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doc_第1页
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doc_第2页
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doc_第3页
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doc_第4页
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11五年高考物理分类汇编(新课标全国卷)一力学(2007)14.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B.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1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23.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过程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圆弧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vtt1OPQ甲乙(2008)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Att1,dS Bt, Ct, Dt,F/Nt/s1122330v/ms1t/s112a30b18、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W1W2W3 BW1W2W3CW1W3W2DW1W2W3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左右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23、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2009)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5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A0.19 B0.44 C2.3 D5.217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5F02t0/mB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15F02t0/mC在t=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3F02t0/4mD在t=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25F02t0/6m2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如图,在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24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2010)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的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的长度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F2-F1)/(l2-l1) B(F2+F1)/(l2+l1) C(F2+F1)/(l2-l1) D(F2-F1)/(l2+l1)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泫曲线。从图像可以判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作正功 B. 在 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 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18如图所示,一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拉物体时,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 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体与地面的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 A B C D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通过可以近似看做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 (T/T0) ,纵轴是lg(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度的98,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度。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011)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 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B25sC05sD1s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23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s/t(m/s)171162155145134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3)由所画出的图线s/tt,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二电学(2007)17.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 sin(25t) V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V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为R=100 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是50 W18.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和()。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T=()E B.T=()E C.T=(+)E D.T=(+)E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和均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当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和V的示数分别为、和U。现将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不变,U增大 B.减小,增大,U减小C.增大,减小,U增大 D.减小,不变,U减小20.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回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 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21.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的长度为1 m,D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6 V和2 V,设场强大小为E,一电量为1 C的正电荷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则( )abc上右A.W=8 J E8 V/mB.W=6 J E6 V/mC.W=8 J E8 V/mD.W=6 J E6 V/m(2008)14、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abcdR1R2R315、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R2120 ,R340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abrcdRPQv16、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电阻R和r,导体棒PQ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B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C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D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abCPQ21、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变大的是(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2009)18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a/2,a/2)。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1V,则P点的电势为( )A BC D23青岛奥运会帆船赛场采用风力发电给蓄电池充电,为路灯提供电能。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控制路灯电路的开关,实现自动控制。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弱而变化,作为简化模型,可以近似认为,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电阻几乎为0:照射光较弱(如黑天)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利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借助电磁开关,可以实现路灯自动在白天关闭,黑天打开。电磁开关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1、2两接线柱之间是励磁线圈,3、4两接线柱分别与弹簧片和触点连接。当励磁线圈中电流大于50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离,3、4断开;电流小于50mA时,3、4接通。励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0mA。(1)利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自动控制路灯的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R1 光敏电阻,符号 灯泡L,额定功率40W,额定电压36V,符号 R2保护电阻,符号电磁开关,符号蓄电池E,电压36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2)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励磁线圈的电阻为200,励磁线圈允许加的最大电 V,保护电阻的阻值范围为 。在有些应用电磁开关的场合,为了安全,往往需要在电磁铁吸合铁片时,接线柱3、4之间从断开变为接通。为此,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应如何改造?请结合本题中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图说明。答: 。任意举出一个其它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答: 。(2010)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去。某除尘器模型的收衬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为该收尘器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器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作用下向收尘版运动,左后落在收尘版上。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与点P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葫芦哦重力和空气阻力)( )19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功率分别为a, b由图可知a, b值分别为( )A3/4,1/4 B。1/3,2/3 C。1/2,1/2 D.2/3,1/323.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1,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1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已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1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温度t()30.040.050.060.070.080.090.0Rt阻值()54.351.548.344.741.437.934.7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连结如图所示。(2)为了检验RL与t之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3)在某一温度。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 ;热敏电阻所处的温度约为 。(2011)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B. C. D.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22.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的读数I;(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使_,记下此时RN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三磁学(2007)24.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1)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abcdBOO/abB(c)(d)45ab(2)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的夹角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2008)19、如图a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并绕过ab、cd中点的轴OO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若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夹角45时(如图b)为计时起点,并规定当电流自a流向b时电流方向为正则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i/At/rad222320At/radi/A222320Bt/rad2i/A22230Ci/At/rad222320DyEAOxBCv24、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2009)16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A13m/s ,a正、b负 B27m/s , a正、b负C13m/s,a负、b正 D27m/s , a负、b正19如图所示,一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内分别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直。导体杆OM可绕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良好接触。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杆OM以匀角速度逆时针转动,t=0时恰好在图示位置。规定从a到b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正,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忽略不计,则杆从t=0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随变化的图象是( )25.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有一均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y轴平行;在x轴下方有一均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平行于x轴的速度从y轴上的P点处射入电场,在x轴上的Q点处进入磁场,并从坐标原点O离开磁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y轴交于M点。已知OP=l,。不计重力。求(1)M点与坐标原点O间的距离; (2)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2010)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ia作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地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地磁波的存在C昆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绕上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均匀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放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能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能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E1.E2 ,a端为正 B. E1.E2 ,b端为正 C. E1.E2 ,a端为正 D. E1.E2 ,b端为正25.如图所示,在0xa、0y范围内有垂直于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O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范围内,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1)速度的大小;(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弦.(2011)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25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此时,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四机械振动与机械波(2007)30C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 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观测到在4秒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1)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2)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秒内的振动图象。(2008)32.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D单位时间内经过媒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2009)35(1)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o ,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 。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当f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2010)34. (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已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2011)34.(1)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RO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活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五光(2008)32、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求出射角(2009)35.(2)(10分)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2010)34.(1)如图,一个三棱镜的界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有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B. C. D. (2011)34.(2)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地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的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i)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ii)透明物体的折射率六碰撞与动量守恒AB(2007)30D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的小球A以速率向右运动。在小球A的前方O点有一质量为的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B均向右运动。小球B被在Q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在P点相遇,PQ=1.5PO。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两小球质量之比/。(2008)3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2009)36.(2)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2010)35.(2)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设木板足够长,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力加速度为g。(2011)35.(2)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是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求弹簧释放的势能。七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2008)33天然放射性元素Pu经过 次衰变和 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Pb、Pb、Pb中的一种)(2009)36(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2010)35.(物理-选修)(15分)(1)(5分)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的三条谱线,且则_B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 B C D.(2011)35.(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用波长为(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八物理实验(2007)22.(1)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_。(2)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导线若干干电池:电动势约1.5 V,符号 电压表:量程1 V,内阻998.3 ,符号电流表:量程1 A,符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符号电阻箱:最大阻值99 999.9 ,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_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_。(2008)22、I、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如果是用10 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打点计时器滑块砝码托盘1.401.892.402.883.393.884.37单位 cm01234567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回答下列两个问题: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