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B卷.doc_第1页
施工技术B卷.doc_第2页
施工技术B卷.doc_第3页
施工技术B卷.doc_第4页
施工技术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08至2009年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07建工班建筑施工技术课程(闭卷) (B卷)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表格内)1、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土的工程分类可根据( D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A、土石的颗粒级配; B、土石的粒组含量;C、塑性指数; D、土石开挖的难易程度。2、有关土的渗透性系数K,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K与土的化学组成有关; B、K与水头差有关; C、K与水的渗流长度有关; D、K与水力坡度有关。3、以下各项中,对填土压实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C )。A、土的天然密度; B、土的渗透系数;C、土的含水量; D,可松性系数。4、建筑工程填筑工程中,下列土中能用作回填土的是( B ) 。A、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 B、含水溶性硫酸盐小于5的中粗砂土;C、淤泥质土; D、膨胀土。5、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时,关于零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施工高度为零的点; B、设计标高为零的点; C、自然标高为零的点; D、设计标高0的点。6、填土要分层分类进行,关于透水率大小(为大;为小)土质的土层层间上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在下,在上 ; B、在上,在下 ;C、关系无要求 ; D、AC说法均不对。 7、反铲挖土机的工作特点是(B)A、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B、后退向下,强制切土;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8、排水沟与集水坑应设置在(A)A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B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下游;C基础范围以内;地下水走向的上游; D基础范围以内;地下水走向的下游。9、砖墙的一般日砌高度以不超过(D)米为宜。A、3 ; B、2.5 ; C、2 ; D、1.8。10、土方边坡坡度的大小用( B )表示A、边坡深度和边坡长度; B、边坡坡度或坡度系数;C、边坡的稳定程度; D、边坡的宽度和长度。11、钎探完成后,钎孔应用(A )灌实。A、灰土; B、粘土;C、砂; D、砂浆。12、某工程墙体砌筑高度2.7m,施工中需留置斜槎,其斜槎水平投影长度应不小于( B )m。 A、 1.5 ; B、 1.8; C、 2; D、 2.7。13、扣件式钢管外墙脚手架中,可提高脚手架横向稳定性的杆件是(C)A剪刀撑; B横向水平杆;C连墙杆; D纵向水平扫地杆。14、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跨度为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当设计对是否起拱无具体要求,则该梁模扳施工时( A ) A、宜起拱618mm; B、宜起拱1830mm; C、宜起拱3045mm; D、不宜起拱。15、拆模的一般顺序是( D )。A、先支先拆、先拆除承重部分; B、先支后拆、先拆除承重部分; C、先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 D、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16、采用冷拉调直方法调直钢筋,必须控制钢筋的( C )。A、直径; B、冷拉力;C、冷拉率; D、截面面积。17、细石防水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网片,应放置在混凝土的( C )部。A、底 ; B、中 ; C、中上 ; D、上。18、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阳台,挑出长度1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施工时阳台上无施工荷载。则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D )Nmm2时方可拆除底模。 A、10; B、14; C、15; D、20。19、关于钢筋代换,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B )。A、有抗震要求的框架,宜用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换设计中的钢筋;B、对重要受构件,不宜用HPB235级代换HRB335级钢筋;C、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RB335级钢筋制作;E、钢筋等强度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等面积代换不须经设计同意。20、泵送混凝土输送管径125,混凝土粗集料采用碎石,其粒径应不大于 ( B )。A、33.3mm; B、41.7mm;C、50mm; D、52.5mm。21、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B)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A、12N/mm2 ; B、1.2N/ mm2;C、25N/ mm2; D、2.5N/ mm2。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下列水泥中应优先选用( C )。A、硫铝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硅酸盐水泥。2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后张法孔道灌浆最主要的作用是(B)。A、提高构件美观性 ; B、防止钢筋锈蚀 ;C、提高锚具耐久性 ; D、提高砼强度。24、应用钢管抽芯法进行后张法施工时,抽管时间应在(A)A、初凝后,终凝前; B、 初凝前; C、强度达到 15 时; D、终凝后。25、无设计要求时,先张法的预应力筋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C)设计强度后才可放松,后张法的预应力筋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张拉。A、50%、50%; B、75%、50%; C、75%、75%; D、75%、100%。26、履带式起重机的三个主要起重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C )A、R时,导致Q且H;B、R时,导致Q且H;C、R时,导致Q且H;D、R时,导致Q且H。27、构件吊装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对于一些大跨度构件,如屋架则应达到( C)A、25,75 ; B、50,85;C、75,100; D、80,100。28、单层厂房吊装中,柱子的最后固定是在柱子与杯口空隙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实,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B )时拔去楔块,再浇第二次混凝土。A、100;B、25;C、50;D、75。29、卷材屋面在第一层卷材铺贴前应(D)。A、冲洗基底(湿润); B、把基底凿毛;C、刷素水泥浆; D、刷基层处理剂。30、卷材的铺设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和屋面是否有振动来确定,当屋面坡度小于时,卷材宜( A )屋脊铺贴A、平行; 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平行和垂直相间。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轻型井点降水的设备是有 井点管 、滤管、 集水总管 、连接管、 弯联管 和抽水设备。2、起重机选择的三个参数是: 起重半径 、 起重高度 、 起重量 。3、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立杆与大横杆(纵向水平杆)连接是通过 直角扣件 来连接。为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必须按规定设置 支撑 系统,单排脚手架支撑系统由 剪刀撑 组成。4、“三一”砌筑法即一 铲灰 、一 块砖 、一 挤揉 。5、钢筋等面积代换方法适用于 相同种类,级别的钢筋 代换,等强度代换方法适用于 不同种类的钢筋 代换。6、定型组合钢模板中,模板代号为P1504,指的是 平面 模板,长为 400 mm,宽为 150 mm。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可分为 _全面分层_ 、 _分段分层_ 、斜面分层三种。8、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可采用 铜管抽芯法 、 胶管抽芯法 、 预埋波纹管法 。9、柱子吊装时绑扎方法有 斜吊绑扎法 和 直吊绑扎法 。10、柱的三点共弧布置指的是 绑扎点 、 柱脚 、 杯基中心 三点共弧。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请简述降水对周围建筑的影响及防治措施。P56降水会造成周围地下水水位的降低,而致使相邻建筑物的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可以通过挖回灌沟、坑的办法减少了周围地下水水位的降低,保证了相邻建筑物不受其影响。2、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留设原则和处理方法。251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原则是: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处理过程是:先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 后才能进行浇筑。3、简述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的内容。219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和垫块绑扎,钢筋除锈情况等,附钢筋出厂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变更通知单及钢筋隐蔽验收单。4、简述后张法的张拉程序与施工工艺P284。 后张法张拉程序 0105%con持荷2mincon。 0103%con5、简述地下室防水内贴法施工工艺及其优缺点。P391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外防内贴法的优点是防水层的施工比较方便,不必留接头,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建筑物与保护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