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讲生物的进化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二突破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构建知识网络强记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目录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考纲要求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 知识梳理 变异 种群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突变和基因重组 隔离 样性 适应性 多 2 物种形成 1 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的关系图 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 地理 基因库 生殖 2 地理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的过程一个种群 亚种新物种 多个小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3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 共同进化 概念 不同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物种 生物与无机环境 原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2 生物多样性 内容 基因多样性 多样性 多样性 形成原因 生物的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相互选择 相互影响 物种 生态系统 进化 化石 深度思考 1 变异是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吗 提示不是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 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 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 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 不利变异遭到淘汰 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 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 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2 物种与种群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 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3 物种形成与两种隔离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 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题组一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1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 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 选择 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 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解题探究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隔离使分化的种群之间失去自由交流的机会 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答案d 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正确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及繁殖的基本单位 所以 正确 答案c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 归纳提升 题组二种群与物种的关系3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 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 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 阻碍了基因交流b 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 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 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 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 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但并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故选c 答案c 4 大约一万年前 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 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 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 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 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 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解析a过程是地理隔离 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加倍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 此四倍体的形成没有经过地理隔离 a错误 b过程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正确 表明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 与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关 c错误 只有当品系1和品系2出现生殖隔离时 才会形成两个物种 d错误 答案b 种群与物种的比较 思维辨析 题组三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分析5 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 环境条件保持稳定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 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 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随机发生的 所以即便环境没有改变 也可能会因基因突变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同时个体的迁入 迁出同样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均会相互选择 共同进化 答案b 6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 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其中黑色 s 对浅色 s 为显性 1870年以来 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1870年 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 从1900年至1960年 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c 到1990年 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d 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解析1870年 s基因频率为10 s基因频率为90 所以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90 81 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错误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到1990年 该桦尺蠖并没有与原来的种群产生生殖隔离 c错误 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正确 答案d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比较 思维辨析 题组一利用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 已知人的褐眼 a 对蓝眼 a 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 蓝眼的有3600人 褐眼的有26400人 其中纯合子12000人 那么 在这个人群中a 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 30000人中共有基因30000 2 60000 个 蓝眼3600人中含a基因7200个 褐眼26400人 纯合子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 杂合子14400人含28800个基因 其中a基因14400个 a基因14400个 考点二突破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则a的基因频率 24000 14400 60000 100 64 a的基因频率 7200 14400 60000 100 36 答案64 和36 2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 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4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6 求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基因a的频率 aa的频率 1 2aa的频率 14 1 2 76 52 基因a的频率 1 基因a的频率 1 52 48 答案52 48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 1 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 即某基因的频率 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 2 杂合子个体数 总个体数 2 100 2 已知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 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 某基因的基因频率 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 杂合子百分比的1 2 来代替 如基因a的频率 aa的频率 1 2aa的频率 基因a的频率 1 基因a的频率 技法提炼 题组二与伴性遗传有关的基因频率计算3 某社区全部人口刚好男女各400人 居委会进行红绿色盲普查 发现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 12名未生育女性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 男性中共有22人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 那么 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 a 7 5 b 6 c 5 6 d 8 1 解析由于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y染色体上没有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点 所以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总数是400 2 400 1200 xb 10 2 12 1 18 1 22 1 72 18名色觉正常妇女的儿子患色盲 这18名正常妇女的基因型是xbxb 22个男性是红绿色盲 其基因型是xby 所以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 xb 72 1200 6 答案b 4 某小学中 关于红绿色盲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 xbxb xbxb xby xby 44 5 1 43 7 则xb的基因频率约为 a 10 5 b 5 c 14 d 9 3 解析去掉 计算 xb的基因频率 5 1 2 7 44 2 5 2 1 2 43 7 14 150 9 3 d 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1 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 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 一定注意 y染色体上不含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 因此只能计算x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 绝不能将y染色体计算在基因总数内 如求xb的基因频率 可按如下公式求解 xb的基因频率 xb xb xb 或xb的基因频率 xb的基因数 2 女性个体数 1 男性个体数 100 技法提炼 2 已知各种基因型频率 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 当作个体数 按定义公式计算 但不能用 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 杂合子百分比的1 2 来代替 题组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频率5 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据调查 该病的发病率为1 10000 请问 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和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aa的频率为1 10000 计算得基因a的频率为1 所以基因a的频率 1 1 99 基因型aa的频率为2 99 1 1 98 答案1 1 98 6 2013 海南 15 果蝇长翅 v 和残翅 v 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 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 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 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解析因该果蝇种群长期保持vv的基因型频率为4 由此算出v 0 2 v 0 8 进而计算出引入纯种长翅果蝇前 vv基因型的果蝇有0 04 20000 800只 vv基因型的果蝇有2 0 2 0 8 20000 6400只 vv基因型的果蝇有0 8 0 8 20000 12800只 引入后 v基因频率 800 2 6400 40000 2 0 1 v基因频率 1 0 1 0 9 故a正确 b错误 因vv vv基因型果蝇的数目不变 而该种群的总数增加一倍 所以vv vv的基因型频率降低50 c d正确 答案b 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 已知a的基因频率是a a的基因频率是a 则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a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a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a a 2 技法提炼 特别提醒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 生物一定进化了 基因型频率改变 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题组四随机交配与自交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7 某植物种群中 aa个体占16 aa个体占36 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 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 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b 不变 增大 增大 不变c 不变 不变 增大 不变d 不变 不变 不变 增大 解析种群中 a基因频率 16 1 2 1 16 36 40 a基因频率为60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 随机交配后 基因频率不变 16 aa16 aa 48 aa48 1 4aa 1 2aa 1 4aa 即12 aa 24 aa 12 aa 因此自交产生后代中aa频率 16 12 28 a基因频率 28 1 2 24 40 因此不变 答案c 8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 经过连续4代自交 获得的子代中 aa的频率为1 16 aa和aa的频率均为15 3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发生了隔离 发生了基因突变 发生了自然选择 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 c d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由题干可知 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在连续自交4代过程中 只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变化 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变化 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d 技法提炼 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 型 频率变化规律 1 自交 种群个体自交时 纯合子增多 杂合子减少 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 2 自由交配 在无基因突变 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 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 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 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 但改变基因型频率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1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2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3 变异是不定向的 变异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 4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使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6 生物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 2014 北京 4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 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 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5 4 3 2 1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 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 共同 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5 4 3 2 1 解析a项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进行选择 抗性较强的个体保留下来 抗性弱的个体被淘汰 b项 若病毒毒性过强 兔被感染后会死亡 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则病毒也失去了宿主 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5 4 3 2 1 c项 兔病毒对兔具有选择作用 抗病毒能力强的兔数量增多 低毒性病毒被兔体内的免疫物质杀死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 因此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兔抗性增强的结果 d项 兔病毒主要由蚊子传播 故蚊子在兔和病毒的共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 答案c 5 4 3 2 1 2 2012 江苏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 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 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5 4 3 2 1 解析生物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处于劣势的一方被淘汰 故种间竞争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 a项正确 化石是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 b项正确 外来物种入侵也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 使得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故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项正确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项错误 答案d 5 4 3 2 1 3 2013 江苏 12 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 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 百万年计算 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5 4 3 2 1 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 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5 4 3 2 1 解析物种的形成是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a错误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错误 人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百分比是0 99 而碱基进化速率为1 百万年 通过计算可知人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99万年左右的积累 c正确 通过dna的差异百分比可知 人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较大猩猩与非洲猴的亲缘关系近得多 d错误 答案c 5 4 3 2 1 4 2013 北京 4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 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 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 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 共同 协同 进化 5 4 3 2 1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 长舌蝠为长筒花的 唯一传粉者 体现了二者的共同进化 相互依赖关系 故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因不能传粉而无法繁衍后代 长舌蝠独具的 长舌 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间的竞争 长筒花狭长花冠筒等生物性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a c d选项均正确 b项错误 答案b 5 4 3 2 1 5 2010 海南 24 某动物种群中aa 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 3 0 4和0 3 请回答 1 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解析a基因的频率为0 4 1 2 0 3 0 5 a的基因频率也为0 5 0 5 5 4 3 2 1 2 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 即种群 不发生 不发生 没有迁入迁出 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 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 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改变 解析根据遗传平衡理论 aa的基因型频率 0 52 0 25 不会 足够大 基因突变 或突变 选择 0 25 5 4 3 2 1 3 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 但不发生随机交配 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 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和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 其后代中aa 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 填 会 或 不会 发生改变 5 4 3 2 1 解析若该种群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 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aa 0 3 0 4 1 4 0 4 aa 0 4 1 2 0 2 aa 0 3 0 4 1 4 0 4 如果子一代同样进行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 则后代中基因型频率aa 0 4 0 2 1 4 0 45 aa 0 2 1 2 0 1 aa 0 4 0 2 1 4 0 45 可见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答案0 40 20 4会 5 4 3 2 1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隔离 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 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 错误 变异是不定向的 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 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 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b 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c 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d 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该突变类型会导致昆虫中不适应生物碱的个体死亡 使昆虫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a正确 昆虫发生变异 可能会产生抵抗该生物碱的种类 从而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 b正确 不产生生物碱的植物易被昆虫食用 可能导致突变类型的基因频率增加 c正确 昆虫和植物共同进化 最终可能导致植物和昆虫数量达到动态平衡 d错误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 正确的是 a 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b 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c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 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不可育 因此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突变体起选择作用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说明物种在进化b 在一个种群中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 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物种进化的标志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a错误 在无自然选择 突变等情况下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 a基因的频率 a基因的频率 c错误 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与女性群体中的相等 d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自然选择过程中 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 进而基因频率会改变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 但生物没有进化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 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 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进而基因频率改变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 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 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但并不意味着产生生殖隔离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下表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 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 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 1970年 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d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a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小 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可判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 由于a基因频率不断增加 则a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1970年a的基因频率为0 10 a的基因频率为0 90 若按平衡定律计算 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2 0 10 0 90 0 18 但此环境对基因a和a起作用 不遵循平衡定律就不是0 18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 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 在变化过程中 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c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 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 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产生 解析p点时两曲线相交 此时a基因频率 a基因频率 0 50 aa的基因型频率 2 0 5 0 5 最大 q点后 a基因频率增大 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 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b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c 如果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则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这称为共同进化 a错误 三倍体西瓜不可育 所以不能称为一个新物种 b错误 当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时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即该种群不一定发生进化 c错误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其实质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d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已知a a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图中 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的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 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 260和2600且存在地理隔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种群 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 个体的死亡对种群 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c 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由题图的信息可知 种群 在第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 a的基因频率为25 基因型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1 16 在约150世代交替中 种群 中a的基因频率没有太大变化 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 其喙的长度分布如图甲 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 这种虫在树干的深度分布如图乙 有四位同学围绕 下一代鸟喙的长度可能如何 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四位同学的观点分别阐述如下 其中合理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长 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下一代鸟的喙都比亲本短 因为在树干表面就很容易捕捉到虫 下一代鸟的喙不一定比亲本长 因为变异是不定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审计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合规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制药研发人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红门消防中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院校教师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前沿科技顾问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科技项目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富有创意的写作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告文案撰写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事业单位心理素质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春季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中原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邮电大学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动态图形设计课件大纲
- (2025)胎动管理专家共识
-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53】《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学习
- 有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18篇
- 环保安全网格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 2025年度牡丹江林口县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35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