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实验报告学 院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实验所属课程: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目录一、实验所属课程名称1二、实验时间及地点1三、实验名称1四、实验要求及目的1五、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1六、实验原理及内容2七、实验心得10一、 实验所属课程名称交通安全学二、 实验时间及地点2016年6月27日七教206三、 实验名称交通安全学眼动仪实验四、 实验要求及目的实验要求:完成以下内容:1、掌握眼动仪实验方法。2、对眼动指标进行分析。(1)注视持续时间(2)注视时间分布(3)注视点散点图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的训练,学生能够加深对驾驶人视觉特点的理解,掌握驾驶人视觉测量的方法,并能通过数据分析的驾驶人视觉规律。2、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眼动仪的使用和视觉指标的提取,熟悉驾驶人视觉特性规律探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实验组织:1、实验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一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2、实验工作按大组进行,每大组1个班,选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验分工和仪器管理。五、 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仪器硬件实验设备装置如下:1、计算机1台2、眼动仪1套3、眼动仪配套分析软件4、word和excle软件六、 实验原理及内容实验原理:通过学习眼动仪的使用方法,获得对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视觉测量的一般思路,结合眼动仪自带软件,选取典型视觉指标进行计算和绘制图表。最终获得对于驾驶人视觉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1、数据筛选;1) 先将read startread end,text starttext end,answer startanswer end,call startcall end这四个区间以外的无关数据删除。2) 筛选出注视点,并对所有注视点行标记颜色。3) 取消筛选,效果如图:黄色区域为注视点,白色为眼跳状态或其他。2、注视持续时间在Recording timestamp列左侧新插入一列空白列;在空白列C1格处输入公式:=D3-D2,回车,并下拉计算出整列数据,即求出每个眼动状态点间的时间间隔。对每个黄色区域(即相邻的几行黄色行即为注视点坐标相同的同一注视点)的时间间隔进行合并求和计算。如图,即为每个注视点的注视时间。3、注视时间分布将所有注视点筛选出来,并复制“时间间隔”列数据至新的工作表(注意区分各任务,不同任务数据可用不同颜色填充表示)。在频率栏第一格输入:=COUNTIF(A2:A666,=50)-COUNTIF(A2:A666,100)下面同理。计算百分比并绘制柱状图。图1 正常驾驶read startread end图2 正常驾驶text starttext end图3 正常驾驶answer startanswer end图4 正常驾驶call startcall end图5 任务驾驶read startread end图6 任务驾驶text starttext end图7 任务驾驶answer startanswer end图8 任务驾驶call startcall end4、注视散点图按不同任务选择各区段的fixation point X 和fixation point Y,插入散点图数据坐标轴数值为19201080,将坐标原点调整为左上方(与眼动仪内坐标设置相同);双击散点图区域进行图片填充:图9 正常驾驶注视点图10 正常驾驶注视点read startread end图11 正常驾驶注视点text starttext end图12 正常驾驶注视点answer startanswer end图13 正常驾驶注视点call startcall end图14 任务驾驶注视点图15 任务驾驶注视点read startread end图16 任务驾驶注视点text starttext end图17 任务驾驶注视点answer startanswer end图18 任务驾驶注视点call startcall end正常驾驶:由注视点停留时间的柱状图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何种状态,驾驶员的注视时间大多集中在100250ms之间。但是在不同的状态下还是呈现有一些微小的差别,比如在call(图4)这一状态,注视时间明显较小,而在answer(图3)状态下,长时间的注视所占比例很小。read(图1),text(图2)状态的注视时间分布就比较相似,大概是这两种状态对对驾驶员的影响不大,所以变化较小。通过正常驾驶的驾驶员注视点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在总体情况下(图9),驾驶员的注视点集中于道路的中心,并向两端逐渐递减。屏幕上方,即虚拟道路的前方,有少数注视点。这符合我们一般的驾驶规律,在直线道路上行驶,我们会主要注意道路中心,并向道路前方延生。这是因为,我们的视野受到车速的限制,当车速越快时,我们的视野越狭窄,视野向前延生的距离越长。此时,我们只能注意到车辆前方,当然熟练的驾驶员也会不时的注意道路两侧,防止突发情况。然而车速过快时,驾驶员为了获得全面的道路信息,就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注视点,再加上视野变得狭窄,就会造成看右边时,左边看不到;看左边时,右边看不到。此时若是在视野的盲区出现障碍物或是发生突发情况,驾驶员就会来不及进行制动或者避让,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任务驾驶:任务驾驶的注视时间柱状图与正常驾驶的比较起来,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注视时间缩短的非常厉害,大多集中在50150ms,而且长时间的注视很少,特别是answer(图7),call(图8)状态下,长时间注视几乎没有。可能是在这种工作条件下,驾驶员所受的影响加大,需要减少注视点时间来尽量采集道路信息。通过任务驾驶注视点(图14),我们可以发现与正常驾驶最大的不同是,注视点分为了两发部分。第一部分是道路上,而且相较于正常驾驶,注视点更靠上,即更集中于道路前方。第二部分是方向盘上,不过对于实际驾驶来看,注视点应该是集中在仪表盘上。此时驾驶员不断加速,视野像正常驾驶时所述的那样,不断向道路前方延生,同时,驾驶员需要关注仪表盘上的速度信息,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时进行换挡。结合四个状态(read、text、answer、call)的注视点图来看,call状态下,道路上的注视点最多,也就是说驾驶员对于道路的关心情况最大,此时驾驶员虽然对于道路前方的情况可以把握的很好,但是不难注意到道路两旁的注视点较正常驾驶变的十分少,此时道路两旁若是出现情况,驾驶员很难反应。七、 实验心得此次实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眼动仪的演示与数据处理,不仅使用了学院刚刚购置的高端设备,还进行了心电的实体检测,为我们在研究交通安全的道路上点亮了明灯。在我们观看眼动仪的介绍视频时,我觉得要研究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最重要的就是研究他们在看什么,当然还要加上一些外部因素,来观察交通参与者在不同的情况下,他们注视点的变化。这样的一个小小的眼动仪,辨识精度虽然不是太高,但是作为做交通参与者注视点位置的研究,这样的辨识精度已然足够。在看完视频后,老师让两位同学分别带上眼动仪进行了实验,主要用来演示眼动仪的工作过程与注视点的变化情况。后来,老师又给我们放了一段研究生做实验时的视频,做的是一个汽车倒车的实验,驾驶员佩戴着眼动仪,实验仪器记录着驾驶员在倒车时的注视点信息,并且显示在视频中。在视频放映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驾驶员倒车时的注视点集中在后视镜上,并且时不时的观察其他位置的信息。心电的实验,对于做外部条件影响驾驶员的心理反应很有帮助。比如说,在红绿灯等待时间过长时,驾驶员的心跳变化。还有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比如看到前面车辆突然紧急刹车时,后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