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朗读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语文基础和德育因素之外,还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积极情感可使人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融入恰当的情感教育,必将会使学生更多、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我在安排教学时,更多注重的是情感因素,努力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得近一些,着眼于情,巧妙“指路”,灵活“搭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审美教育,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样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拓展情感空间的重要阵地。通过一篇美文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道德的净化,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情感教育贯穿其中,教学效果很好,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一、挖掘情感,以情动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热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的语文热情。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的感情世界,进而理解课文。我想,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而生活经历,尤其是情感经历,又影响着鉴赏和学习的效果。再说,作文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腻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因此,教师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有时,教师也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还要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要从多方面入手,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性强,学生的个人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等,无不影响着语文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做“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我想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十分重要的。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我认为,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引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当然,引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进行;引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引导,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把握好节奏,达到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那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充分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想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最后,教师还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对不要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巧,过硬的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更好地学习语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就是我情感渗透的具体思路、步骤、方法与内心的情感体验一、通过朗读,渲染情感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一)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二)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亲切,感情真实,通过反复朗读,以至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各段写法类似,均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教学时应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朗读描写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吃的这一部分时,对描写大娘动作的词要求重音朗读,辅以缓急恰当的语气,读出朝鲜大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心挂念志愿军战士的慈母之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加强感情朗读,以达到升华情感体验之目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二、创设情境,以境生情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动人的人类生活。对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起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对以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课文,要化静为动,注情于物,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不管阅读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类:(一)模拟真实情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济南市纬十路小学曾琳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二)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质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时,我利用CAI课件,制作了一群蝌蚪在欢快地游玩时,另一只形体和颜色有些不一样的蝌蚪却游到一旁,独自悠闲的玩着的动画情景。这两种不同的现象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用不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早已举着小手急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了。(三)真实情境。创设真实情境,就是让学生亲临现场,在工厂、田间、野外等真实的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阅读课文我爱秋天时,教师可事先组织学生亲自到大自然去感受秋天,收集一些标本,记录一些秋天的足迹,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三、发挥语言优势,以情激情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是意识的载体。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加强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苏联著名高级神经活动学创始人巴浦洛夫把语言看做是最有力的刺激物,因为语言中充满着情感。虽然说课堂上教学情感的引发,可以靠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新课导入,可以靠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凄婉的表情范读,也可以靠形象可感的无声演示,还可以靠见其人,闻其声的电教手段然而最主要的是靠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显然,这对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语言要饱含感情,以声带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感到感染,引起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并把它通过的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再以曾琳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为例。上课铃一响,曾琳老师使用深沉的话语导入新课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使群山为之肃立,大海为之哀泣,亿万人民更是悲痛欲绝,泪水洒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也洒遍了五洲四海的整个寰宇。他,就是我们非常崇敬的与爱戴的周总理曾琳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导课语不单将学生带到那个令人悲痛的氛围里,去审视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伟人。而且学生的审美快感,随着情感的激发而产生;学生的审美体验,也随着对总理的爱戴怀思之情而升腾。(二)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教师说话要抓住关键,言简意赅。既忌矫揉造作,又忌肆意纵情;既忌怪诞晦涩,又忌重复絮烦。应力求“言尽而旨远,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三)凭借语言再造想象,创造语言描绘的图景。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语言始终都在指导和改进形象形成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功能性食品市场消费趋势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氨基酸饲料添加剂临床效果验证与市场推广策略报告
- 地热能供暖与智慧城市能源系统融合2025年技术突破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客户体验创新案例解析报告
- 2025年国家GCP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综合卷)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管理与国家安全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报告
- 2025年电厂安全教育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基于融合教育的学校管理创新
- 浴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微商基础培训课件
- ISO9001:2024版质量手册资料
- 2023-2024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考试题库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民族宗教团日活动
- 新娘化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食品生产监管能力大比武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