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 Word 文档.doc_第1页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 Word 文档.doc_第2页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 Word 文档.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指南【概念】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采集】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2)、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病、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累及骨质,破坏听骨,酿成严重的坏死性病变。3)、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等,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4)、小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例如,平卧哺乳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2、外耳道鼓膜途径:不符合无菌操作的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3、血行感染,极少见。【体格检查】1、全身情况。2、局部检查。 (1)耳镜检查: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融溃,形成大穿孔。(2)耳部触诊: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3)听力检查: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4)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脓培养+药敏试验。2、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诊断】 根据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即可确诊。【鉴别诊断】1、急性外耳道炎、疖肿。 2、急性鼓膜炎。【治疗原则】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总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1%麻黄素和氯霉素眼药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滴鼻(仰卧悬头位),可改善咽鼓管通畅度,减轻局部炎症。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对右耳廓后上区红肿压痛,怀疑并发急性乳突炎者,行X线拍片或CT扫描证实后立即行乳突切开引流手术。 (2)鼓膜穿孔后1)先以3%双氧水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2)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3)脓液减少、炎症完全消退后,部分病人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愈者,排除中耳乳突腔的潜在病变后,可行鼓膜修补术。(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咽部与鼻咽部慢性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