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_第1页
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_第2页
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_第3页
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_第4页
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沙县长坝乡河边煤矿 申请联合试运转申报材料 2010 年 11 月 21 日 2 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 自检报告 第一章 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井地理位置、矿区范围、矿界面积 河边煤矿位于金沙县城南东,直距 58km,行政区划隶属贵州省金沙县长坝乡所辖 。开采范围地理坐标:东经 106007 08 106007 51;北纬 27021 28 27021 46。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河边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5200000820592),营业执照(证号: 6200002932312)矿区范围由 14 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 1,面积为 2.4251km2,准采标高为: +950 +450m。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表 1 1 3029037.00 36352480.00 2 3027980.00 36352450.00 3 3027945.00 36353950.00 4 3029440.00 36353990.00 5 3029435.00 36354290.00 6 3030084.00 36354304.00 7 3030111.00 36353204.00 8 3029811.00 36353197.00 9 3029820.00 36352827.00 10 3029650.00 36352823.00 11 3029636.00 36353393.00 12 3029470.00 36353580.00 13 3029470.00 36353652.00 14 3028960.00 36353652.00 3 开采标高 +950 +450m 面积 : 2.4251km2 第二节、煤矿资源赋存及储量 河边煤矿 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系龙潭组之碎屑岩,含煤 5层。 含煤岩系总厚 130m, 含煤总厚 9.5m, 含煤率 8.5%, 全区可采煤层 3层, 分别为 M8、 M12、 M13 煤层,平均总厚 5.29m。 。煤层呈状层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详见可采煤层特征表: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编 号 煤厚( m) 煤层平 均间距 ( m) 煤层 结构 顶 底 板岩性 稳定 性 倾角 () 容重 ( t/m3) 最 小 最大 顶 底 平均 M8 1.491.52 50.8 无夹矸 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 粘土岩 稳定 13 1.4 1.50 M12 2.092.11 20 无夹矸 泥质粉砂岩 粘土岩 稳定 13 1.48 2.10 M13 1.861.87 距茅口灰岩 10m 无夹矸 泥质粉砂岩 粘土岩 稳定 13 1.4 构造情况: 该煤矿区位于安底背斜南东翼 , 地层呈单斜产出 , 产状较稳定 , 倾向 130 160 ,一般为 145, 倾角 8 15 ,一般为 13。 无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 , 矿区构造简单。 金沙县河边煤矿开采煤层为 M8 号、 M12 号、 M13 号煤层。根据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于 2007 年 11 月提交的 贵州省金沙县长坝乡河边 资源 /储量核实报告 ,矿井内 M8 号、 M12 号、 M13 号煤层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标高内共获得总资源量为 1966 万吨,其中 331 类 45 万吨, 332类 41 万吨, 333 类 787 万吨, 334? 1087 万吨,准采标高外 6 万吨。 矿井工业资源量:( 331) +( 332) +( 333) 0.85=754.95 万吨。 4 煤柱损失 井田边界煤柱:按 20m 计算。 煤层老窑采空区隔水煤柱:按 30m 计算。 河流保护煤柱:按 100m 计算。 工业广场压覆资源量:按保护边缘留 20m 安全距离再按照 65 度垮落角计算。井巷护巷煤柱:主要井巷每侧按照 20m 留设置。 可采储量: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取 80%,薄煤层取 85%,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 可采储量 = 设计利用资源 /储量 -(工业场地煤柱 +主要井巷煤柱) 采区回采率 =411.79 万吨 . 见各类储量计算表 各类储量计算表 单位 :万吨 煤层编号 保有储量 工业储量 井田边界及风氧化带煤柱 采空区、河流、村庄、边界煤柱 设计利用储量 工业广场煤柱 主要井巷煤柱 采区回采率 可采储量 331 332 333 合 计 8 45 272 317 276.2 0 86.1 190.1 3.4 0 0.8 143.024 12 0 41 352 393 340.2 0 98.56 241.64 0 3.7 0.8 179.192 13 163 163 138.55 0 24.17 114.38 0 0 0.8 89.576 合计 45 41 787 873 754.95 0 208.83 546.12 3.4 3.7 411.792 第三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吨 /年 矿井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规模储量备用系数 ) =411.792/(15 1.4) =19.61(年 ) 5 第四节、设计确定的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实际完成工期 一、按煤矿开采设计方案(变更)及煤 矿安全设施设计(变 更)设计的矿、土安工程量投资金额 具体设计与施工情况见下表 单位 :万元 数量 项目 设计工程量 实际工程量 设计投资金额 实际投资金额 井巷工程 1780m 1613m 724.33 806.5 土建工程 551.868 520 设备购置安装工程 621.21 980 安全设施 458 449 其他 303.87 350 合计 2659.278 3105.5 二、设计工期、开工时间、实际完成工期 设计工期: 17.36 个月 开工日期: 2009 年 3 月 实际完成工期: 20 个月。 6 第二章 煤矿联合试运转的基本保障 第一节、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配置情况 河边煤矿矿级管理人员配备 11 人,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各 1 人,副总工程师 5 人、工会主席 1 名。科室配置 8 个,安全科、调度室(包括监控值班)、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矿办公室、采掘队。 第二节、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况 为了有效考核全 矿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确保全矿实现年度安全工作目标,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的制定: 根据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结合本矿上年度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和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确定全矿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为做到一级保一级,确保全矿年度安全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要将全矿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区队及各职能管理科室的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7 一、金沙县长坝乡河边煤矿各级领导安全生产制度(见金沙县长坝乡河边煤矿制度汇编) : 1、法定代表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 2、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3、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 机电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6、 矿工会主席安全生产责任制 7、 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8、调度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 9、生产技术科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0、通风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1、安全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2、采煤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3、掘进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4、运输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5、机电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各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安全生产 责任制 2、 安全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3、生产技术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4、通风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5、机电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6、保卫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7、财务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8 8、劳资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9、供销科 安全生产 责任制 10、调度室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2、采煤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3、掘进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4、机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5、绞车司机安全生产位责任 6、把钩工、推车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7、放炮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8、安全检查员安全 生产 责任制 9、瓦斯检查员安全 生产责任制 10、火药保管发放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1、矿灯充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12、水泵司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13、矿井瓦斯监测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4、测尘 (测风 )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15、 主扇机司机 安全生产 责任制 四、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安全检查制度 2、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五、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六、安全目标及奖惩制度 七、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八、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9 2、安全技术培训制度 九、班前会议制度、入井检身及出入人员清点制度 1、班前会议制度 2、入井检身与 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十、安全设备、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制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1、安全设备、安全器材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 一)自救器管理使用制度 (二)检漏继电器运行管理制度 (三)煤矿电气设备安装维护管理制度 2、 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3、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十一、矿级领导入井带班制度、停送电管理制度 1、 矿级领导入井带班制度 2、停送电管理制度 十二、河边煤矿制止“三违”的处罚办法 十三、目标的实施与控制 ( 1)为实现全矿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矿要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经济责任制,明确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对完成考核指标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对完不成指标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处罚。 ( 2)各区队及各职能管理科室也要根据各自本年度的安全工作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及奖惩办法,考核到班组及个人。考核及奖惩办法要体现“重奖重罚”的原则。 ( 3)实现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安全 技能 10 和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促使人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我要安全”的意识,具备“我会安全”的技能,为实现安全工作目标尽职尽责。 ( 4)工团齐抓共管。要始终坚持工团齐抓共管,齐抓共干 ,建立起安全生产的“七道防线”,即:党委管理党员安全防线、行政管理各级安全生产和责任者防线、工会管理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网员防线、团委管理青年安全监督岗员防线、保卫科管理治安防火等防线、女工委协助矿管理安全防线。 ( 5)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每名干部、工人按照所在岗位承担的安全责任的大小,按年度缴纳一定数额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并视其安全情况的好坏,进行奖惩兑现。从而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生产捆在一起,形成全员抓安全,全员管安全的局面。 ( 6)签定安全责任状。矿行政与区队长签定安全责任状,区队长与班组长签定安全责任 状,班组长与工人签定安全责任状,做到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 7)实现安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临时性检查想结合、安监员管片管线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形式,形成安全检查网络,及时发现、整改事故隐患。 ( 8)、区队班组开展“三无”活动。即:区队无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无重大非伤亡事故、无重大质量事故,班组无轻伤事故、无违章事故、无违犯劳动纪律现象。 ( 9)、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在安全工作目标实施与控制过程中,要健全、完善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种制 度,来规范职工行为,保证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目标的考核与奖惩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一是按照“分阶段突破、逐步实现”的原则,将上述目标划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终等多个阶段性目标分别进行考核;二是按照“责任同担”的原则将全矿目标进行层层分解,以“个 11 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区队无重伤”来确保全矿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将根据具体情况穿插一些必要的安全活动,如安全生产三周年、冬、夏季“三防”、“安全生产月”、“决战四季度、实现安全年”、“百日安全生产”竞赛、“安康杯”、竞赛等活动,来达到以活动促 安全的目标。矿将按照“月考核、季评比、上半年小结、年终再总结”的原则、并结合安全目标风险抵押金返还奖惩制度的实施,来强化对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从而使月度、季度、上半年、年终等安全生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考核、有奖惩,以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其中,安全质量标准人达标验收及矿组织开展的安全活动,也将专门进行考核奖惩)。 1、安全风险抵押的计算基数: 一线区队及生产科室:职工 1000 元 /人、干部(队级以上) 2000 元 /人(无行政职务的中级职称人员参照地面副科级);二线区队(含变电所);职工 800 元 /人、干部(队级以上) 1500 元 /人; 地面其他科室:职工 500 元 /人、干部(队级以上) 1500 元 /人。 2、安全风险抵押金获得足额返还奖励的原则条件是: 个人无“三违“、班组无轻伤、区队无重伤,并且无严重责任事故。 3、奖励 、所有生产区队,包括采煤、掘进、开拓、运输(不含机电排)、机运、皮带、通风、救护等生产一线区队,以及机电、运行、支架等二线区队(含运输队机电排),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完成生产任务,且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无不达标品、“三违”人数不超过矿规定指标,则月度、季度、上半年、年终分别按照安全风 险抵押金计算基数的 10%、 20%、 40%、80%、 200% 300%进行返还奖励。井下电工班、开拓维修班等单位可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安监、生产、机电、运输、地测、调度等生产各科室工程技术人员和一般现场管理人员,在实现相应安全生产目标的前提下,无责任事故和“三违”现象,且管理人员、地测人员与采矿技术人员每月下井不少于25 天,机电技术人员每月下井不少于 20 天,通风技术人员与现场安监员 12 每月下井不少于 28 天,现场安监员同时必须完成科内下达的抓“三违”指标,则一般现场管理人员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按照一线区队的 相应标准同步进行返还奖励,一般技术人员与现场安监员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约按照一般管理人员相应标准的 1.3 1.8 倍左右同步进行返还奖励。为鼓励安监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从严查处现场出现地各类“三违”,若安监员超额完成科内下达的抓“三违”指标,则可另外给予奖励。无政职务的中级职称人员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惩标准参照地面副科级执行。上述科室级干部(含副总)每月下井不少于 20 天,其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约按一线区队的相应标准的 2 3 倍同步进行返还奖励。 、矿领导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约按一线区队相应标准的 4 5倍同步进行返还奖励。 、其它地面科室及变电所等单位的职工,在全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无责任事故、无“三违”现象,则月度、季度、上半年、年终分别按照安全风险抵押金计算基数的 10%、 20%、40%、 100%进行返还奖励;科级干部则分别按照安全风险抵押金计算基数的 20%、 40%、 80%、 200% 300%(队级干部约按科级干部的 0.6 0.8 倍左右)进行返还奖励。医疗无医疗事故,且环境卫生达标、保卫科在执行矿有关文件的前提下可参照地面科室标准进行返还奖励。地面科室班、排长的安全风 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依照科室人员相应标准、并参照上述条文中的相应比率同步进行返还奖励。 、所有安全生产单位,若区队当期无任何人身和非伤亡事故,且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全部达一级或优良品,或全矿安全形势好于往年,矿将在原奖励标准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另外分别给予有关区队和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 20% 50%左右的嘉奖。 (四)罚款 1、采、掘、开、运等区队,若本单位当月发生两起轻工伤或有 3%的人违章,则扣发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若本单位当月发生三起轻工伤或有 4%的人违章,或者当月安 全质量标准化验收不达标, 13 则取消当月安全风险抵押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200 元。若本身单位当月发生两起重工伤,除取消当月和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500 元。若当月发生死亡事故,则取消全矿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对事故单位除取消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1000元外,还必须再重新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后方可再享受后期的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享受安全奖的所 有科室人员及副科级以上干部当月按奖多少罚多少的原则予以罚款。 2、机运、通风、皮带、井下电工班、开拓维修班、机电科、运行队、支架队、救护队等区队,若本单位当月发生一起轻工伤或有 3%的人违章,或者当月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不达标,则取消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若当月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不达标,则取消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若当月发生两起轻工伤或有 4%的人违章,除取消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鑫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200 元。若当月发生重工伤,除扣发当月安全奖 和该季度安全奖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500 元。 3、若生产任一区队当月发生一起重工伤,则扣发所有科室人员、副总及矿领导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额返还奖励标准的 50%。若当月发生两起生产性重工伤,则取消所有科室人员、副总及矿领导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 4、所有生产区队若当月发生一起二级或二类生产、设备事故,除取消责任单位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200 元。若发生一级或重大生产、设备事故,除分 别取消责任单位当月和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500元。其中运输、机运两队必须做到采掘出多少拉多少,无二级或 14 二类生产、设备事故,且每月在三个主井筒累计掉道次数不超过 15次(影响时间半小时以上),方可得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若当月发生一起二级或二类生产、设备事故或掉道次数超过 15 次(影响时间半小时以上),除取消其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200 元;若发生人为责任放滑 事故,除取消责任单位当月和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500 元。通风科必须保证通防质量管理达甲级标准,若当期通防质量管理达不到甲级标准,除取消其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外,再扣发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200 元;若出现一起非常严重的“三违”、因管理不善造成瓦斯超限或其它较为严重的责任事故,除取消当月和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队干部人均 500 元。 5、变电所若当月发生一般责任事故,除取消全所人员当月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当班人员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并加罚所领导人均 200 元;若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除追究当班人员责任、取消全所人员当月和该季度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返还奖励外,再扣发上半年安全风险抵押金返还奖励标准的 50%,并加罚所领导人均 500 元。 十四、制度落实情况: 金沙县长坝乡河边煤矿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严格落实 15 第三节 各类特种作业人员配置情况 一 、 特种作业人员情况: 目前我矿共凭特种作业人员 53 人, 其中绞车司机 8 人,监测监控 4人,井下电钳工 8 人爆破工 9 人,瓦斯检查员 12 人,安全员 12 人,见特种作业人员统计表: 特种作业人员统计表 序号 证件名称 姓名 性别 证书编号 有效期 发证日期 1 绞车操作工 邹成香 男 T2015 年 9 月 2009 年 09 月 绞车操作工 张贵 男 T2015 年 08 月 2009 年 08 月 绞车操作工 范华刚 男 T2015 年 08 月 2009 年 08 月 绞 车操作工 谢家泽 男 T2015 年 08 月 2009 年 08 月 绞车操作工 王新国 男 T2015 年 08 月 2009 年 08 月 绞车操作工 殷锦洲 男 T2015 年 08 月 2009 年 08 月 绞车操作工 许世菊 男 煤 52601766011528 2013 年 6 月 2007 年 6 月 绞车操作工 龙明会 男 煤 52601766011581 2013 年 6 月 2007 年 6 月 电钳工 兰天 贵 男 T2015 年 8 月 2008 年 08 月 电钳工 陈光文 男 T2015 年 8 月 2009 年 08 月 电钳工 袁小强 男 2016 年 4 月 2010 年 4 月 电钳工 李成刚 男 T2014 年 5 月 2010 年 05 月 电钳工 汪湘乾 男 T2014 年 6 月 2010 年 06 月 电钳工 余加兴 男 煤 52601763003228 2013 年 06 月 2007 年 06 月 电钳工 雷其华 男 T2013 年 8 月 2009 年 8 月 电钳工 王维强 男 T2016 年 5 月 2010 年 5 月 监测监控工 翁珊珊 女 T2016 年 8 月 2010 年 8 月 监测监控工 潘菲菲 女 T2016 年 8 月 2010 年 8 月 监测监控工 许英味 女 T2016 年 8 月 2010 年 8 月 监测监控工 陈文娟 女 T2016 年 8 月 2010 年 8 月 爆破员 袁安明 男 JA5224210040284 2014 年 11 月 2010 年 4 月 爆破员 邓鑫 男 JA 2014 年 07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周益星 男 JA52242410041939 2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张勇 男 T2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张道友 男 JA52242410040285 2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蒙开伍 男 JA52242410040278 2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郑和平 男 JA52242410040277 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爆破工 何国祥 男 J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16 爆破工 苏光乾 男 J014 年 04 月 2010 年 04 月 瓦斯检查员 陈绍汝 男 T2015 年 01 月 2009 年 1 月 瓦斯检查员 王正宽 男 T2016 年 01 月 2010 年 1 月 瓦斯检查员 袁永开 男 煤 52601766013512 2013 年 11 月 2007 年 11 月 瓦斯检查员 杨弟强 男 煤 52601766010872 2013 年 06 月 2007 年 6 月 瓦斯检查员 王久远 男 煤 52601766010873 2013 年 06 月 2007 年 6 月 瓦斯检查员 周龙义 男 煤 52601766014654 2013 年 12 月 2007 年 12 月 瓦斯检查员 邱光进 男 煤 52601766014604 2013 年 12 月 2007 年 12 月 瓦斯检查员 王明 男 煤 52601766013511 2013 年 11 月 2007 年 11 月 瓦斯检查员 刘仕国 男 煤 52601766010869 2013 年 06 月 2007 年 6 月 瓦斯检查员 刘仕龙 男 T2013 年 06 月 2009 年 8 月 瓦斯检查员 贾朝金 男 T2015 年 11 月 2009 年 6 月 瓦斯检查员 王光寿 男 T2015 年 1 月 2009 年 6 月 安全员 卢立城 男 T2015 年 06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刘仕权 男 T2015 年 06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陈先德 男 T2015 年 06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刘科才 男 T2015 年 03 月 2009 年 03 月 安全员 王永忠 男 T2016 年 06 月 2010 年 06 月 安全员 邹忠海 男 T2015 年 06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周先财 男 T2015 年 06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吴刚 男 T2015 年 01 月 2009 年 01 月 安全员 胡均亮 男 T2016 年 06 月 2010 年 06 月 安全员 王天彬 男 T2016 年 06 月 2010 年 06 月 安全员 刘礼乾 男 T2015 年 11 月 2009 年 06 月 安全员 安美焕 男 TM2016 年 10 月 2010 年 10 月 二、聘任情况: 见附件金沙县长坝乡河边煤矿关于聘任我矿特种作业人员的通知(河边矿字( 2010)第 6 号 17 第三章 煤矿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设 完成情况及自检结论 第 一节、开采系统 本矿采用斜井开拓,共有三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矿井按设计分三个采区开采,首采区 开采 +830+775 水平,二采区开采+775+600 水平,三采区开采 +600450 水平。 目前建设在一采区阶段( 775 水平),其中: ( 1)主斜井:全长: 186m,净断面: 7.86m2,砌碹支护。 ( 2)副斜井:全长 205m,净断面: 7.86m2,其中砌碹支护 70m,锚喷支护 135m。 ( 3)回风斜井:全长: 190m,净断面: 5.6m2,砌碹支护。 井筒 特征见下表 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称 井筒坐标 井口标高 (m) 井筒长度 (m) 断面 (m2) 倾角 (。 ) 方位角 (。 ) X Y 掘 净 主斜井 3029736 36353552 +880 186 10.2 7.86 17 126 副斜井 3029766 36353616 +876 205 10.2 7.86 13 123 回风斜井 3029717 36353500 +891 190 6.3 5.6 25 124 采掘系统布置情况 : 1、 在主斜井底 开掘煤仓一座,容量约 100m3,副斜井掘进至 +830 水平后开掘井底车场,回风斜井掘进至 +830 水平后开掘矿井总回风巷,主、副、回风斜井在 830 水平贯通后,再沿煤层开掘皮带、运输、回风三条下山至 +775 水平,在 +775 水平开掘矿井主泵房、主水仓和井下中央变电所,形成矿井的主要开拓系统。 2、采煤工作面布置情况:在轨道下山西侧布置 12111 首采工作面, 18 该工作面现已掘进安装完成,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单体液压支柱炮采采煤法。在回风下山东侧布置 12112 接替工作面,现在该工作面的运输、回风巷正在掘进之中,两工作面巷道 采用梯形工字钢支护,炮掘掘进工艺。 自检建设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开拓系统工程已完成, 12111 工作面、775 水平矿井主水仓、主泵房、矿井中央变电所已全部完成并形成负压通风,并形成一采两掘生产系统(详见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二节、通风系统 设计情况: 1、 通风方式:并列式通风。 2、 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即: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3、 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4、 通风设施:矿井的风门、风墙、防爆门、密闭、测风站、引风道等都作了严格要求。 5、 通风设备:矿井主要通风机选用 BDK54-6-14 型 2 台 ,配套电机;22 2kw,风量范围 18.9-42.1m3/3,风压范围 537-2029pa,叶片安装角度490/410。 自检建设情况: 我矿建设了三条井筒,二进一回,实现了专用回风井。通风设施严格按专篇要求建设,建设了 2 对防突风门、 5 对双向调节风门、 2 道调节风窗和 1 道密闭,都严格按规定构筑。我矿主要通风机选用 FBCDZ16 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风机 2 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配套电机,电机功率 2 75KW,风量范围: 1398-3102m3/min,风压范围: 617-2340pa。掘进巷道施工按专篇要求作业 采用 FBD6/2 11kw 局部通风机通风,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并实现“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见通风系统图)。 第三节、排水系统 设计要求:在井底(标高 +830m)建主、副水仓,主、副水仓总容量 19 160m3,选用 100D45 2 型排水泵 3 台,排水管路选用 100mm,无缝钢管 2 趟;在 775 水平(标高 +775m)建主、副水仓,主、副水仓总容量 160m3,选用 100D45 2 型排水泵 3 台,排水管路选用 100mm,无缝钢管 2 趟 ,二级排水。 自检建设情况: 在 775 水平(标高 +775m)建主、副水仓,主、副水仓总容量 802m3,选用 100D45 4 型排水泵 3 台,排水管路选用 100mm 和 150mm 无缝钢管各 1 趟,一级排水。 符合设计原则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见排水系统图)。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设计要求: 主斜井安装型号为 DTL80 带宽 800mm、电机功率 90KW 的胶带输送机作为矿井主提升;副斜井安装型号为 JT-1.00.8、电机功率 45KW 的提升绞车拉单勾串车、铺设 22kg/mg 钢轨(轨距 0.6 米)作为矿井辅助提升 ;皮带下山安装型号为 DTL80、带宽 800mm、电机功率 110KW 的胶带输送机作为矿井主运输,轨道下山安装 JTB1.00.8、电机功率 37KW 的提升绞车拉单勾串车、铺设 22kg/mg 钢轨(轨距 0.6 米)作为矿井辅助运输;安装 DTL65/30/45 皮带输送机和 SGB520/40、 SGB620/40 刮板输送机运输回采工作面的煤炭,选用 JD-11.4 调度绞车为掘进工作面运输。 自检建设情况: 主斜井安装型号为 DTL80 带宽 800mm、电机功率 90KW 的胶带输送机作为矿井主提升;副斜井安装型号为 JTK-1.00.8、电机功率 45KW 的提升绞车拉单勾串车、铺设 22kg/mg 钢轨(轨距 0.6 米)作为矿井辅助提升;皮带下山安装型号为 DTL80、带宽 800mm、电机功率 110KW 的胶带输送机作为矿井主运输,轨道下山安装 JTB1.00.8、电机功率 37KW 的提升绞车拉单勾串车、铺设 22kg/mg 钢轨(轨距 0.6 米)作为矿井辅助运输;安装 DTL65/30/45 皮带输送机和 SGB520/40、 SGB620/40 刮板输送机运输回采工作面的煤炭,选用 JTB0.6 型提升小绞车和 JD-11.4 调度绞车为掘进 20 工作面运输。目前上 述设备及其安全防护设施已经安装完成,能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第五节、供电系统 设计要求: 1、井下电机和电气设备必须选用矿用隔爆型的电气设备,控制、通讯、信号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井下电话选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并使用矿用电话电缆。照明灯具选用矿用防爆型。 2、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由岚头变电所岚茅 10kv 供电线路接入,一路由沙土变电所沙坤 10kv 供电线路接入。地面变电所设置高压开关柜。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 220V、 380V,井下供电等级为 660V、 127V,初期井下不设变电所。地面变电所选用变压器六台,其中两台 S9-400/10 400KVA变压器为地面设备供电,两台 KS9-50/10 50KVA 变压器为井下局扇风机供电,两台 KS9-315/10 315KVA 变压器为井下其它设备供电。主要通风机、局扇通风机、瓦斯抽放泵、井底水泵等实行双回路供电,为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严禁接地。 自检建设情况: 1、我矿井下均使用矿用隔爆型的电气设备,控制、通讯、信号设备均使用矿用防爆型。井下电话均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并使用矿用电话电缆。照明灯具均使用矿用防爆型。 2、我矿采用双回路供电,一路由岚头变电所岚茅 10kv 供电线 路接入,一路由沙土变电所沙坤 10kv 供电线路接入。地面设置高压配电所和变电所,高压配电所内设置高压开关柜。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 220V、 380V,井下供电等级为 660V、 127V,井下设置变电所。自地面高压配电所引线到地面变电所,安装变压器两台,其中一台为 S11-630/10 500KVA,另一台为 KS11-630/10 630KVA,一用一备,为地面设备供电。自地面高压配电所引线到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四台变压器,其中两台 KBSG-100/10 100KVA 变压器 ,一用一备,为井下局扇风机供电,另两台 KBSGZY-630/10 630KVA 变压器 ,一用一备,为井下其它设备供电。主要通风机、局扇通风 21 机、瓦斯抽放泵、井底水泵等实行双回路供电,局扇通风机实现了“三专”供电,并配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掘进工作面实现了“风、瓦电闭锁”,回采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井下供电系统三大保护齐全有效。能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供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第六节、压风系统: 设计要求选择: VF-114/7 固定式空气压缩机 2 台,一用一备,额定排气量为 14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 0.7Mpa( 7.14kg/cm2),配套电动机功率 75kw,主管路 80 4 无缝钢管,支管 48 3.5 无缝钢管或相应直径的软管。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巷道每隔 50 米设置一组压丰自救袋组,其它巷道每隔 100 米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组。 自检建设情况: 我矿在地面建空压机房,选用 LG-23/80 型和 LG-22/80 型螺杆空压机各 1 台,一用一备,主管路使用 102 无缝钢管,支管使用 75 无缝钢管向井下各用风地点、设备供风,在副斜井、井底车场、回采工作面运输巷、轨道下山、 12112 进风绕道等地点设置避难硐室,并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和 掘进工作面巷道每隔 50 米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组,其它巷道每隔 100米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组。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 第七节、防尘、消防供水系统 设计要求建 300m3 静压水池,消防主管路理 选 89 4.5无缝 钢管,支管为 57 3.5无缝钢管,主斜井、运输下山、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巷道管路上每隔 50米,其它巷道每隔 100米设洒水支管和阀门。井巷 设置水幕、转载点喷雾、隔爆水棚,矿井通风部门配备粉尘检测仪。 自检建设情况: 本矿在主斜井背面坡地标高为 +900m 建设一个 302m3 防尘、灭火的静压水池,消防主管路 采用 76两趟入井 、支管路采用 75 4.5 无缝 钢管,在所有巷道每隔 50m 设 DN25 洒水支管和阀门(每支管处设三通),设水幕 9 道、喷雾洒水 9 个,隔爆水棚 8 组。完全能够满足矿井及地面防尘和 22 消防需要。 第八节、通讯系统 设计要求:矿井对外通讯有通信线网,矿井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共用一台程控调度机,设备选用 DDK-1 型矿用调度总机电话站设在矿办公楼内,另设置 19 门直通用户(其中地面 10 门,井下 9 门),地面为 HA01型,井下为 HAK-1 本安型。话线选用 KUVVB 软电缆。地面电话设置地点为办公楼、调度室、矿灯 房、炸药库、瓦斯泵房、通风机房、变电所、配电房、机修车间等地点,井下电话设置地点位井底车场、水泵房、绞车房、车场摘挂勾处、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配电电等地点。 自检建设情况: 我矿对外通讯有通信线网,在调度室安装电信固定电话,且可以上互联网。矿井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共用一台程控调度机,设备选用 HJD-80型矿用调度总机电话站设在矿办公楼内,容量 80 门,设置 39 个直通用户( 其中地面 24 个,井下 15 个 ),地面为 HA01 型,井下为 KTH-33 本安型。话线选用 KUVVB 软电缆。地面电话设置地点为办公楼、 门卫、调度室、监控室、空压机房、主井机头、矿灯房、炸药库、瓦斯泵房、通风机房、变电所、配电房、机修车间、矿领导、各科室、磅房等地点,井下电话设置地点为井底车场、车场摘挂勾处、绞车房、主泵房、变电所、避难所、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配电点等地点。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第九节、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要求:地面中心选择 KJ90 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一套,监控主机 2 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分站 6 个(大型)。 自检建设情况: 我矿地面安装了 KJ90 一体化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一套,井下设置了 5个分站,及各类传感器、传输均 按设计要求严格布设管理,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第十节、瓦斯抽放系统 设计要求 23 本矿井选用 2BEA-203 型水环式真空泵两台,电机功率 37KW,一用一备。主管选用 159 4.5无缝钢管,支管选用 128 4 无缝钢管,打孔配备 TXU-75 探水钻机。 自检建设情况: 本矿安装 2BEA-253 型和 2BEA-303 型瓦斯抽放泵各两台,电机功率分别为 75KW 和 95KW,两用两备,高、低负压抽放各用一台,高、低负压主管采用 159 4.5 无缝钢管,支管选用 128 4 无缝钢管,打钻孔配备 ZDY-620( 150)探水钻机 ,能够满足目前我矿瓦斯抽放工程的需要。 第十一节、人员定位系统 设计要求: 选用 KJ201A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 自检建设情况: 我矿采用 KJ133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能够满足入井人员的定位和跟踪需要。 第十二节、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建设有两堂一舍, 食堂 172m2,澡堂 150m2,宿舍 3277m2,办公楼800m2, 地面进行了规范建设,目前的条件已能够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以上各系统和安全设施都已达到联合试运转要求。 24 第 四章 联合试运转方案 第一节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1、联合试运转的系统:开拓开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压风自救系统、防尘消防系统、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 2、联合试运转范围: 12111 回采工作面, 12112 运输巷掘进、 12112回风巷掘进。 3、联合试运转期限: 自批复之日起 1 6个月。 第二节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 机构和人员 联合试运转总负责人:王远贵 一、开拓系统 1、掘进现状: ( 1) 矿井现有回采工作面 1 个: 12111 工作面。 ( 2)掘进工作面 2 个: 12112 运输巷、 12112 回风巷。 ( 3)测试机构和人员 组长:高义生 成员:王瑞丰、张文灿、袁传金、陈多友。 3、测试项目和方法 ( 1)采掘进度; ( 2)回采率; ( 3)生产协调和影响时间; ( 4)安全监理、隐患处理情况和“三违“统计; 25 二、通风系统 1、测试目的,井下风流稳定和抗灾能力; 2、测试机构和人员; 组长:高义生 成员: 鲍海勇、陈天学、袁永祥 3、测试项目和方法 ( 1)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采用风速表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