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doc_第1页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doc_第2页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doc_第3页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doc_第4页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宣传相关知识 一、国家有免费接种疫苗,还有自愿有偿接种疫苗? 国家有一些疫苗是免费的,这是必须要接种的,就是一类疫苗,还有一些疫苗是自愿接种的,是二类疫苗。二、哪些疫苗是必须接种的? 2007年12月29日卫生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扩展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这个通知里的要求,从计划免疫疫苗过去的五种疫苗预防七种疾病,已经扩大到现在14种疫苗可以预防15种疾病,计划免疫疫苗的种类已经得到很大的扩展。现在对儿童来讲,可以免费接种的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流脑、乙脑,麻腮风疫苗的供应还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的时候,可以用麻风疫苗来替代。三、现在的疫苗种类增多了,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会不会增加异常反应发生的概率呢? 一般来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固定的,不会因为种类增多,发生概率就增加。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目标的疫苗是非常安全的。不良反应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尤其是罕见的不良反应是非常低的,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讲,每批疫苗出厂都是要检查的,其安全质量是有保证。 四、现在有一个词是免疫规划,免疫规划与过去的计划免疫有什么不同? 计划免疫当时我们国家从1978年开始实施给儿童普及接种,那个时候是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把它称之为计划免疫。经过历时十几年以后,疫苗的种类逐渐扩展,到了2002年的时候,就把乙肝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变成了五种疫苗。随着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逐渐地把一些新的疫苗纳入到普及预防接种里。随着疫苗的种类扩展,过去称为计划免疫,现在称为免疫规划。 五、打了疫苗能否100%预防传染病? 接种疫苗非常重要,接种疫苗之后,是不是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呢?孩子打了麻疹预防针,但是还是被传染了,出了麻疹是怎么回事? 打了疫苗之后,预防了相应传染病,但是所有的疫苗并不是100%的有效,对个别的孩子,因为个体差异,也有免疫失败的,接种之后,可能不会产生抗体,比如接种麻疹疫苗,个别的孩子确实由于个体差异,不能产生抗体,像这样的孩子,即使接种了,再暴露于麻疹病毒感染之下,还可能得麻疹。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绝大多数孩子接种了的话,就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染性,减少传染机会,也可以保护那些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接种的孩子,。六、打了预防针,哪些反应是正常的? 接种疫苗之后,家长怎么知道接种疫苗是成功的、不成功或者安全不安全呢?有哪些反应是正常的,哪些反应是不正常的? 第一个问题接种疫苗是否成功,这个需要检测手段,需要到有关的部门,比如疾病预防部门给孩子验一下血,看血清中有没有抗体,可以查出来。一般来讲,麻疹疫苗或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成功率非常高,一般来讲像麻疹都有95%以上的成功率。 第二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疫苗,都是比较安全的。通常接种疫苗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反映,所谓一般反映;另外一种是异常反映,就是罕见的不良反应。由于疫苗是从病毒中提取的,必然会带有原来的生物活性,尽管经过生物制品厂家生产制作,由于这方面的活性,接种完之后,肯定出现相应的反应,但反应概率比较低,一般来讲,全身发热,全身不适或者乏力等是比较常见的,是正常反应。再一个是局部反应,打针的局部可能会出现疼痛,轻微的疼痛、红肿等等,有的可能是有硬结,这些都是“一过性”的,在一两天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就可以进行恢复的,也是正常反应。异常反应指什么呢,比如个别的孩子由于个体的差异存在或者个人体质的关系,接种之后,会出现过敏反映,这种就需要临床处理,这就属于比较罕见的反应。 七、出生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 疫苗的接种有没有季节性? 按照每种疫苗,国家都制定出来免疫程序,儿童出生以后,应该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去接种疫苗。这个免疫程序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也可以到接种点,那里都张贴着一些宣传的对家长的公示,还可以在免疫规划中心的网站上获取。现在虽然说全国没有统一预防接种证的内容,但是大部分的省份已经把免疫程序都放在儿童预防接种证里,都明确写着什么时候应该接种什么样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应该一共接种三针,第一针就是出生24小时内,然后一个月的时候应该接种第二针,六个月的时候应该接种第三针,每种疫苗都有非常准确的接种程序。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国家强制接种的疫苗是没有季节性的,就是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得接种。其他的疫苗有的是有季节性,有的没有季节性,比如流感,如果预防来年的流感,应该在头一年疾病到来之前接种,不同的疾病接种时间不同。八、预防接种证有什么作用,怎么办理? 预防接种证在新生儿出生以后一个月之内在您的居住地接种点都可以办理。小孩出生以后应该在一个月之内打卡介苗和乙肝,在打完这两针的时候,手里都应该拿到预防接种证。凡是你在居住地超过三个月的,到接种点,都可以办接种证。而且我们国家有儿童健康信息化档案,通过计算机管理儿童预防接种的健康档案。 九、孩子办接种证不需要任何的条件,只要说孩子需要打针,在就近的接种门诊就可以。 预防接种必须到国家指定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比如地方的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才有这个资格去接种,在各地乡镇或者医院甚至社区都设有这样的单位,到这些地方去办理就可以了。你住在哪里,所属的地段、社区服务中心、乡卫生院,都可以。这是比较正规的。其他地方没有这个资格去接种疫苗。 十、办理证件的时候,需要什么费用吗? 不需要,都是免费的。 十一、办理了预防接种证之后,就可以去打免疫规划范围里的所有疫苗,而且是免费的? 过去还是打一针收一些注射费用,现在自从免疫规划实施后,包括所有的免疫规划里的疫苗,只要带着孩子去打针就可以了,什么费用都不收。十二、流动人口去哪打疫苗? 免疫规划是实行属地管理,孩子到哪里,就哪里负责。 十三、预防接种证不管在哪办的,都有效。有的孩子之前没有办接种证,现在好几岁了,是不是依然能办接种证? 当时没办或丢了都可以补办,比如流动人口在安徽办的,到长春市来了,而接种本确实丢了,同样可以补这个接种证。 十四、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还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我们国家已经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已经作为在传染病法里正式包含的内容,所以小孩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入小学的时候,都会查验预防接种证。这个时候如果你发现漏种或疫苗接种证找不到,都可以补证或者补种。 十五、疫苗可以说伴随人的一生,现在要求在新生儿出生的24小时之内就要接种乙肝疫苗。这个规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国家从1992年开始有乙肝疫苗的接种,真正国家把它纳入免疫规划的管理是2002年,开始规定新生儿最好在24小时之内把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越早打上这种疫苗,可以把母婴传播途径阻断掉,以免孩子感染乙肝病毒。现在我们要控制乙肝的话,首当其冲的指标就是要求我们24小时之内接种第一剂乙肝作为重要的指标。 十六、出生24小时内是不是需要在医院里接种乙肝疫苗? 现在只要有接生孩子的地方,就要求他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不在医院接生,当地的保健科或者妇幼部门会找到这个孩子,建议赶紧到免疫预防单位把这个疫苗补上。 比如说有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在家出生,比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在家出生的,这种情况要提前跟村医、乡医沟通,村医、乡医都会及时上门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第一针在24小时之内接种上,对小孩的保护效果是非常好。比如说母亲是乙肝携带者,这样做就更有利孩子的健康了。 十七、为什么有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有的疫苗打一针就可以? 疫苗一般分两种,按照性质分,有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疫苗是病毒活性降低后制成,接种到人体之内不会得病,但是能产生效果,预防疾病。这是活疫苗。由于是活的疫苗,在体内会繁殖,这样的话相当于打进去的量很少,增殖之后的量就很多。死疫苗就不一样,因为灭活之后,把病源杀灭了,同样产生抗体,更不会引起所预防的相应疾病。这样产生很好的效果,死疫苗不能繁殖,需要的量比较小,一般来讲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使效果更好。目前常见的活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糖丸,二类疫苗中的水痘,一类疫苗像麻疹、风疹都属于活疫苗。像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是死疫苗,这些疫苗基本上需要三针以上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十八、对于多次注射的疫苗,有的时候往往容易搞错次数或者搞错时间,有的时候打重了或者有的时候漏打了。如甲肝疫苗打重了,会有什么后果,白百破多打一针怎么办,乙肝疫苗少打一针怎么办? 归纳起来是两点,一个是关心疫苗有没有效,多打、重打、漏打还有没有效;第二,多打、重打、漏打会不会有什么反应,危害会不会更大。先说第一点,有效性,少打肯定会影响效果,本来乙肝疫苗打三针,你打两针,后面一针如果没有打,肯定效果不好,需要按照我们的规定给他补上。多打的话,理论上一般来讲不会影响,看你多打的那针跟前面一针的间隔有多大,如果间隔比较近,可能反而会影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在间隔足够的时间补上。这是多打的情况。漏打和少打是一类,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处理办法,补种措施等等具体针对哪类疫苗再给予回答。关于不良反应,漏打或者少打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多打或者重复打,大家比较关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概率本体是固定的,一般来讲,不增加疫苗的反应概率和机会。个别情况下有例外,有些疫苗多打不增加反应,比如百白破这种疫苗,时间间隔越短,反应发生概率越大。像这种情况怎么办?怎么知道我的孩子这样会不会有问题,绝大多数的反应尤其是一般反应都在一两天之内出现,尤其在一周之内出现,超过一周的很少。如果多打的话,在头一两天或者头一个星期要注意观察,如果没有反应就是没有反应,如果有的话赶紧及时治疗就可以了。 十九、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再离开更安全,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的前后,要做哪些准备? 作为预防接种单位,按照免疫程序,会通知家长。作为家长,到了医院会有一个简单的问诊和检查,家长如实地把孩子的健康状况告诉医生,决定孩子今天能打还是不能打,能打什么样的疫苗,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第二,按照常规的接种程序完了以后,也是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我们要求至少在接种单位接种之后30分钟离开,绝大多数反映尤其是过敏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现,一旦发生有什么异常,告诉我们的接种医生,以便及时处理,这是保证我们的安全。从总体来讲还是安全第一。家长选择预防接种单位的时候一定是规范化的,在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一个预防接种单位必须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它考核合格,具体来讲预防接种这个单位有资格,要有接种单位的资格,预防接种的能力,另外还要有一些接种合格证,在这样的地方接种才能放心。 二十、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在判断是不是具有资质的时候,主要看哪些证件或者有什么样的标志? 预防接种门诊上应该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授予他的合格接种门诊的牌子(或证书)。 二十一、 什么时候不宜接种疫苗? 任何疫苗肯定有适应症和禁忌证,适应症是哪些人应该打,不应该打。另外还有一个禁忌证,哪些情况下不能打。一般的原则是这样,如果有急性发病的疾病或者慢性的严重疾病,一般不能打针,比如现在在发烧,普遍来讲所有的疫苗都最好暂时不要打,等发热完全康复之后再给孩子接种疫苗。有的孩子,明知道他有免疫缺陷疾病,要特别慎重。这对于活疫苗来说是禁忌证,不过对死疫苗来说,基本上还是可以打的。不同的疫苗要看情况,总的原则就是有急性发作的疾病或慢性病,最好要缓打。 二十二、孩子在打疫苗之前还要做体检吗? 门诊面对的绝大多数接种对象是健康的儿童,门诊筛选是简单的筛选,由医生进行问诊,不可能大面积普查,检查孩子的免疫功能好不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费用非常昂贵。目前靠简单的检查,量量体温,量量体重,问诊,问孩子出生时候的一些情况,出生的时候是不是有出生缺陷,或者我的孩子打针之前是不是感冒了,哪天感冒了,这些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他来决定你打什么样的疫苗,这点非常重要。 现在有一个告知内容,双方面的,家长带着孩子接种之前,家长要向医生报告一下小孩的状况,家长天天带着孩子,对孩子比较了解,比如有一些病史,比如孩子有没有过敏史或者有没有其他免疫缺陷疾病,这些都应该是向医生汇报的,医生会酌情决定是不是可以接种疫苗。同时接种医生也会向家长进行告知,什么情况下可以接种疫苗,这种疫苗的禁忌证是什么,不应该接种什么,什么样的体征可以接种。每次家长带着小孩到接种门诊的时候,到了那里都会有一个登记,有初诊,护士会检查基本的状况,比如测量体温,看看小孩的基本情况,来决定小孩是否健康,然后才可以接种疫苗。二十三、人体会对疫苗过敏吗? 疫苗的过敏是非常罕见的,对疫苗的接种一般情况下不做皮试的。如果明知道对疫苗的某种成份过敏,这种疫苗肯定不能打的。或者过去打过这种疫苗,明知道过敏,现在再接种这种疫苗,最好不要接种了,否则再次过敏会更严重。有的时候家长或者接种医生比较困惑,我们有疫苗规定,孩子有过敏史者,作为他的禁忌证很难决定,比如流感疫苗、乙脑疫苗,说明书有规定对青霉素过敏者不能打某些疫苗。我们还是建议接种医生和家长理解这一点,主要是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果疫苗生产过程中加过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最好不要打。我们国家对产品的说明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