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docx_第1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docx_第2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docx_第3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docx_第4页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 6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的各个标准间有哪些差异2010-12-09 不同标准湿摩擦牢度的参数 GB/T 3920国标ISO 105X12欧标AATCC 8美标JIS L 0849 Type I日标垂直压力/N90.290.290.99摩擦动程/mn104310431043100样品含水率/%9510095100655100评级室温干燥评级,在摩擦过的样布下垫三层摩擦白布室温干燥评级运行方向摩擦布经向与运行方向一致摩擦布经向与运行方向一致摩擦布经向与运行方向一致摩擦布经向与运行方向一致 欧标、美标、国标及日标中的摩擦头直径、摩擦动程、摩擦头垂直压力等条件基本差不多。摩擦白布的规格虽有区别,但对结果的影响不大。同一块织物的湿摩牢度欧标、日标与国标基本接近;美标的湿摩牢度级数比其他方法的略高,因为测试中摩擦白布的含水率比其他标准低,为65 土5% 。中美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关键词: 耐摩擦色牢度 测试方法 AATCC 8-2004 GBT 3920-1997 标准 作者:何丽清(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041)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是测定纺织晶的染色牢发方法之一是纺织品染色牢度的重要考核指标。其目的是测定纺织品的颜色对摩擦的耐抗力及对其他材料的沾色通过沾色色差评级来反映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质量的优劣。不同织物的组织结构、标准摩擦白布的含水率和测试仪器类型等测试参数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的耐摩擦牢度测试方法对于同一测试样布会有不同的结果。虽然有时只有051级之差但对于判断耐摩擦牢度是否达到合格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中美两国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标准进行了比较、 1 中美测试方法标准比较11 取样GBT 3920-1997规定若被测纺织品是织物或地毯必须裁取两组不小于50 mmx200 mm的样品每组2块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经纱用于经向的干摩和湿摩:另一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纬纱。用于纬向的f摩翻湿唪?j若被测纺织品是纱线将其编织成织物并保证试样的尺寸不小于50mmx200 mm或将纱线平行缠绕于与试样尺寸相同的纸板上。而AATCC 8-2004规定试样至少裁成50 mmxl30 mm合理地放置试样在仪器上并保持长度方向和经纬向或纵横向成斜角(45)。纱线可以织成织物并保证尺寸至少为50 mmxl30 mm或将纱线缠绕成50 minxl30 mm形式纱线沿摩擦方向拉紧。AATCC 8-2004的试样是斜向裁取的斜向裁取的样品弹性较大放置在摩擦试验仪上时较难放平而且在AATCC摩擦仪上试验时常会出现摩擦白布沾色不均的现象。在受摩擦头垂直压力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大的织物会有一定的伸长从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GBT 3920-1997在取样时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裁的做摩擦试验时也是顺着织物的纹路去摩的,所以沾色较重一点12调湿AATCC 8-2004规定试样和干摩擦方布应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且每个试样都应在温度(211),相对湿度(652)的环境条件下调湿4 h以上。而GBT 3920-1997则在具体操作中没有规定须进行调湿。=#page#= 13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GBT 3920-1997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为(1005)AATCC 8-2004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含水率为(655)。很明显GBT 3920-1997规定的标准摩擦白布的含水率比较高含水率高的白布更容易沾染上染料特别是对固色情况不好的直接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等。分析其原因在于水溶性染料与水分子有比较大的亲和力染料与纤维的化学键合能会由于水分子的存在而降低水分子越多越有利于染料分子的脱离和转移导致标准摩擦白布的沾色较为严重。14设备GBT 3920-1 997与AATCC8-2004规定的摩擦仪有相似之处如圆形摩擦头直径为16mm摩擦头垂直压力为9 N直线往复动程为100mm往复速度为60次min不同之处为GBT 3920-1997规定的摩擦仪有圆形、长方形两种摩擦头:长方形摩擦头用于静电植绒类、割绒类产品(不管绒的长短):圆形摩擦头用于除绒类织物外的其他各种纺织品。而与AATCC 8-2004对应的摩擦仪只有圆形摩擦头用于包括绒类织物在内的各种纺织品。对于绒类织物而言表面不平整采用GBT 3920-1997的长方形摩擦头织物所受摩擦力比采用AATCC 8-2004的圆形摩擦头所受的摩擦力要大所测得的耐摩擦牢度较低15测试步骤151 GBT 3920-1997的操作步骤a 用夹紧装置将试验品固定在试验机底板上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仪器的动程方向一致。b干摩擦:将干摩擦布固定在试验机的摩擦头上使摩擦布的经向与摩擦头运行方向一致。在干摩擦试样的长度方向上在10 S内摩擦10次往复动程为100mm。垂直压力为9 N。c湿摩擦:更换试样,用湿摩擦布按b步骤重复操作。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摩擦结束后在室温下晾干。d去除摩擦布上的试样纤维。用灰色样卡评定上述摩擦布的沾色级数。152 AATCC 8-2004的操作步骤干摩擦试验步骤如下:=#page#= a将试样平铺在垫有摩料的平台上并且长度方向为摩擦方向夹持器夹持住试样以免发生滑移。b装上白色试验方布织物经向平行于摩擦方向用套圈套牢试验方布上推到一定的位置如果套圈位置过低将会影响摩擦。c放下套上试验方布的摩擦头初始时使摩擦头放在试样的前端以1次s的速度,设置电动摩擦牢度仪摩擦次数为10次。d取下白色试验方布按该标准规定进行调湿和评级。湿摩擦试验步骤如下:a首先称量干摩擦布的质量然后用一个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065倍摩擦布质量的水(1 mL水的质量为1 g),如干摩擦布的质量为024 g,那么吸取的水的毫升数为016 mL(024x065)。将干摩擦布展开放在盘中的白色塑料网架上然后将吸取的水均匀地润湿摩擦布最后称质量。按照AATCC 8或116中规定的方法计算湿摩擦布的含水量,如果需要的话调整润湿摩擦布的用水量或更换一块新的摩擦布。当含水量达到干质量的(655)以后记录所用的水量。在当天的湿摩擦测试过程中用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记录的用水量。在每天的测试过程中都重复上述步骤。b在试验以前应避免湿布水分的过分蒸发。c其余按干摩擦步骤进行。d使白色方布自然风干按该标准规定进行调湿和评级。GBT 3920-1997与AATCC 8-2004的操作步骤大致相同只是耐湿摩擦牢度测试中调湿摩擦白布的步骤和方法有所区别。GBT 3920-1997中湿摩擦布必须用三级水浸湿。使用轧液装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而AATCC 8-2004中,首先称量干摩擦布的质量,然后用一个注射器或带刻度的移液管或自动移液管吸取O65倍的摩擦布质量的水使湿摩擦方布的含水量达到干布质量的(655),避免湿布水分的过分蒸发。16评级AATCC评级是用彩色转移样卡或沾色灰度样卡来对白色方布的沾色进行评级且试样方布放在三层白色方布上。而CBT 3920-1997只用GB 25l-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来评级。美标灰卡比国标灰卡浅色鲜艳、偏绿评级结果偏好,所以测摩擦牢度时采用不同标准须用对应的标准样卡进行评级不能一卡多用否则容易造成评级不准。通过以上分析综合比较G13T3920-1997与AATCC 8-2004的测试方法和参数如表l所示。 2中美标准实测结果比较=#page#= 21样品试验用样品规格较齐全包括棉、麻、锦纶、涤纶、毛等纤维织物,有纯纺品种也有混纺织物,共20块。22影响试验结果因素的探讨将20块不同布种的试样分别按GBT 3920-1997和AATCC 8-2004两种标准测试其耐摩擦色牢度见表2。从表2可知共有11块试样按两个标准测试的耐摩擦色牢度结果一致占试样总量的55。这说明国标和美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等效性。而表2中2号、3号、4号、9号、13号、14号、15号、16号、19 表l GBT 39201997与AATCC 8-2004的测试参数比较表2耐摩擦色牢度测试结果 级号共9块试样囡标和美标的测试结果不一致这说明两种测试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异。由表2可知14号试样采用AATCC 8-2004测得的干湿摩擦牢度与采用GBT 3920-1997纬向测得的结果相同而其湿摩擦牢度略低于国标经向的测试结果。这是因为美标测试时摩擦头所受摩擦阻力比国标经向测试时的摩擦头所受阻力大染料脱落稍显严重。而15号依GBT 3920-1997测试经、纬向摩擦时摩擦头所受阻力不同导致其摩擦色牢度有差异纬向所受摩擦阻力大沾色略严重AATCC 8-2004测试的结果与GBT 3920-1997经向测试的结果一致至于其湿摩牢度级数比干摩牢度级数还要高051级在评级中偶尔有这种特殊现象。16号试样采用AATCC 8-2004测得的湿摩擦牢度比GBT 39201997测得的湿摩擦牢度高05级左右这是因为两种标准里所采用的不同的摩擦头在布样上密布的绒毛上摩擦时国标采用方形摩擦头且标准白布含湿率高绒毛黏结倒伏大,造成摩擦阻力大、沾色多,而美标采用圆形摩擦头且标准白布含湿率低绒毛黏结倒伏小从而摩擦阻力小、沾色少因此测得的湿摩擦牢度级数较高。另外的6块试样都是由AATCC8-2004测得的干摩擦牢度比GB/T3920-1997测得的干摩擦牢度要高051级左右。造成这种测试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取样方法不同AATCC 8-2004的试样保持长度方向和经纬向或纵横向成斜角(45)裁取试样弹性相对比较大摩擦时伸长也比较大沾色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