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_第1页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_第2页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_第3页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_第4页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 测验卷一、 基础题:9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 眦牙裂齿(z) 百余骑(j) 期功强近之亲(q) 辞甚巽(xn)B 瞋目结舌(chn) 险衅(xn) 茕茕孑立(qing) 椎釡鬲瓮盎(zhu)C 人为刀俎(z) 门衰祚薄(zu) 刘病日笃(d) 为人姁姁(x)D 不胜杯杓(shng) 终鲜兄弟(xin) 不嗛(qi) 无物以相之(xing)答案:D2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王向东一句话揭了刘强的短,惹得刘强火冒三丈,气冲霄汉。B近年来,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D在查处经济领域中的共同犯罪案件时,总是能拖泥带水,由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而使得其他犯罪分子露出水面。B(4分。A、“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B“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此处用得正确。C“邯郸学步”是模仿别人却丧失了自己的原有的技能。既然丧失了自己的原有技能,就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来”。D、“拖泥带水”比喻做事不干净利落,此处应为“拔出萝卜带出泥。”)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作为语文老师,我时常挑选一些精品文章与我的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以便更好地进步。 B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浪漫,无拘无束。 C为了对丝绸之路这一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文明交互影响的血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研究,中央台及时启动了敦煌一片的拍摄计划。 D“十五”以来,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答案:C(A.“共同”与“分享”语意重复;B.缺主语,谁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子;D.缺宾语,贯彻的方针)二、 诗词鉴赏题:10分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4.这是一首咏物词,吟诵的对象是什么?上阕写了它的哪些方面?(4分)答: 5.这首词下阕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的具体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答: 答案(1)梅 (2分)答成“一种花”的得1分;开花的时间,花香,生长的环境。(2分)(2)对比。(2分)词人通过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的对比,写梅花环境虽不同,花开则无异,表现了词人坚持操守,决不因际遇而改变操守的情怀。(4分)(咏物诗。手法借物言志;理解联想、想像;内涵理想、志趣、情怀。)三、 默写:1亦欲究天人之际, ,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3 ,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4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答案:1.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4.气息奄奄,人命危浅。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四、课内阅读:15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沛公起如厕 如:往,到去B沐浴清化 沐浴:这里指蒙受恩惠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货:出卖D能为公已乱 已:制止答案:C(货:贿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的意义和同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公为我献之/报养刘之日短也B今尚书恣为暴,暴且乱/罪且及副元帅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D尚书固负若属耶/余固笑而不信也答案:B(A.代词,礼物/结构助词,的;B.将要;C.连词,表并列,并且/介词,因为;D.难道/固然)3翻译句子:(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译:我想奉命速奔就职,但祖母的病一天天加重;想暂时迁就私情,陈诉苦衷却不被许可。(2)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3分译:正好碰上项王生气,不敢献上,请您为我献上这白璧和玉斗吧。(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也。3分译:到达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五、语言运用:1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3分)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平和公正,循规蹈矩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答案:正确顺序(答对4个3分;答对3个2分;答对2个1分)2. 高二语文开设了唐诗宋词选修课,同学们纷纷成立不同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研修唐诗宋词。假如你是某个小组的组员,你将从哪个方面对唐诗宋词进行探究?请确定这个专题名称,不超过15字。(5分)示例:专题:唐朝田园山水诗派成因探析3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8分)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示例:唯在重阳,塞北江南,同寄一片秋思;或在清明,将一缕缕雨丝,洒作千里一地的冷冷清清与悲悲戚戚。(每个节日4分:句式一致, 2分;语言流畅,1分;内容吻合1分。)加分题:18分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画地以质之父 质:问B一切时日之说屏不用 屏:除去C年荒劝振 劝振:鼓励振作精神D霍人罢市巷哭 罢市:市上停止买卖答案:C(劝振:勉励救灾。振,通“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以静存为要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父欣然从之施从良人之所之C为设里社、里谷坛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D廉则吏不敢欺位卑则足羞答案:B(第1句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所说的道理(话);第2句的“之”是动词,“往”、“去”的意思。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白话的“就”。)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曹端至孝和清廉的一组是( )A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B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C遭艰归服阕,改蒲州学正诸生得人师矣D既丧,庐墓六年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答案:D(“贫不能归葬”可见为官时的清廉。)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面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答案:B(A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译文: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2分,“化”“耻”等关键的词语,错一处扣1分)6请为下列句子写上标点(3分)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参考译文: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时看到河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学习大道理,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既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在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父母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道理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遵循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小吏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浦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代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众弟子说:“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