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龙南县水利局二0一一年三月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供水基本情况1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 (1)自然概况龙南县地处江西最南端,位于北纬2429-251,东经1142311459之间;东与定南县接壤,西与全南县相邻,南与广东省交界,北与信丰县毗邻。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周边多山,中部为多丘陵间以盆地。濂江从东往西、渥江从南往北、桃江从西南往东北,在县城盆地汇合后,往北流出县境。县城距赣州市120公里,距省会南昌市563公里,距广州市300公里。龙南县是江西的南大门。本县南北长55.5公里,东西宽60公里,国土总面积1641平方公里(折合246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境内耕地面积12.99万亩,山地面积204万亩,水域面积4.3万亩,道路、庄园面积5.7万亩,其它面积17.62万亩,分别占总面积的5.28%、82.18%、1.73%、2.28%和7.09%,县域地貌为“八分山地一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龙南县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多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6。多年平均风速1.9m/s,多年平均蒸发量1376.0mm,年最大蒸发量1606mm,年最小蒸发量1153.2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84小时,平均无霜期28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53.8mm。降雨量在年际间及年内分配极不平衡,年最大降雨量2595.9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938.5mm(1991年),4-6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47.4%;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5%;10月12月占11%;13月占17%。(2) 社会经济概况全县有8镇、5乡、2场、2管委会,共17个乡、镇(场、管委会),94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会,1714个村民小组,主要分布在海拔200300米丘陵、盆地区间。2010年全县年末总户数91494户,总人口31.2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4,全县农业人口25.66万人,占总人口82.19 %,非农业人口5.56万人,占总人口17.2%,全县社会劳动力19.8万人,201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622元。主要社会经济情况详见附表1。 “十五”期间及“十一五”期间,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强农业,主攻工业,繁荣第三产业,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大开放促大发展的新格局,有力地推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大发展。目前,县内形成了纺织制衣,电子五金塑胶玩具,稀土深加工与应用,食品药业四大新型工业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0.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5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90.5876亿元(现价),其中工业总产值78.1480亿元,农业总产值12.439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4亿元。(3)水资源概况全县可供利用的地表水有23.09亿立米,其中本县产水量14.6亿立米,另拥有地下水资源量4.4亿立米。龙南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厂矿的发展,人口增多,农田施用化肥、农药等,水质发生一定的变化,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感官性状分析,水的色、味、嗅、透明度等物理性状近几年稍好,有机物含量和重金属含量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但在一些排污口处,水质污染较严重,挥发酚、重金属含量相对较大,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好在河流的稀释和自净能力较大,对整体流域影响较小。四条河流中洒江河水水质良好,水质稳定,而桃、濂、渥三江水质稍差,枯水期某些物质的含量超标,主要是两岸有排污企业,有些废水未经处理达标就排放而导致的结果。总的来说,全县河流的水质还是较好,洒江一般情况可达类,桃、濂、渥三江一般为类,有时枯水期为IV类。龙南现有桃、濂、渥、洒四大河流,水资源利用差异较大,尤其以洒江河水资源利用最差,桃、濂、渥三河流利用较好。目前,我县水资源利用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人口饮水及工业用水等方面,用于灌溉用水为最大。至2010年止,全县拥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8座,山平塘1325座,万亩以上引水工程2座,千亩引水工程4座,其它小型引水工程995座,总灌溉面积为10.76万亩,开发水电站49座,总装机容量5.10万KW,兴建日产万吨自来水厂2个,万吨以下自来水厂102个,总供水规模11.85万t/d。2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根据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统计及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2010年底全县农村人口25.66万人,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数为13.8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4.1%;自来水受益人数7.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7.7 %。3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 (1) 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1).工程数量与受益人口根据农村饮水情况调查资料统计,采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有106座,受益人口7.1万人, 201000t/d的自来水厂93座,受益人口2.89万人,1000t/d以上自来水厂3座,受益人口2.61万人,集中供水到户自来水厂102座,受益人口7万人。2).供水方式与受益人口根据农村饮水情况调查,集中式供水自来水厂102座,受益人口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27.2%,分散式供水人口0.1万人,占农村人口的0.4%。3).水源水质与供水水质情况根据本县水质调查与检验情况表明,我县部分地方存在严重的含高氟、铁锰碘超标地下水,污染水等其它水质问题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江乡、里仁镇、汶龙镇、九连山林场、夹湖乡、南亨乡、临塘乡、渡江镇、东坑管委会,影响人口2.51万人。饮用细菌超标水人口1.78万人,主要分布在黄沙管委会、里仁镇、武当镇、汶龙镇、夹湖乡、桃江乡、临塘乡、渡江乡、关西镇、杨村镇。全县农村其它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工程管理本次规划对集中式供水自来水厂的经营管理进行了了解,乡、镇管理的圩镇自来水厂规模在1002000t/d,一般为企业经营型,管理人员24人,无水质检验能力,要请县疾控中心检验,一般检验间隔时间较长,12个月,若引用山泉水的检验间隔时间更长,根据已检验的水质资料来看,所有被检验的集中供水自来水厂的水质均为合格。圩镇以外的自来水厂一般规模较小,在100t/d以下,有企业经营型也有福利型管理,管理人员在12人,也无水质检验能力,要请县疾控中心检验,除在通水初期对水质检验一次外,以后基本上不再定期检验,从被检验的水质资料来看均为合格。水费收取的方式及水价不尽统一。圩镇自来水厂一般按方收费,0.81.25元/t,用水户自觉到水厂缴交水费或水厂管理人员上门收费,另用水户还要另缴交开户费5001000元/户。圩镇以外的自来水厂有按吨收费或按人口收费两种方式,一般水厂管理人员上门收费,水价 按0.21.05元/t或15.0元/人月不等计收。用水户一般情况下不参与水厂的经营及管理,除非自来水厂在听取用水户意见时,才邀请少数用水户代表参加座谈。(2) 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1).有供水设施我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依山(坡)建房情况较多,所以在暂不能兴建自来水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农户采用手压井、大口井、引泉等简易设施引取水。据调查利用手压井、大口井取水饮用的人口5.61万人,其水质直观大多外观感较好,调查抽检大多均符合饮水标准,只有在秋冬季时,有一部分水井枯竭,或水量较少,取用的水有浑浊感,这种状况主要出现在山坡居住的农户。另据调查,在石灰岩地区农户的手压井、大口井水质抽验含碳酸钙超标。引用山泉水的人口有9.12万人,其水质直观及抽验结果均符合饮水标准。2).无供水设施目前,我县农村无供水设施的农户基本不存在,只有少数在秋冬季手压井、大口井完全枯竭时(用水保证率不达标时),农户才会到江河、溪水处挑水吃,这种取水的人口0.03万人,主要分布在杨村河屋。其取用水的水质属IIIII类,外观感一般尚可。(二)2005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实施情况及2011年计划新建农村供水工程情况。1、20052010年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20052010年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253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386万元,已建集中式供水工程的102座,已建成分散式供水工程4座,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人数5.66万人。详见附表2:龙南县2005年以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表2、2011年计划新建农村供水工程情况2011年我县计划新建县自来水扩建农饮工程、龙南县杨村镇农饮工程等两座千吨万人农饮工程和东坑管委会金莲村农饮工程、九连山林场古坑村农饮工程、杨村镇紫霞村农饮工程、杨村镇坪上村农饮工程等四座百吨千人农饮工程。计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83万人。(三)基本经验农村饮水问题,关系到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广大农民身心健康,为此,各级政府都要积极支持、关心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政策上、资金上、措施上给予大力扶持。(1)农村基层组织底子簿,财力有限,农村兴建自来水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应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2)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根据规划,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兴办农村自来水工程。(3)广大农民对于关系到自身的利益有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对受益群众的因势利导,精心组织,主动引导群众集资兴办自来水工程。(4)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保持工程的良性循环。(5)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农饮工程,免征各项税费(包括水资源费);卫生防疫部门应对人饮工程的水质优惠或免费定期检验。(四)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本次对全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经过对饮水水质的代表性检验和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饮水不安全类型:1饮用水水质超标(1)因自然条件引起的水质不达标(2)因人类活动污染造成的水质不达标(3)其它原因造成的水质不达标2水量、用水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不达标此类型影响范围比较大,基本上覆盖了全县大部分乡、镇,其成因为我县为丘陵山区,地下水为降雨补给型,来水量的多少完全靠降水量的大小。故一遇干旱季节地下水面临枯竭,难于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影响的人数51987人,占饮水不安全人数的44.1%。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的特点,按照“有利于建设规模以上特别是千吨万人工程,有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体推进、连片建设”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2)防治并重,综合治理。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3)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公共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农民可建供水点工程或分散式供水工程。 (4)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从我县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资投劳责任;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5)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为管好用好饮水工程,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工程在规划设计之前,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征求群众的意见,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以及工程完工后的管理方式,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在工程开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三)目标任务规划到2015年末,解决全部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经济较发达,水源、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满足要求,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要努力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本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详见附表4。三、工程规划与分区布局(一)工程规划1工程建设标准(1)水质规划要求 解决水质安全隐患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点,所以规划要求水质标准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规定各项水质指标,保证实施一处,解决一方饮水安全问题。 (2)水量规划标准 依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确定。考虑供水范围,设计年限、用水人口及用水标准等因素,结合我县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各工程的规模和供水水源选定。按照80-100L/人.d用水量(其中局部严重缺水地区按下限取值,经济条件好,供水水源较充裕的地区取上限)的基础上还考虑到水厂自身用水及牲畜用水量将工程总供水量扩大25%,计算出工程供水量设计规模。 (3)用水方便程度 本着“以人为本”及近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原则,水源水质达标的地区,选择兴建简易集中供水工程,并尽可能供水到户;在局部居民居住分散,可考虑分步实施方案,先到点后到户,或采用现代先进的无塔供水设施,彻底消除人力挑、运水现象。 (4)水源规划保证率确保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达到“严重缺水地区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其他地区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的目标。2工程建设条件 (1)水资源状况及水源条件龙南县水资源较丰富,县域内有桃、濂、渥、洒四大一级支流,主干流为桃江,总集雨面积2653KM2(包括境外面积);流域面积10KM2以上二级支流有十八条,三级支流十八条,四级支流九条。县域内水资源属降雨补给型,多年平均降雨量1553.8MM,形成地表径流量23.09亿M3,其中本县产流为14.6亿M3,年平均径流深890MM,属丰水型地区。本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且大部分在低丘盆地,地下水资源类型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三类。据省水文地质大队勘查分析,全县多年平均枯水季地下水为62.7万t/d,多年平均地下水储量为4.4亿M3,大部分地下水水质为碳酸型低矿化淡水,矿化度为0.020.29克/升,硬度为小于10德国度,PH值5.78,物理性质好,一般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2)地形地质条件龙南县属丘陵山区,总的地形趋势为北低南高。南部九连山脉高峰黄牛石为县内最高峰,海拔1430M,北部地势较低点为龙头滩,海拔184M。区内分布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山间盆地及河谷台地,以龙南县城盆地最为宽旷,地势平坦,面积达20多KM2。盆地的海拔高程一般为200300M。县内植被较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3%。有利于兴建自来水工程。县域内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侧,主要构造形迹为华夏系及新华系断裂构造。区域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但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稳定。区域内地震裂度小于六度。县内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地层,燕山早期第一阶段第二次侵入花岗岩体及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表出露的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和泥质页岩。(3)交通条件县域内交通运输方便,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横跨东西,105国道贯穿南北,乡(镇)村公路四通八达,经过近几年新农村建设,2010年我县达到了村村通公路,通村小组的道路也达到较好的交通条件,并且大部分村道路面都进行了硬化。3工程建设内容结合村民居住位置条件和可取用水源条件,本规划饮水工程按以下原则考虑工程建设内容。(1)水源选择尽可能考虑选用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泉水,以减少水处理程序,条件不够的地方选用地表水。(2)工程类型选择以水位差自流供水为主,电动加压提水为辅。制水工艺流程为简易自流式(沉淀池)或简易制水自流式(消毒沉淀)。现本县已建自来水工程普遍采用上述方式供水。(3)水处理措施供水工程的水处理措施为沉淀一道工序或消毒沉淀两道工序的简易制水工艺。(4)供水方式选择根据我县各个乡镇自然村的地理位置,多数有集中供水的条件,为减少今后工作量,本规划对自然村落均采用集中供水到户的建设方案;少数居住分散的山丘区的农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如购置无塔供水设备等)。(二)分区布局规划到2015年末,全部解决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经济较发达,水源、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满足要求,居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要努力实现村村通自来水,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将解决全县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规划解决人数117900人,其中砷超标2114人,铁锰碘超标13504人,汞镉铬铅超标4770人,污染水等其它水质问题20635人,仅细菌学指标超标17690人,保证率低59187人,。(三)建设规模根据“十二五”期间规划解决饮水安全人数以及供水工程建设条件,结合规划改水点的自然条件,本次规划拟建设供水工程65座;其中,集中供水工程59座,分散供水工程6座;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17900人,新增供水能力42763t/d。规划的供水工程数量、解决人口数量及新增供水能力情况见下表。龙南县“十二五”期间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情况表乡镇名称规划总人数(人)建设供水工程(座)供水 规模(t/d)备注小计集中供水工程分散供水工程东江乡8592226528夹湖乡5021541704南亨乡536122761桃江乡10612447543临塘乡1013312931423里仁镇155211220武当镇3714321521汶龙镇85037521197程龙镇3152321408渡江镇5767221280关西镇394122549龙南镇7481116849杨村镇31388884423黄沙管委会2140541296东坑管委会437822800九连山林场502333683安基山林场114277155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方法本县前些年已建有102座农饮集中供水工程,其工程类型和建设内容与本规划项目极为相似,为简化计算,本次规划项目投资估算采用典型工程人均综合投资估算法进行投资估算。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定额参照2006年江西省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费用构成按江西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3)主要原材料价格按当地市场价计。3典型工程投资估算采用典型工程人均综合投资估算法,根据规划分区及其建设内容,按照工程类型、工程规模、水源类型、水处理措施分别选择典型工程,根据典型工程的工程量,分别计算其取水、输水、净水、配水的投资估算值,汇总成典型工程的总投资(包括工程费、其他费、预备费)。按典型工程的总投资除以该工程解决的人口数,计算出此类工程的人均综合投资指标。比照近年来建成的类似工程决算投资和人均投资指标、物价指数,分析确定规划采用的人均综合投资指标。经过认真比选,现分别选择我县石峡山农饮工程(管网延伸)、武当镇大坝村农饮工程(自流引水集中供水工程)两座工程作为典型工程进行投资分析。(1)龙南县石峡山农饮工程,属管网延伸集中型供水工程,制水工艺流程为利用县城石峡山自来水厂进行管网扩建和向城郊延伸管网,是2010年我县的一座千吨万人的农饮项目,本次新增供水规模6591t/d,供水人口26712人,其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0258人;工程总投资1012.9万元,按不安全人口计算,人均投资500元。(2)武当镇大坝村农饮工程,属自流引水集中供水工程,制水工艺流程为简易制水自流式(消毒、沉淀),是2010年我县的一座百吨千人的农饮项目,供水规模为990t/d,供水人口8323人,其中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855人;工程总投资292.75万元,人均投资257.9元,按不安全人口计算,人均投资500元。以上两典型工程,经分析,其人均综合投资指标取500元/人。4总投资估算根据本规划人数和人均综合投资指标,估算出“十二五”期间规划解决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的总投资为5895万元,其中分散式供水工程384.55万元,集中式供水工程5511.40万元。具体工程投资估算情况见规划附表6 龙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投资估算表。(二)资金筹集按照中央、地方共同负担的政策原则,结合本县农村经济条件和群众承受能力,本规划资金筹措计划按中央60%,地方40%。经计算:中央安排3537万元,地方配套2358万元。(三)农民自筹能力及对水费负担能力分析1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能力分析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关系到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问题,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的一种政策体现,必然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农民也会以投工投劳或出钱出物等形式筹集好饮水工程资金。2水费承受能力分析根据已建供水工程和典型饮水不安全地区调查,供水水价为0.6-1.25元/吨,按年人均用水量36吨计算,年人均水费为21.645元,我县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60元,水 占年人均收入的0.5%-1.0%,农民完全能承受。五、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一)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分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了我县受益乡镇农村居民的饮水标准,其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1)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和生产条件,控制了疾病传播,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项目全面实施完成后,可解决项目区11.7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使这部分农民饮用清洁卫生安全水、放心水。从而保障项目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2)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减轻了农民负担。(3)解放了生产力,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尽快实施农村脱贫奔小康提供了保障。有了安全饮用水后,为农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及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从而加速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4)密切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保障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及饮水安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怀,被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规划的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分析。(1)年运行费:包括动力费、工资、管理费、维修费、药剂费(含测试费)以及流动资金。其中动力费、药剂费按供水规模的80%计(即供水规模不全为100%,供水类型不全为电动提水)。另按规模100t/d配2个运行管理人员。动力费:按供水量计,经测算为0.17元/t0.8=0.14元/t。工资:含劳保福利,按每人9600元/年计。维修费:按工程投资的1%计。药剂费:按供水量计,经测算其价格为0.02元/t0.8=0.016元/t。管理费:按动力费、工资、维修费、药剂费的10%计。流动资金:一次性借用,运行期未收回,按上述各费用之和的10%计。工程投资、供水规模按五年等额投入和完成。规划供水工程年运行费用情况如下表:供水工程年运行费用计算表建设年度 项目20112012201320142015供水规模(t/d)28302830283028302830工程投资(万元)11791179117911791179职工人数(人)5757575757动力费(万元)11.57 11.57 11.57 11.57 11.57 工资(万元)54.7254.7254.7254.7254.72管理费(万元)7.94 7.94 7.94 7.94 7.94 维修费(万元)11.79 11.7911.7911.7911.79药剂费(万元)1.32 1.32 1.32 1.32 1.32 年运行费(万元)87.34 87.34 87.34 87.34 87.34 流动资金(万元)8.73 8.73 8.73 8.73 8.73 (2)年效益:解决饮水安全除供水工程效益外,还应计入改善饮水条件后节省劳力、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效益。考虑项目建设年与运行年的人口增长耗用水量因素,为简化计算,多年平均供水量为供水规模的90%计,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供水水价按低于县城镇水价1.25元/t计,本规划水价取1元/t。节省劳力效益:按供水量计,本县农村居民附近有水源,就近取用水,经测算为2.08元/t(即4人之家每天1元劳力费)。减少医疗保健费:按人口每人每年计50元,折成供水效益为1.1元/T。固定资产余值少,忽略不计。工程建设期为一年。规划供水工程年平均效益情况如下表: 投产年度 项目 20122013201420152016供水规模(t/d)28302830283028302830年平均效益(万元)295.63 295.63 295.63 295.63 295.63 期末回收流动资金(万元)8.73 8.73 8.73 8.73 8.73 (3)经济指标计算项目建设期按一个年度折成一个项目等额投入,工程正常运行年限为40年,投入和产出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社会折现率IS=12%.根据前述各参数计算得项目经济指标如下: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5.45%;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经济净现值:ENPV=1796.3万元。(二)国民经济评价本规划的农村供水工程,属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以社会公益性质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规定:国民经济评价应从社会整体角度,分析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考察规划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值,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从上述经济指标计算结果来看,各项计算指标均优于规范规定要求,所以,从国民经济角度看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项目可行。(三)环境影响评价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条件,改善了用水质量,而且通过工程的实施,教育了广大居民要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六、工程建后管理1.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1) 明晰责权,分级管理。对集中供水工程,由县乡共管或各乡镇管理,实行有偿供水,按供水成本加微利核定水费标准,按基本水费加计量水费征收水费,保证工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对分散的供水工程,由村组管理,成立村级饮水工程管理组织,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村级饮水工程管理办法”。(2)水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由县防疫部门对水质实行定期检测,保证饮水安全。(3)管理方式:按照供水工程筹资方式组建股份制合作制供水公司(厂),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与经营相分离。实行专人专管,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签订一年一度的管理合同。2.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结合我县水利工程管理情况,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法人(县水务局)将已竣工验收的工程交给工程管理单位(各乡镇),并办理必要的移交手续,登记建档。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向受益区群众收取水费,用于工程维护、修理以及扩大再生产,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3.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稳定、充实、完善现有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建立激励机制,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二是建立完善的县、乡、村3个层次的服务网,增强服务能力。 三是引入市场机制,建立行业服务组织,如成立供水协会。四是加大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基金,形成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组织形式。五是努力提高供水管理服务人员素质。4.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县水利部门会同卫生防疫部门不定期对各乡镇饮水工程进行检查,对水源和供水水质进行抽样化验,适时监控水质,确保水质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上合格、卫生、放心的水。七、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农村饮水安全关系到我县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和身心健康,关系到我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为确保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应把本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列入各乡镇的考核目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成立专门领导小组。2.饮用水源保护按照国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