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各解剖部位MRI检查技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聂林 MRI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 包括颅脑 耳鼻咽喉 颈部 心肺 纵隔 乳腺 肝脾 胆道 肾及肾上腺 膀胱 前列腺 子宫 卵巢 四肢关节 脊柱脊髓 外周血管等 对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 包括肿瘤性 感染性 结核性 寄生虫性 血管性 代谢性 中毒性 先天性 外伤性等疾病等 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而产生影像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MRI的优点和特点 无放射性 比CT有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度 多方位 多参数成像 无需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 可进行各种功能成像 MR成像的过程 把病人放进磁场 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化矢量发射射频脉冲 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横向磁化矢量关掉射频脉冲 质子发生T1 T2弛豫线圈采集人体发出的MR信号 计算机处理 显示图像 MRI检查的禁忌症 装有心脏起搏器 颅内神经刺激器 耳蜗植入物 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和动脉瘤金属夹夹闭术后的患者严禁做MRI检查以下患者应慎重 相对禁忌 3个月孕妇 幽禁恐怖综合症患者 生命体征不稳和不合作患者 MR检查前准备 1 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 2 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 3 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并妥善保管 严禁将其带入检查室 4 给患者进述检查过程 消除恐惧心理 争取检查时的合作 告知患者所需检查时间 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 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 5 婴幼儿 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 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 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 提高检查成功率 6 急危重患者 必须做MRI检查时 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所有抢救器械 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 MR基本检查方法 1 普通扫描即不注射对比剂直接进行的扫描 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初诊者一般均需先行普通扫描 2 增强扫描即通过静脉内注射MRI造影剂后的扫描 颅脑MR检查技术 解剖 颅骨 脑 脑膜 脑室 血管 脑的腔隙及脑脊液共同构成 线圈选用高分辨率头部专用线圈 体位仰卧位 头先进 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 肩部紧靠线圈 头置于头托架上 使眶耳线与床面垂直 再通过定位灯调整头位 使矢状定位光标与面部中线重叠 轴位光标平行于双眼外眦 然后在头部两侧加海绵垫 以固定头部防止运动 扫描方法 常规横断位 矢状位 必要时加扫冠状位照相规格常规平扫 2张片 规格5x7 增强扫描 根据情况拍1 2张片 扫描技术规范 1 平扫检查 head clinicallibraries genal LocalizerT1 se sagT1 fl2d traT2 tirm tra dark fluidT2 tse tra p2 320 注 若平扫发现病灶时 需行增强扫描 若病灶较小 可参考垂体扫描序列 需适当调整FOV 层厚 层距 以突出病灶细节 2 增强检查 withcontrast Gd DTPA 剂量0 1mmol kg 手推后扫描 T1 fl2d traT1 fl2d corT1 fl2d sag 3 参数及定位要点层厚5mm 层间距取层厚的10 同方位的T1WI T2WI要保持一致 相位编码方向 横断位取左右向 矢状位取前后向 冠状位取左右向 颅脑横断位扫描基线 前 后连合连线 脑垂体扫描1 线圈选择 患者体位同头部常规扫描2 扫描技术规范 1 平扫及动态增强 head clinicallibraries sell LocalizerT1 se sag 2mm 成像中心位于大脑中线 定位时使成像层面平行于正中sag T2 tse fs cor 2mm 成像中心位于大脑中线 定位时使成像层面平行于垂体柄 T1 se cor 2mm copy第2个序列定位参数 withcontrast T1 tse cor dynamic 2mm 注射与扫描同时进行 点 Apply 时同时按 打药 按钮 2 参数及扫描要点层厚2mm 层间距取层厚的10 同方位的T1WI T2WI要保持一致 动态增强时运用高压注射器 剂量0 1mmol kg 速率2 5 3 5ml s 注射与扫描同时进行 即点 Apply 时同时按 打药 按钮 3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 1张片 规格5x6 增强扫描 1张片 规格5x6 垂体扫描 眼眶MR检查技术 1 线圈选择头部正交线圈 2 患者体位同颅脑MR检查 但头部摆位时应使下颌稍抬起 眶耳线与床面垂线呈15 以使视神经与床面垂直 扫描时嘱患者注意闭双眼 保持眼球勿动 以免造成运动伪影 3 扫描技术规范 head clinicallibraries orbits LocalizerT1 se fs tra 3mm 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 呈斜行 平行于视神经走行方向 T1 se sag 3mm 使用所得tra像定位 顺视神经长轴定位 双眼分开扫 避免层间干扰 T2 tse fs sag 3mm copy第2个序列定位参数 T2 tse fs cor 3mm 使用所得tra像定位 垂直于视神经长轴定位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 2张片 规格5x6 增强扫描 1张片 规格5x6 眼眶扫描 内耳MRI普通检查 1 线圈选择 患者体位同头部常规扫描2 扫描技术规范 head clinicallibraries iac LocalizerT1 fl2d tra 3mm 定位时平行于胼胝体前后连合连线 范围包括双侧中耳乳突 T2 tse tra fs 3mm copy第1个序列定位参数 T2 tse fs cor 2mm 使用所得tra像定位 平行于双侧听神经轴线长轴定位 3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 脑血管成像 1 线圈选择 患者体位同头部常规扫描2 扫描技术规范 head clinicallibraries TOF 1 3D TOF MRA 主要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成像 可用于评估颈动脉及分歧血管形态及闭塞性病变 评估Willis环 评估颅内动静脉畸形 显示供血动脉和异常血管团 发现评估颅内动脉瘤 对直径 3mm的动脉瘤效果较好 成像层面取横断位 与多数血管垂直 在颅顶设定饱和带 一般采用多个3D块重叠采集 以减小流体的饱和效应 成像序列 TOF 3D multi slab 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 根据需要保存各方位VR图 2 2D PC MRA 常用于慢流静脉及静脉窦成像 由于2D PC MRA能够准确反应流动自旋的流速和方向 结合ECG同步技术 常用于流体的流量分析 成像序列 TOF 2D veins 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 根据需要保存各方位VR图 3 照相规格拍重建VR像1张片 规格4x5 鼻及鼻窦 鼻咽部 颌面部MRI检查 1 线圈选择头部线圈或颈部线圈或头 颈部线圈联合使用 2 患者体位病人头部应尽量往线圈内移 使线圈中心及定位线对于眉间与鼻尖连线的中点 3 扫描技术规范 head throat LocalizerT1 se tra 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 平行于颅底或椎体扫描 T2 tse tra 448 copy第2个序列定位参数 T1 tse sag 384 平行于正中sag面扫描 T2 tirm cor 平行于cor面扫描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或5x7 根据所扫图像层数选择 咽喉部及颈部MRI检查 1 线圈选择颈部表面线圈 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2 患者体位一般取仰卧位 双手臂置于身体两侧 安静平躺于检查床上即可 检查过程中 嘱病人平静呼吸 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 以免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3 扫描技术规范 head throat LocalizerT1 se tra 使用定位中sag像定位 平行于颅底或椎体扫描 T2 tse tra 448 copy第2个序列定位参数 T1 tse sag 384 平行于正中sag面扫描 T2 tirm cor 平行于cor面扫描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或5x7 根据所扫图像层数选择 脊椎与脊髓的MR检查 1 线圈选择脊柱表面线圈 颈胸腰联合线圈 2 患者体位 1 颈椎与颈髓 取仰卧位 把颈部安放于线圈凹槽处 头先进 检查者身体长轴与床面一致 注意头不可过仰 尽量使颈部与线圈贴紧 固定头颈位置 嘱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及做吞咽动作 扫描中心 矢状线正对患者鼻尖到胸骨柄切迹连线 轴位线对准甲状软骨水平线 2 胸椎与胸髓 线圈摆放及患者体位与颈椎检查时相同 西门子公司一般采用Tim线圈 此类线圈内置于扫描床上 无需另行摆放 患者直接躺于扫描床上即可 头先进 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尽量摆正体位 保持胸椎在同一矢状平面上 不可人为造成脊柱侧弯而影响胸椎全长在同一矢状层面显示 扫描中心 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 轴位线对准T4椎体水平 3 腰椎与腰髓 线圈摆放及患者体位与颈椎检查时相同 双肩应尽量上体 使联合线圈下部能包括骶尾部 扫描中心 矢状线正对身体中线 轴位线对准L3椎体水平 约为脐上两横指 即2 3cm 3 扫描技术规范 1 颈椎MRI C spin LocalizerT2 tse sag 384T1 tse sag 384T2 me2d tra p2由于受吞咽运动和呼吸运动影响 颈部采集会产生伪影 对颈前 后应加局部饱和 矢状位定位时与椎体长轴平行 椎间盘横断面推荐扫描颈2 3 颈3 4 颈4 5 颈5 6 颈6 7等 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 2 胸椎MRI T spin LocalizerT2 tse sag 320 p2T1 tse sag常规在靠近胸椎前加局部饱和 消除主动脉及心脏搏动伪影 对脑脊液搏动伪影严重的患者应使用搏动同步采集技术 3 腰椎MRI L spin LocalizerT2 tse sag p2T1 tse sag p2T2 tse tra msma 384腰段脊髓受脑脊液搏动影响很小 一般不产生脑脊液搏动伪影 但需饱和腹主动脉及腹部高信号组织 以消除呼吸运动 肠蠕动及腹主动脉搏动伪影 椎间盘横断面推荐扫描腰3 4 腰4 5 腰5 骶1等 定位时平行于椎间隙 4 照相规格颈椎1张 规格6x5 胸椎1张 规格5x4 腰椎1张 规格5x6 颈椎扫描定位像 肺部及纵膈MRI检查 1 线圈选择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 体线圈 BodyMATRIX 2 患者体位仰卧位 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头先进 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安装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 若使用呼吸门控技术 将呼吸感应器置于患者上腹部 嘱病人勿动及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 3 扫描技术规范 thorax LocalizerT2 trufi cor bhT2 haste tra bh p2T1 fl2d tra mbh p2常规做横断及冠状位 必要时加做矢状位 多采用快速序列屏气采集 或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 使用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技术 是为了使血管流空与其它组织形成良好对比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或5x7 根据所扫图像层数选择 乳腺MR检查 1 线圈选择双侧乳腺专用环形线圈 BreastMATRIX 准备乳腺成像专用垫 能使乳房悬空于线圈内的胸腹部支撑垫 将支撑垫放于床面中央 中间矩形深槽长轴与床面长轴垂直 将乳腺线圈的方位与支撑垫方位一致并贴近 线圈在床外端 支撑垫在床内端 靠扫描孔端 2 患者体位头或脚先进 俯卧位 双乳腺悬于线圈两孔或两凹杯中 双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尽量使患者体位舒适 调整乳腺位置 使乳头正对线圈外壁上的垂直标志线 见下图 增强检查应提前放置留置针 并连接高压注射器 指导病人保持静止及浅呼吸 2020 1 29 27 可编辑 3 扫描技术规范 Breast LocalizerT2 tirm traT1 fl3d tra non fatsatT2 tse sag fs Diffusion 弥散加权 Ep2d tra 4b stir reveal Injectcontrastagent 动态增强 T1 fl3d tra dynaVIEWS乳腺疾病通常行动态增强 T1 fl3d tra non fatsat 此序列分6次采集 扫描时头一次作为负片 第一期扫完后自动间歇30s 此时为打药时间 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推进 剂量0 1mmol kg 速率3 5ml s 再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5 6次做不同时相动态增强采集 将动态增强图象与增强前图像进行减影处理 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增强过程 并可制作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7 动态增强及重建增强曲线1张 规格5x6 乳腺癌患者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 腹部MR检查 1 线圈选择体部相控阵线圈 体线圈 BodyMATRIX 2 相关准备和体位检查前空腹6 8小时 训练病人屏气 如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 需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正中呼吸动度最大处 加腹带压力适中 患者仰卧 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足先进 双臂自然置于身体两侧 扫描中心 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患者身体中线 轴位定位光标正对剑突 3 扫描技术规范 abdomen LocalizerT2 tse fs tra p2 trig 384T1 tfl tra trig 膈肌导航 T2 trufi cor bh Diffusion 弥散加权 Ep2d diff b50 400 800 trig 膈肌导航 Ep2d diff b50 400 800 bh 屏气扫描 withcontrast 动态增强 T1 vise fs tra p2 320 bh 自动追加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7 动态增强扫描1张 规格5x7 肝脏膈肌导航序列定位图 自由呼吸序列 推荐使用膈肌导航序列 导航条放置在自由呼吸的膈顶最高处的冠状层面中 定位相 导航条的上半部分位于肺部 下半部分位于肝脏 横断面定位像中 导航条位于肝顶处 都为实框 MR胆胰管成像 MRCP 1 线圈选择 患者体位同肝 胆 脾MRI 2 相关准备 空腹8小时 检查前三天素食 检查前20分钟 口服葡萄糖酸铁500毫升 葡萄糖酸铁5支 10ml 450ml葡萄糖 500ml 或500ml硫酸钡糊50 V W 其目的是利用使T2信号减弱的性质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 突出胆胰管信号 达到良好的胆胰管造影效果 3 扫描技术规范 MRCP T2 haste fs thick sl p2 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 TSE序列 采集时间仅5s 幅 T2 tse3d rst cor p2 trig 多层薄层3D扫描 MIP重建 4 图像后处理多层扫描序列的原始图像需经MIP重建 根据需要剪切 删除与胆道重叠结构 如胃肠 脊髓 以提高图像的质量 多视角旋转观察胰胆管树 5 照相规格重组VR胆管树图1张 规格4x5 MR尿路成像 MRU 1 线圈选择 患者体位同肝 胆 脾MRI 2 相关准备 空腹8h 留尿中度 检查前30分钟口服速尿4片 10mg 片 增加泌尿系水潴流量 扫描前肌注654 2 剂量10mg 以减少胃肠蠕动伪影对图像的影响 训练闭气 3 扫描技术规范 T2 haste fs thick sl p2 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 TSE序列 采集时间仅5s 幅 T2 tse3d rst cor p2 trig 多层薄层3D扫描 MIP重建 序列应用技术要点 单激发3D块序列厚度可以任意改变 可针对兴趣区减小3D块厚度 提高局部兴趣区图像分辨率 降低背景噪声 有利于病变检出 采用多方位 多角度旋转成像 以避免尿路重叠 多角度电影图像尚可以电影形式显示 使用脂肪抑制和空间预饱和技术 脂肪抑制技术被常用以抑制周围脂肪高信号 空间饱和技术也常用来消除大量腹水 胃肠道液体高信号以及椎管中脑脊液对尿路图像的影响 4 图像后处理在多层薄层HASTE序列中 取冠状位扫描 所得原始图像经MIP重建 亦可对兴趣区行靶MIP重建 5 照相规格重组VR尿路图1张 规格5x4 盆腔MR检查 1 线圈选择体部相控阵线圈 局部表面线圈 体线圈 2 相关准备和体位检查前给予肠蠕动抑制剂 如检查膀胱 应于检查前2小时口服清水使膀胱中度充盈 患者仰卧 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 足先进 双上臂置于身体两侧 矢状位定位光标正对身体中线 轴位定位光标正对两侧髂前上棘连线 3 扫描技术规范 1 前列腺 prostate LocalizerT2 tse fs traT1 tse tra 320T2 tirm cor p2 DWI 弥散加权 Ep2d diff b50 b400 b800 128 dynamic 动态增强 T1 fl3d vibe tra post 10 MRS 波谱成像 Ci3d se prostate 2 子宫附件 cerviex LocalizerT2 tse sag p2T2 tse tra fs p2T1 se tra p2T2 trim cor p2 withcontrase T1 tse sag fs p2T1 se fs p2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7 增强扫描1张 规格5x7 关节MR检查 肩关节1 线圈选择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环形表面线圈 肩关节专用线圈等 2 患者体位首先将线圈包绕 覆盖在被检查的肩部 要包绕住肱骨头 用带子固定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 头先进 身体偏斜卧于床面上 以尽量使被检查的肩部靠近床面中线 定位光标的中心应正对被检查侧肱骨头内侧 3 扫描技术规范 shoulder LocalizerPd blade fs tra 320T1 tse corPd blade fs cor 320 1 肩关节MR检查中 推荐首先进行横断面Tra扫描 其范围应上自肩锁关节水平 下达关节盂下缘 在冠位像上定位时扫描线一般与肱骨长轴垂直 图A 2 肩关节的冠状面Cor和矢状面Sag扫描定位应该在横断面图像上进行 选择显示了冈上肌腱长轴的横断面图像 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扫描即获得肩关节的斜冠状面图像 图B 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扫描即获得斜矢状面图像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 肩关节横断面及斜冠状面定位图 肘关节MRI检查1 线圈选择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环形表面线圈 肘关节专用线圈等 2 患者体位首先以肘部为中心 将线圈包绕 覆盖在被检查的肘部 并用带子固定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 头先进 患侧上肢自然伸直置于躯干旁 掌心朝上 掌背下方适当垫高 使上肢处于同一平面 并采用合适的固定装置 如小沙包 捆绑带等 进行良好的固定 摆位时 肘关节应尽量靠近主磁场中心 但不要和躯干直接接触 以避免呼吸运动的传导 定位光标的中心应正对肱骨内外上髁连线水平 3 扫描技术规范 elbow LocalizerPd blade fs cor 320T1 tse sagPd blade fs tra 320肘关节MRI检查中 先进行横断面扫描 范围上自肱骨干骺端 下达桡骨结节 定位时扫描线平行于肱骨内外上髁连续 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应在横断面图像上定位 冠状面扫描应该平行于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而矢状面扫描应该垂直于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 肘关节横断面及冠状面定位图 腕关节MRI检查1 线圈选择包绕式软表面线圈 环形表面线圈 腕关节专用线圈等 2 患者体位腕关节可以采用以下2种体位接受MRI检查 1 仰卧位 上肢伸直置于体侧 掌心向上或向下 这种体位最大优点是舒适 患者能很好配合较长时间的MRI检查 但是 由于手腕置于主磁场边缘部位 需要MRI设备具有偏中心FOV扫描能力 同时图像的信噪比也会有所下降 2 俯卧 手头上位 患者俯卧 患肢头上位伸直 掌心朝下固定 这种体位可使患侧腕关节置于主磁场的中心 从而增加图像信噪比 但缺点是舒适感较差 扫描时间过长时容易出现运动伪影 包裹表面线圈时 线圈中心通常定位于桡骨茎突水平 定位时光标的中心与之重叠 3 扫描技术规范 wrist Localizer traLocalizer sag cor traT1 tse corPd blade fs cor 320Pd blade fs tra 320腕关节常规需要进行正交三方位的MRI扫描 冠状面定位时需平行于尺桡骨茎突连线 是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和腕骨间韧带最重要的方位 矢状面定位时垂直于尺桡骨茎突连线 是分析腕关节不稳定的主要方位 横断面定位时垂直于尺桡骨长轴 主要用于分析腕管综合征以及下尺桡关节的不稳定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 腕关节冠状面 矢状面及横断面定位图 髋关节MRI检查1 线圈选择相控阵体线圈 2 患者体位仰卧位 足先进双下肢伸直 双臂置于身体两侧 注意双手不可放在下腹前方 定位时矢状位光标应正对前腹正中线 轴位光标正对双侧髋关节连线 3 扫描技术规范 hip LocalizerT2 tse fs traT1 tse tra 320T2 tirm cor p2对于绝大多数的髋关节疾病 MRI检查不需要特殊的扫描方位 只需要标准的横断面 冠状面及矢状面 扫描时应该将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完整包括 横断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约两髋臼下缘连线 冠状面定位时扫描线平行于两股骨头中心线连续 4 照相规格常规平扫2张片 规格5x6 髋关节横断面 冠状面定位图 膝关节MRI检查1 线圈选择膝关节专用线圈 通用表面软线圈 2 患者体位仰卧位 足先进 患肢自然伸直 将被检查侧的膝部置于线圈内 使线圈中心正对髌骨下缘水平 再利用各种辅助固定装置使关节处于稳定的舒适状态 以利于患者配合相对长时间的扫描 定位时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璀璨的香港课件
- 餐厅经营场所租赁合同:涵盖餐饮人才招聘及培训服务
- 环保产业员工离职竞业限制及环保技术保密合同
- 工业互联网时代工厂厂长聘用与技术支持合同
- 智能制造公司股权转让与产业升级协议
- 离婚后子女户口迁移及财产分割协议书
- 《离婚协议中的共同生活费用补偿与子女赡养》
- 婚姻终止及共同债务清偿离婚上诉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合同法修订与电子签名法律效力合同》
- 下交叉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 餐饮业管理规范标准
- 2024年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解读培训课件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电工技能训练(第6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泛光夜景照明亮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输血科三基培训课件
- 塑料成型工艺课件
- 《西餐烹调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基础汤、基础少司和配菜制作
- 孕产妇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