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攀岩比賽的類型 當一般人聽到攀岩比賽時,往往會聯想到跑步或游泳等競速型態的運動比賽。但事實上速度賽僅是攀岩比賽的一種,另外尚有所謂的難度賽與抱石賽。 (一)難度賽(先鋒賽):此為攀岩最主要且歷史最悠久的比賽型態,通常在高度15米以上的人工岩牆舉行。比賽前,每名選手有六分鐘的觀察路線時間,觀察路線結束後,選手須回到隔離區,再依抽籤順序依序出場比賽。隔離制度意味著選手在出場前不得觀看其他選手攀爬,以維持比賽的公平性。比賽時,選手必須採先鋒攀登之方式上攀,每名選手僅有一次試攀的機會,至於時間限制則是68分鐘不等。最後,比賽結果將依每名選手攀爬的高度來計算成績。難度賽所強調的是耐力與判斷路限的能力。 (二)抱石賽:與難度賽類似,抱石賽亦是依攀登的高度來決定比賽成績。但抱石賽是在高度4米以下的岩牆舉行,無需繩索確保,而是以安全護墊作為確保。抱石賽每場賽事皆有46條的路線,每條路線則設置了中繼點與完攀點,計分是依完攀或抓到中繼點的數量與次數來評斷,規則較為複雜。而抱石賽由於路線較短,因而主要是考驗選手的爆發力。 (三)速度賽:與難度及抱石賽不同,速度賽的路線難度簡單許多,在無失誤的情況下每名選手皆能順利完攀,因此考驗的是選手攀爬的速度。比賽時是由兩名選手分別在兩條難度相當的路線上競速,誰先達頂即誰獲勝,規則與跑步或游泳十分類似。 =二、國內攀岩比賽介紹 目前在全省各地幾乎每個月都有攀岩比賽,這些賽事主要是由單項協會或民間、學校社團所主辦,如:中華民國山岳協會、大專院校體育總會、極限運動協會等。此外,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及全國各大專院校亦會針對青少年、大專學生等不同層級的攀岩者舉辦各類地區賽。 (一)全國攀岩錦標賽:這項比賽已有十餘年歷史,為歷年亞洲盃國手的選拔賽,亦是每年眾所矚目的攀岩大賽。往年,全國錦標賽皆是由中華山協所主辦,地點則在桃園國立體育學院之攀岩場。體院的岩場曾舉辦過1995年的世界錦標賽及1998年的亞洲錦標賽,可說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的岩場。除了體院的難度與速度賽外,去年中華山協亦曾在永和舉辦過抱石賽的全國錦標賽。 (二)全國攀岩巡迴賽:除了正式的全國錦標賽外,中華山協亦積極與全國各地攀岩團體合作,定期於北中南各地舉辦各類的比賽,以推廣攀岩風氣。以2001年為例,全國巡迴賽共排定了十二場賽程,包含五場難度賽、四場抱石賽及三場速度賽,共有五百餘人次參與該項活動,創下了台灣攀岩史上的新記錄。而今年巡迴賽亦有六場賽事,其中尤以屏東大仁技術學院主辦的扶輪盃最受矚目,高額的獎金吸引了全省各地攀岩好手共襄盛舉。 (三)大專攀岩錦標賽:目前全國共計二十六所大專院校設有攀岩場,從1988年起便開始有北區、中區、南區大專盃及各校自行舉辦的校際賽。過去,多數攀岩者皆是從學校社團開始接觸攀岩運動,因此大專盃遂成了培育攀岩好手及推廣攀岩活動的重要比賽。從2000年大專體總正式成立攀岩委員會之後,每年的大專錦標賽皆有近百人參加。以今年為例,大專抱石錦標賽於三月在國立中央大學舉辦,難度及速度賽則在屏東大仁技術學院舉辦。 (四)極限運動攀岩賽:近年來極限運動的風潮襲捲全省各地,許多縣市也陸陸續續興建大型的極限運動場。由於攀岩屬於極限運動的一環,因此最近極限運動協會也開始重視攀岩活動與舉辦各式比賽。今年十月,極限運動協會計劃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針對高中生舉辦一場團體速度賽,十一月則計劃在台北中山足球場興建的攀岩場舉辦第一屆的亞洲極限運動錦標賽。 (五)青少年攀岩比賽:自從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岩館啟用至今,不少兒童及青少年已開始迷戀上攀岩這項刺激與健康的活動。為了讓這些小小蜘蛛人有彼此切磋與學習的機會,野地能量公司從今年暑假起開始籌劃了一系列的攀岩比賽。從八月起至十二月止,每月第一週的週六上午在岩館皆有針對初學者、青少年及兒童的難度、速度與抱石賽,提供另一個親子同樂的機會與假日休閒運動的最佳去處。 =三、國外攀岩比賽介紹 雖然攀岩在台灣仍是個新興的休閒活動,但在歐美早已如同其他運動,有正式的世界盃及亞洲盃比賽,且正積極籌劃將攀岩列入奧運的正式比賽項目。目前這些國際比賽皆由國際山岳聯盟攀登委員會、亞洲攀登委員會及ESPN極限運動頻道等國際組織負責籌辦。 (一)世界盃攀岩賽:自從第一屆世界盃於1989年在美國舉辦後,現在每年皆會有十餘場的世界盃巡迴賽及每兩年一次的錦標賽。目前,這些巡迴賽皆區分為難度、抱石、速度賽在歐洲各國舉辦,如:法國、義大利、斯洛凡尼亞等。從去年起,世界盃正式開始於亞洲設站,如2001年的吉隆坡、2002年的新加坡世界盃,台灣皆曾派代表參加,而明年的世界盃亞洲站則預計在大陸深圳舉辦。 (二)亞洲盃攀岩賽:亞洲盃已有十年歷史,我國每年皆會由體委會補助、由中華山協組隊參加。此外,1998年及2001年台灣亦曾主辦過第七屆亞洲攀登錦標賽及第一屆亞洲抱石錦標賽。今年的亞洲盃將於十月在日本舉辦,目前屏東的大仁技術學院則正積極爭取舉辦2004年的第十三屆亞洲錦標賽。除了正式的錦標賽,每年亞洲仍有一些國家會舉辦公開賽或邀請賽,提供各國選手更多彼此切磋的機會。如:香港公開賽、新加坡公開賽及大陸公開賽皆已有多年的歷史。 (三)亞洲極限運動會:1995年,由ESPN體育頻道籌劃的第一屆極限運動會(X-Games)在美國紐倫波特舉辦後,攀岩運動就有了另一種全新的詮釋。與特技單車、滑板、直排輪等街頭運動的結合,讓攀岩更容易成為青少年追求刺激的新選擇。1998年,主辦單位開始在亞洲設站,作為全球極限運動會的資格賽,比賽項目則以抱石與速度賽為主。今年,屬於亞洲人的第一屆亞洲極限運動錦標賽將於11月在台北舉行,屆時無疑將會再度引起全省另一股的攀岩熱。=四、攀岩比賽的樂趣所在 攀岩與其他運動競賽最大的差異,在於攀岩比賽不僅是種力與美的展現,更是一場與”定線員”的鬥智。”定線員”,這是在其他運動所未曾聽過的,他可說是攀岩比賽的靈魂與比賽是否精采的關鍵因素。為了公平起見,攀岩比賽皆規定須在人工岩場進行,並由定線員設計出不同的路線來考驗選手的實力。比賽前,定線員好比是出題老師,往往須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構思出不同的難關;而比賽時,選手卻僅有幾分鐘的時間去破解這些精心設計路線,且每個人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所以除非有高人一等的體力、技巧及智力方能在比賽中完攀獲勝。此外在歐美,攀岩比賽往往在一些風景明媚的渡假中心或熙來攘往的百貨商場舉辦,且會結合煙火表演、岩壁彩繪、園遊會等活動一同舉辦。當然,攀岩比賽也好比一場岩壁上的芭蕾表演,可以盡情展現你的四肢,卯足全力去克服地心引力與心中的恐懼感。攀岩要如何訓練體力與肌力攀岩是項結合爆發力、耐力、柔軟度等體能要素之運動。但這些要素間並不會主動達成協調,因此攀岩者如無法有效地調配運用這些要素,便會在攀爬時浪費許多不必要的體力。力量並非是影響攀岩表現的絕對因素,如何有效地調配上述體能要素去移動身體方是,這就是所謂的技巧。然而怎樣才算是好的技巧呢?簡而言之便是效率。不幸的是,我們往往難以明確掌握有效率的攀登動作。因為攀岩者多半可有效地發揮所長,但卻容易忽略自身的缺點。舉例而言,一個強壯的攀岩者經常會忽略腳的技巧,因為此類攀岩者認為與其耗時在注意腳的動作上,不如靠手的力量去克服難關。或許有時候以力量優勢去克服難關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久而久之便會養成僅靠手臂力量移動的壞習慣。自然地,腳的技巧便成為了致命傷,一旦碰到無法以力量克服的難關時,手臂便會迅速力竭。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無法明確分辨技巧相對的優缺性,除非你能平均發展各項技巧。歸納來說,技巧源自於攀爬時肢體移動的有效性,亦即身體的協調性。 一、協調性的根源 攀岩如同騎腳踏車,當初學者不熟悉技巧時,往往須花費許多心思在單一動作上,抑或耗時在反覆摸索平衡的技巧。此一熟能生巧的關鍵便在於如何將動作變成直覺反應。(一)動作之控制:當我們的肢體在岩牆上移動時,大腦將透過神經支配肌肉的收縮及力量的使用。要控制全身425處肌肉的動作是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大腦須在接到訊息後,分析並讓肌肉做出反射。當大腦碰到不熟悉的動作時,反應將變得十分遲鈍,甚至判斷錯誤。幸好,大腦能從經驗中學習如何將動作做得更有效率。(二)直覺動作的培養與反應:攀岩者於移動時會引起神經的收縮,不斷重覆相同動作便會培養出一種直覺。若能建立起一個記憶資料庫,便能在碰到相同動作時做出直覺反應,無需再靠大腦來支配。如此將增快反應速度,或讓大腦能專注於其他困難動作的破解。舉例而言,動態動作(dyno)需要一系列肌肉群做出精確的反應,透過大腦支配往往會來不及,因此唯有依靠肢體的直覺動作,方能準確抓到把點。這也是為什麼攀爬一條路線在多次嘗試後會較首攀(on-sight)來得容易。總之,重覆練習相同動作將加強動作的直覺性,而減少大腦反應的必需性。唯有在不需思考的情況下即能做出正確動作時,方能使攀爬能力達到最高峰。此外,直覺反應有賴於練習的頻繁度,愈常練習,愈能做出精確的動作。(三)內在劇場:直覺動作並非與生俱來。事實上,攀爬時大腦將依所見之岩點,從先前儲存的資料庫中選取適當動作模式做出反應。當碰到前所未見的難關時,大腦僅能從資料庫中選取類似動作,若反應正確方能予以克服。因次資料庫愈豐富,愈能減少反應錯誤的機率。以反覆攀爬一條路線(red-point)而言,大腦反應會在多次試攀後變成直覺反應,故能將動作做得很流暢。當一條路線的動作與記憶模式相符時,便可靠直覺做出反應,而大腦也將有更多的時間去注意攀爬的節奏或審視後續路段,進而節省體力。相反地,當碰到未曾見過的動作模式時,大腦便無法再從記憶庫中找到相應動作,且將專注於每步的移動。此一耗時的反應過程將使攀岩者無暇注意節省體力或思考整條路線的戰術運用。(四)資料庫之建立:很少有運動類似攀岩需要做出如此多複雜的動作。如:跑步、騎自行車等皆是些動作較單純的運動,抑或無須強調動作的精確性以節省體力。對這些運動而言,動作訓練的重要性便少了許多。但攀岩是個強調動作精確,且不容許絲毫錯誤反應的運動。因此,最佳的選手往往不是最強壯,而是動作犯錯率最少的攀岩者。在比賽時,一般是動作最有效率、反應最快、犯錯率最低者得以獲勝。表面上看,墜落皆是因為手無力抓住把點或腳踩不住腳點,但追根究底,這些皆是因動作缺乏效率而力竭所致。攀岩與跆拳道皆是以動作為主的運動,其動作皆相當複雜,且強調高度準確性。因此對跆拳道選手而言,動作練習的重要性遠超過體能的鍛鍊。總之,沒有一項運動可單憑力量而不用技巧的,攀岩更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力量弱、但技巧佳的選手能在比賽中獲勝的原因。攀岩者唯有在熟悉一條路線的所有動作時,方能將體力發揮至極,首攀(on-sight)更是如此。除非具備大量的資料庫,否則在面對複雜的岩點時根本無法正確反應。一個路線觀察能力強的選手,在看到岩點時往往能立即反應該做出何種動作。此一能力需要豐富的經驗累積,因為攀岩動作數以千計,岩點的大小、佈置、方向、材質、摩擦力以及岩板的角度、型狀等皆是變數,即使是極小的差異亦將影響身體的姿勢與動作,這些無疑需要極大的資料庫方能因應。資料庫愈大,方能在碰到難關時找到最適切的動作模式。異言之,資料庫的大小決定了危機處理的能力,沒有一個路線觀察能力強的選手不是具備了豐富資料庫的,這也是頂尖攀岩選手的年齡(或岩齡)較其他運動高出許多的原因。不過相對而言,一個極限攀登能力(red-point)強的攀岩者所需的便非是龐大資料庫的建立,而是做出特定困難動作的能力。 二、影響協調性的其他因素 (一)心理狀態及資料庫的控制:在緊張的情況下,選手往往無法充分發揮資料庫的功用;比賽時若怯場,協調性亦將隨之降低。換句話說,資料庫不足或情緒緊張皆有可能減少直覺反應的能力。唯有增加抗壓力及做好情緒管理方能提升協調性,一些如放鬆心情或宏觀審視的技巧皆將有所幫助。若能在比賽時放鬆心情、冷靜、充滿自信,即使是所需動作不在資料庫內,亦能迅速突破難關,恢復以直覺反應來攀爬之模式。(二)乳酸堆積:乳酸堆積是影響協調性的另一個關鍵。雖然一個耐力強的選手的抗乳酸堆積極限可達20mmol/升,但一般而言在超過6mmol/升時協調性便會受到影響。對一些如跑步等無須高度精確性動作的運動而言,乳酸堆積量再極高時方會影響運動表現。但對攀岩此一強調細微平衡的運動來說,一旦手臂硬化(pump)選手將頓時間失去協調性,即使很容易的動作亦難再做出。總之,攀岩是項強調高度技巧的運動,千萬別一昧投入力量的訓練中,而忽略協調性與技巧的重要性。請問攀岩的基本裝備有哪些配備?請問攀岩的基本裝備有哪些配備?攀岩配備不管是到天然岩場,或是在人工岩場,初學攀岩者一定要備齊基本裝備,包括攀岩鞋、頭盔、粉袋、安全吊帶和攀登繩等,以免受傷。而粉袋與攀岩鞋是在室內或戶外公尺以下攀爬時的基本配備。攀岩鞋是特別設計的膠鞋,可以讓腳趾頭微微弓起,主要的功能是增進腳與岩面的磨擦力、攀岩鞋的種類很多,所以適合不同的岩面,也有助於攀爬時更安全而敏捷。攀岩帽主要功能是在於保護頭部的安全,用於攀爬較不穩的岩石區。粉袋是一個裝有碳酸鎂粉狀物的袋子,具有吸汗的功能,攀岩時將它繫於腰際,可以去除手部的濕滑,以減少攀爬時的困難度。攀岩繩主要用途是當攀爬者體力透支、判斷力不足,或是通過困難地形而不慎滑落時,可以保護攀登者。吊帶繫於腰部連接攀岩繩,以提供更安全舒適的攀岩活動。為了安全起見,應選擇一條符合國際聯盟測試合格的繩索。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攀岩者的攀岩技術更加純熟後,將會繼續挑戰戶外更高的岩場,此時就需要快扣組、活動岩械、保險勾環加確保器、字環、繩結,及輔助繩傘帶等裝備器材來輔助攀登。快扣組可就不同的地形適度延長主繩,以免攀岩繩抽動時造成支點鬆脫。而使用快扣組是為了讓攀登時的主繩操作更順暢。活動岩械的架設需要有純熟的技術,才能在攀登發生墜落時保障生命的安全。活動岩械則是在有裂隙的岩面上攀爬時必要使用的裝備。保險勾環是攀岩配備中用途最廣的器材,其主要用途是連結攀岩繩與中途支點;同時也是進行人工攀岩時,連接吊帶和俗稱豬鼻子的確保器,透過繩索,可做一個完整的安全確保系統。字環是一種下降器,也可以當作備用的確保器,但是其磨擦力較差,在攀岩繩的操作中,容易造成繩索捲曲而不易運用。資料來源:攀岩活動沒有體型、性別及年齡上的限制,因此無論男女老少皆可享受攀岩的樂趣。而且攀岩的個人裝備費用並不高,基本個人裝備只要一副安全吊帶,一雙攀岩鞋,一個粉袋,花費不過數千員,是一般人都能夠消費的起的一種活動。 UIAA(union Internationle des Associations dAlpinisme)是國際山岳聯盟組織的簡稱。目前所有與攀登有關的攀登用品,UIAA都有制定一套非常嚴謹的安全檢驗規範。換句話說,目前所有的攀登器材,只要是經過UIAA認證,在安全上您大可放心進行使用;相對的,一般市面上非專業的器材及商店,由於這些商家專業知識不足,若選購用品時請避免到這類場所。以下是個人攀岩器材的基本介紹 :安全吊帶主要連接人體與固定點或攀、降確保住主繩,符合人體工學設計,能承負最大衝擊強度2200公斤以上,吊代本身可鉤負其他攀岩用具;攀岩鞋專業攀岩鞋的鞋底由摩擦力很強的橡膠所製成,可避免腳踩岩壁時,因滑脫而無法踏穩;同時,岩鞋大小必須十分合腳才安全;粉袋裡面裝碳酸鎂粉,可吸收手上的汗水,避免因為手汗而影響握點抓力;安全頭盔不同於一般的安全頭盔或安全帽,他除了能保護頭部,避免遭受撞擊時產生的危險;同時其材質極輕,通風散熱良好;頭帶可調整,更能貼合各種尺寸頭型,無礙於快速活動時使用。此外,除了要有專業的教練在場指導外,一個攀岩團隊尚需準備以下裝備 :安全鉤環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攀、降確保主繩,不鏽鋼或鋁合金材質,方便單手操作,可承負2400公斤以上;攀降確保主繩專業之攀登及下降使用,分攀登繩及下降繩兩種,採世界專利設計,每條尼龍繩纖維於抽紗過程即進行防水處理,即使在遇水後的狀態仍能達到快乾、減低吸水重量及保持拉力的特性;最大的耐重衝擊強度可達2500公斤以上,使攀岩者即使快速墜落也能完全安全的承負其重量(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行业2025协同创新与氢能技术研究报告001
- 2025-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场机遇与盈利空间研究报告
- 聚焦2025年:新能源工业互联网在能源生产智能化中的应用报告
- 海信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应用场景解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玩具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
- 青海公交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氢能源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责任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现状与新能源储能系统技术创新报告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日间手术课件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 清产核资业务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含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2025-2026学年闽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2025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施工单位年度业绩汇报
- THNBX 膝痹(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综合诊疗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