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中考复习方略中考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能源 材料与社会 一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 能量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展现形式和特点 可分为机械能 电能 内能 化学能 核能等 1 化学能 由于 而产生的能量 2 核能 由于核反应 物质的 发生变化而释放的能量 化学反应 原子核结构 2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1 地球上的能量 主要来源于 它的内部每时每刻都发生着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 也不会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而能的总量 3 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具有 性 太阳 核反应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方向 二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 能源的分类 1 可再生能源 可以长期 或可以 的能源 如 2 不可再生能源 一旦消耗就 的能源 如 和铀矿等化石或矿物能源 提供 再生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很难再生 煤 石油 天然气 2 新能源 1 太阳能 特点 是一种既 又 的能源 两种利用方式 一是光转化为 二是光转化为 相对清洁 取之不尽 电 热 2 核能 有两种利用方式 核裂变 的原子核裂变为 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可应用于制造 和建设 核聚变 的原子核结合成为 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可应用于制造 3 其他新能源 等 都能用于发电 较重 较轻 原子弹 核电站 较轻 较重 氢弹 地热能 潮汐能 风能 三 材料的开发和利用1 材料的导电性 1 分类及应用 容易 不易 导体 绝缘体 各种金属材料 玻璃 橡胶 硅 锗 砷化镓 2 半导体元件的独特功能 二极管 具有 性 三极管 可以用来 电信号 单向导电 放大 2 开发新材料 1 超导材料 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是指在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 某些材料电阻变为零的现象 能发生超导现象的材料为 材料 应用 a 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不存在 b 超导磁浮现象可实现交通工具 运行 大大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 超导 电能的损耗 无摩擦 2 纳米材料 定义 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 范围的材料 优点 可以提高材料的 降低 提高材料的 等 1 100nm 强度和硬度 烧结温度 磁性 读 练 1 填一填 能量的转化 1 小球在a b两点之间来回摆动过程中 能与 能相互转化 在 点重力势能最大 在 点动能最大 2 小球在来回摆动过程中 机械能不断减小 是因为小球 机械能转化为 但能的总量 重力势 动 a b o 克服空 气摩擦做功 内能 守恒 2 填一填 太阳能的利用 1 太阳能是 能源 2 太阳能热水器将 能转换为水的 能 3 太阳能的优点是 等 4 其他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 能 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 太阳能转化为 能 可再生 太阳 内 清洁 来源广 使用方便 电 化学 3 填一填 核反应 1 图示的核反应是 它是核电站获得能量的途径 这种核反应的链式反应速度是 选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控制的 2 核燃料 铀矿 属于 能源 3 在核电站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最终通过发电机转化为 核裂变 可以 不可再生 电能 4 填一填 材料的导电性如图所示的电缆 内部的导线可以传导 外部的材料是 保证安全 电流 绝缘体 考点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 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 1 明确研究的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 2 物体在起始 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3 物体在运动中是否有内能或其他不易察觉的能量产生和转化 2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五点 1 每一种运动形式都可以用一种形式的能来量度 任何能量转化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2 各种运动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而运动形式的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 能量也能够以同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4 在能量守恒中 转化 和 转移 是有区别的 转化是一种能转变为另一种能 而转移则是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5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例如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是因为机械在运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 将机械能转化为热 向四周扩散 称为 无用的能量 所以任何运动着的机械需要不断补充能量 示范题1 2014 嘉兴中考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 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 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解题探究 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 1 树林具有什么能量 是怎样获得的 2 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燃煤电厂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 3 空调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什么 提示 1 化学能 或生物质能 通过光合作用获得 2 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煤炭的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电能 3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古代的绿色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转变形成煤炭 在燃煤电厂 煤炭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空调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顺序应为太阳 树林 燃煤电厂 空调 故选c 示范题2 2015 郴州中考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节能路灯 它 头顶 小风扇 肩扛 太阳能电池板 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a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板散热的c 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 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项a说法正确 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 工作时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项b c错误 蓄电池放电时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给灯泡供电 故选项d错误 示范题3 2015 宜昌中考 我国正大力开发核能发电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加热水 将核能转化为水蒸气的能 再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能 带动发电机转动 转化为电能 解析 本题考查核电站中能量的转化 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 首先核反应将核能转化为内能 接着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转动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最后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内机械 考点2 能源及其分类 提分技法 1 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看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还是经过加工转换而来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是相对于一次能源而言 对于二次能源不能说是可再生能源或者不可再生能源 2 能量守恒 但能源不守恒 有些能源越用越少 甚至会消失 所以要节约能源 知识拓展 氢能氢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 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 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 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 由于氢气必须从水 化石燃料等含氢物质中制得 因此是二次能源 工业上生产氢的方式很多 常见的有水电解制氢 煤炭气化制氢 重油及天然气水蒸气催化转化制氢等 氢能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燃烧热值高 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 约为汽油的3倍 酒精的3 9倍 焦炭的4 5倍 燃烧的产物是水 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资源丰富 氢气可以由水制取 而水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 目前 氢能技术在美国 日本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示范题4 2014 淮安中考 给出的四组能源中 均为可再生能源的是 a 太阳能 水能 风能b 天然气 石油 氢能c 地热能 核能 煤炭d 潮汐能 核能 石油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时 要逐一分析各选项中的能源是否可再生 能源是否可再生的特性如表所示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氢能作为一种新能源 是二次能源 不能谈是否可再生 故应选a 示范题5 2015 乌鲁木齐中考 核潜艇是国家的战略重器 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 核能是 选填 可 或 不可 再生能源 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选填 可以 或 不可以 控制的 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 太阳能等能源 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 选填 变暖 或 变冷 的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核能的利用 核能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 是不可再生能源 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 太阳能等能源 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答案 不可可以变暖 备选例题 2014 宜昌中考 2014年5月21日 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贸易合同 俄罗斯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