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doc_第1页
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doc_第2页
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doc_第3页
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doc_第4页
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浅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王继光 孟英娇摘 要 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随着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突破600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了国际的焦点。汇率机制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中国的货币制度包括目前人民币的汇率在进行任何重大的变动,所应考虑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它因素。现阶段,根据国内外形势分析,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最佳选择。关键字人民币 汇率 战略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目前已成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热点问题,中国国家货币制度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能否持续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强国的关键。历史也证明明清两朝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中国没有完全控制自己的白银货币。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之下,对于作为世界级的大国的中国而言,货币制度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需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核心战略问题。中国要想实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必须要有自己的强势货币。一、货币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当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决定了商品必须进入交换过程才能得到解决。由此导致了原本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经常的行为。为了使众多社会成员间的交换能够顺利进行,客观上必然要求产生一种特殊的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易的媒介体,促进剩余产品的流通。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特殊的)商品”1,2,3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一卷 P149;P107;P107。随着商品交易区域的扩大,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天然适宜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贵金属身上。所以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可知,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数量等于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与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之比值3。但在某一时期内,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货币的流通数量与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总额之间有着直接的相关关系,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总额的多少直接反映着经济的繁荣程度4 通过美国19501995年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经济衰退与货币流通数量的增长率大幅减少有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详见: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4th .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P54-56。所以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货币的流通数量与经济的繁荣程度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没有货币的流通,就不可能有市场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商品经济的繁荣、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制度变迁的同时,最终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变迁。本文以中国和美国为例,进一步阐述货币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二、以史为鉴,依赖大量进口白银是明清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币制以来,外圆内方的铜币历经朝代更迭,盘踞本位货币宝座长达一千多年。虽然早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铸行了白金币,但白银一直未能摆脱辅币地位,甚至主要用于贮藏。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中国金银矿藏相对贫乏。所以自唐宋以来,“钱荒”的记载不绝于史。根据明、清史籍所载银课收入数字计算,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来百余年间,中国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到清代前期也仅约20万两左右5 全汉升:中国经济史研究,新加坡:新亚出版社,1991年,P617619 。而且我国银矿品位不高,开采往往得不偿失。流通中货币数量不足成为长期制约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由于通货短缺,自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物价持续大幅下跌而引起的经济萧条。在人类历史4/5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享有世界大国的辉煌。作为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代表的明清两朝,无论是在国家财富、国土面积、手工业农业生产力、技术水平都代表着当时的世界顶尖水平。再加上自明代开始的白银货币化,使得我国对白银的需求巨大。尤其是清代人口由清初的0.8亿增至1840年的4.13亿,二百年中增长了整整4倍6中国人口报1995.07.03。人口的激增势必伴随着商业的极大繁荣,对白银的需求更是迫切。商品经济发展与钱币短缺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的通货紧缩效应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明航海业的发达,国际贸易成了经常的事情,通过国际贸易换回大量的白银是惟一的选择。当时,尤其是欧洲人渴望得到中国的手工业制品、加工后的农副产品、丝绸、陶瓷和茶叶,自己却没有任何可交换的物品。但聪明的欧洲人在商业开发和征服过程中发现并控制了美洲的银矿。他们又利用这些白银打进了世界市场,然后又扩大了他们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欧洲人从中国进口香料、丝绸、瓷器、棉纺织品和其他可供消费的实用品,中国生产这些商品出售给他们仅仅是为了换取他们手中廉价的、几乎是无偿获得的白银。根据我国学者王裕巽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7 戴建兵. 西属殖民地银元对中国货币的影响.亚洲钱币(新加坡) 2000.027。中国几乎吸收了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成了最大的白银吸收国。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为了获得商贸交易所需的媒介物白银,长期以来大量商品物资的流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为换取大量的白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侵蚀了国力;依附于一种自己无法掌握的外来货币,于是当白银货币供应发生波动时,就影响了中国正常的历史轨迹。事实上,明清两朝的衰亡至少可以部分归咎于海外白银流入减少,特别是清朝末期鸦片的走私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问题更为严重8 据统计,仅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就在1亿两左右。每年平均流出白银500万两,相当于清朝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0%。从而使国家财政发生了严重的流动性缺陷,无法应对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危机,最终泱泱大国巍然崩塌。三、美元的世界基础货币地位与美国的霸权主义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都达到历史的顶峰。美国GDP超过1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30%。全世界美元资金约23万亿,占世界金融资产总量的60%,占各国外汇储备的70%。2003财政年度美国的国际预算高达393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36.3%,超过排名其后15个国家国防开支的总和。正是依靠如此庞大的军费支撑,美国在世界上130个国家内建立了757个军事基地9 刘吉. 美国面临历史性的两难. 观察星报(港)2004.10.199 美国之所以能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政策,成为全球体系的主导者,一方面是由于二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另一方面是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金融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的霸主地位。世界贸易成了一场围绕美元展开的游戏。一方面美国生产美元,另一方面其它国家生产用美元买的产品。世界经济不再是互相竞争取得商业优势,而是大家纷纷追求出口以换取美元来支付外债。各国央行不得不保持一定数量的美元储备来保持本国货币稳定,防止贬值。货币市场压力越大,需求的美元就越多。这样无形中支持了美元的强势,而反过来这一强势又吸引各国争抢更多的美元,进一步又巩固了美元的地位。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美元霸权。美国的市场经济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世界的开放的巨系统。据统计,美国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不到5%,但却消耗了全世界42%的能源10 同810,另有数据称是34%的能源11 房宁. 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考. 摘自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1,总之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在实施了多年的货币金融经济导向的发展后,美国国内经济的实物性已经大大的降低,美国的整体工农业实物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美国以帝国方式生存的需求,所以美国才会有巨额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自1971年美国经济已持续30多的年贸易逆差、多数年份国际收支逆差。比如2004年美国贸易账户赤字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美元赤字达国民生产总值的60%,还有数千亿美元的新增年度财政赤字。按一般规律,这足以使一国家的货币贬值,国民经济产生动荡,而美国却没有,其经济发展总体而言基本良好。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经济持续多年贸易顺差、多数年份国际收支顺差,但其经济问题很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货币的货币。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使得在美国之外流通的美元比在美国国内的还多,只要大部分美元是在国外流通,美国就可以随意印发钞票而不会在国内引起通货膨胀,相反每年还可以获得数额不菲的铸币税*。尽管美国的储蓄率不到2%(我国一般在40%左右),但美国可以拿着源源不绝的用印钞机印出来的美元到世界各地进行采购,因为世界需要美国保持较高的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来输出美元为世界提供交易手段或清偿能力。对于美国而言,被高估了价值的美元使得美国不但将其他国家生产的最优良的商品集中于美国,而且从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这些通过贸易逆差“出口”的美元资金,又几乎被那些商品出口国以资本流入或购买美元债券的方式重新“回流”美国。美国人大手大脚花掉的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血汗钱。美国所发动的每一场对外战争、每一艘耗资巨大的航空母舰,都或多或少由美元外汇和美国政府债券的持有者所资助。美国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既不受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威胁,也不受失业率过高或者经济过热威胁的新时代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下,以往积累下来的巨额财政赤字将被天文数字般的财政盈余所填平,而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也丝毫不会对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产生影响。所以,美国对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逆差是必然的。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是以美元霸权为依托的,美元货币制度实际上是美国霸权、包括军事霸权的真正基础。但是欧元的产生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世界上不少的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放弃或减持美元外汇储备而改为欧元。试想,如果世界上众多的以美元为主要外汇储备的国家都将手中持有的美元抛出,那么美国必将走向极大的混乱,其霸权主义政策也必将随之覆灭。正因为深深懂得货币武器的强大威力,美国才不惜任何代价地阻挠欧元的发展壮大。四、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现实选择在当今美元控制的国际外汇市场上,如果没有一种新的货币能够与其相抗衡,世界经济和历史始终要以美国作为中心,但这一切却将因为亚洲和中国重新在世界经济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以及一种潜在的、强大的亚洲货币的出现而改变。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人民币的真实份量。所以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于2003年6月中旬表示,美国支持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曾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日本官员已多次呼吁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的币值,以重建贸易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允许人民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更具灵活性。这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汇率机制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汇率的调整如果不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很可能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中国的货币制度包括目前人民币的汇率在进行任何重大的变动,所应考虑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它因素。对其它国家的影响,也只能放在是如何涉及中国利益的前提去考虑,这也该成为中国目前规划人民币汇率时最基本的战略。基于此,中国在进行货币政策时必须要明确两点:一是中国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其中包括汇率制度,在现行的国际体系中,是一国的主权领域,有完全的自主权可以决定合作或不合作。12 高岩. 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战略意义. 人大复印资料海外财政与金融2003.11. P35-382 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金人庆2004年10月1日在华盛顿与西方七国会谈时称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罗伯特蒙戴尔认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是十分正确和有效的。2003年10月30日,他在其蒙代尔经济学文集首发式暨蒙代尔专场演讲会上说,中国的经济和发展是他一直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中国的稳定与进步也是他的心愿。在谈到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不良贷款等问题时,他说,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许多年来之所以稳定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如果有些国家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仅会给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老百姓带来灾难,给整个亚洲的货币带来动荡,而且也会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从国内来看,虽然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上。首先,由于中国目前的“双顺差”不稳定,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人民币汇率升值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内就业、物价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稳定发展,影响到我国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财政赤字已经扩大、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等不利的国内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罗伯特蒙戴尔教授简单而全面地概括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将产生的六大影响:首先将影响中国出口,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将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呆坏账可能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13 刘艳辉 张静 杨晓光.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0413从国际上看,人民币升值可能对美、日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中国出口产品多为生活必需品,物美价廉,在经济萧条时,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扩大了消费。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的价格将被抬高,从而造成国外消费者福利水平的下降;这只能使他们进一步压缩开支,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抑制需求、打击消费,不利于美、日等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以摩托罗拉公司为例,该公司2002年在华销售额为57亿美元,其中26亿美元来自出口,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返销美国市场。摩托罗拉公司发言人玛丽兰博承认,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价格上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不等于人民币汇率固定不变。我国汇率并轨近10年来,人民币在不同时点上对不同货币汇率的有升有降,充分体现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人民币相对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平均汇率稳中有升。与并轨时相比,2002年末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或德国马克)、日元实际升值幅度分别为18.5%、39.4%和6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进一步表明,从1994年初到2002年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上升20.5%。14 张建平.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等于实行固定汇率. 深圳商报. 2003.10.29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汇率安排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国家,也不可能适用于一个国家的任何时期。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选择恰当的汇率政策。对于中国而言,汇率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定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进行。自主性是最根本的,不能被动地迫于别国压力来进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具有积极意义。现阶段,根据国内外形势分析,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中国大国形象的一种表现。汇率的基本稳定对于吸引外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都是有好处的。*铸币税(seignorage)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面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当今纸币盛行的时代铸币成本已变得十分低廉,而且许多资金往来通过银行转账而干脆不用现钞。国际货币的发行过程就是铸币税创造的过程。因为国际货币发行通过向外支付其本国货币,就可以享受超过本国商品劳务的生产额的消费,而其代价是几乎没有成本的本国货币的支付,中间的差额即为“铸币税”。)美国每年获得的铸币税大约为150亿美元(牛鸿,2004),一说120亿美元 (何帆.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学习时报 2004.11.30)参考文献1.胡迎春 关付新. 美元霸权的危机与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 国外理论动态(J). 2002.092.王梦熊. 美元霸权必须退出舞台. 国外理论动态(J). 2002.073.吴承明. 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 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M). 三联书店2001年4.万明.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N). 2004.05.185.梅新育. 略论明代对外贸易与银本位、货币财政制度. 学术研究(J).1999.026.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版7.沈国兵. 汇率制度的选择:兼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启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8.陈彩虹. 经济全球化中现代国别货币角色的转换及未来. 世界经济导刊(J).2004.019.李海燕. 国际汇率安排中的美元霸权. 国际金融研究(J). 2003.0310.余元洲. 贬值惊四方 美国霸权用美元掠夺中国和世界. 环球时报(J). 2005.01.2211.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and Policies. Richard M. Levich.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9812. Frederic S. 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 4th.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浅 论 人 民 币 汇 率 问 题王继光 孟英娇作者单位:王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