背景解说区域社会文化环境解说物种:植物物种、动物物种环境: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旅游利用信息解说导游图:设施、景点、路线与交通植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现象生态过程自然保护的意义、方法、历史等解说对象中需加强保护的对象、保护意义、保护方法等环境伦理解说全球及区域环境问题环境伦理及绿色生活方式风景解说等图2.自然公园环境解说的内容(乌恩,2008)3. 环境解说形式极其单调我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的媒介、形式,均显现出极为简单、单调的特点。仅以游客中心为例,我们可以从与国外自然公园游客中心的比较中,发现我国自然公园游客中心陈设简单、功能粗陋的一面。例如,日本箱根国立公园是一个每年有2000万游客到访的著名旅游地,它的游客中心是1966年建立在湖尻集团设施地区的,当时主要进行有关“箱根地区火山的形成、动植物、岩石标本”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环境教育、环境解说。箱根国立公园的游客中心也进行了多次改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游客对环境教育内容、形式的需求,1995年重新进行了规划建设,这次规划的方针是:诱导人们亲近自然;向游客提供公园信息;进行自然环境教育、自然信息收集活动的中心性设施。新游客中心的展示内容包括:(赤土 攻,1996)箱根公园形象壁画一目了然地反映箱根地区生态系统特色;用120英寸的大屏幕介绍箱根的自然环境,包括三部分箱根的生物(15分钟)、箱根今昔(外国人眼中的自然,8分钟)、走进自然(8分钟);国立公园导航国立公园的历史、制度,日本及世界国立公园的检索;箱根胜景介绍运用大型地貌模型和录象介绍箱根的胜景及探胜线路;箱根动植物名录在箱根地区栖息、繁殖的动植物的检索;箱根火山的形成运用计算机动画模拟、油画等形式;鸟类标本展示展示箱根地区40种野鸟的实物标本;箱根地区景观的变迁运用航片、景观图等对比展示今日箱根与过去的不同,让游客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自然信息角提供箱根志愿者解说员搜集的各个季节的实时信息;阅览学习休息室可以阅览有关箱根自然的各种书刊、录象带等资料。4.只有简单的解说,缺乏环境教育活动组织 中国大陆自然公园还处在一种仅以简单的媒介形式,传递少量信息的环境解说阶段,缺少针对不同人群按照不同主题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意愿,与欧美、日韩、港台的自然公园,存在不小的差距。例如,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分别针对学生和公众开展内容广泛的环境教育活动,表2所示为针对学生的不同组别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情况。 表2.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学生环境教育活动类别、主题、形式类别对象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备注小学参观项目小四到小六 生(1)米埔小侦探(2)小鸟的故事(春、秋、冬)(3)米埔点虫虫(夏)野生生物观察、示范、角色扮演、讲解、游戏和讨论由教育主任带领,行程里,需时约3小时 中学参观项目中一到中三生认识米埔和后海湾内湾拉姆萨尔湿地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观鸟和夏季进行的池塘探索由教育主任带领;行程5公里,时间约4小时 中四到中七学生(1)一般参观(2)后海湾之红树林生态(3)湿地生物多样性(4)米埔和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之土地用途(5)后海湾之水质污染角色扮演、野生生物保护与识别、讲解和讨论等三、 影响环境解说、环境教育水平与质量的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自然公园数量不断增加,自然公园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始终未能在自然公园旅游中获得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最核心因素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1. 旅游价值观缺乏变迁、更新笔者认为,政府、自然公园、国民乃至相关专业学者,缺乏对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从根源上来说,与我国国民的自然审美观、旅游价值观缺乏更新、进步有关。直至今日,很多人还在以农耕时代的“天下名山”为模版来理解自然公园的“美”,还在以人们游览“天下名山”时的行为模式来安排自然公园旅游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甚至大部分学者、规划师也以这一“天下名山” 的空间格局、设施安排、游览方式为依据,对自然遗产地进行风景美感质量评价、空间布局规划和游览活动安排,而对自然公园旅游中不可或缺的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依然没有太多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国人发现、欣赏自然的美比西方更早,西方人系统性地关注自然美,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但是,今天,作为学问和意识形态的“自然审美观”、“生态旅游价值观”,在西方日益系统化,并且具有哲学化倾向和思辨色彩,这应与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思辨传统深入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关,也与文艺复兴所主张和后来引致的人的“个体的觉醒”有关,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主流人群能够从自然的本体价值、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思想与实践、经验与创新等多维角度思考自然的美,而且,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建立和经济进步,在环境保护运动、绿色革命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自然审美的意识和理念,生态旅游的价值和追求,也日益为普通民众所理解。而我们的自然审美观念、旅游价值观念直至现在都缺乏更新和变迁,没有发展出类似西方近现代那样系统性、哲学性、思辨性的自然审美观和自然旅游价值观(乌恩,2007),因而,学者、官员、公众对环境解说、环境教育在自然公园生态旅游中的地位、价值、作用的认识也就比较模糊、肤浅。2. 体制僵化粗放,公园缺乏实施环境解说与教育的动力美国于1916年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TNPS),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都由总局任命和调配,对于职员都要求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且还要进行上岗培训(李景奇等,1999)。美国国会1965年通过了特许经营法,在国家公园体系内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即公园的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设施向社会公开招标,经济上与国家公园无关,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是联邦政府的非盈利机构,日常开支由联邦政府拨款解决。日本国立公园由中央机关直接管理,国定公园、都道府县立公园由都道府县政府管理并由中央机关督导。中央主管机关是环境省下设的自然保护局,并在全国设置有11个自然保护事务所,共配有170多位自然保护官,分别管理着全国29个国立公园。因此,美、日等国家、地区自然公园的管理机构,能够专注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实施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为国民提供观光游憩机会等事务。我国自然公园分属不同的行政系统,自然公园设立的申报也具有随意性,甚至会出现哪一类型自然公园容易申报成功就申报哪一类型的现象。更加致命的是,我国自然公园目前基本属于管理与经营集于一身的差额事业单位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状态,创收就成为了自然公园目前管理、经营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因而,就出现了自然公园逐利经营,罔顾倡导、引领生态旅游价值观的职责的现象。再加上自然公园工作要求、考核目录中并没有关于环境教育、环境解说的硬性规定,于是,形成自然公园环境教育与环境解说可有可无、若有若无的状态,也就不奇怪了。参考文献1.吴必虎,高向平,邓冰. 2003.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22(3):327.2.钟永德,罗芬. 2006. 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进展综述J. 世界地理研究,15(4):87.3.俞孔坚.1998. 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 北京:科学出版社,8-14.4.吉中厚裕.1996公園管理手法国立公園、州立公園例J.国立公園,541:20-31.5.赤土攻. 1996 .箱根計画J.国立公園,542:8-15.6.乌恩.2008. 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46.7.乌恩.论我国风景区规划中的旅游价值观重构J.中国园林,2007(4):18-218.李景奇,秦小平.1999.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与中国风景名胜区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1999(3):34.ABSTRACTAbstract: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re the core components and forms of products that we cannot afford to neglect when talking about natural park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hile study on this front in Chinese academic society is still in initial phase. And it shadles for lack of public knowledge about its function,value and role. Natural parks face the shortcomings of in-depth study on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blamed for simple and dry content and lack of planning, whil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also in urgent need. Two primar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growth and qua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